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第六十五章年代文15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第天他们照常上工, 不过在下工后,周书记并没有让他们回去,而是吩咐道, “等会所有人来广场开会。”
众人莫名其妙, 不知道这农忙的时候, 好端端开什么会。
这不是裹乱嘛,有这时间,还不如让大家多休息休息。
然而周书记直接让人在广播里喊话,所有人都得去, 并且按时到场,谁要是躲懒不去, 扣工分。
众人闻言, 只好抱怨着回去了。
桑语和司徒泽手脚麻利,在一小时内就吃完了饭, 洗漱好,然后拿着家里的板凳去了广场。
他们到的时候,只来了一半人,周支书愁眉不展地抽着旱烟,见到司徒泽过来, 忙道, “今天这事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 大家知道后还不知道怎么闹呢。”
“没事的支书, 就按照我们今天商量好的来, 只要大家表决同意,我们明天再去找县长,相信县长不会反对的。”司徒泽安慰道。
“这事真的靠谱吗?会不会被打为投机倒把?”周支书不是没见识的人,虽然他们村里没那些运动, 但其他地方闹得可凶了,那可是要人命的。
“当然不会,我们是成立集体合作社,又不是单人干,再说了我做出来的产品,也不会直接卖给个人,而是送到收购站和供应社。”司徒泽道。
昨天他和桑语想了一晚上,觉得只有这个方法,才能转危为安。
“可他们真的会收吗?”周支书当了一辈子农民,像这种接近做生意的事,还真没干过。
即便有了光明正大的理由,他没干过,心里就没底。
“您放心,我们县虽然不缺糖,但整个省都是缺的,他们不会不买账。”司徒泽安慰道。
“既然缺,那为什么县里不能增加甘蔗的收购,反而来限制我们。”说这话的时候,周支书话语里都带上了怒气,早不限制晚不限制,他们甘蔗都要丰收了,才来说,这谁受得了。
司徒泽也不说话了,任他发泄怒气。
这次上面是真的有点不厚道,你要是有别的政策,早点说不行吗?
非得等到现在,害得他们一点准备的时间都没有,这可是关系到一个村吃饭的大事,太突然了。
八点一到,村里的广播又响了,催促着来的人做好,没来的人赶快。
又等了五分钟,周支书跨着沉重的步伐上台,摆手示意大家都安静下来。
“一个不好的消息要通知大家,昨天我和司徒知青去镇里开会。镇里决定,今年不收我们的甘蔗当任务粮了,除了夏季要上交的七成粮食,秋季也得上交六成。因为消息来的急,防止我们因为措手不及没准备那么多任务粮,所以公社做主给我们减了一成,明年还是要恢复到七成。”
村民一下子炸开了锅,顿时激动得站起来。
“为什么?之前不是好好的,怎么突然就说不收了?”
“是啊,那我们种的那些甘蔗怎么办?”
“我的天爷,这是要回到两年前吗?不行不行,我们还有这么多知青呢,粮食都上交了,我们吃啥?”
你一言我一语,所有人都被这个消息吓出了一身冷汗,整个广场群情激愤,每个人脸上又激动又不安。
周支书压了压,没人理他,吵吵闹闹好一会儿都安静不下来。
周支书被吵得头疼不已,狠狠一拍桌子,“好了!看看你们是什么样子!你们是新时代的农民,是社会主义旗下的党员,能这么自私吗?啊!你们只想到了自己,也不考虑考虑别人。是,我们因为率先种甘蔗,让村里的日子好过起来,那难道你们就能贪心吗?只期望自己好,不希望别人也过得好?!”
所有人渐渐安静下来,这时代讲究集体利益,如果有人被打为自私自利,是非常严重的指控。
一时间没人敢反驳了,即便他们脸上有不忿,有不以为意,可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周书记运了运气,大声道,“种甘蔗作为任务粮,我们本身就只是试点,因为想法是司徒同志提出来了,也是他上下跑关系,让上面领导同意的。上面的领导们关系咱老百姓的生活,知道这个能致富,就答应试试。司徒同志争取到了放在我们村试点,现在试点结束了,我们也确实富裕起来了,大家的日子比两年前好过多了。这说明这方法是可行的,那上面的领导就要考虑其他村,不能仅仅关照我们。”
“领导们说了,今年的甘蔗代替任务粮的任务,就交给其他村,因为消息突然,他们还特许我们可以秋季粮少交一成,这是领导们关爱我们,我们不能不识好歹。”
众人鸦雀无声。
这话说得也没错,他们本来是作为试点,现在试点成功了,上面领导换个地方去做,有错吗?
