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谁赢了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六姐儿怀了龙胎。
玉格的心情怎么说呢, 就好像大冬天里被一盆冰水兜头浇下,浇得她有些茫然不知措了。
六姐儿怀了孩子?
六姐儿才多大?十六,也就十六而已, 她自己还是个孩子呢。
“怎么了?高兴傻了?”佟佳玉柱笑着推了她一把。
一起逛了青楼, 又一起挨了罚, 两人的关系又亲近了不少,如今佟佳玉柱多少也会为玉格想几分了。
“我记得你额娘还没有诰封, 正五品就可以请诰命了, 咱们这一阵子忍一忍, 好好当差,先给你额娘把诰命请下来再说。”
玉格抬眸看了他一眼,他让她忍一忍, 让她好好当差,这话哪怕她昏头了,都觉得可笑。
“好。”她只是, 唉,有些迷茫。
崔先生见玉格失魂落魄的回来,虽然不应该, 但心中不可自抑的就生出些期待来。
当然崔先生面儿上还是绷得住的, 只严肃正经的问道:“七爷,发生什么事了?”
玉格抬头看着他, 又叹了一声,这一声叹得崔先生的嘴角差点儿没翘起来。
玉格把自个儿摔进摇椅里头, 这才说道:“唉, 六姐儿怀孕了, 两个月了, 皇上高兴得很, 允了我和玉二爷一块儿去塞外,也把我俩的官职升回去了。”
果然!在玉格没看见的地方,崔先生的嘴角使劲扬了扬,等到要说话时,才极力压了下去,郑重道:“娘娘怀了孩子,那七爷在前朝更不容有失了,宫里的奴才惯会捧高踩低,若是娘娘的娘家没有助力,哪怕生下了阿哥,日子也不会好过。”
说到这个,崔先生又想起了一件,“娘娘如今还没有位份,就算生下了阿哥公主,位份也不够亲自抚养,孩子得交由其他高位妃嫔抚养,一个婴孩能知道什么?它能过得如何,也全看大人们如何了。”
玉格伸手盖住眼睛,低低的应了一声,“嗯,我知道。”
她只是有些想不明白,不让六姐儿进宫,因为六姐儿进宫而生气这事儿,如今看来好像是她错了一样,因为六姐儿进了宫,再没人敢明面上说四姐儿如何;因为六姐儿进了宫,五姐儿的婚事重新变得抢手起来;因为六姐儿进了宫,她的仕途……
自个儿原本要撒银子转圜着来的事情,一下子就迎刃而解了,并且以后的仕途、只要六姐儿生下阿哥,她也成康熙的小舅子、自己人了。
玉格又叹了一声,世变事易,或许真是她错了,只是她还是不想改。
崔先生只道她是失落再也见不到六姑娘,这事儿也没法儿劝,进了宫里,就是皇上的人,就是六姑娘的亲额娘要见她,也得先请示宫中,得了特许才行,而这个特许也仅仅只有六姑娘的亲额娘一人。
“在下去给七爷打理出行的东西。”
玉格可有可无的点点头。
无论崔先生打理得多好,她都是要拆了重新装过的。
四月下旬,御驾出行前夕,陈氏的诰封顺利下来了,看着陈氏心花怒放、满面春风的模样,玉格心中的伤感更重,还有一种名为孤独感的东西。
然紧接而来的行程,又叫玉格顾不上这些。
四月二十二日,玉格随御驾奉皇上和皇太后,并太子、五阿哥、七阿哥、八阿哥、十二阿哥、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一起去塞外避暑。
五月一日到达热河行宫,一直到七月行围,玉格除了当差,还要照顾好自个儿,洗漱沐浴、洗衣烧水、打扫整理,没有一日休假,更没有一日空闲。
直到八月返回京城,刚休息一日,江南又闹出了劳什子科考舞弊大案,一些不学无术之徒,如盐商和官宦之后的吴泌和程光奎榜上有名,而考前被看好的一众才子却名落孙山。
