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感动的刘根生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梁宽挺直了脊梁,肩头稳稳扛着两大袋沉甸甸的粮食。
每一袋足有百斤之重,可在他坚实有力的臂膀下,却似没了那般沉重的分量。
此刻,他的心中满是希望,这红薯与土豆,可不单单是食物,更像是他一家未来生活的曙光,将那原本灰暗的日子,悄然点亮。
晚上,梁宽小心翼翼地迈着步子,生怕惊扰了旁人。
他轻手轻脚地走进自家那间小屋,屋内黑沉沉的,伸手不见五指。
他心里清楚,老娘向来节俭,为了省下那点煤油,哪怕摸黑也舍不得点灯。
“娘,您把灯点上吧。”梁宽压低了声音,轻声呼唤着。
他知道,老娘肯定还没睡,这么多年,娘为了这个家,操劳得总是最晚入睡。
果然,没一会儿,屋里便传来“嗤”的一声,那是火柴划动的声响。
一道微弱的火光闪现,照亮了老娘那满是皱纹却又无比慈祥的面庞。
火光缓缓移动,落在灯芯上,刹那间,昏黄而温暖的灯光,将整个房间笼罩。弟弟和妹妹在里屋的小床上翻了个身,吧唧了下嘴,依旧沉浸在香甜的梦乡之中。
“娘,您瞅瞅,这儿一袋是红薯,那儿一袋是土豆。
师傅讲啦,明天我还能去他那儿领20斤高粱。东家更是豪爽,答应明天给我们每人发一斤肉呢。” 梁宽难掩心中的兴奋,声音不自觉地提高了几分。
这一次干活,对梁宽来说,无疑是最舒心的一次经历。
短短十天左右的时间,不仅每日都能吃上一顿饱饭,饭菜还格外丰盛。
如今更是带回了这么多粮食,往后的日子,可算是有了盼头。在这艰难的年月,哪个东家能如此慷慨呢?
说起他们的师傅,那也是个豪爽之人。
以往跟着别的师傅干活,大多时候,师傅把好处都占了大头,徒弟们只能捞点残羹冷炙。
更有甚者,打着教技术的幌子,白白使唤人干活,想拿报酬?门儿都没有!
梁宽他娘听闻儿子的话,眼眶瞬间红了,双手下意识地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满心感激各路神仙庇佑,让儿子碰上了这般好的东家与师傅。
想着想着,泪水便夺眶而出,顺着脸颊滑落。
这些粮食,在这缺衣少食的日子里,可不就是一家人的救命稻草嘛!
“妈,现在都新社会了,可不兴这个了。”梁宽见状,赶忙轻声提醒。
他心里明白,要是被那些爱挑刺、心怀不轨的人瞧见,指不定会被扣上宣传封建迷信的帽子,到时候可就麻烦大了。
“对,对!儿啊,你往后可得好好跟着师傅学本事。
平日里,多干点重活,别偷懒,可不能辜负了师傅的教导。”母亲连忙擦去眼泪,又开始唠唠叨叨地叮嘱起来。
梁宽静静地听着,这些话,他不知听了多少回,可每一次,都觉得无比温暖。师傅的恩情,他早就铭记于心,往后该怎么做,他心里跟明镜似的。
与此同时,顾师傅也悄悄回到了自家院子。他费了好大劲,才把四麻袋粮食搬进屋内。此时,屋内的灯光昏黄,将他略显疲惫的身影拉长。
顾师傅望向坐在一旁、年约三十的男人,开口吩咐道:“根生啊,你明天带些吃食回趟老家吧。”此人正是他的远房表弟刘根生 。
刘根生听了这话,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犹豫。他大老远跑来投奔表哥,本想着能在京城寻个散工,挣点钱养活自己。
如今让他回老家,就算带上些粮食,又能撑多久呢?家里的情况他再清楚不过,土地贫瘠,收成不好,一家人常常饿肚子。
“表哥……”刘根生刚开口,便被顾师傅打断了。
“根生啊,你出来的时候,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
咱表叔表婶年纪大了,身子骨又不好,虽说跟着你哥过,可你哥家也有五个孩子要养,这日子,难啊!你带些粮食回去,好歹能救救急。”顾师傅语重心长地说道。
刘根生听完,眼眶一热,鼻子一酸,“扑通”一声,跪在了顾师傅面前。
他这一跪,既是感激表哥的救命之恩,也是感恩表哥愿意拉自己一把,给了自己和家人一条活路。
“快起来,快起来!你说你,出门连个介绍信都没有,这一路上可怎么过来的哟!”
顾师傅连忙扶起表弟,无奈地摇了摇头。他心里清楚,没有介绍信,坐不了火车,住不了招待所,一路上得吃多少苦,遭多少罪。
顾师傅把自家所需的粮食留下后,将剩下的红薯和土豆,一股脑地都让表弟带回去。
他想着,自家亲戚中,也就剩下这一支还在受苦了,如今自己有了能力,能帮一点是一点。
而且,他也认真琢磨过,让表弟留在自己身边做事,往后既能让他有口饭吃,还能时不时帮衬下老家。
毕竟,给人一条鱼,只能解一时之饥,教会人捕鱼的本事,那才是长久之计!
