第287章:把舱里那捆麻袋铺开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李辰溪站在缓缓前行的木船之上,目光尽情地在这片广袤无垠的大海上驰骋。
他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只觉得全身的毛孔都在这一刻舒张开来,一种前所未有的神清气爽之感瞬间涌上心头。
此刻,他的心中满是对这次出海之行的庆幸与期待。
幸运的是,那种令人困扰的晕船情况并未在他身上出现。
他暗自想着,或许是自己平日里身体素质还算不错,才能在这茫茫大海上保持如此良好的状态。
然而,与李辰溪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食堂主任和尚建国。
刚启程的时候,一切看起来还算正常,他们和李辰溪一样,对这次出海充满了新奇与期待。
可随着木船逐渐驶离港口,向着大海深处前行,情况开始变得不妙起来。晕船的症状如同狡猾的小兽,悄悄地向他们发起了攻击。
尚建国还稍好一些,他只是感觉脑袋有些发晕,仿佛有一团棉花在脑袋里轻轻晃动,整个人有些昏昏沉沉,但好在并没有出现呕吐的情况。
他努力地保持着镇定,双手紧紧地抓住船舷,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身体的不适,眼神中透露出一丝隐忍。
而食堂主任的状况就显得有些糟糕了。
虽说他是土生土长的津门本地人,可平日里几乎从未出过海,压根儿就不知道自己原来对乘船如此敏感。
此刻,他只觉得胃里一阵翻江倒海,仿佛有千万条小鱼在里面肆意游动。
他的脸色变得异常苍白,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地滚落下来,整个人看起来虚弱极了。
他在心里暗自叫苦不迭,早知道会被晕船折磨成这样,打死他也不会跟着来凑这个热闹。
实际上,晕船在医学上被称作运动病,它是由多种复杂因素共同作用,导致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产生错误感知,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生理反应。
主要是因为人体的前庭系统、视觉系统以及本体感受系统所接收到的信息相互冲突,从而诱发了这些不适症状。
这种情况在人们乘坐船、车、飞机等交通工具时极为常见。
可千万别小瞧了晕车、晕船这些症状。
通常情况下,它主要表现为头晕目眩、头部隐隐作痛、恶心欲吐、上腹部胀满不适、面色变得苍白如纸,还会不停地出冷汗等。
一般来说,只要停止乘坐相应的交通工具,这些症状便会逐渐缓解,直至消失,大多数时候并不会对生命构成威胁。
但倘若情况严重起来,那可就不容小觑了。患者可能会出现胸闷气短、四肢冰凉麻木、身体脱水、呼吸困难、反应变得迟钝、甚至会产生一种濒死的可怕感觉,更严重的还可能陷入昏迷状态。
李辰溪看着一旁难受的食堂主任和尚建国,心中满是惊讶。
他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第一次坐船出海,居然能如此幸运地逃过晕船这一劫。
其实,他之前也考虑到可能会晕船,还特意准备了晕车药。只是现在看来,这些提前准备好的晕船药似乎没有了用武之地。
可即便如此,他也不敢贸然将药拿出来给食堂主任使用,毕竟他根本无法解释这药的来路。
无奈之下,他只能在心里默默地向食堂主任道歉,同时绞尽脑汁,想着其他办法来帮助他缓解痛苦。
尚建国看到食堂主任那副难受的模样,自己的胃里也开始有些翻腾起来。
他强忍着不适,赶紧转过头去,不敢再看。他心里清楚,呕吐这事儿有时候就像会传染一样,本来自己还能勉强坚持,可要是继续盯着别人呕吐,说不定自己也会忍不住跟着吐起来。
“主任,您要不试试闭目养神,兴许能好受点儿。还有,船上有热水吗?多喝点热水,对缓解晕船症状可能也有帮助。”李辰溪满脸关切地说道。在中国,“多喝热水”似乎成了一种万能的应对方式,不管遇到什么身体不适,这句建议总能派上用场。
陈昌辉在一旁听了,也连忙点头附和道:“表哥,李专家说得没错,这法子还挺管用的。我们这行里,有些新手刚开始出海也晕船,后来慢慢适应、训练,情况就好多了。”
食堂主任有气无力地应了一声:“行吧,那我试试。”他艰难地接过陈昌辉递过来的热水,一小口一小口地慢慢喝着。
由于木船空间有限,根本没有专门休息的床铺,他喝完热水后,只能在船上找了一块相对干净些的船板,小心翼翼地躺了下去。
也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躺下之后,他感觉晕船的症状似乎真的有所缓解。也许是身体实在太疲惫了,不一会儿,他便在船板上沉沉地睡着了。
李辰溪又将目光转向尚建国,关切地问道:“建国哥,您要不要也休息会儿?看您脸色不太好。”看着尚建国那苍白的脸色,李辰溪心里满是担忧。
尚建国原本还想硬撑着,可就在这时,一股强烈的呕吐感涌上喉咙。他实在不想在李辰溪面前失态,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放弃了逞强,说道:“那行,我也歇会儿。”说完,他便靠在船边,缓缓闭上了眼睛,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缓解身体的不适。
李辰溪看着两人休息的身影,心中不禁觉得有些可惜。他暗自想着,要是自己带了鱼竿过来就好了,这样在前往捕鱼地点的途中,还能顺便钓钓鱼,那该多有意思啊。特别是现在,距离正式捕鱼还有一段时间,要是能找点乐子打发时间,那就再好不过了。
想到这儿,他急忙向陈昌辉问道:“船长同志,船上有没有鱼竿啊?”
