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饥荒年,开局率领百名犯妇当反王 > 第590章 洗心革面的李申

第590章 洗心革面的李申


洞厅内的图影故事看到了这一步,宋诚心中的很多谜团都一一的被解开了......
唯独,就是这个李申,也是前世的魏宣宗诚,到底是怎么弥补自己前世的过错的。
还有......他是怎么成了可怕的宋神的。
这一点,宋诚心中还满是好奇。
而图影还在继续演绎着......
李申只是他表面的名字。
这个今生的魏宣宗诚,在没有人的时候,总是对着镜子里的自己说:“你不叫李申,你叫宋申,你前世犯了很多的错,让哥哥也被气得误入歧途......哥哥,我错了,我对不起你,也对不起父皇,今生,我要当个好皇帝,既有哥哥的优点,也有父皇的优点......”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这李申从小就酷爱百家之学,没有再像前世那般,只喜欢诗词歌赋,还有道家的黄老之术。
他兵家,法家,儒家,墨家,哪一家也学。
到了大乾朝的时候,天下的学术氛围早就已经改成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
而儒家,也并非之前的儒家了。
变得迂腐,道德绑架,营养不高,全成了束缚人思想的礼教。
但真正的儒家可不是这个样子的,真正的儒家是启迪人智慧的,只不过被之前朝代的统治者给改变了。
这阿茉还真是个能人!
不但平时生活起居照顾着李申,而且还经常教他一些内容......
阿茉,可以看成是魏昭宗的一部分的化身。
魏昭宗懂的东西那可太多了,随便拿出来一点,都足够李申学的。
也正因如此,李申进步飞速,很快就成了博古通今的天才!
本来,魏宣宗诚今生转世成了李申,人家就带着前世的记忆呢。
再加上阿茉的精心教导,这李生的造化可想而知......
前世,魏宣宗诚只是把‘技能点’给点错了。
不代表他真的昏聩无能!
今生改变了人生态度,重新点技能点,那自然每一步都走的是最优解。
李申的父亲乾高宗十分震惊,他万万没想到,自己的皇家,竟能出一个如此的天才!
年仅5岁,就可以写诗作赋,还是丹青妙手,那字写的......简直比苦练了几十年的书法大家还带劲,还精妙。
而且,文章更是没的说,所提出的观点,贯穿儒释道法兵墨,放眼天下,不要说同龄人,就算把大人都算上,也没有几个比他有才的!
其实,这一点是很正常的。
魏宣宗诚当政的时候,跟宋诚穿越前的世界里的宋徽宗是很像的。
人家的字画,就算不跟皇帝们比,也是独步天下。
关键的问题是,李申只有五岁啊,他就算是从娘胎里就开始学,也不可能如此多才啊!
那笔力深厚,连练习几十年书法的大家,都自愧不如!
更令乾高宗震惊的是!
自己的这个儿子,在7岁的时候,偷偷的去参加了一次科举,竟然考中了状元。
当所有人都不知道这个化名宋申的学子是谁的时候,李申站出来了,承认就是自己!
这一下子,把乾高宗和满朝文武更震惊的瞠目结舌了。
要知道,大乾的科举,是跟大唐的科举很类似的。
都是最后能中进士的人很少很少,而且考的内容也非常的复杂和难!
每年只取20多个进士,相当于每个省省状元。
别看宋朝的进士多,但含金量是没办法跟唐朝的比的。
更重要的是,越往后的朝代,科举考的内容就越简配......
很多人都痛恨明清的八股文,说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
还说,从宋朝开始,很多该考的东西都不考了。
其实,这是一个误会。
隋唐一开始的时候,科举的目的,就是为了真正的把人才给选拔上来!
虽然说,那个时代,豪门大族,是有优先选拔的机会,但没有很多人说的那么夸张,还是比较公平公正的。
不然的话,白居易怎么可能会考上呢?
而且,还写出了“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呢?
说明至少在唐朝的中期和前期,科举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垄断和糟糕。
真正糟糕的,是考的内容,太全面,太多了......
以至于,很多学子,根本就不可能染指到,只有豪门大族的孩子,才有机会接触。
比如,考试的过程中涉及到了水利,修河筑堤,如何计算的问题?
穷苦人家的孩子,特别是偏远山村的,一辈子都没有见识过啥叫水利,也没人教他,全国更没有统一的数学教材,你让他咋考?
还有天文,星象,税收,法律,行政这些东西......
你要是没有一个当官的爹,你根本不可能碰触到。
如此这般,就把很多孩子给筛选掉了,从而一定程度上让科举被豪门给垄断。
朝代越往后,越能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弊病,故而在选择考试内容的时候,范围也越来越窄,尽量的浓缩到四书五经里。
如此这么一来,哪怕你就是偏远山村的孩子,也能学到考试大纲范围内的内容。
宋朝的时候,为了两全其美,把唐朝的考试给一分为二!
先是科举考试,考的就是所有人都能学到的基本内容,先把人才给选出来。
选出来以后,再进行一次制科考试。
制科考试,就是那些复杂东西招呼上了......
到了明清时期,则干脆就简单一点,继续缩小考试大纲的范围,在有限的范围内,看看这个孩子的智商如何?
说白了,并不是古人不知道数学的重要性,实在是为了更加的公平,让平民子弟有上升的渠道。
其实,很多人都有个误解,认为皇帝是最大的地主头子,跟一群豺狼一般的官员,一起欺压老百姓。
这个观点其实是错误的!
皇帝哪怕再昏庸,他也不希望天下大乱,不希望有人造他的反!
而百姓也希望休养生息,尽量少折腾。
也就是说,皇帝和百姓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才是‘一伙人’!
而官员相当于打工的,给谁打工不是打呀?
改朝换代,我照样能当官员!
所以,皇帝就希望有更多的百姓能够成为官员,替换掉那些尾大不掉,可能会影响皇权稳固的旧官员。
这样,就必须得保证考试的公平。
故而......明确的八股文确实是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但从某种程度上来,也是为了确保公平性的无奈之举!
然而......在李申穿越来的这个大乾朝初期,正是考试最变态的时候,他居然给考了个全国第一!
还只是个几岁的娃娃。
这成就正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
其实也不奇怪,说到法律,说到运算,说到一个帝国方方面面的知识,谁能比魏宣宗诚知道的更全面呢?
人家可是当了三十多年的皇帝呢!
有子如此,乾高宗自然是高兴了。
甚至于,在李申刚刚年满十八岁的时候,就开始当了甩手掌柜,把江山交给儿子处理,让他当监国。
而自己,则是回到宫里头,跟着妃嫔们享乐去了......


  https://vvadz.cc/book/35079973/3832338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