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回1958,我有一个百货超市 > 第76章:扩招

第76章:扩招


“哎呀,太谢谢您啦,一大妈!您这消息可太及时了!”李辰溪满脸感激,嘴角洋溢着热忱的笑容,话语里满是真诚。
刚听完一大妈的话,他便一刻也不敢耽搁,转身拔腿朝着钢铁厂的方向奔去。他心里清楚,厂里找他,肯定是有要紧事儿,得赶紧去见自己的上级——王股长。
一路上,李辰溪脚步匆匆,街道两旁的景象如幻灯片般迅速向后退去。
他脑海中不断猜测着厂里此番找他的缘由,是采购任务出了问题,还是有别的新情况?怀揣着满心的疑惑,他很快就来到了王股长的办公室门口。
“哟,可算把你盼来了!这都找你老半天了,你跑哪儿去啦?”王股长一瞧见李辰溪,原本皱着的眉头稍稍松开了些,可语气里仍带着几分焦急与郁闷。
李辰溪微微喘着粗气,脸上挂着歉意的微笑,赶忙解释道:“王股长,实在不好意思啊。这不是下乡去搞采购了嘛,路途远,回来得就晚了些。”
王股长瞧了瞧李辰溪,心里明镜似的,他这所谓的下乡采购,指不定就是回他爷爷奶奶所在的村子了。不过,王股长也懒得拆穿他。毕竟,李辰溪每次都能超额完成采购指标,业绩那是相当出色。
干采购这行的,本就需要灵活安排工作,总不能真把人拴在厂里,限制人家的活动范围吧。想到这儿,王股长摆了摆手,算是默认了李辰溪的说法。
“你小子,听说又搞出了新发明?快跟我老实交代,你那新玩意儿到底是干啥用的?今天厂长他们开了半天会,讨论来讨论去,愣是没弄明白。”王股长一脸好奇,眼睛里闪烁着探究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答案。
李辰溪一听,嘴角上扬,露出自信的笑容,神秘兮兮地说道:“王股长,那是我新发明的太阳灶,可神奇了!简单来说,就是利用太阳能来烧水、煮东西的,以后家家户户烧水做饭,说不定都能靠它,能节省老多柴火、煤炭了。”
“啥?还有这等好事儿!”王股长眼睛一下子瞪得溜圆,脸上满是惊喜,“好家伙,你可真行啊!走,赶紧跟我去见郑科长,这消息得赶紧让他知道。”说着,王股长一把拉住李辰溪,火急火燎地朝着郑科长的办公室走去。
两人很快就来到了郑科长的办公室门口。王股长敲了敲门,得到允许后,带着李辰溪走了进去。
“郑科长,您看,我把李辰溪给您带来了。”王股长笑着说道。
郑科长一见到李辰溪,脸上立刻堆满了热情的笑容,站起身来,迎上前去:“辰溪来啦!快请坐,快请坐。今天喊你回厂,主要是想好好了解一下你那新发明,厂长他们对这事儿可关心了。”
说着,郑科长转头看向王股长,微微皱眉,语气里带着一丝驱赶的意味,“行了,这儿没你什么事儿了,你先回去忙你的吧。”
王股长听到这话,心里顿时有些不爽,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神情。但他也不敢违抗郑科长的命令,只好默默地转身,心里暗自嘀咕着离开了办公室。
李辰溪见状,礼貌地笑了笑,然后再次详细地向郑科长介绍了太阳灶的用途、原理以及它的诸多好处。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试图让郑科长能更直观地理解。
郑科长听得十分认真,不时地点点头,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等李辰溪说完,郑科长重重地拍了下桌子,赞叹道:“嗯!这个发明可太了不起了!辰溪啊,一会儿咱们可得去实地测试一下它的功能,看看烧一壶水到底要多久。走,跟我去见丁主任,这事儿得让他也知道。”