陈昌辉一听,连忙应道:“有有有,李专家,您稍等,我这就给您拿去。”
说完,他快步走到储藏渔具的地方。这里就像是一个小小的渔具宝库,不仅摆放着鱼竿,还有各种型号的渔网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工具。
这些渔具对于渔民来说,可是无比珍贵的财产,尤其是渔网,它特别容易破损,所以只要一出现破洞,渔民们就会赶紧修补,实在没法修补了,才会考虑换新的。
其实,按照惯例,船上原本是不备鱼竿的。但陈昌辉听表哥说李专家是来体验出海的,鬼使神差地,他就准备了一两支鱼竿,没想到这会儿还真派上了用场。
没过一会儿,陈昌辉就拿着一根鱼竿匆匆走了过来,另一只手里还握着一些鱼饵。只是这些鱼饵都是些贝类,而且已经在船上摆放了两天,散发着一股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刺鼻味道。
要知道,在钓鱼这件事上,鱼饵可是至关重要的。毕竟,可不是谁都能像姜太公那般,做到“愿者上钩”。没有鱼饵的诱惑,鱼儿可不会轻易咬钩。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钓鱼这项运动在中国有着极为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早在商代以前,人类就已经广泛开展垂钓活动了。
那时候,人们使用绳或藤条系上鱼钩,挂上简单的鱼饵,然后抛入水中等待鱼儿上钩。到了商代末期,骨制鱼钩和麻线等工具开始出现,大大提升了钓鱼的效率。
发展到宋代,钓鱼工具已经相当齐全,包括钓竿、钓线、浮标、坠子、鱼钩以及各种精心准备的鱼饵等辅助工具。
钓鱼运动不仅仅在中国历史悠久,在世界范围内也有着广泛的影响。
在古埃及,钓鱼被视为一种高雅的娱乐活动;在古希腊和罗马帝国,钓鱼则是重要的商业活动,为人们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
在中世纪的欧洲,钓鱼更是成为了贵族和王室成员们热衷的消遣方式,彰显着他们的身份与地位。
到了近现代,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钓鱼工具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提升。
各种高科技材料制成的鱼竿、先进的鱼线轮以及精美的鱼饵层出不穷。
与此同时,钓鱼也逐渐演变成了一项重要的体育运动和竞技比赛项目,吸引着无数钓鱼爱好者参与其中。
李辰溪虽然前世没有实际钓过鱼,但俗话说得好,“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吗?”
他平日里通过各种渠道,也了解了不少钓鱼的知识。只见他动作娴熟地用鱼钩勾住鱼饵,仔细地调整了一下浮漂的位置,然后用力一甩,将鱼钩稳稳地扔进了海里。
他手中的这根鱼竿,只是最基础的款式。就是一根普通的竹子,上面绑着细细的鱼线,再挂上一个简单的鱼钩。和后世那些装备齐全、功能多样的钓鱼器材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
在后世,只要你有钱,各种各样先进的钓鱼装备都能轻松买到,什么碳纤维杆、智能鱼线轮,应有尽有。可在现在这个时代,这样的鱼竿已经算是渔民们常用的工具了,李辰溪也只能凑合着用。
他心里想着,自己脑中的商店里倒是有各式各样高级的鱼竿,上次还送了别人一支呢。但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不敢贸然拿出来,只能将这个想法深埋在心底。
说来也奇怪,或许是新手自带的幸运光环,又或许是现在大海里的鱼资源实在太过丰富,李辰溪刚把鱼竿抛下去不到一分钟,就感觉到鱼线猛地一沉,明显有鱼咬钩了。
他想起在网上看到的钓鱼技巧,赶紧用手腕轻轻往下压,紧接着,以手腕和小臂发力,快速往上一抽。嘿,还真就把鱼给刺中了!
李辰溪心里暗自得意,看来这网上学到的东西还真管用。他刚刚这一招,就是在网上看到的,叫做“刺鱼”。
他不禁感慨,网络上虽然信息繁杂,但只要用心筛选,还真能学到不少实用的知识。人家那些钓鱼老手多年积累下来的“从业”经验,还真是骗不了人。
不过,就在他暗自高兴的时候,他突然感觉到手中的鱼竿传来一阵剧烈的拉扯力。
他心里一紧,这鱼劲儿可不小啊,他有点担心这根脆弱的竹竿能不能撑得住……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94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