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1章 多事之秋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伪装学渣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沈放的出现,预示着绝非是一起,普普通通的实验室意外事故那么简单。
有可能上升到安全层面。
厉元朗坐卧不安,时刻关注救援现场的最新消息。
随着紧张救援工作的展开,不时有科研人员被救出,也发现了遇难者遗体。
奇怪的是,林溪怀教授并不在其中。
据被救人员反映,事发时,林溪怀正与团队核心成员,就一项实验数据进行比对和分析。
不成想,就在他的实验室内,突然发出剧烈爆炸。
现场顿时火光冲天,浓烟滚滚。
按说,实验室建在地下深处。
且在安全方面采取多项保护措施。
即便发生爆炸,也不会把试验基地烧得火光冲天。
可事实偏偏就是这样,所有不可能,恰恰成为可能。
先不说爆炸造成多大的经济损失,光是遇难的科研人员,那可是科研领域的宝贵财富,失去的不仅是生命,也带走了这方面的技术。
尤其林溪怀。
他是我们好不容易才请来的科学家,仅是从岩石中提取能源这一重大发明,已然改变原有认知。
并且经过几年来的不懈研究,又在其他领域有所斩获。
这其中,林溪怀还不断培养了不少科研人才。
大部分来自于各大知名院校,还都是二十几岁的风华正茂年纪。
这种损失,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
所以说,此事已经引起有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不然的话,也不会派沈放这样有分量的人,亲自来到洛迁省。
一晃过去三天,救援工作仍然紧锣密鼓的进行。
失踪的二十三个人,十五位陆续救出,其中三人遇难。
剩余的八人,依旧没有下落,包括林溪怀本人。
就在厉元朗为林溪怀牵肠挂肚之时,常务会议上,因为教育厅提出裁减一千五百名代课教师一事,厉元朗和常务副省长石美萱的观点,产生不同意见。
石美萱主管全省钱袋子,了解政府家底。
对于辞退一千五百名不在编制的教师队伍,她自然支持。
用她的话说,长痛不如短痛。
全省这么多代课教师,给财政带来不小压力,尤其教育厅。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流失,特别乡镇这方面,生源严重不足。
所以,教育厅果断采取措施,及时止损,势在必行。
她的话,引起参会其他省领导不少赞成声音。
可厉元朗依据王丛的调查报告,并结合他从其他渠道获取的相关信息,谈及代课教师面临的诸多困难。
主要是年龄和出路两方面。
一旦失去这份工作,他们接下来该如何自谋生路?
副省长金英子提出建议,她表示,目前各地有大量培训机构,可以推荐辞退的教师们,去这些地方应聘,寻找工作机会。
王若勋当即提出不同意见,他说:“金副省长提出的思路,有很大局限性。乡村代课教师的学历普遍不高,年岁偏大,和刚从院校毕业的师范生相比,明显处于劣势。”
“再说,培训机构大都集中在县市区,乡镇很少。一旦他们离开本乡本土,适应是个问题,无形中也会增加开销。”
“因此我认为,我们不能搞一刀切,要结合实际情况,想出一个稳妥的解决方案。”
副省长李志高也提出他的观点。
他分管农村工作,了解农民的现实情况。
从他接触农民比较多的角度,详细阐述了代课教师家庭普遍一般,工资是一份很大的收入占比。
两三千元,很多人不觉得什么,可在代课教师看来,绝对算是一笔可观收入。
钱不在多,至少是有保障的。
祁仲模也插言,基本上和王若勋、李志高的想法相似。
可石美萱仍旧不为所动,依然坚持她的观点。
和金英子一样,赞同教育厅的裁减方案。
