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贞观小财神 > 第二百六十章 黄瓜

第二百六十章 黄瓜


再有一点就是豆清的使用,豆清,也就是酱油,是制作豆制品的副产品。
        在大唐的酱缸、豆酱、豆腐坛子的表层,随处可见,然而,唐人却并不知道,浑身是宝的豆子,就连做豆子弄出的浓汤,也是可以使用的,经过简单的加工,再加一部分盐巴,结合豆清的清香浓郁滋味,那风味虽然和现代的酿造豆清比不得,可已经算是相当美味了。
        有了这两项法宝,沈安略显粗劣的手艺都可以忽略不计了。
        萧氏祖孙绝对是妥妥的吃货,炒饭摆上来,沈安还没顾得上介绍,两人的筷子都挥起来了。
        左一口,又一口,一口一口再一口,吃的那叫一个欢实。
        沈安气急败坏,放在眼前的炒饭,都吃不下去了,这些个人也恁的忘恩负义了,老子做饭,忙活了一通,不说累的要死吧,也是负了不少辛苦的。
        一句感谢也没有,两个人就知道闷头吃,这谁也咽不下这口气啊。
        又过了一刻,萧显把肚子填饱了一半之后,终于开始关注到沈安的感受了。
        见他一直不怎么动筷,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
        “沈郎,这饭叫个什么名字”
        嚯,他终于想起问名字了,不简单啊
        沈安还以为他彻底失忆了呢。
        “扬州炒饭。”
        “扬州”
        “没想到,这竟然是江南传过来的菜肴。”萧显喃喃道。
        说到这扬州炒饭,沈安还得感谢它的名字,这炒饭要是换成什么宁波炒饭,徽州炒饭,还麻烦了。
        这些地方在大唐和现代的名字是完全不同的,沈安还得费心想这些地方在大唐叫什么名字,浪费脑细胞。
        “小郎君说的没错,这本来就是一道江南菜肴,当然我做了一些改良,不知合不合你的口味。”
        “合口味,太合口味了”萧显乐的嘴巴都歪了。他这个人一向是蹭吃蹭喝的能手,现在沈安满足了他这个愿望,做出来的菜还一点也没有敷衍,如此美味,哪能不让他喜上心头。
        “我来看看这原料,有豌豆。”萧显挑出一颗豌豆放在桌上,像展示观察成果似的。
        “还有鸡子。”沈安自动翻译,就是鸡蛋。
        “米饭,这是自然的。”一颗米粒上桌,沈安默念昨夜剩饭。
        心想,幸亏他俩没看到他的做饭过程,要是知道,这炒饭只能用凉了的剩饭做才好吃,不知道会作何感想,还会这样喜滋滋的吃下肚吗
        尤其是挑剔的萧瑀,说不定会把他骂的狗血喷头的。
        “不过,这又是什么”萧显夹起一块东西,说长也不长,说短也不短,青青白白的,他觉得,这应该也是一种菜,就是辨认不出到底是什么品种。
        沈安定睛一看,略显尴尬。
        说到这个东西啊,就真真正正的证明了理想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这当然是青瓜了,为了能有效避免青瓜的缩水变软,他还特地把瓜条切的长了几分。
        结果呢
        那瓜条还是很不配合的糊成了一团,虽说不像浆糊吧,可也差不多了,反正是严重影响卖相。
        要不是萧瑀他们够捧场,他还真是觉得这炒饭拿不出手。
        “就是啊,沈郎,这究竟是个什么菜”
        “看起来不像是你刚才采的啊,你不是说要用辣蓼草做菜吗”
        做菜
        用辣蓼草
        他说过这样的话吗沈安连忙点头,唯恐他们还记着这件事,只道“国公记错了,我只说要用辣蓼草酿造药酒,没有说过要用它来做菜啊”
        “辣蓼草天生的辛辣味道,不太适合做菜,酿酒倒是最佳的原料。只是,要想酿造出好喝的药酒,至少也得十天半个月的,现在实在是拿不出手。”
        “是吗”
        “老夫可是明明记得,你是说要做菜的。”
        “就是就是,孙儿也是这样听说的。”
        “就”他们俩这么不给面子也是让沈安无能为力,只能不停尬笑,企图掩饰“可能听岔了吧。”
        “怎么,这扬州炒饭不太合口味”
        “还是味道不好”
        “那倒不是。”萧显勉强道,有了他这句话,沈安连忙接着往下说“小郎君刚才挑出来的这种菜,就是青瓜啊”转移视线最好的办法就是提起另一个话题。
        “青瓜”
        “这东西就是青瓜”萧显盯着盘子里软乎乎的一坨坨,大呼不可置信。
        “要说是青瓜,这还对上了,老夫刚才看它就觉得应该是见过的瓜菜。”
        “那是当然,即便我识得一些新的做菜技巧,可原料方面也只能是就地取材,没别的。”
        “只是这青瓜稍微软烂了些,放到炒饭里做配料效果不是特别好。”
        “诸位可知道,在这扬州炒饭的诞生地,有一种瓜叫黄瓜,别看是叫黄瓜,其实瓜皮是绿色的。”
        “那种瓜清脆爽口,清香四溢,尤其是用来做菜,更是味道上佳。最重要的还有一点,”眼见着祖孙二人的注意力都被他吸引了过来,沈安很得意,故意挑起了一个话头,等着他们更加专注之后,便又道“黄瓜用来炒菜,绝对不会像青瓜一样,软烂在锅里,不论是切成丁还是切成片,都能成形,就像萝卜条,萝卜片一样。”
        原来如此。
        听着沈安的侃侃而谈,祖孙两人瞬间就觉得,眼前的这一盘扬州炒饭,简直是金光闪闪,赛过御膳。
        没想到,一盘看起来并不起眼的炒饭,竟然还有这么多的典故。
        “既然黄瓜最好,为何不用那种菜”
        “是不是买不到”萧瑀问道。
        沈安腹诽,不是买不到,是根本不好吃啊
        黄瓜,原名胡瓜,在大唐,已经有这种蔬菜贩卖,相传,黄瓜原产自印度,张骞出使西域的时候,带回了黄瓜的种子和样品,故而,中土之人也开始食用它。
        但是,古代的种植技术发展是相当缓慢的,这个时候的黄瓜还没有经过改良,虽然是一个品种,但形状和现代食用的黄瓜截然不同。
        胡瓜是黑绿色的,那些现代黄瓜皮上的刺点,在古代都是长长的刺毛,味道也发苦,并不算是美味的蔬菜。
        当然,因为并没有毒,含水量高,也依然有人食用。但食用的范围比较小,经过现代农业技术改良之后的黄瓜,顶端仍然带小黄花,刺毛退化,成为了一些小黄点,味道也清脆甘甜,十分爽口。
        所以,不能用现代人的眼光来衡量大唐的蔬菜,就算是相同的蔬菜,也很有可能有很大的差异。
        若是提着大唐的胡瓜,递到萧瑀的眼前,他一定会把脑袋摇成拨浪鼓,绝对不会允许沈安用这个东西做菜的。
        。


  https://vvadz.cc/book/3693/269159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