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明末:让你监国,你怎么登基了 > 第八十八章 大婚

第八十八章 大婚


“这叫个什么事儿?”

回宫的路上,朱慈烺坐在马车上还在念叨着毕懋康的死。在老人家死后,毕府已经一片缟素,朱慈烺特地给了毕鸿一些守孝的时间,还在毕懋康的灵堂上给他上了几炷香。

做完这一切,朱慈烺才离开。

“皇上,您别多想了!毕大人这是喜丧啊!”

“他老人家本来就这么大年龄了!如今皇上又重用他的儿子,他这是高兴啊!人活一辈子,又有几个人能够笑着离开的......”

吴忠在身旁开口劝道。

他这一说,朱慈烺的心情确实好了不少。

“大伴,明日派人传旨过去,就说追封毕老卿家为户部尚书,赐谥号文忠......”

“皇上,您放心!明儿个奴婢定然将此事办好。”

毕懋康的死并未在大明朝引起太大波澜。

尽管他的儿子毕鸿按照礼制是要守孝三年的,可考虑到朝廷的时局,朱慈烺特地允许他只需守孝三日。

毕鸿很快走马上任,新建立的火器制造局也在他的帮助下开始运作。

毕鸿不仅自己懂得技术,他还找来了许多毕懋康身前带过的徒弟。在朱慈烺的允许下,这些人全部进入火器制造局的各个部门。

在神机营正悄然成军之时,朱慈烺的大婚之日也一点点临近。

永光元年二月七日。

农历的正月十五,这一天京城内外一片喜庆。

尽管在鞑子南下的阴影下北方遭受了很大的损失,可因为朝廷之前的及时提醒,各地州县都没有太过严重的损伤。

因此,各地的年味虽然远不如从前,可还是有些热闹的。

京城中,朱慈烺特地吩咐大婚不许花费太多银子,尽管此时他的内帑中并不缺少银钱,可若是耗费过多那全然是没有必要的。

不仅如此,他还特地免去了一些不必要的习俗,只把热闹局限于皇城之中。

待到一系列繁琐的环节结束之后,朱慈烺终于是带着几分醉意进入皇后吴秋月的寝宫。作为皇帝,是没有人敢来闹洞房的。

这也让朱慈烺感觉少了几分生气。

“皇上,奴婢提醒您!按照祖宗礼法......”

守在门口的太监话还没说完,就被朱慈烺一脚踹过去,“滚蛋!今晚别来烦朕!朕最讨厌办事的时候有人在听墙根,知道吗?”

“可是,祖宗礼法......”

太监跪在地上一时间不知所措。

还是一旁的吴忠机智,赶忙走上前撵走那名太监,却又在朱慈烺耳旁说道,“皇上,奴婢守在外边儿给您看着!要是哪个不长眼的过来扰您的兴致,奴婢就把他们给轰走......”

“好。那你在外边替朕守好。”

有些醉醺醺的朱慈烺起身朝着殿内走去,吴忠则接过那名太监身上的本子,自己站到了宫殿外面。

“下去吧!”

“今晚皇上这儿有我呢!”

被踹的太监感激涕零,“谢谢吴公公!您老要是以后有什么事尽管言语一声,小的就是拼了命也要给您做......”

寝殿内。

朱慈烺走上前揭开了吴秋月的盖头。

看着面前羞涩的那张脸,朱慈烺忽然来了兴致。他转头忽然拿起一旁的丝巾绑住了吴秋月的双手,又用一条喜帕蒙住她的眼睛。

呼。

屋子里的蜡烛被朱慈烺吹灭。

“皇后,朕教你玩一个游戏怎么样?”

朱慈烺坏笑道。

“皇上,您想做什么?”

“朕要跟你角色扮演!”

“什么叫角色扮演?”

“等一下你就知道了!”

这个夜晚相当漫长。

吴忠在门外一直守到天亮。

他已经记不得自己在小本本上画了几笔。

总之,他只记得朱慈烺的声音很大,很欢快。皇后娘娘的声音同样如此,慌乱中带着一点急促,急促中带着一点放肆,放肆中又带着一点眷念。

“还好我是个阉人!”

吴忠心道,“要是换成了其他人来守的话,恐怕等不到下半夜就扛不住了!这皇上这身板儿,也实在是太能折腾了!”

“老天爷,求您早点让娘娘怀上龙种吧!”

这一夜同样没睡着的还有吴三桂跟吴襄。

吴府之中,父子俩相对而坐,一边喝酒庆祝,一边聊起了家常。

“三桂,以后咱家吴家可就不愁了!你爹我现在封了爵位,以后你再封个爵位,哪怕是混吃等死也能混好几代人了......以后你上阵杀敌可得小心点儿!回宁远之前赶紧多纳几房小妾,给我们吴家多生几个儿子......”

吴襄拿起酒杯撮了一口,满意地咂咂嘴后,伸手拿起床上的一块羊排啃了起来。

一旁的吴三桂也跟他老子碰了一下,一口饮尽之后,才缓缓开口回道,“爹,咱们现在可不能躺啊!您以为皇上为什么娶秋月?纵然有喜欢的因素,那肯定也有我的原因!”

“若我不是宁远总兵,没有在关外手握重兵的话,皇上会让咱家妹子入宫当皇后吗?”

“所以以后儿子该拼命还得拼命!甚至还要比以前更拼!”

吴三桂道,“以前是给朱家打天下,可现在不一样。万一妹子诞下皇子的话,那他可就是大明朝的太子,我也就成了太子的舅舅!以后这天下可就是为我外甥打的......”

“要是我这个当舅舅的不多拼点军功出来,日后我外甥的位置又怎么能坐得稳呢?”

吴襄思索了一下,点点头。

“嗯......有道理!”

“以后你把应熊那小子送到京城来,我这个当爷爷的都没怎么见过他!现在有了时间,自然要好好教导他一下......”

“我吴家可是世代将门,那些看家的本领可都必须由后人传承下去......”

——就在京城一片安详和睦之时,中原一带的混战已然进入尾声。

被任命为陕西三边总督的汪乔年在潼关遭遇大败,他麾下三万兵马损失殆尽,被李自成带领的闯军杀得所剩无几。

潼关城外,眼看就要被闯军追上的汪乔年已然心如死灰,他把自己的随身信物拿出来扔到一名骑兵手中。

“李允,拿着本官的东西去京城给皇上报信!就说潼关破了!本官真的尽力了!请皇上再派贤能来剿灭流寇......”


  https://vvadz.cc/book/34276637/6785229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