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章红楼42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荣国府那边, 林黛玉还真有点懈怠,这不主要是她自己的原因, 而是贾家一桩桩小事连在一起, 让她没个静心学习的时候。
回去后,林黛玉就在贾母的介绍下,认识了薛宝钗, 两人聊了几句,发现还挺投契的,就不免多相处了一会儿。
紧接着宝玉还觉得不足兴,想着要是湘云妹妹也来了, 那该有多热闹啊,又缠磨着贾母把史湘云也接来。
众人又互相适应, 来往拜访见礼了一番, 这才安静下来。
林黛玉正要拿起书本,打算追上诚哥儿的进度, 贾母就打发了人来, 让黛玉跟着姐妹们一起上学, 就连薛宝钗也一起。
她们这上的和贾宝玉不一样,是请了老夫子教导, 也就是认认字什么的,每天学个上午就可以了。
然而下午还不能散开,得和姐妹们一起,跟着珠大嫂子做做针线女工什么的。
这都是姐妹们的惯例了, 林黛玉不好太不合群,也就一直陪着,时间耗了很多,只能晚上回去赶进度。
可她那个身子, 李嬷嬷和刘嬷嬷哪里敢让她这么熬着,日常衣食都精心着呢,晚上也不让她看书到很晚,这不进度就渐渐落下了。
还有就是,除了这些日常,荣国府里大小宴会不断,今日东府那边请人赏花,明日大舅妈邀请,后天薛姨妈打发了人来送宫花。
不喜归不喜,林黛玉的礼数不允许她拒绝长辈,也不允许她不回礼。
所以刑夫人请了她就去,表现得乖乖巧巧,刑夫人可欢喜了,拉着说了许多话,直到老太太找了才放人。
薛姨妈那边,长辈给送东西了,她亲自过去感谢,然后找宝姐姐说说话,又正好赶上了宝玉也在,薛姨妈留下吃酒,她辞退不过,也就只能留下。
这也就算了,兴许是姐妹们怕她寂寞,今天迎姐姐找她下棋,明日探春和她聊天,时常还有宝玉过来玩闹,湘云嘻嘻哈哈乱串。
总之,回到荣国府后,林黛玉的日子过得精彩纷呈,每天都不得闲。
你要说她具体干了什么吧,就是吃了什么,玩了什么,她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毕竟林黛玉不是注重吃穿玩乐的人,当下享受了,时候并没有放在心上。
就这么一日一日的,过得清闲又焦虑。
清闲是真的清闲,这里坐坐,那里说说话,陪陪贾母,没个正经事。可到了晚上,看到摆在案头上的书,又觉得自己不该这么荒废了时光。
读书从来也不是消遣,虽然她读书是因为喜欢,但既然喜欢,那就得认真去做,而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焦虑过后,林黛玉又接到了郡主府的信,是桑姐姐,诚哥儿和谚哥儿送来的。
桑姐姐在信里关心了她的身体,关心了她的生活,以及和贾府的人相处如何,顺便说一说和不同的人相处之道,让她受益匪浅。
而诚哥儿就实诚多了,交代了这些天自己的进度如何,学到了哪里,接下来一周夫子会讲解那些内容。
随信送过来的,还有诚哥儿做的读书笔记,以及范先生讲解的内容,他都细心抄了一份,生怕林黛玉自学学不懂。
最后,他还一再强调,让林黛玉有不懂的一定要问他,或者问姐姐也可以,千万别憋着。
林黛玉看了羞愧,她没问题不是自己懂了,或不好意思问,而是压根没时间学。
这让她的心情非常不好,眼泪都在眼眶中打转。
李嬷嬷看得心下叹息,和林姑娘相处这么段时间,她深刻明白这是个如何透明玻璃心儿的主,不是不好,水晶般的人儿,谁看了心下不欢喜?