没有!
可他们要怎么办啊?
有那容易激动的,已经忍不住哭出来了,“支书,我们今年种了几十亩甘蔗,要怎么办啊?”
不能作为任务粮交上去,他们又不能当成粮食来吃,卖也卖不掉,难道就让它这么烂在地里?
本来一整天的劳作就累,这下子大家的精气神都没了,心里是满满的不甘心。
“我们也知道大家不容易,我和司徒同志作为这件事的负责人,不会叫大家没了着落。我们已经想好了办法,就等着大家举手表决,看同不同意这么做。”周支书语重心长的道。
“同意!”
“我们同意。”
“对对对,说什么我们都同意。”
下面的人听到有方法,忙高声应和,同时也纷纷期待地看向支书,期望他快点说出方法来。
“好了,大家安静下来,先让司徒同志给大家介绍清楚,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大家听懂了才能表决。”周支书说完,示意司徒泽上台。
司徒泽身形修长,上台的动作不徐不疾,显得沉稳可靠。
“首先,我统计了过去两年大家储存粮食的情况,因为少交了一年任务粮,所以每家每户手里的粮食其实并不少。有些人换出去一些,但肯定能坚持吃到今年底,这个没有异议吧?”
下面的人跟着摇头,表示这是对的。
“好,也就是说,除了知青外,大家的纯粮可以足够。夏季粮会酌情多分配一点给知青,让他们也能吃到年底。然后来说秋季粮,除了上交的六成,剩下的四成吃到明年夏天是不成问题的。也就是说,大家不用担心饿肚子。现在唯一的麻烦是那些甘蔗。”
司徒泽条理清晰,先着重强调了大家不会有吃不饱的情况,不用担心接下来没法过日子。
然后再说到此次的重点上,“镇里甚至是县里打算换其他村收甘蔗作为任务粮,这无可厚非,不能紧着我们一个村给帮助,这不利于和谐。所以这么做,上面没任何错,但领导们也不是铁石心肠,给了我们转圜的余地。那就是只要我们找到处理甘蔗的方法,只要不违规,他们会给予方便。”
“要怎么处理?”
“是啊,司徒知青您就直接说了吧,我们都听你的。”
“对呀对呀,你直说了吧。”
“我和支书想到了一个方法,我们县现在不缺甘蔗,也不会缺糖。原本那些任务粮甘蔗收上去后是送到制糖厂熬成糖,然后分配给各个供销社。但这只在我们县,不代表其他县也是这种情况。根据我的调查,j省能种甘蔗的地方相当少,红糖还是少数奢侈品。可我们大家都知道,红糖是好东西,味道香甜又能养身体,其实哪里都缺。我们不能上交甘蔗,可以制成红糖,卖给其他县的供销社和收购站,那样我们也能把甘蔗换成钱和票,然后分给大家。”
众人哗然,“这不是投机倒把吗?不行不行,我们会被抓起来□□的。”
“当然不是,我们是以公社的名义,成立制糖工坊,和供销社收购站的对接是公对公,并不是私人名义,当然不是投机倒把。”司徒泽肯定地道。
“那上面会同意吗?”他们担心上面领导不会答应。
“所以我和支书现在召集大家,就是让大家表决,同不同意这么干。要是同意,大家就签字,我会拿着大家的同意书去找县长,说服县长答应我们的请求。”司徒泽道。
“这能赚钱吗?外县的供销社真的会买吗?”有村民迟疑,担心到头来没人卖,白瞎了他们浪费这么多时间去熬糖。
而且熬成糖后,储存的时间没有想象中的长,会坏的。
“我问你们,如果你们自己不种甘蔗,供销社里有红糖,你们有钱,愿不愿意买一些回家?”司徒泽询问。
“当然愿意,红糖可是好东西,有钱肯定买。”
“就是,谁家孩子不爱吃糖,而且这玩意儿拿去走礼,太体面了。”
“是的,大家都愿意买,那么收购站当然也愿意收。别的县甘蔗少,吃糖困难。他们大部分的红糖都是从别的省弄来的,路途远,运输麻烦,价格自然就高了。现在邻县就有,收购的价格肯定更便宜,他们为什么不愿意?”
司徒泽的话问完,大家脸上都露出了笑脸。
对啊,如果有更便宜的红糖收,为什么不愿意?
