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酸梅汤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当李辰溪首次提出要开设学校食堂的想法时,整个李家庄仿佛被一块巨石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压力如潮水般向村里涌来。
要知道,学校食堂所需的粮食,只能从原本就不充裕的村食堂划拨。
这就好比从本就不厚实的棉袄上撕下一块布,村食堂的储备粮一旦减少,村民们的日常口粮供应也会随之受到影响。
大家心里都清楚,这不是一个轻松的决定,每一粒粮食在这个艰难的时期都显得无比珍贵。
然而,如今李辰溪主动站出来,表示会自行想办法弄一批粮食给学校,暂时无需村里为此操心。
这消息如同久旱后的甘霖,瞬间缓解了村里的燃眉之急。
村民们紧锁的眉头渐渐舒展开来,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老支书听闻后,当即叫来两个身强力壮的年轻人,指着那个装满印章的箱子,郑重地吩咐道:“你们俩,小心点把这箱子抬到辰溪家里去,千万别磕着碰着了。”
李辰溪跟在后面,一同回到家中。
此时,奶奶正在菜园子里忙碌着。
她弓着腰,轻轻掀开倒扣在地上的大箱子的一角,眼睛里满是期待。
只见箱子里的豆芽菜已经长得颇为茁壮,差不多有两三节手指那般长了。
奶奶看着这些嫩绿的豆芽,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自从亲孙子说想吃豆芽后,她每天都会过来瞧瞧,盼着豆芽能快快长大。
趁着大家都没注意,李辰溪悄悄地将那装满印章的箱子,放进了脑海中商店的背包里。
放好后,他便陷入了沉思,脑海里不断盘旋着一个问题:该给学校准备些什么食物才好呢?他思来想去,觉得土豆是必不可少的。
土豆耐储存,饱腹感强,而且容易烹饪。
除了土豆,高粱和玉米也得安排上。
这些都是粗粮,虽然比不上大米、面粉这些细粮口感好,但在这个特殊时期,却是实实在在能填饱肚子的好东西。
李辰溪并非舍不得拿出细粮,而是考虑到实际情况。
在村民们眼中,一斤细粮能换好几斤粗粮呢,与其给细粮,倒不如给这些更“经吃”的粗粮,大家反而会更乐意接受。
“来才,别喝生水,小心闹肚子!”李辰溪突然看到来才正拿着水瓢,对着水缸大口大口地灌生水,赶忙大声提醒道。
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提醒来才了,之前也说过两次,可这小子总是左耳进右耳出,根本不当回事。
李辰溪心里清楚,不管在什么年代,饮食卫生都是至关重要的。
只要喝烧开的水,吃熟透的食物,就能避免大部分疾病。
古人常说的“病从口入”,确实是至理名言。
“大哥,我可听话啦,我一直都是喝热水的。”来芳在一旁看到这一幕,连忙跑到李辰溪身边,仰着小脑袋,一脸乖巧地说道,想在大哥面前好好表现一番。
来才放下水瓢,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辩解道:“大哥,我今天真忘了,昨天和前天我喝的可都是热水,我娘可以给我作证。”
李辰溪看着来才脸上那块明显的虫斑,心里琢磨着,这小子肚子里多半有蛔虫。
他暗自决定,明天得去买点宝塔糖回来,让村里的孩子们都吃点,好好驱驱虫。
说起宝塔糖,那可是治疗寄生虫感染性疾病的“神器”,尤其是对因饮食卫生条件差而引发的蛔虫病和蛲虫病,效果显著。
早在几年前,也就是1952年,那时候中苏关系正处于蜜月期,苏联老大哥慷慨地赠送了中国20克珍贵无比的蛔蒿种子,还派来了专业的技术人员,引入先进的药物提取器械,全方位助力中国自主培育蛔蒿并开展药物提取工作。
宝塔糖就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
据说,当初专家们将药糖制成宝塔的形状,可不是随意为之。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中,宝塔一直被视为镇邪驱灾的象征。
专家们或许正是考虑到这一点,以及药物治疗疾病如同宝塔镇邪的寓意,才特意将这种药糖命名为“宝塔糖”。
“大哥,你是不是要做好吃的啦?”来才凑到李辰溪身边,眼睛里闪烁着好奇的光芒,一脸期待地问道。
“对呀,我打算煮点酸梅汤,来才,你过来帮我烧火吧。”李辰溪笑着说道,把来才当成了他的“烧火小帮手”。
最近天气酷热难耐,太阳像个大火球一样炙烤着大地,让人热得连吃饭的胃口都没了。
李辰溪灵机一动,想着弄点解暑消食的“饮料”来喝,既能让大家解解渴,又能开胃。
要是只有他自己喝,那就简单了,直接从脑海中的商店买一瓶就行。
可他还想让爷爷奶奶也尝尝这美味,老人家年纪大了,消化功能本就不太好,喝点酸梅汤正好可以促进消化。
酸梅汤作为一款经典的夏日消暑饮品,其制作原料常见的有乌梅、山楂、陈皮、桂花、甘草以及冰糖 。
追溯其历史,古籍中记载的“土贡梅煎”,便是酸梅汤的雏形,堪称最古老的酸梅汤。