就是这动不动爱流眼泪的架势,也是真让她一个教导礼仪的嬷嬷头痛。
在宫里,那是不能随便哭的,就算被主子责罚了,身上打了板子,也是不能哭的,不然就是大不敬。
而主子娘娘呢,其实也差不多,除非特别受宠,不然孩子小产了,都不大能哭,就是这么憋屈。
可对着这么一人,李嬷嬷也不忍心大声呵斥,只要换个法子转移她的注意力。
“谚少爷小小年纪就会写信了,可真了不起。”
林黛玉这才擦擦眼泪,看起谚哥儿的信来。
谚哥儿也开蒙半年多了,加上脑子聪明,大部分字都认识了,只不过语言组织能力还比较弱,说话不连贯,写信也断断续续的。
但他的意思表达清楚了,至少聪慧的林黛玉不用猜,也明白了他想要说什么。
谚哥儿说,他想念林姐姐了,给林姐姐留了糖糕,让林姐姐记得吃,另外,姐姐好坏,明明他没做错什么,但姐姐就是扣掉了他的糖糕。
他还像模像样地感叹,“谁让我是弟弟呢,做弟弟的就是要照顾姐姐,姐姐不讲理,弟弟也只能听从。”
完了他还叮嘱道,“林姐姐,这是我好不容易节省下来的,林姐姐可要记得我的心意,别忘了给我回多多的桂花糕。”
林黛玉噗呲一笑,脑海中已经浮现谚哥儿摇头晃脑,依依不舍拿糖糕换桂花糕的样子了。
她笑着放下信,对紫鹃吩咐道,“我记得你桂花糕做的最好,你明日做一盘来,我要送去郡主府。”
紫鹃是贾母给林黛玉的丫头,是来贴身服侍的,不过林黛玉知道她做糕点的手艺是跟着她母亲学的,比其他人强出一些。
紫鹃闻言立刻答应下来,只要姑娘喜欢,让她做什么都行。
林黛玉想到谚哥儿可爱模样,提起笔写回信,同时在心里做了计划。
从明天开始,就称病不去上学了,自己在房里学习吧。
反正她本就病病弱弱的,谁看了也不意外,就是请了大夫过来,也会诊出她身体不适的结论。
果然,从那天开始,林黛玉就没再去上学了,自己躲在院子里养病,实际在学习。
贾母亲自过来看过,知道她只是小问题,需要养着,就不再担忧,只时常打发人来探望。
而宝玉和姐妹们知道后,也会在下学后过来,陪她说说话,或者一起探讨一下诗文女工什么的。
不过怕打扰她养病,她们待上几刻钟或半个时辰就走,而宝玉虽然想多待一会儿子,不过姐妹们走了,林黛玉就淡淡的,拿着书本自顾自地温习,搞得不爱读书的宝玉,也不愿多待了。
就这样,林黛玉能学习的时间变多了,有了谚哥儿的读书笔记,再加上她本就聪慧,进度也是一日千里。
反正谚哥儿是没觉察到她之前的懈怠,反而因为林黛玉的速度,心里有了更多的紧迫感。
桑语担心他们这么努力,会熬坏了身子,尤其是林黛玉,那真是个美人灯,风一吹就灭的那种。
因此,在不特意给瑞王准备吃食后,桑语又开始让人收集露水,或者去郊外山上弄山泉水。
以她和林黛玉的关系,频繁地送吃食也不好,于是就拿这些为借口。
文化人嘛,都喜欢收集这些个泡茶,什么湖中心的水,无根之水,露水等等,怎么风雅怎么来。
贾府人知道后,也只觉得她们这些书香人家出来的,天天餐风饮露,过得忒风雅了。
在贾府,没人会关注这个,只除了宝玉和姐妹们,不过迎春是个沉默的性子,不会主动提,宝钗知道了也就是打趣一,心里羡慕是有的,再多就没了。
倒是湘云和惜春,闹着要喝喝郡主府送来的水,探春跟着起哄,林黛玉脾气有点傲娇,有小性子,但却是个大方的主。又觉得郡主府送来的水,又是那么精心准备的,就该配上最好的茶叶,于是每次都拿出珍贵的茶叶来。
那些都是贡品,皇后娘娘赏的,桑语送的,都被她拿出来待客了。
茶本来就是难得的精品,即便是国公府和皇商家出来的,她们也没机会喝到,因此喝过之后,再怎么觉得好喝,都以为是茶叶的原因,还都赞,怪不得永宁郡主要送这些水来,这么好的茶,要是没这水给配,那多浪费啊。
在这些水的帮助下,林黛玉的身体越来越好,即便读书有点累,也越来越有劲头,精神十足。
再加上她偶尔能收到父亲林如海的信,看到上面字字句句的关切,心情就会变得很好。
很多时候,心里舒服了,每天心情明媚的,身上的小毛病也就不在意的。
当你不再把它当一回事,慢慢地也就好了。
等到桑语再一次接林黛玉去郡主府的时候,她的脸色都红润了很多,神情也看着活泼了些许。
时间就这么一日日过着,很快就到了科举的日子。
因为是新皇登基后的第一次恩科,聪明的举人不少,知道这是难得的机会,无论有没有把握的,全都来了京城。
一时间京城人满为患,一扫新年后的沉闷血腥气氛,总算是活跃了起来。
街上到处能看到结伴游玩的读书人,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不是碰到了互相打个招呼,就是凑到一起说诗会,说逛寺庙的事。
说起来,别看他们都是来考试的,但很多人都没把考前突击的事放在心上,来了京城后,就四处结交好友,参加诗会打出名声去,或者拜访这个大儒,那个官员的。
