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想要富,先修路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宾客逐一离去,李辰溪家再次回归了往日的宁静。
张璐仿佛一匹脱缰的野马,在村子里带着一群孩子肆意奔跑,很快就成了孩子王,就连来芳都成了她的小跟班,乐不思蜀的模样尽显无遗。
在她心中,农村似乎比城里好了不知多少倍。
这里没有约束,住得宽敞舒适,还有自己的独立房间,上厕所也比城里方便多了。
更重要的是,吃得特别好,几乎顿顿都有肉,小零食也是不断。
这样的日子,哪里比得上城里的家?
而且,李辰溪的爷爷奶奶也特别喜欢她,简直把她当成了亲孙女,连一句重话都不舍得说。
这和家里的待遇截然不同,在家里一旦做错事,母亲可是毫不手软的。
当然,这也多亏了张璐嘴甜会撒娇,把老太太和老爷子哄得眉开眼笑。
“辰溪,你看这些人手够不够用?”老支书带着一群妇女走了过来。
李辰溪扫了一眼,微微点了点头:“嗯,够了。”
他正准备制作菌包,光靠他一个人,不知道要做到猴年马月。
所以他让老支书找些妇女来帮忙,教她们如何制作菌包。
跟过来的妇女们听说李辰溪要教大家种蘑菇,心里都充满了好奇。
作为庄稼人,种东西本来是她们的拿手好戏,但这蘑菇还真没种过,难免有些求知欲,想要知道蘑菇到底是怎么种出来的。
制作菌包的材料,李辰溪三天前就让村里准备好了。
“老支书,还有一件事。”李辰溪开口说道。
“什么事?”老支书问。
“修路!”李辰溪斩钉截铁地说。
修路也是一件迫在眉睫的大事。后世有句话流传甚广:“要想富,先修路!”事实也证明,这句话绝非空穴来风。
老支书闻言一愣:“修哪里的路?”
村里的路不是挺好的吗?
“从村口开始,把村里的主干道修一修。我看河床边的那些蔬菜,再过十来天二十天就能收了。到时候,我会直接让钢铁厂的大车进村。原来的路可不好走啊,至少得拓宽到三米。”李辰溪解释道。
这样能方便李家庄的产品往外运输,所以修路势在必行。
目前村里的主干道只有两米左右宽,一辆车勉强能通过。
但李辰溪这些天观察过,即便是拓宽到三米,也不会占用太多的耕地。
乡道的两侧,原本就预留有一定的空间,只需将这些空间纳入道路范畴,宽度就差不多了。
老支书等人一听李辰溪的提议,顿时恍然大悟。
修路确实是件大事,关系到村里的繁荣与富裕,因此大家都非常上心。
“嗯,我这就去召集人手,争取在小麦收割前把这些杂七杂八的事情都搞定。”老支书点头应允。
否则,一旦到了农忙时节,大家可就都没空了。
李辰溪对路面提出了一些具体要求。水泥、柏油等硬底化道路在当前显然是不现实的,不仅他们李家庄无法实现,就连红星公社也不具备那样的条件和实力。
他要求路面必须平整、结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挡雨雪的冲刷。
这个要求说难也难,说不难也不难。
“行,修路的事就交给我们吧。”老支书拍着胸脯保证。
如果这点事都做不好,那他们李家庄还怎么在村里立足?
于是,老支书又召集了一批村民,让他们负责修路,并指定了一名负责人来统筹协调。
如今的李家庄异常忙碌,除了原本的生产任务外,还要照顾河床上的瓜菜等。
虽然围山的任务已经完成,但搭建简易鸡舍和蘑菇房又是一项不小的工程。
总之,现在李家庄的青壮年劳动力几乎没有一个是闲着的。
唯独李辰溪是个例外,他经常四处闲逛,看似悠闲自得。
而李志明也在被征召的范围内,得知村里要修路后,他提出了一个建议:“支书,如果想要路面质量好,我们可以考虑铺煤渣。”
红星公社有一个砖厂,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煤渣,需要用货车来装运。
煤渣是工业固体废物的一种,主要由火力发电厂、工业和民用锅炉等设备燃煤后排出。
在国外,煤渣能得到充分利用,根据成分的不同,可用于制造水泥、砖块和耐火材料等。甚至有些煤渣还能用于制取氧化铝或提炼镓、锗等稀有金属。
然而,在现在的中国,煤渣基本上没有什么用途。
砖厂都为如何处理这些煤渣而头疼不已。
如果有人愿意去运走煤渣,砖厂肯定是求之不得的。
老支书对李志明的提议表示赞赏:“你这主意不错,就是得费点力气。”
毕竟去红星公社拉煤渣可不是件轻松的事,距离不近。
而且,目前他们村也只能依靠人工搬运,顶多用牛车、独轮车这些工具。要是想把村里的路面都铺上一层煤渣,那工作量可着实不小。
“要是有辆拖拉机就好了。”有人不禁开始幻想。
在这个时代,拖拉机可是个稀罕物,高档得很。
也就公社里才会有那么几辆,下面的村子和普通的大队都是没资格拥有的。
后世有个关于拖拉机的梗,说单缸柴油拖拉机的动力永远是个谜,因为大家经常能看到单缸机配套的拖拉机拉着硕大的货箱,或者在泥泞的道路上拉木材,居然还能拉得动,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感慨。
其实,在那种作业条件下,速度都是很慢的。柴油机油门拉到底,再加上点操作技巧,慢慢地总归是能拉得动的。不过这样对拖拉机的皮带磨损很厉害。
“还想着拖拉机?能有辆三轮车你就偷笑吧!”老支书翻了个白眼。
他们李家庄就算砸锅卖铁,勉强能买辆三轮车。但拖拉机?
那还是算了吧,很可能倾家荡产都买不起。
大队长开口说道:“我认识个开拖拉机的,我去问问看。”
如果能有一辆拖拉机帮忙拉煤渣,那效率肯定会高很多。
单靠独轮车,还不知道要搞到猴年马月呢。
他认识的那个开拖拉机的师傅,但关系也不是特别熟。就算能请动人家,还不知道要付出什么代价呢。
只能先去问问看了。
李辰溪经过一番考虑,暂时选定了三种蘑菇:草菇、香菇和平菇。
草菇性寒,是一种清凉菇,具有清热祛暑的功效,特别适合在炎热的夏天食用。最重要的是,它的生长周期很短,一个月左右就能采收。
香菇就比较常见了,是大家认知度最高的一种食用菇。
它有个很大的优势,就是新鲜的如果不能及时卖出去,还可以烘干保存。
不过,香菇的生长周期相对较长,需要三四个月的时间。
平菇的分布范围很广,几乎全世界都可以种植。
它是一种木腐真菌,多生长在阔叶树种的枯木、朽树桩或活树的枯死部位上。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就已经有栽培了,以前叫“天花菜”之类的名字。
按照前世的发展进程来看,平菇的大规模栽培要等到七十年代才开始呢。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07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