这下,和厉元朗的理念,有了很大不一致。
鉴于大家意见分歧,厉元朗只得将此事暂时搁置。
对列席会议的教育厅厅长周国敦说:“你们教育厅回去研究出一个可行性方案,下一次常务会议我们再进行讨论。”
“我的意见是,裁减可以,但也要考虑代课教师的确有困难,要把这一点考虑进去,不能只顾着甩包袱,而不照顾他们的苦处。”
周国敦连连点头赞同,表示回去后即刻开会研究,争取尽快拿出方案,请省领导定夺。
这件事,很快传进郭启安耳朵里。
挺赵兴说完,只是冷笑一声,没做表态。
心里却对郑令文的那番说辞,感觉出他在夸大其词。
说什么石美萱站在厉元朗那一边,实则看来,这个女人分明和厉元朗弄不到一块去。
别看二人在宁平有过共事,想来也是面和心不和,至少不是一个战壕里的战友。
倒是石美萱此举,给郭启安提供了一个信号。
可加以利用,把她争取过来。
石美萱是省政府二号人物,在常委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要是她审时度势,既给自己增加砝码,又能在省政府安插一颗钉子,对于今后和厉元朗相处,不落于下风。
于是,抓起桌上话机,把郑令文叫了过来。
郑令文身兼汉林市委书记,他在汉林市委同样也有一件办公室。
一般情况下,他在省委的时间要多。
汉林市委那边,也要兼顾。
一个星期会抽出两天时间,坐镇汉林市委。
集中在这两天,处理市委事务。
他不在汉林的时候,市委工作都由副书记陈军负责。
小事他能做主,大事必须要向郑令文汇报,由郑令文做最终决定。
郭启安打电话的时候,郑令文正在市委开会。
一晃,马上就要到十一了。
借助去年的冰雪节的东风,汉林市政府拟出新方案,准备在冬季再搞一次规模宏大的冰雪艺术节。
巩固去年成果,继续宣传汉林,宣传冰雪艺术。
这次会议,就是听取有关方面汇报。
自从罗谦走后,陈军感觉丢了魂一样。
罗谦在任时,陈军考虑罗谦身份不凡,将来必然有更大的发展趋势。
而且,自从他和吕士春竞争汉林市长败北后,陈军越发觉得,自己的背景太垃圾了。
关键时刻,使不上劲。
要是靠上罗谦这棵大树,人家可是堂堂的三号人物。
有朝一日,遇到类似情况,罗谦的一句话,胜过很多人的十句、百句。
因而,罗谦刚上任没多久,陈军主动抛出橄榄枝。
罗谦那会儿正需要建立自己班底,面对陈军的主动示好,自然乐见其成,痛快招入麾下。
为了彰显对罗谦的忠诚,陈军没少在各种场合,与罗谦保持高度一致。
大会小会上,把罗书记挂在嘴边,已成为他的家常便饭和口头语。
这种极大的献媚,自然和吕士春产生隔阂。
本来,两人在竞争市长的时候就是对手,关系肯定一般。
现如今,陈军倒向罗谦,处处维护罗谦。
而罗谦又喜欢插手市政府事务,往往都让陈军打头阵。
如此一来,他和吕士春的关系更加雪上加霜,势不两立。
就差公开翻脸,唱对台戏了。
本以为,罗谦会在洛迁省干上几年,一切顺利的话,有可能接任省长位置,或者直接升任书记,也不是不可能。
谁成想,罗谦败走麦城,不仅离开,还离开的干干净净。
把陈军闪的,差点没把老腰闪折了。
一朝天子一朝臣。
罗谦灰溜溜走了,郑令文顺势而上,成为汉林新的掌门人。
陈军和郑令文之间,压根没有交集。
别看他是汉林市委副书记,人家郑令文曾经是省委组织部长,论起来,说他是陈军的顶头上司一点不为过。
二人身份差之千里,偶有照面,还是陈军在省里开会时,他坐在下面,听台上的郑令文讲话,仅此而已。
吸取罗谦的前车之鉴,加上他对郑令文的了解。
陈军没有马上示好,而是尽心尽力的工作,表现出对郑令文的极大尊重,先给郑令文留个好印象。
可观察了一段时间,他发现,郑令文对他不温不火,看不出一丁点的善意。
陈军苦思冥想,眼珠一转,冒出一个念头。
https://vvadz.cc/book/36500712/416322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