第二天一大早,天刚蒙蒙亮,顾师傅便让妻子煮了一锅高粱饭。
他知道,表弟这一路回去,路途遥远,又挑着粮食,不吃饱可不行。
“根生呐,你敞开了吃。这一路你没车坐,全靠两条腿赶路,还挑着这么沉的东西,千万得注意安全。
如今这年月,有些人见着粮食,什么浑事都做得出来。” 顾师傅满脸担忧,不停地叮嘱着。
为了确保表弟的安全,顾师傅还特地在装粮食的袋子上动了些手脚。
他在红薯和土豆袋子的底部,悄悄塞了些煤炭,然后用绳子把袋口的两个角绑紧,故意把中间露出一些,让人一眼就能瞧见里面的煤炭。
他想着,就算路上有人起了歹心,瞧见袋子里装的是煤炭,多半也会打消念头。
尽管做了这些安排,顾师傅心里依旧有些不踏实。毕竟,表弟这一路要走好多天,谁知道会碰上些什么事儿呢。
“表嫂,我吃饱了,真吃不下了。”刘根生拍了拍圆滚滚的肚子,对顾师傅的妻子说道。
顾师傅的妻子是个善良的女人,她深知丈夫重情重义,对于丈夫要给远房亲戚粮食的决定,她打心眼里支持。
想当年,她娘家困难的时候,丈夫也是二话不说,让她带了不少吃的回去。
“根生啊,这50块钱,我给你缝在这件衣服里面了,你回去之后再拿出来。
路上千万小心,别让人给偷了。”顾师傅的妻子一边说着,一边细心地帮刘根生整理着行李。
“好嘞,表嫂,我记住了。”刘根生感激地看着表嫂,心里暖烘烘的。
在他心里,这位表嫂可比自己的亲嫂子还要亲切。都说长嫂如母,可自己的亲嫂子,平日里对自己总是冷眼相待,哪有这般贴心。
“这两双鞋,你带回去给咱表叔表婶。替我跟你表哥问好,让他们多注意身体。”
顾师傅的妻子又拿起两双布鞋,仔细地绑好,放进刘根生的行李里。
“嗯,好!表嫂,您放心吧。”刘根生连连点头,眼睛里闪烁着感激的泪花。
“水我给你挂在扁担这边了,渴了就喝点。”顾师傅的妻子依旧不放心,不停地叮嘱着,仿佛刘根生还是个孩子。
刘根生看着表嫂忙前忙后的身影,鼻子一酸,眼眶再次湿润了。
“行了,别啰嗦了,让根生赶紧出发吧,早点回去,家里人也能早点安心。”
顾师傅虽然嘴上催着妻子,可自己也忍不住又开始叮嘱起来,“根生啊,晚上找地方休息的时候,可得找个安全的地儿,别随便跟陌生人搭话,千万别轻信别人……”
刘根生挑起那一两百斤重的担子,虽说担子沉重,可他的脚步却格外轻快。
他满心期待着回到老家,把这些粮食和温暖,带给家人。
顾师傅向妻子嘱咐道:“我得去上工了,中午就能回。”说罢,转身走出家门。
他知道,像东家这般慷慨的人可不多见,可不能因为自己耽误了事儿,得给人留个好印象。
说不定以后家里再有啥难处,还得指望东家帮忙呢!
“行,你快去吧,别误了事儿。”妻子应了一声,看着丈夫离去的背影,默默祈祷着一切顺利。
另一边,李辰溪正忙得不可开交。他瞅准时机,迅速下单买了100斤绿豆和100斤火腿。
说是100斤火腿,其实也就是两根,每根足有50斤。
李辰溪对金华火腿印象深刻,他曾有幸品尝过两次,那独特的鲜美滋味,至今仍让他回味无穷。
他知道,金华火腿在这个时代就已经颇有名气了。
早在解放前,金华火腿的制作工艺就已经相当成熟。
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那时民间就已经开始制作,到了明清时期,更是盛极一时,明万历年间还被列为贡品呢。
李辰溪先跑去厂里,费了一番周折,才把那太阳灶运了回来。
他刚把太阳灶搬进四合院,便一下子吸引了众多居民的目光。
大家纷纷围拢过来,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模样新奇古怪的玩意儿,你一言我一语,猜测着它到底有啥用处。
李辰溪见状,顺手拿起一个铝壶,打满了一壶水,稳稳地放在太阳灶的架子上。
在这个年代,铝壶、铝锅、铝饭盒之类的铝制品,在老百姓家里十分常见,尤其是铝饭盒,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们出门干活、上学,都喜欢带着它装饭。
虽说后世有传言说铝制品有毒,对身体不好,可在当下,这些铝制品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辰溪啊,你把水壶放这上头干啥呢?”一位热心的大妈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忍不住开口问道。
“大妈,这是我新弄来的太阳灶,专门用来烧水的,煮东西也成。”李辰溪微笑着,耐心地解释道。
他一边说着,一边比划着太阳灶的使用方法,希望大家能明白这个新奇玩意儿的用处。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14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