这也是常态,能来京城参考的,都有一把刷子,谁也不觉得自己会落榜,所以他们得为以后筹谋。
考中了只是第一步,除了前三甲之外,剩下中进士的人还要参加制科考试,考中的进入翰林院,剩下的要么分到六部,要么就只能等待侯官。
本朝的制科考试只录取前十名,也就是说,只有十三个人能进入翰林院,剩下的都要候官。
朝中有背景的毕竟是少数,大多数人还是要自己走动,才能有机会第一时间被选中做官,或者给安排一个好位置。
不要以为现在朝中缺人,他们想要就有了,那是不可能的。
朝中再缺人,也不会要他们这些刚刚进入官场,什么都不懂的人担任要职,总还得学习的。
那么在哪个部门学,跟在谁身后学,就是重中之重,选得好了,未来平步青云,要是没选好,可能一辈子也就这样了。
所以这些举人们才会这么积极,一来是让那些官员看到他们的才华,如果上官能主动把自己要过去,就再好不过。
来也是结交同科进士,以后他们就是同一届的了,关系比别人更亲近些,要是处得好了,未来能互为依仗。
别说什么考中后再来结交,那时候就晚了,中进士后没多久就是制科考试,不管考中没考中,都老实回去等着,等吏部的任命下来,看你去哪里。
这时候就不能随意走动了,不然有贿赂上官,结党营私之嫌。
任命下来后,在京城为官的,就去上官那里报到,然后请假回乡祭祖。要是在地方上的,可以拿着任命书先回乡,然后在规定时间内去赴任就可以了。
一般这个时间是算好了的,耽误不得,因此也没人有闲心在这里交际,所以考前才是最佳时机。
至于复习,这么多年学习下来,哪里在乎多这一时半会儿的,要是学问好,不用担心中不了,要是学问不行,即便这几天再努力,该考不上的还是考不上。
当然了,这是大部分人的想法,桑家族人除外。
他们进京的时候,桑语就去了信,隐晦地说了,只要他们能考中,瑞王就会帮忙,反正不会叫他们没官做。
他们唯一的目标,就是让自己中举,有这么个大靠山,你还忙什么忙,还不如老老实实地看书。
因此这段时间,桑谭四人几乎足不出户,偶尔和范先生交谈交谈,或者回桑家的院子,和那些亲朋好友聊聊天,再多就没有了,诗会是一个没参加。
不过他们没时间参加,桑语倒是挺感兴趣的,让人给瑞王送信,询问他是否有时间。
桑语相邀,瑞王即便再忙,也愿意挤出时间来,因此乔装打扮后,就坐着马车来郡主府接她了。
没办法,瑞王本人还在养病呢,不能让人知道他并没有事。
而且他的乔装还挺容易的,只要在容貌上稍稍修改,然后站着走路就行。
没错,整个皇城内外,所有人对瑞王的印象,都是坐着轮椅的,不能走路的翩翩佳公子。
即便他们都知道,瑞王不是腿不能行走,只是身体弱,走路会很痛苦,这才到哪里都坐着,即便是上朝,上皇也特许他坐着,和当初的太子一左一右,几乎是平起平坐。
这样的印象太深刻了,所以只要他站着走路,相貌和瑞王有些许相似,也没人会认为他是瑞王。
两人一点也不担心被认出来,带着平时不在外走动的下人,大摇大摆地去了诗会的举办地。
这场诗会非常盛大,是由大长公主府举办,参加的虽然都是年轻人,但皇室宗亲,百官子女,京城的读书人都可以参加。
举办地点在落月湖,那是内城最大的一处可供游玩的园子,占地达上百亩,湖中心建了大大小小几十个亭子,湖周围绿树成荫,风景秀丽,是京城内难得的赏景去处。
最关键的是,这地方不限人员,只要你敢来,都可以来。
当然了,一般外城的百姓,也不敢贸贸然往内城来,而内城的人,除非有聚会,不然谁家没园子,所以这里也不是天天都有人的。
今天长公主花了大价钱,租下了一日,用来举办诗会。
她的目的其实挺简单的,长公主有几个孙女外孙女到了待嫁的年纪,她的儿子女儿得封郡王郡主,然再下一代就只有嫡长子嫡长女有封号,其他人都只是普通宗室。
皇家女眷地位高不低,处处受到优待,只一个,前面两任帝王有意识地规避这些宗室女和大臣家联姻。
不是说不让她们的丈夫当官,而是丈夫背后牵扯比较深的,会受到打压。
因此这些年,宗室女更多地选择新科进士,最好是那些清清白白,家里没有其他人在朝中当官,有也是小官的人家。
这样一来,这些人就是皇家的女婿,只能依靠皇家,以后高升了,也不会投靠其他人。既防备了背后家族借皇家人的势发展壮大,也为皇家拉拢了人才,一举两得。
所以今天的目的,就是一出相亲大会,进门的时候,下人会先问你是否成婚,是否有婚约,有的话,就给你青竹,佩戴在身上。要是单身并且没有婚约,就佩戴兰花,一目了然。
在这一步之后,你还得写诗,只有这关通过了,才能进去,不然就是不合格。
桑语跟着瑞王,走到考核那里,随意抽了一个题目,是描述湖水的。
她想了想,然后写了一首绝句,诗句轻柔婉约,没有一句提到湖水,却从倒影,垂柳,已经蜻蜓点水等意象,把湖水的净与静点了出来。
可以说是恰到好处,审稿的老先生看完,大家赞成,“姑娘诗才斐然,清新俊逸,妙啊!”