“那你能保证吗?保证一定能卖出去,不让我们做无用功,就像这次一样。”这时,一个年轻的男人站起来,声音尖利的道。
桑语转头看过去,只见那人带着眼镜,斯斯文文的样子,可语气里全是嫉妒和不怀好意。
看座位,应该是男知青,就不知道他和司徒泽有什么仇,要在这里如此逼迫司徒泽。
他话语里的意思,是想要司徒泽立下保证,一定要做好,不然就是司徒泽的错。
另外,他还把这次不收甘蔗当任务粮的事怪在了司徒泽身上,真是升米恩斗米仇。
听到他的话,立刻有几个人藏在人群中附和。
“就是就是,司徒同志你给我们一个保证吧,不然我们凭什么相信你。”
“对呀,这次你害得我们这么惨,不能什么话都没有吧?”
桑语沉下脸来,去搜寻那些说话的人,可惜她坐在人群中间,什么都没发现。
周支书啪的一声拍向桌子,“这说的什么话,司徒同志带着我们过了两年的好日子,你们不记恩就算了,难道还要把这件事怪在他头上?真是岂有此理,简直是白眼狼!”
“可刘知青也没说错啊,谁能保证这次的事能成功。”有人在下面嘀嘀咕咕。
周支书气得脸都白了,恨不得跳下去把人揪出来。
司徒泽脸色不改,报出一个个名字,“周跃进,周国强,张红梅……刚刚是你们说话吧,不必躲着,站起来说就是了。”
被他叫到名字的,一个个面如土色,周围人拿异样的眼神看着他们,就好像他们是无耻白眼狼一样。
躲在人群里不算什么,被叫出来就是公开处刑了,社死有没有?
没有一个人敢站起来,只那刘知青除外。
“怎么?你不敢保证吗?那我们又凭什么相信你?”他挑衅地看向台上。
司徒泽直接无视他,也没坚持让那些说小话的站出来,开口道,“做任何事都是有风险的,如果有人觉得这风险不能承受。没关系,你可以不签名,所谓的集体,是尊重每一个人意见的。你自己不愿意,我和周支书自然不会强迫。到手后甘蔗收上来,按照比例发下去,你们不同意就自己领了甘蔗回去,想怎么做都行。同意的过来签字,甘蔗一起处理,年底分红。”
刘知青脸又青又白,见司徒泽完全不理自己,大声道,“大家不要相信他的鬼话,他都不能保证能卖出去,要是到时候不行,大家的甘蔗就亏了。”
所有人都奇怪地看向他,有人不自觉挪开了自己的凳子,和他拉开拒绝。
司徒泽拍拍手,吸引大家的注意,“这事全凭个人意愿,愿意的就过来签字,不愿意的可以直接回去。”
话说完,司徒泽没有逗留,直接下台了,签字可以找周支书。
刘知青逮到了空隙,立刻大声道,“你们与其相信他,还不如相信我,我有门路可以把甘蔗卖出去,不用熬成糖,也不用等到年底,甘蔗收上来后就可以卖出去。”
众人闻言,眼前一亮,又重新凑上来,“你要怎么卖?卖给谁?这是投机倒把吧?”
刘知青洋洋得意看了司徒泽一眼,“当然不是,只要你们联名签字,然后支书同意,我们就是以集体的名义售卖,当然不是投机倒把。”
他也是刚刚从司徒泽的话里得到启发,现在正好拿出来用了。
“那你要卖给谁?谁能买这么多甘蔗?”有人询问。
刘知青鼻孔朝天,“我大爷爷是县纺织厂的副厂长,他们厂有三百多工人,马上就是中秋了,厂里会给员工发福利,每人发十根甘蔗,三千根就没了。”
“那这也不够啊!”他们种了这么多,何止三千根,每家分三千根还差不多。
“我大爷爷人脉广,还认识很多厂的领导。”刘知青得意的道。
众人闻言,觉得这也不失为一个办法,都纷纷看向周支书。
周支书左右为难,悄悄看向司徒泽。
司徒泽微一颔首,表示认可。
本身这事强求不得,要是有那个社员到时候说自己不是自愿的,告到社里,那他们很可能被革委会盯上,打上一个压迫人民的帽子。
这不是好事,所以要给大家选择的机会。
周支书见司徒泽都同意了,立马点头,“那好吧,你们看自己的意愿,想跟着司徒同志干的,就到我这里签字,想跟着刘知青干的,就去找刘知青。等你们签完字,刘知青拿给我,我到村委帮你们盖章,表示这是集体买卖。”
刘知青闻言,顿时得意起来,“支书,我有要求。”
周支书就知道,事情不可能这么简单,“说吧,刘知青需要什么支持,能答应的我尽量答应。”
他也算是为了村里人着想,能帮就帮。
“那我现在是不是不用干农活了?毕竟我要去县里跑关系,如果仅纺织厂,那我给大爷爷打个招呼就行。可这一个厂不是不够嘛,所以你看?”
