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大唐:一首将进酒,气疯李世民 > 第726章 拉兄弟下水

第726章 拉兄弟下水


李二陛下瞅着王敬直一拍脑门,跄踉着越过案几,单膝跪在太极殿前,脸上微微一笑,眼神中带着几分鼓励:

“敬直不必自谦,虽然朕与你相处不多,但也能看出你不畏强权,敢于发声的胆识。彻查此案时你不必顾虑太多,朕也会在暗中为你提供便利,你只需上上心,将真相查个水落石出便是。”

见皇帝心意已决,王珪心中叹息一声,虽说有些担心儿子涉入此事,会有什么风险,但难得陛下如此看重,实在不好阻拦。

在王敬直还在迟疑时,王珪起身而拜:“还请陛下放心,敬直虽然年轻,但心思敏锐不弱于他人,今日能为陛下分忧,也是他身为臣子的荣幸。”

“而且...老臣也会在旁参谋,不说能帮他答疑解惑,但至少也能让敬直少些顾虑。”

李二陛下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王珪的毛遂自荐,又看向王敬直:“此次查案,你只需暗中行事,切记不可打草惊蛇。”

“封伦此人背后的势力盘根错节,朕怀疑...应与淮安王府脱不了干系。”

“你大可从此处入手,但千万记住,一切行动务必小心,若遇到危险,不得逞强,即刻差人向朕汇报。”

王敬直暗暗记下皇帝的指点,很是坚定的点头:“请陛下放心,臣明白其中利害,定会小心小心再小心。”

“只是...此事牵扯甚广,又实在复杂,臣还需一些人手协助。”

对不住了,侯兄弟、秦兄弟,还有萧兄!

王敬直心头一一闪过这些友人的面孔,侯杰阴险狡诈,秦怀道心思缜密,再加上他俩是害自己接下这个苦差事的罪魁祸首,于情于理也要拉他们入伙。

至于萧锐...虽然两人交往甚密,但这家伙平时总爱藏着掖着,也不知道能不能帮上忙。

但不管再怎么说,多一个人,也能帮自己平坦几分压力,不至于自己辛苦办案,萧锐在旁边笑眯眯的就着茶水看热闹。

一想到这个极具可能的场面,王敬直心里一狠,绝不能让萧锐闲着,必须拉他下水!

龙椅之上,李二陛下脑海中一一排除些人选,笑道:“敬直可自行挑选些信得过的帮手,当然,朕也会命李君羡在暗中调配些许百骑供你驱使,查案过程中遇到什么危险,也可令他们进宫求救。”

王敬直大喜过望,再次拜谢:“臣定不负陛下所托,争取早日查清真相!”

虽然已经隐隐意识到,将这个案件交给王敬直,他会一门心思的,向着为李斯文脱罪的方向狂奔,但李二陛下心中并未完全打消,对李斯文的怀疑。

语重心长的嘱咐一声:“敬直,朕之所以托此重任,不仅是因为相信你的刚正不阿,更是因为朕清楚知道,你与李斯文间的情谊。”

“朕明白,你定不愿看到他蒙冤受屈,朕也不愿相信他会做出此等恶事,但你也要牢牢记住,朕要的是确凿的证据,无论最后结果如何,都不可偏袒一方。”

说着,李二陛下微微眯起眼睛,细细打量着王敬直的表情,但凡今天他脸上露出一丝迟疑,那这件事就不能完全相信此子。

此时的王敬直,满脑子都是皇帝赐下的隆恩浩荡,根本没意识到皇帝言语中的试探之意,不假思索的点头:

“请陛下放心,臣虽涉世未深,但也深知此事关系重大,查案过程中一定会秉持公正,绝不徇私!”

见此,李二陛下脸上再次露出微笑,这小子正如其名,是个眼里容不得沙子的直臣。

随手拿起一份案几上的奏折,头也不抬的说道:“那就去吧,切记小心行事,有任何进展,可随时向朕汇报。”

见皇帝如同端茶送客的举动,王珪父子俩便不做打扰,行礼过后退出太极殿。

缓步于承天门广场之上,王珪表现的有些发愁,饶是几十年官场沉浮积攒下的老谋深算,在此时也排不上什么用场。

昨夜留下的情报太少,大部分又攥在大理寺手中,可陛下的意思,却是让他们从另一个方向出发,能不打草就别惊蛇的那种...

疑点重重的大案子啊,眼下却无半点头绪,实在棘手。

越想越憋屈下,停步转身,狠狠瞪了自家傻儿子一眼:

“你这个孽子怎么敢的,陛下说三日你就应下了,脑子里没有一点讨价还价的概念,这么短的时间,别说查清楚真相,能大致理清案情脉络就谢天谢地!”

王敬直却眉头微皱,脑海里不停回想着李二陛下的嘱咐,实在想不明白一点——

既然昨夜李斯文留在宫里,并没有行刺的可能,那为何...陛下还要吩咐自己秉公办事,难不成,是在暗示自己,去寻求李斯文的帮助?

对啊,李斯文这家伙算无遗漏,还正好与此案息息相关,若能从他那里得到一点思路,也省的自己想破头!

念及至此,王敬直左右探寻,却不料被老爹一巴掌拍在了脑门上,王珪怒喝一声:“老子跟你说话呢,你竟然还敢发呆?”


  https://vvadz.cc/book/35193637/3990387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