于是,郑科长带着李辰溪来到了丁主任的办公室。丁主任原本正埋着头处理一份文件,听到敲门声,抬起头来,瞧见是李辰溪,脸上立刻露出了和蔼的笑容。
他随手放下手中的文件,热情地招呼李辰溪坐下,然后转过头,对着郑科长说道:“行了,老郑,这儿没你事儿了,你先出去吧。”
郑科长被丁主任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弄得有些摸不着头脑,但也不好说什么,只好无奈地离开了办公室。
丁主任等郑科长走后,身体微微前倾,一脸期待地看着李辰溪,说道:“辰溪啊,快跟我详细说说你这太阳灶。刚刚老郑跟我大概提了一嘴,但我还想了解得更清楚些。”
李辰溪便又耐心地给丁主任解释了一遍。丁主任听完,激动得站起身来,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嘴里不停地念叨着:“要是真如你所说,那可不得了啊!这能为国家节省多少柴火、煤炭资源啊!辰溪呀,以后再有新发明,可别去找车间那帮人了,直接回来跟我们说,咱们自己搞。这功劳,可不能让别人分走了。”
李辰溪听了,心里觉得有些好笑,但还是礼貌地笑着点头回应:“好嘞,丁主任。下次有新发明,我肯定第一时间回来找王股长,再通过他向您汇报。”
“嗯,这就对了。走,咱们这就去测试一下那太阳灶的性能,看看实际效果到底咋样。”丁主任说着,便带着李辰溪往外走去。
两人刚走出办公室,就瞧见郑科长和王股长还在外面站着,一脸尴尬。
“你们俩怎么还在这儿?”丁主任有些诧异,挑了挑眉问道。
郑科长和王股长对视了一眼,心里都在犯嘀咕:有句话不知道该不该说,可现在这情况,不说怕是不行了,不然就被落下了。
丁主任瞧他们这副模样,立刻明白了他们的心思,笑着说道:“得,既然都在这儿,那就一起去见识一下太阳灶吧!”
众人来到一片宽敞的空地,只见一个崭新的太阳灶已经被工人们搬了出来,稳稳地放置在阳光充足的地方。太阳灶的支架上,放着一壶满满的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水壶闪烁着银色的光芒。
此时,空地上已经围了不少人,大多都是厂里的领导。胡厂长也在其中,他双手背在身后,目光紧紧地盯着太阳灶,脸上带着一丝好奇与期待。
李辰溪站在太阳灶旁,清了清嗓子,再次向在场的领导们详细介绍了太阳灶的用途和原理。领导们一边听,一边点头,不时地交头接耳,对这个新奇的发明充满了兴趣。
他们发现,李辰溪发明的东西,总是那么贴近老百姓的实际需求。就拿这太阳灶来说,技术含量不算高,使用起来也不复杂,而且对使用条件的要求并不苛刻。尤其是不用电这一点,简直太重要了。
要知道,在当时,我国绝大部分农村地区都还没有通电,很多老百姓做饭烧水,还得依靠传统的柴火和煤炭。而这个太阳灶,既实用又环保,一旦推广开来,肯定能受到老百姓的热烈追捧。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廖主任站了出来,看向胡厂长,提议道:“厂长,我觉得咱们车间可以专门为李辰溪同志开设一个新产品研发室。您瞧瞧,这小伙子多有能耐啊,把他放在采购科,实在是太屈才了。要是有了专门的研发室,他肯定能搞出更多了不起的发明。”
廖主任一直对李辰溪的发明才能十分欣赏,之前的压水井就让他眼前一亮,如今这太阳灶更是让他坚信,李辰溪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他一心想把李辰溪挖到车间来,好好培养。
丁主任一听廖主任这话,立刻不干了,上前一步,瞪着廖主任说道:“廖主任,你这话可就不对了。我们后勤部怎么就不能给李辰溪同志开设研发室了?我们也有场地,也有设备,凭什么研发室就得设在你们车间?想挖我的人,没门儿!”