“好,我给你批假,可以不下地,你需要多久?”周支书想了想,这也算是正当理由。
就像之前司徒泽上上下下跑关系,也没有下地,就给刘知青和司徒泽一样的待遇。
“怎么也要两个月吧?”刘知青狮子大开口。
“行!”周支书咬牙答应下来,反正这位刘知青也不是干农活的主力,以往就常偷懒。
“那工分呢?”刘知青得寸进尺。
周支书脸沉下来,“司徒知青可是没要工分的。”
“那不行,我和他不一样,他顶多出去一两天,少一点有什么打紧的,我可是要去整整两个月。不仅跑县里,还要去别的县,甚至省里,我大爷爷关系可多了。”刘知青据理力争。
两个月没有工分,他吃什么喝什么?
周支书思考了好一会儿,和两位生产队长商量了一下,“每天算你八个工分,司徒知青也有。”
八个工分不多不少,成年的男人一天能挣十个工分,能干的女人也可以。
男知青们一般可以拿到十公分,当然了新来的除外,他们还不熟呢。
女知青基本就是八个工分,有时候比较轻松的话,像今天拔甘蔗这样,就只有六个工分。
刘知青有点不满意,但看周支书黑着的脸色,也不敢再说什么了。
这事就这么决定了,社员们纷纷回去,和家人商量一下选谁的方案,明天集合的时候签字表决。
回去的路上,桑语询问司徒泽,“你说会有多少人选刘知青那边?”
“起码一半。”司徒泽沉吟了一会儿,给出了一个确切的数字。
“这么多?”桑语吃惊。
“对于农民而已,越早买出去越好,即便价格便宜一点,手里拿到钱了才算是松了一口气。”司徒泽解释道。
这不算是他们短视,只是这次事发突然,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不是每个人都临危不惧。
再有,农村们即便有前两年的底子在,抗风险的能力依然很差。
对他们而言,考虑太长远的发展没有意义,当下握在手里的才叫人安心。
甘蔗熬糖,储存,再运到临县去卖,需要的时间很长,比不上直接出售甘蔗。
“那这样一来,我们昨天核算的成本就太高了。”桑语有点担心。
昨晚他们想出方法后,就做了简单的核算。
熬糖也是需要成本的,更何况是这几十亩地的甘蔗,要趁着天气好把糖熬出来晒干,不然天气变化后,糖就熬不成了。
榨甘蔗的机器,柴火,和大锅都是成本,原本平摊到几十亩地的甘蔗上,成本能降低很多,可少了一半甘蔗,成本就成倍增加了。
“无妨,”司徒泽握着她的手捏了捏,“我已经想好了,周围不仅我们村种了甘蔗,还有其他地方也有。除了交任务的,能余下来很多。农民是舍不得自己留着吃的,能换钱他们肯定愿意。”
啊这,不就是成了制糖工坊了吗?
“一整个县,一个制糖厂显然是不够的,因为他们产量跟不上,所以才不能收那么多任务甘蔗,只能轮着来。既然如此,我们不妨再成立一个,这样以后大家就不再是农民了,可以转成工人,想必没人不愿意。”转瞬间司徒泽已经规划好了。
“几个问题,摊子铺得这么大,至少需要十几台机器吧?机器从哪里来?是用电的还是手工的?用电的话,村里要怎么接上电线,这可是个麻烦的事,肯定有人同意有人不同意。手工的话,人手呢。收完甘蔗我们还要插秧,然后种蔬菜,谁有这个时间一直弄这个?除了这些,还得有人去收购原料,有人出去跑业务,不然谁知道你家有糖。”
桑语一条条分析,“还有烘干的问题,这里是南方,多雨地区。夏天还好,摊开一点几天就晒干了水分。可除了夏天,别的季节都不适合,也就需要烘干机,这种机器有吗?”
“有,我曾经设计过烘干机,只是当时没什么用,就放着了。我可以拿着图纸去向钢铁厂下订单,榨甘蔗的机器也可以买到,不用担心。”
司徒泽笑笑,点了一下她的鼻子,“我很快就能让你变回工人了,高兴吗?”
桑语歪头,“高兴?”
工人什么的,在她这个现代人眼里,没有吸引力啊!
不过算了,总比下地好。天哪,这两天拔甘蔗,她手都快抬不起来了。
https://vvadz.cc/book/32850878/6229350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