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寿礼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李友德,作为李辰溪的好友,自然而然地代替他接待了全师傅。毕竟,两家是隔壁院的邻居,关系熟络得很。
全师傅一进门,就径直走向老寿星,说了几句吉利话。可别小看了厨子的口才,他们之所以能伺候好人,可不仅仅靠那一手厨艺,很多厨子的口才也是相当了得。就像电视剧里那种开口就损人、得罪人的厨子,毕竟是少数。
全师傅夸人也是一把好手,他能捉住关键,没有直接夸老太太,而是一个劲地夸李辰溪如何如何好,小时候又怎样怎样。这一番夸赞,把老太太哄得笑得合不拢嘴。要知道,老太太最喜欢听别人夸她的孙子了。
“婶子,您以后就安心享福吧,辰溪那本事,以后至少都是个国家干部。”夸完老太太,全师傅看了下时间,接着说道:“哟!时间不早了,你们聊,我去给大家简单做一顿吃的。”
“行!全师傅,麻烦你了。”老太太客气道。
“叔,可别这么说,我就是干这行的,都是为人民服务嘛!”全师傅跟李辰溪的爷爷说道。
说完,他就出去开始准备中午这一顿饭了。其实中午这一顿比较随意,主要是准备傍晚那一顿的宴席。有些菜需要提前腌制、卤制等等,得花些时间。
除了两个帮厨,村里还有人可以供全师傅驱使,这让他的工作变得轻松了不少。时不时还能端着茶缸子喝上几口,惬意得很。
全师傅忽然发现,今天的宴席好像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忙。这主要是得益于村里人的帮忙,至少为他减轻了三成的杂事。这样的活,他希望以后能多接点。为此,他还在大家面前秀了场刀工,引来一片赞叹。
来才在旁边看着,眼睛里闪烁着羡慕的光芒,感觉很威风。
“小朋友,站远点,不能靠太近呀!”全师傅提醒来才。
罗大鹏笑道:“全师傅,这小子是辰溪的弟弟,辰溪是打算让他以后学厨的,您就让他偷学两招好了。”
“李辰溪的弟弟?”全师傅有些惊讶,“有这种事?怎么没听说过呀?”
李大忠解释道:“不是亲弟弟,但胜似亲弟弟。”
全师傅听后,眼中一亮,心里顿时有了个计划。他俯下身来,问来才:“想学吗?”
来才一听全师傅愿意教他,立即大声回应:“想!”声音里满是期待和兴奋。
“好,那等你大哥回来,我跟他聊聊,等你长大点,就跟我学。”全师傅有心收徒,更希望能借此机会跟李辰溪拉近关系。
毕竟,这是李辰溪的弟弟,可不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吗?
不远处的黄兰一听,连忙抱着倩倩过来,向全师傅致谢。
但她心里也清楚,这事得等辰溪点头才行。虽然她很想让儿子跟着全师傅学厨,但也不能贸然答应,万一辰溪已经为来才找好了其他厨师呢?
岂不是让侄子难做?
而且,她也看出来,全师傅之所以主动提这事,还是看在辰溪的面子上。所以,无论如何都绕不开辰溪,必须得等他回来才能做决定。
于是,接下来,来才就站在旁边,聚精会神地看全师傅做菜。
而全师傅也分出一点精力来观察来才,他惊讶地发现,这小子虽然年纪不大,但还真有点做菜的天赋。
“来才,洗手,跟我捏寿包。”全师傅向来才招呼道。
来才一听,兴奋得不得了,立即跑去洗手,甚至还特意擤了一把鼻涕,一副认真学习的模样。
开始捏寿包后,来才学得有模有样,这令全师傅有些惊喜。
而这一幕在外人看来,就像是全师傅在特别欣赏来才一样。
如此看来,来才以后前途不可限量,起码能当一名出色的厨子。毕竟,灾年都饿不着厨子嘛!
“来才以后有出息呀!”旁边的村妇跟黄兰说道。
“是呀!以后能跟全师傅学厨,在城里工作也是板上钉钉的事。”黄兰心里也很高兴,但嘴上还是保持着谦逊。
这就跟大秋有点相似,大秋也是拜了城里的人为师,现在基本上就住在城里。
听说,陈大夫还帮他拿下了钢铁厂医务室临时工的岗位。
要是干得好,转正还不是自然而然的事吗?到时候,大秋也是钢铁厂的人了,而且还不用去车间,不用那么辛苦。
这就是有师父的好处啊,可以领入行。
如今,来才的情况也差不多是这样。这让村里的那些青年有点汗颜,自己还不如一个几岁大的孩子呢!找谁说理去?
但黄兰并没有飘飘然,而是庆幸地说:“全靠他大哥辰溪。”
这话,大家都没反驳。毕竟,辰溪在村里的名声和实力摆在那里,大家心里都有数。
若非辰溪的关系,来才就算真有这份天赋,人家全师傅也不一定非得要收徒。毕竟,这世界上有天赋的人多了去了。大家心里都明白,纷纷投去羡慕的眼光,暗自嘀咕自己的儿子怎么就没有那样的大哥呢?这得少奋斗多少年啊!
寿包捏出来后,看上去虽有些营养不良,但全师傅并不着急。
他知道,等蒸的时候,包子自然会膨胀,变得跟大桃子一样。
此时,李辰溪来到了张叔家。张叔一家也已经准备妥当,尤其是张燕,还特意换上了一身新衣服,这是她娘特意让她穿的。
毕竟,李辰溪的爹娘都不在,去见爷爷奶奶就相当于见家长,必须正式一些。
此外,他们还给李辰溪的奶奶准备了一份贺寿的礼物,哪有空手去祝寿的道理呢?
张建设自己就有一辆自行车,他又跟科室内的同志借了一辆。
那些同事得知张建设是去给老李的老母亲祝寿,都纷纷托他带上他们的一份小心意。
他们送的礼物都是很常见的生活用品,没有特别珍贵。
在这个大环境下,送那种金银珠宝、古董字画之类的,也不怎么合适。
就连张建设的妻子给老太太准备的寿礼,也仅仅是一套“的确良”面料的衣服。
我们都知道,“的确良”是化纤的一种,50年代在国际上开始流行。
这种面料最初在广东按音译被唤作“的确靓”,传至北方后变为“的确凉”,后来大家发现穿起“的确凉”并不凉快,才改成了“的确良”。
尽管它不吸汗、不透气,但它挺括滑爽、易洗快干,还比棉布结实耐用。
在当时的中国,市面上的“的确良”很少,因为国内还没有从石油到化纤的生产能力,只能靠进口涤纶纤维来开发“的确良”。
李辰溪如果没记错的话,过一两年,“的确良”才开始在京津沪等地小批量试制。
即便我们靠进口聚酯切片来制造涤纶纤维,所生产出来的产品也都尽量用于出口创汇。
只有少量在大城市上市或出口转内销的“的确良”料子、成衣,才是人们排队抢购的紧俏货。直到70年代,国家决心大力发展化纤工业全产业链,魔都金山石化等大厂陆续建成,高档商品的“的确良”才逐渐普及开来。
而李辰溪给奶奶准备的礼物则很简单,是一双布鞋。
这是之前他让阿婶帮忙做的,阿婶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精心制作了两双布鞋,品质自然是没话说。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0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