桑语笑笑,去看瑞王的诗,他抽到的是写今日的心情。
与桑语的小清新不同,瑞王的诗非常大气磅礴,由今日的盛会写到本朝的盛世,由短暂的欢愉写到时移世易,感叹命运的无常,然最终要保持一颗平常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短短的八句诗,写尽了历史变更和岁月更替,最终着笔在奉献上,愿为百姓安而鞠躬尽瘁。
桑语觉得,这大概就是他这段时间的心路历程吧。
老先生看完,站起来对着瑞王深深一揖,“先生之志向,我辈不及矣,老朽一辈子追求境界,却放弃了为百姓做实事,才是我辈读书人该做的事。”
“先生谬赞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只要做好了自己该做的,就已经是尽善尽美了。”瑞王忙扶起他,笑着夸老先生的诗文,表示曾拜读过。
他们顺利地进入了诗会,不过并没有往湖中心去,那里聚集了各个皇室中人,以及高官子女,两人一上前就暴露了。
再加上他们也只是来看热闹的,就在外围打转,顺便听周围说说,诗会举行到哪一步了,又有谁写出了好诗。
甚至某人和某人斗文,说出了什么样的名言,是真的热闹,也是真的好玩。
走了好一会儿,也听到了不少八卦,比如某郡主的女儿,看中了一位举人,写诗表明心意,然而那举人却喜欢另外一位县主,以诗来婉拒。
这种事就相当风雅了,由于那位举人诗写得好,郡主女儿不光不气愤,还写诗来夸赞他,说他懂礼又文采斐然,并帮着牵线,让那位县主和他交谈。
如此大气又有才华的姑娘,当下就获得了所有人的喝彩,然后,然后她就收到了更多的爱慕之心。
这样的事一出接着一出,有互相看对眼的,写出的诗带上了满满的粉红泡泡。
也有欲拒还迎的,在诗文里你来我往过招的,你要是看不懂诗,不了解里面的典故,那是完全不明白里面的热闹。
总之,桑语看得非常欢乐,还要求瑞王给自己写情诗,“您看那人学问比不上你,诗写得也没你好,他都愿意积极表现了,你怎么就不着急呢。”
“我们已经订婚了,圣旨赐婚。”瑞王嘴角含笑,语气温柔的道。
“怎么着?得到了就不珍惜呗。”桑语竖起眉毛表示不满。
“我写的诗,只给你一个人看可好?”瑞王柔情看她,“那人写诗求爱,沾染了不少桃花,我可不想语儿伤心吃醋。”
桑语一顿,“也行,不过你会写就学写点,我也不要你一月一首了,按照十四节气来就行。”
瑞王轻咳一声,眉毛都要皱起来了。
桑语转过身去,眉眼都是笑意,这家伙天天忙着公事,都快把她忘记了吧?
“既然是未来瑞王妃的要求,小的哪敢不从,不如就从今天开始?”写诗能是什么难事,难的是写情诗。
不过瑞王不担心,“我念给你听,侧耳过来。”坚决不给其他人听到的机会。
“也行,”桑语满意地靠近他,被他一把抓住,还趁机在她头上揉了揉。
桑语:……
狗男人快住手,发型乱了!
两人正悄悄打情骂俏呢,一个男人的出现,顿时让瑞王黑下了脸。
桑语也在心里哀嚎,好不容易出来约会一次,怎么还能遇到这种事呢。
https://vvadz.cc/book/32850878/622935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