两人你一言我一语,互不相让,场面一时间有些僵持不下。
就在大家争论不休的时候,时间悄然流逝。约莫过了二十分钟,原本安静的水壶忽然发出了“咕嘟咕嘟”的响声。
“水开了!真的烧开了!”人群中有人兴奋地喊道。
“虽说用的时间稍微长了点,但不用柴火、不用煤炭,还不用人一直盯着,这太阳灶,可真是名副其实啊!”厂委满脸赞叹,忍不住鼓起掌来。
厂委带头鼓掌,其他人也纷纷跟着鼓起掌来。从目前的测试结果来看,这太阳灶确实是一款既实用又环保的好产品,有着巨大的推广价值。
胡厂长见状,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转头看向丁主任,说道:“老丁,走,你跟我一起去找大领导汇报一下这个情况。这么好的发明,这么大的功劳,咱们可不能落下。”
丁主任连忙点头,应道:“嗯!好嘞,厂长,咱们这就去。”
随后,一众领导纷纷围到李辰溪身边,对他进行了一番鼓励和表扬。他们的言语中,充满了对李辰溪功劳的认可,还承诺会给予相应的奖励。
丁主任对给李辰溪开设研发室的事情格外上心,回到办公室后,立刻着手安排。他亲自找人打扫了一间面积约五十平方米的房间,让人在里面配备了崭新的工作台,还专门放置了一张舒适的休息沙发。
此外,他还准备了一些研发所需的基础工具,像电焊机、螺丝刀、扳手等,一应俱全。
要是李辰溪知道丁主任为他做的这一切,恐怕会感到既惊讶又有些哭笑不得。他或许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只是凭借一些生活中的灵感,搞出了几个小发明,竟然会受到如此重视,还真要被当成专业的发明家来培养了。
另一边,胡厂长和厂委坐着车,来到了大领导的家中。他们小心翼翼地将太阳灶搬下车,安置在院子里有阳光的地方,然后向大领导展示了太阳灶的烧水能力。
“又是你们厂那个小李……”大领导一时没记起李辰溪的名字,微微皱着眉头说道。
胡厂长连忙上前一步,恭敬地接话道:“回领导,是李辰溪同志,就是之前发明压水井的那位。他跟我说,这款太阳灶,原本也是为了方便他奶奶烧水才设计出来的。”
大领导听了,微微点头,脸上露出赞赏的神色,感叹道:“嗯,懂得孝顺长辈,这小伙子品行不错。这样既孝顺又有能力的好同志,就该好好重用。下次你们把他带来,让我见见。”
大领导一直都很看重年轻人的品德,在他看来,一个孝顺的人,品性往往不会差到哪里去。李辰溪既能发明出实用的东西,又孝顺长辈,自然让大领导对他印象颇好。
“好的,领导。我们一定照办。”胡厂长和厂委齐声应道,心里明白,李辰溪已经成功引起了大领导的关注,未来的前途一片光明。
大家一边聊着,一边看着太阳灶烧水。没过多久,水壶里的水就开了。他们仔细算了下时间,这次总共用了18分钟。
大领导看着烧开的水,对太阳灶的评价颇高:“嗯!这东西很不错!一旦能在全国范围内普及开来,那能节省多少木柴和煤炭资源啊!尤其是对那些木柴和煤炭资源匮乏的偏远地区,作用就更大了。”
在大领导看来,太阳灶的应用前景极为广阔,不仅仅局限于农村地区和普通老百姓的日常生活,说不定在一些特殊场合和领域,也能发挥重要作用。
厂委见大领导对太阳灶很满意,顺势提起了李辰溪的另一个想法:“领导,李辰溪同志还说,咱们国家现在钢铁资源有限,这太阳灶的支架等部件,完全可以用其他材料来代替,这样既能降低成本,又能节省钢铁资源。”
大领导听了,再次点头表示赞同:“嗯,这小伙子考虑得很周到啊!我同意你们厂设立专门的车间来生产太阳灶。回头,小胡你整理一份详细的策划方案给我送过来。”
“谢谢领导的支持!”胡厂长满脸感激,激动地说道。
在大领导家待了一会儿后,胡厂长和厂委便告辞离开了。回到厂里,他们立刻召开紧急会议。会议的主要议题,就是如何在保证现有生产任务不受影响的前提下,新设生产太阳灶的车间。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一致认为,目前唯一可行的办法,就是扩招工人。
实际上,自从压水井的订单大量增加以来,钢铁厂就已经处于超负荷运转的状态了。
如今要新增太阳灶的生产任务,扩招工人已经是势在必行。最终,经过开会讨论决定,钢铁厂准备先扩招500名工人,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15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