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明末:让你监国,你怎么登基了 > 第七十三章 改元

第七十三章 改元


“太子爷,臣该死!千错万错都是臣的错!”

黄得功跪在地上请罪。

“臣不是贪生怕死,臣只是觉得现在京营兵马太少,尤其是咱们的骑兵。臣带的都是京营的骑兵精锐,万一出个什么岔子,臣死了没什么,可太子爷怎么办?”

“臣在军中这么多年,知道培养出一批精锐不容易!京营是太子爷的家当,臣怕不小心葬送了这支队伍......所以臣才下令让将士们撤退的!”

黄得功一字一句说得清楚,讲完之后也不争辩,只是低着头等待朱慈烺的裁决。

好一阵,朱慈烺才叹息一声。

“你啊你!让孤说你什么好!”

“算了!起来吧!这一次孤就不追究你了!”

听到朱慈烺的话,黄得功脸上终于露出笑容。他从地上缓缓爬起来,见朱慈烺没有责怪的意思,便主动开口道,“太子爷!臣回来的时候在蓟镇等关城巡视了一下,发现如今边镇上的兵力实在太少,关城的许多地方也在鞑子南下时被捣毁了......”

“臣觉得,鞑子这一次在咱们这里吃了这么大的亏,恐怕他们过不了多久就会继续南下袭扰的......因此,臣认为朝廷应当早点修缮被毁坏的关城,同时派遣更多的兵力前去驻守,否则一旦鞑子再次南下,恐怕朝廷一时间难以应对.......”

朱慈烺若有所思点点头。

“说得好!”

“孤也正有整顿边镇的想法!”

“你是孤的大将,若是孤派你前去驻守的话你可愿意?”

朱慈烺问。

黄得功马上拱手表忠心。

“太子爷想让臣去哪里臣就去哪里!臣是您的兵,只听您的指挥!”

“好。”

“要是朝臣们都能像你这样听话,我大明朝何愁不能中兴?”

朱慈烺夸赞道,而后突然下了一道圣旨,“靖南伯黄得功听旨,孤派你率领一千兵马去蓟镇整顿防务,同时再给你调拨二十万两兵饷。”

“记住,你此番前去的任务是解决掉吃空饷的问题,同时把那些喝兵血的老兵油子都给孤揪出来。孤知道事情不好办,不过你尽管去做,出了任何事情孤都帮你扛住......”

“你是孤信任的肱股之臣,那些爵位孤可是给你留着。将来能不能混上公爵的职位可就看你自己了!”

朱慈烺的大饼引得黄得功欣喜不已。

“殿下,您放心,臣知道该做什么!”

“臣不敢说能做多好,可臣向您保证,待臣整顿一段时间之后,蓟镇一定会跟从前大不一样的。”

翌日。

登基大典准时举行。

原本皇帝的登基大典可是相当繁琐的,可如今朝廷处于非常之时,朱慈烺特地简化了步骤,同时也减少了宫廷开支。

在身着衮服登上承天门祭祀祷告之后,朱慈烺在群臣注视下进入奉天殿。

“朕以薄德,获承天命,继承大统,抚临兆民。朕惟先皇之嫡子,兼以监国之职,时逢大乱,朕临危受命,于奉天殿继皇帝位!自即日起,改元永光,当以中兴大明为己任......”

在念完了继位诏书之后,朱慈烺终于坐到了龙椅上。

下方文武百官纷纷跪地。

“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慈烺平静地注视着这一切,轻抬右手,回道,“众卿平身!”

“谢吾皇!”

待众臣安静下来以后,朱慈烺命自己的贴身太监吴忠宣布几道圣旨。

“京营麾下总兵黄得功调任蓟镇,原蓟镇总兵白广恩继续保留总兵之职,择日派遣到陕西参与剿灭流贼之重任。”

“京营麾下总兵周遇吉调任宣府镇,原总兵王承胤择日前往河南剿灭流贼.....”

“京营麾下总兵孙应元调任大同镇,原大同镇总兵姜瓖调往南直隶剿灭流贼......”

连续几道任命下去,朝堂上的官员们都纷纷吃惊起来。

太子殿下才刚刚登基,可他雷厉风行的风格就显露无疑。

这让不少老臣顿时担忧起来。

要知道,当初的崇祯帝可就是这样的,上位之初马上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整顿,企图将大明从糟糕的局面中拯救出来。然而,十几年过去,大明不仅没有变得更好,反倒更加糟糕起来。

要不是京营接连两次打退鞑子,恐怕朝廷的局面只会更糟。

登基大典结束之后,众臣也纷纷散朝而去。朱慈烺刚准备回去休息一下,没想到已经晋升为太后的周皇后就派王承恩来到了他身边。

“皇上,太后请您去一趟慈宁宫。”

如今的王承恩已经不再是司礼监的秉笔太监。作为崇祯皇帝的心腹,他很清楚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所以,在朱慈烺决定登基之前,王承恩就主动表态希望去服侍周皇后,同时辞去秉笔太监的职务。

朱慈烺同意了他的请求。

“王大伴,母后请朕去可是有什么事情?”

“皇上,您去一趟便知道了!太后让奴婢先不告诉皇上......”

“好。”

在王承恩的带领下,朱慈烺一路前往慈宁宫。

“母后,可是出了什么事情?”

朱慈烺进入大殿便开口询问。

周太后拉过他坐下,一边翻看名册一边对他说,“烺儿,你如今也不小了!现在又登上了皇位,也是时候立个太子妃了!天下百姓和朝臣们可都看着你呢!只要你立了太子,臣民们可就安心了......”

朱慈烺没想到会是这件事情。

他支支吾吾有些犹豫,“母后,儿臣平日里政务繁多,哪里有时间立太子妃啊!不如还是再等等吧!”

“不行。”

周太后拒绝了朱慈烺的提议,“你是皇帝,又不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早一点立下储君,于国于民都是好事!”

“否则,万一出了什么岔子,这大明朝的江山怎么办?朝廷还能经得起几次折腾?”

周太后的话让朱慈烺沉默了!

昔日的武宗朱厚照可就是因为子嗣问题影响了大明朝的走向。要不是他年纪轻轻就挂了,而且没有孩子,恐怕怎么也轮不到嘉靖来继任皇位!嘉靖作为皇帝是极其聪明的,放眼整个明朝恐怕能够进入前三,但他也是极其自私的。

在他的治理下,大明朝着一个糟糕的方向发展下去,也开始朝着下坡路迈进。

“烺儿,母后给你选了几家勋贵的女子,你看看哪个合适?合适的话母后就择日让她们入宫!”


  https://vvadz.cc/book/34276637/678523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