江南文风最盛,科举又事关前途终生,十年寒窗苦读竟为他人做了嫁衣,哪个能服气,于是文人的口和笔化成了刀和剑,把“贡院”改成了“卖完”,把“孔子”改成了“财子”,除此之外还有对联歪诗。2
动乱之大,连官府出动武力都压不下去。
而此事牵连人数之多,从主考官左必蕃和副考官赵晋,一直到两江总督噶礼、江苏巡抚张伯行、苏州织造李煦等大员全部牵扯其中。2
康熙心头怒得很,道此事可羞之极矣。
康熙的愤怒直接导致宫里的气氛紧张非常,玉格也不敢轻易多说一句话,极其安分的事事遵从上官指挥,只是提着心当差,对精神的消耗是极大的,堪比五月的毒日头。
康熙在召集大臣商议过后,任命户部尚书张鹏翮和漕运总督赫寿为钦差大臣前往江南彻此案。
原本玉格以为,此事既然惊动了皇上,一次派出两位钦差大臣,必定能尽快还江南士子一个公道,肃一肃江南的科场,也还她们一个宽松的工作环境。
然而两位大人这一去,却把这水搅得更浑了。
几个行贿的考生,背《三字经》背不顺溜,默《百家姓》错字连篇,那他们之前的举人是怎么考上的?秀才又是怎么考上的?这往前不知要追到哪里去,事情一步步发展至今,究其根源,也叫人细思极恐。
再一个行贿银两的数目和去向始终对不上,有一说是噶礼收了钱,有一说又说是张伯行诬陷,案件愈发错综复杂,上折子也是各说一词,又衍生出一个噶礼和张伯行的互参案来。
然钦差大臣的话也是不能尽信的,因为钦差张鹏翮的儿子张懋诚在噶礼麾下当知县,除此之外,还有一涉事的官员陈天立死在狱中,竟是明晃晃的来了个死无对证。
那一日,玉格也仿佛看到了康熙的疲惫和无力。
但这还只是此案的表面,再往里深究,只玉格知道的一些,就有噶礼为亲太子党,钦差大臣之一的漕运总督赫寿与八爷党关系密切,其余的涉事官员也各有各的倾向和背景关系。
所以这事儿的真相如何,或许也是不重要的,重要的是在这场错综复杂的政治角力中,谁能获利更多。
再查,康熙钦点了户部尚书穆和伦以及工部尚书张廷枢。
然而结果与一审相差无几,皆道与噶礼无关,是为张伯行诬告,然噶礼是谁,他除了是朝廷大员外,还是康熙奶妈的儿子。
所以她想,康熙应该是知道两人的脾气秉性、谁是谁非,但偏偏他明明知道,派出去的人却都要蒙着眼睛,说没有证据,不知道。
然后三审,康熙令九卿、詹事、科道共同会审。
然事情究竟如何,还是不明不白,那么多官员皆道陈天立是畏罪自杀,然后这次又死了一个重要证人,即为行贿人搭桥牵线的李奇,他在押解的途中染病身亡了,事情做得极其干净,当地的县衙都出具了文书作证。
也是这一回,玉格突然庆幸自己只是一个侍卫,否则她若身在其中,必然要经历在良心和自身安危之间抉择的考验。
事情最后还是不了了之,只是把已经查出来的涉案官员杀了个遍,而后康熙在没有噶礼罪证的情况下,也只能只罢免了噶礼的职位,留任张伯行。
可见皇上也不是想如何就能如何的。
只这件案子就缠缠绵绵审了查了好几个月,宫里也低气压了好几个月,还没完全查清,十月又出了一件大案——《南山集》案件。
一个参与明史馆的编纂工作翰林院编修戴名世,一本他编著的已经发行两年的《南山集》,只因为其中录有南明桂王时史事,并多用南明三五年号,竟就牵扯株连了数百人。3
株连啊,其中还不乏颇有清名的贤臣能吏。
可就因为一本书,不仅他们,连他们的家人族人也全都死的死,罪的罪。
康熙五十年的下半年,就因为这两件大案士林哗然,儒林震动。
于玉格家里,便是崔先生很是消沉了一段时日。
前一件不用多说,后一件玉格也大约明白了是文字狱,只是她却连《南山集》到底哪一处犯了忌讳都看不明白。
崔先生道:“这不明明白白写着吗,‘录有南明桂王时史事,并多用南明三五年号’。”
“南明桂王?吴三桂?”
崔先生扶额,“是明神宗朱翊钧之孙朱由榔!”