还有南宋时期《武林旧事》中提到的“卤梅水”,其实也是一种类似酸梅汤的清凉饮料。
到了清代,酸梅汤经过御膳房的精心改良,一跃成为宫廷御用饮品。
它不仅口感酸甜可口,还具有除热送凉、安心痛、祛痰止咳、辟疫、生津止渴等诸多功效,因此被誉为“清宫异宝御制乌梅汤”。
后来,酸梅汤逐渐传入民间,一时间,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到处都能看到卖酸梅汤的摊贩,深受老百姓喜爱。
来才一听要他烧火,顿时来了精神,脸上洋溢着兴奋的笑容。
在他看来,这份“工作”可是无比重要的,谁也别想从他手里抢走,就算是他哥来福也不行。
要是有人敢跟他抢烧火的活儿,他肯定跟人家急。
“来才,别把火烧得太旺了,慢慢烧就行。”李辰溪一边将乌梅等干果放入锅中清洗,一边转头提醒来才。
按照正常的做法,这些干果需要先泡一两个小时,让它们充分吸收水分,这样煮出来的酸梅汤味道会更浓郁。
可李辰溪觉得那样太麻烦了,而且在这个年代,大家也没那么多讲究,直接煮也不影响口感和功效。
清洗完后,他顺手往锅里丢了一些冰糖,接着加入适量的水,开始煎煮。
李辰溪在厨房里忙碌着,不一会儿,半锅酸梅汤就煮好了。
来芳一直站在旁边,眼巴巴地看着锅里,口水都快流出来了。
李辰溪见状,笑着从锅里捞出两颗干梅,递给来芳,说道:“来芳,去看着妹妹吧,这两颗干梅给你吃。”
来芳高兴极了,接过干梅,一蹦一跳地跑去倩倩身边。
平日里,白天基本上都是来才和来芳两兄妹照顾倩倩。
三婶也要下地干活,虽然背着倩倩也能干活,但现在外面太阳太大了,天气炎热,怕倩倩受不了,所以只能让两个孩子帮忙看着。
三婶会隔一段时间就回来,给倩倩换尿布、喂奶,悉心照料着孩子。
来芳拿到干梅后,只吃了一颗,另一颗则小心翼翼地收起来,打算晚点拿回家藏起来。
这段时间,大哥给的糖果之类的零食,她已经藏了不少了。
家里只有她娘发现了这丫头有藏食物的习惯,但也不着急拆穿她,想着等她藏得多了,再一起“没收”。
与此同时,正在不远处盖房子的人们,突然闻到了一股酸甜诱人的香味。
“这是什么味儿?好香啊!”有人一边抹着额头上的汗水,一边四处张望,好奇地问道。
“好像是酸梅汤的味道,好久都没喝过酸梅汤了。”另一个人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怀念的神情。
“这天热得要命,要是能喝上一碗酸梅汤,那可真是爽到骨子里了。”有人忍不住感慨道,语气中充满了向往。
李志明听到大家的议论,瞪大了眼睛,佯装生气地大声训斥道:“都别在这儿瞎嚷嚷了,赶紧干活!你们就知道吃,这酸梅汤喝了饿得快,你们是不是觉得中午吃得太多,还想再饿一顿啊?”
李志明这话还真没说错。
酸梅汤本就有消食解暑的功效,在这个大家都吃不饱、恨不得肚子里的食物能多撑一会儿的时期,喝一碗酸梅汤,确实可能会让人感觉一天的饭都白吃了。
大家被李志明这么一训,都闭上了嘴,虽然心里觉得他说得有道理,但那股馋虫已经被勾了起来,怎么也压不下去。
差不多过了一个小时,酸梅汤彻底煮好了。
李辰溪先盛出一碗,双手端着,小心翼翼地走到奶奶身边,脸上带着灿烂的笑容,说道:“奶奶,您快尝尝,看看孙子煮的酸梅汤味道怎么样。”
“好嘞!”老太太笑眯眯地接过碗,心里却也犯起了嘀咕:这酸梅汤一喝,中午吃的那点饭恐怕就消化得更快了。
不过,这可是亲孙子的一片心意,她怎么能拒绝呢?
来才和来芳两个小家伙早就等不及了,在一旁不停地嚷嚷着:“奶奶,快给我们也尝尝,我们也要喝。
”小孩子嘛,本就对这种酸酸甜甜的东西没有抵抗力,看到酸梅汤煮好了,自然是迫不及待地想喝。
来才更是开启了他的“马屁精”模式,围着李辰溪不停地夸赞:“大哥,你煮的酸梅汤肯定是世界上最好喝的,我都快等不及了。”李辰溪听着来才的话,又好气又好笑,实在是拿他没办法。
李辰溪装了半盆酸梅汤,端着来到盖房子的地方,对着正在忙碌的人们说道:“志明哥,我煮了些酸梅汤,天太热了,大家喝点解解暑。”
“行啊!”李志明爽快地应了一声,然后转头对一起干活的人说:“想喝的就过来喝吧,别客气!”其实,李志明自己也很想喝,但他理智地克制住了。
他心里清楚,喝了酸梅汤肯定饿得快,晚上恐怕会饿得受不了。
为了能坚持干完活,他只能忍痛割爱,坚决不喝。
然而,其他人可没有李志明这么强的自制力。
酸梅汤的香味实在是太诱人了,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的工具,围了过来,每人都喝了一碗。
李辰溪的爷爷溜达回来,看到大家都在喝酸梅汤,也凑过去喝了一碗。
他家的情况和其他人不同,不缺吃的,自然也就不用像别人那样忍着,想喝就喝。
“来才,你别到处乱跑啊,一会儿给你和来福剪头发,你们俩头发都太长了。”
李辰溪看着满院子乱跑的来才,大声喊道。
确实,来才和来福两兄弟的头发长得都快遮住眼睛了,是时候找个时间修剪一下了。
https://vvadz.cc/book/28381560/400201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