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生后,我只想在八零致富 >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变中求进

第一百二十三章 变中求进


这时王淑英打来电话,说学员们自发组织了一个创新小组,想为新培训中心设计一些装饰品。

“林老师,”

王淑英兴奋地说,“大家都想为新家出份力。”

林淑梅听了很感动:“好啊,让大家发挥创意。这里确实是我们共同的新家。”

新培训中心的工程进展顺利,已经完成了大半。

这天早上,林淑梅正在查看施工进度,突然接到一个电话。

“林师傅,出事了!”

是王小芳焦急的声音,“老店那边漏水,很多布料都湿了!”

林淑梅立刻赶回老店。

只见店里一片狼藉,原来是楼上水管爆裂,水顺着墙壁流下来,浸湿了一大批布料和半成品。

“损失严重吗?”

林淑梅问。

“最贵重的那批真丝面料全泡了,”

王淑英心疼地说,“还有几件快完工的订单……”

更糟的是,潮湿的墙壁出现了裂缝,店面暂时无法营业。

“林老师,现在怎么办?”

王小芳问,“下周还有个重要客户要来看样品。”

林淑梅冷静地说:“先把能抢救的东西都转移到安全的地方。小芳,你负责联系客户,说明情况。淑英,你带人清点损失。”

正忙着,霍怀安来了。

看到这情况,他说:“要不要暂时借用我那边的场地?反正新培训中心还没建好。”

林淑梅摇摇头:“你那边太远,不方便。这样吧,先把必要的设备搬到我家,其他的找个仓库暂存。”

大家分头行动起来。

学员们也都来帮忙,有的搬东西,有的清理现场。

“林老师,”

王淑英突然喊道,“您快来看!”

在搬动一个旧柜子时,他们发现柜子后面的墙上有一幅老照片,是这条街几十年前的样子。

“咦,这不就是那块石碑上说的绸缎庄吗?”

李明指着照片上的一家店说。

这个意外发现让大家暂时忘记了烦恼。

林淑梅仔细端详着照片:“得把这个保存下来,可以放在新展示馆里。”

忙了一整天,总算把局面稳定下来。

晚上,林淑梅在家里临时搭建的工作间里,开始盘算接下来的安排。

这时,王小芳打来电话:“林老师,我和那个重要客户联系好了。他们说可以推迟到下个月,还表示理解。”

“那就好,”

林淑梅说,“对了,你让学员们先回家休息几天吧。”

“他们都不肯走,”

王小芳说,“说要帮忙处理那些受潮的布料。好些面料虽然湿了,但说不定还能想办法利用。”

听到这里,林淑梅突然想到什么:“等等,也许这是个机会。”

第二天一早,她召集大家开会:“这些受潮的布料,与其遗憾报废,不如把它们当作创新的素材。”

“您是说……”

王小芳似乎明白了什么。

“对,”

林淑梅说,“水渍在布料上留下的痕迹,其实也可以成为一种独特的肌理。我们可以尝试用这些‘意外’创作一些新的作品。”

这个提议立刻引起了大家的兴趣。

学员们分成小组,开始尝试各种可能性。

有人用水渍作为扎染的底色,有人在水痕的基础上做刺绣创新……

几天后,苏教授来电话问候。

听说这事,她说:“这倒是个难得的教学机会。让学员们明白,有时候困境也可以变成创新的契机。”

王淑英兴冲冲地跑来:“林老师,您看这件!”

她拿来一件用受潮面料制作的作品,水渍形成的自然纹路与刺绣完美融合,竟然呈现出一种独特的艺术效果。

“这个创意很好,”

林淑梅说,“等新展示馆建好,可以专门开个展,就叫‘危机中的艺术’。”

一周后,老店的维修工作接近尾声。

这段时间,林淑梅的家成了临时工作点,大家挤在她家的客厅和院子里,继续着手上的工作。

“林老师,”

王小芳拿来一叠设计图,“你看,这是大家这几天做的创新尝试。有不少想法都很有意思。”

林淑梅翻看着图纸,不禁点头。

那些原本被水浸坏的布料,在学员们手中焕发出新的生命。

有人用水渍痕迹创作出山水画般的效果,有人将受潮的褶皱固定下来,形成独特的立体纹理。

“这些作品,”

林淑梅说,“正好可以作为新培训中心开幕展的内容之一。”

正说着,李明急匆匆地跑来:“林师傅,好消息!苏教授说这个创意很有研究价值,想把它纳入传统工艺创新的案例研究。”

这时,霍怀安也来了,带来了新培训中心的最新进展:“工程很顺利,再有两个月就能完工。对了,市里来人视察,对你们这次的创新反应很好。”

“是啊,”

王小芳说,“这次的意外反而让我们发现了新的可能性。”

林淑梅想了想:“既然这样,不如把这次的经验系统地整理一下。让学员们把创作过程都记录下来,包括失败的尝试。”

大家立刻行动起来。

每个人都详细记录自己的创作过程,有的还专门拍照记录布料的变化过程。

王淑英找到林淑梅:“林老师,我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那些原本看起来完全报废的布料,经过处理后反而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这说明什么?”林淑梅问。

“说明在手工艺创作中,我们不能用固定的眼光看问题,”

王淑英若有所思地说,“有时候看似的缺陷,可能恰恰是突破的机会。”

林淑梅很欣慰:“你明白这一点很好。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而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产生的。”

晚上,大家围坐在院子里开会。

王小芳提出:“要不要把这次的经验做成一个专题?可以叫‘危机中的创新’。”

“好主意,”

林淑梅说,“不过要扩大一下范围。不只是记录这次的事,还要总结我们这些年在困境中找到的各种解决方案。”

李明补充道:“我可以帮忙整理成学术资料。这对研究传统工艺的现代转型很有参考价值。”


  https://vvadz.cc/book/32927758/678522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