“哦,”玉格明白了,“就是两朝更替的那一段时间,用了南明桂王的年号记事,所以……”
崔先生点头叹气,“这是大事。”
玉格默然,这是大事吗。
“说起来,”崔先生突然想到一件事,“七爷的好友八十前些日子生辰的时候,我替七爷送了份礼过去,他如今还闲散着,七爷不是说今年就能安排他到禁军里头去吗?这可都十一月了。”
崔先生提起这事儿,玉格才想起,如今的步军统领仍然是讬和齐。
“我也不知,且看吧,或许是今年发生的事太多,上头的人顾不过来了吧。”
然事情真是想不得,这一想十一月里就又出了一件大案,正是事关讬和齐的会饮案。
起因是十一月安郡王马尔浑去世,康熙出于对安亲王岳乐家族世系的重视,不仅以高规格厚葬了马尔浑,还颁布了严格的“禁酒令”和“禁宴令”。2
又偏偏,讬和齐两样都犯了,又被马尔浑的弟弟景熙和吴尔占揭发。
看似简单的案子,一个为兄不平,一个行为不端,但往深里想,这事儿好像也可以往一个更核心的问题上靠。
讬和齐是安亲王的家人、即家奴出身,后转为内务府包衣,当是时,内务府由太子胤礽主管,讬和齐应是那时就投靠了太子一系,而后一步步升到如今地位;除此之外,他还是十二阿哥的亲舅舅。
而景熙和吴尔占,以及去世的马尔浑……八阿哥的嫡福晋郭络罗氏是安亲王岳乐的外孙女,是景熙和吴尔占、马尔浑的外甥女,他们是支持八阿哥的。
如此,才能勉强理清一点儿讬和齐在马尔浑丧期饮酒聚会的缘由,政敌死了,当然是要高兴要庆祝的。
玉格使劲揉了揉额角,这里头的关系和疑点像是迷雾一般,非得把个人的祖宗三代,连带着姻亲、族系、师徒、同窗、经历、出身,所有的一切都理清楚,否则连摸都摸不着。
玉格选择放弃思考,然事情的发展并不以她的放弃为结束。
三阿哥和四阿哥会同宗人府一起审查此案,案子越查越大,查出参与“会饮”的人员多达二十余人,除了托合齐父子外,还有多位朝廷重臣,比如刑部尚书齐世武、兵部尚书耿额、都统鄂缮等人,而这些人都或多或少的掌握了一定的京城的兵权。2
这样几个人会在一起,这叫康熙如何安睡。
不过现在应该是能睡得着了,因为讬和齐涉案,所以隆科多已经走马上任了步兵统领一职,再联系这事儿是去年就传出话来的……
崔先生倒吸一口凉气,“这是盘大棋啊。”
玉格点点头。
崔先生顾自出神怔了好一会儿,感慨道:“皇上到底是皇上。”
这事若不是他们提前知道皇上早属意隆科多接任步兵统领,恐怕都要以为八阿哥才是最大赢家。
玉格裹紧斗篷打了个哈欠,点点头,“是啊。”
崔先生看向她,关切道:“七爷早些安置吧,明儿还要进宫当差。”
玉格点点头。
崔先生叹气道:“这大半年可真是不容易。”
玉格苦笑,可不就是,气氛太紧张,大事一件连着一件,她如今一个月攒三日休都不敢了。
临近十二月,各种祭祀典礼又接踵而来,十一月二十六,玉格随同御驾到遵化祭太皇太后的暂安奉殿和顺治帝的孝陵,而后伴驾继续北巡,随驾的还有太子、三阿哥、七阿哥、十二阿哥、十四阿哥、十五阿哥、十六阿哥和十七阿哥。
此一行,又是近一个月不得休。
十二月初三,六姐儿在宫里平安诞下小阿哥的时候,玉格还陪着康熙在北边吹风,见康熙脸上久违的露出了欢喜的神色,玉格就纳了闷了,大家都忙成这样,甚至他们比自个儿还要忙得多得多,他们是怎么平衡感情和工作的。
她只一个、只站在外头看,就已经精疲力竭。
但付出多少有些回报,也可能是托了六姐儿和小阿哥的福,年底的时候玉格又升了一级,升为了正四品的二等侍卫。
就这一件勉强算是个喜事儿,能让玉格威风体面的回家过个好年。
https://vvadz.cc/book/35714595/634067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