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244章:修建水库

第244章:修建水库


大队长率先引领众人前往登记处办理手续。
双田村的大多数村民对李家庄抱有浓厚兴趣,一路上,他们已经察觉到李家庄的不同寻常之处。
令他们诧异的是,尽管这里的村民面色略显菜黄,但精神头却十足。
众人看起来并不像是饿肚子,更像是缺乏油水。
对于这一点,李家庄的村民也没有否认。
即便有了李辰溪的援手,确保了村里人免于饥饿,但在饮食方面确实颇为简陋,红薯和土豆几乎成了近两个月的主食。
缺乏油水,这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坦然接受。
此外,双田村的村民还留意到李家庄与其他村庄的显著差异,其中最为显眼的是村里那些覆盖着塑料膜的地方。
有些人甚至对这些新鲜事物一无所知,在旁人解释之后,才略有所悟。
完成登记后,大队长与梁村长简短交谈了几句,随后领着大家前往村食堂用餐。
餐桌上摆放的是二合面馒头。
所谓的二合面,即是由两种不同的粉类或谷类混合而成的面粉。
例如,玉米面与黄豆面的结合。
因此,二合面中未必包含小麦粉。
尽管不是纯正的小麦粉馒头,但在当下这个时代,能够吃上二合面馒头已是相当不错。
要知道,在双田村,就连窝窝头都得省着吃。
“每顿饭都有定量,吃完就没了,吃不完的可以带回去。”大队长向他们解释道。
这话非但没有引起双田村村民的不满,反而让他们心生欢喜。
家人让他们出来做工,其实心里还是盼着他们能带点吃的回去。
原本还在琢磨该如何开口呢,现在看来,可以堂而皇之地将那份口粮带回家了。
这一顿二合面馒头,每人能分到五个。
不少人只吃了两个,剩下的三个打算带回家。
当然,要是干活时饿得实在受不了,还得再吃上一个。
“可不能因为饿肚子耽误了干活,不然李家庄的人该有意见了。”大队长提醒道。
“这二合面馒头真香啊。”有人边吃边赞。
“废话,里面掺了不少玉米粉呢,能不香嘛!”旁边的人打趣道。
“我得把剩下的三个带回家。”一人小心翼翼地包好馒头。
“我也是,中午和晚上还有一顿,到时候还能再省下一些。”一个缺了颗牙的人笑得合不拢嘴,心里盘算着家里的口粮问题。
这样一来,虽然不能让家里人吃得饱饱的,但至少饿不着了,对他们来说,这已经是很不错的结果了。
“大家干活可别偷懒啊,谁要是连累了大家,就别怪我们不念同乡之情了。”大队长严肃地警告道。毕竟,要是有人只吃不干,影响了他们在李家庄的口碑,甚至被赶出去,那可就得不偿失了。
“用你提醒?我们都想干久一点呢!”众人纷纷表态。
……
饭后,大队长便带着双田村的人来到了后山。
只见后山已经有不少村民在此等候,一旁摆放着各式各样的工具:
石锤、铲子、锄头、独轮车、粪耙子等,还有码得整整齐齐的一百包水泥。
大队长心里盘算着这些水泥是否够用,毕竟现在的水泥价格可不便宜,每吨一百一十四块六毛五分,一吨就是两千斤,也就是二十包水泥,一包就得五块八左右,这一百包水泥就是五百多块呢。
村里肯定是拿不出这么多钱的,这些都是李辰溪想办法弄回来的,先欠着,等村里财政好转后再慢慢还清。
李辰溪对此并不着急,反正这一百包水泥都是他一块钱秒杀回来的,成本就一块钱。
不过,他也不能白送给村里,最多就是让村里先欠着,以后是要还的。
毕竟,升米恩斗米仇,这是老祖宗总结出来的道理,肯定没错。
再说了,他总是无私地付出,也容易让村民养成不好的习惯,变成巨婴,那就不好了。
李辰溪可不想养出白眼狼,就像某些故事里那样,主角尽心尽力地付出,最后却落得个凄凉的下场。
人群中,有一个穿着中山装的人特别显眼。
大队长走过去,对他颇为尊重地打招呼:“徐工,人都到齐了。”
这人叫徐向北,虽然年轻,但已经是一名颇有经验的土木工程师了。
在这年代,工程师可是稀缺人才,了不得啊。
尽管李家庄计划修建的只是一个小型水库,但施工绝不能马虎大意,必须要有专业的技术支持,以免重蹈后世某些国家(如常被戏称为“阿三”的某国)的覆辙,那些因粗制滥造而迅速溃坝的笑话,实在令人警醒。
后世关于“阿三”的笑话并不少,比如那座塌了三次的桥梁,简直离谱至极。豆腐渣工程在全球范围内都不罕见,包括我们国家也曾有过。
但一座桥能连续坍塌三次,这简直是前所未有的奇闻。
按常理,桥梁坍塌一次后,后续建设定会慎之又慎,不敢再偷工减料。
然而,在“阿三”的国家,这似乎并不算什么,三次坍塌根本不足以引起足够的重视。
以李家庄目前的实力,根本请不起专业的工程师。
要知道,即便是最低级别的工程师,月薪也超过百元,这对于李家庄来说无疑是天文数字。
幸运的是,徐向北是李辰溪通过张建设与科研所的关系请来的,人家完全是看在科研所的面子上,才愿意为李家庄提供技术支持。
事实上,徐向北两天前就已经抵达李家庄,对后山的山谷位置进行了详细的勘探,以确定最适合修建坝体的地点。
这两天里,李家庄对徐向北礼遇有加,确保他在村里的生活舒适。
“好了,既然人员都到齐了,我们就开始吧!今天的首要任务是清理这里的杂草。至于那边,需要开凿一条导水渠,位置我都已经标好了,大家按照标记的位置挖掘即可。”徐向北条理清晰地安排着工作。
修建水库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循序渐进,不能急于求成。
大队长听后,立刻指挥村民们行动起来:“大家动手吧!妇女们负责清理杂草,男人们则用锄头开凿导水渠。”
随着大队长的一声令下,村民们迅速投入工作,有的挥动镰刀清除杂草,有的则挥动锄头挖掘渠道。
为了安全起见,村民们还特意背上了猎枪,以防在后山遭遇野生动物。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1998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