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府江山 > 第258章 肉

第258章 肉


在拓跋珪十几万大军面前,中山并没有坚持多长时间,便被攻破。

    都城沦陷,燕国遭受重挫,镇守在奉高的慕容通越发绝望。

    刘道规本以为他会出城北望,投奔慕容宝,或者慕容德。

    没想到他直接率部举城投降,麾下的七千兵马中有一千骑兵,城内还有万余丁零、鲜卑、杂胡以及晋人。

    混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个姓慕容的投奔。

    虽然是慕容家的旁支,但影响巨大。

    给其他燕军起到了示范作用,在河北混不下去了,可以南下投奔淮泗……

    五天后,十几条漕船带着慕容通的家眷和部曲,顺着泗水赶至高平。

    刘道规亲至港口迎接。

    慕容通两鬓斑白,满脸皱纹,没有六十,也有五十八了。

    不知是不是燕国覆灭的缘故,看上去特别苍老,也特别疲惫,就连他身边的部曲也是如此,一个个无精打采,满脸愁容。

    参合陂击溃了燕国的士气,中山城被攻破,则打断了慕容家的脊梁。

    慕容垂死了才一年,燕国就惨败成这般模样,实在令人匪夷所思,淝水之战后,氐秦还坚持了十一年,熬死了姚苌,三年前才被姚兴击灭。

    不过慕容通身边的几个女眷却相貌出众,虽然都带着羃,遮蔽了面容。

    但黑纱之内,影影绰绰,凹凸有致,更具诱惑……

    其中几双明眸也在上下打量刘道规。

    这年头男女之间风气开放,江左的士族们男女通吃,花样百出,北方胡族更是大胆火辣。

    刘道规身长七尺有余,相貌也说的过去,比慕容通高了一个头,这两年身居建威将军,坐镇泗上,身上的气势也养出来了。

    自然会吸引来女人的眼光。

    女人都是慕强的。

    “刘将军不愧是大汉之后,英武不凡,数年间便崛起于淮泗。”慕容通咳嗽一声。

    “慕容太守谬赞了,此番南下投我,使两家罢兵,保全一方百姓,远离灾殃,诚为上善之举。”刘道规实话实说。

    大敌当前,慕容家这么自相残杀下去,早晚断子绝孙。

    当初慕容永篡位,也是残杀了大批慕容儁、慕容恪、慕容垂的子嗣。

    慕容通望着刘道规,似乎是想到了什么,眼神暗淡,“国破家亡,在下本无颜苟活,欲以身殉国,却不知殉谁,今投奔将军,只求保全家室。”

    慕容家现在除了慕容宝和已经死了的慕容祥,还有慕容麟、慕容崇都自称皇帝,还有慕容德,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太守言重了,我这就上表朝廷,为太守请功!”刘道规真心实意。

    岂料慕容通脸色一变,“请功就不必了,在下投奔的是将军,而非司马氏。”

    刘道规一愣,还有不要富贵的。

    但转念一想,忽然就明白了。

    慕容家这么多年一直与晋室作对,慕容垂坏了桓温的北伐大计。

    如今桓玄崛起,眼看就要取司马家而代之,慕容通这时候去建康,日子肯定不会好过。

    而且他说这句话的神态,明显有些看不起司马家的朝廷。

    刘道规也不勉强,“既然如此,足下就住在高平,来人,速速为慕容太守选一处宅邸,安置家眷,再选一处庄园,不可怠慢了。”

    “多谢将军,在下有一孙女,年方及笄,将军若不嫌弃,可留在身边持帚洒扫。”慕容通还挺上道的,向身后招了招手。

    一女上前,敛衽一礼,“小女子慕容兰贞,愿服侍将军……”

    “这如何使得?”刘道规连连拒绝。

    慕容通人老成精,“国破家亡,能服侍将军是她的福气,若是流落在外,生不如死。”

    话都这么说了,刘道规也不好拒绝,奉高归降,至少有四五千的鲜卑人跟着投降。

    只有收了慕容兰贞,这些人才会安心。

    这时代规矩就是如此。

    如果不收,治下的鲜卑人寝食难安,北方鲜卑,段氏、慕容、拓跋,一直互相联姻,这也算他们的老规矩了。

    这女子虽然十六七的年纪,但黑纱羃下的身材还是不错的。

    一双明眸脉脉含情。

    收了她,两边的关系果然更融洽了。

    刘道规在城中设宴款待。

    慕容家一向仰慕华夏,慕容二字便是鲜卑话中的“步摇”,汉代时,其祖莫护跋迁居辽西,见北方汉人流行戴步摇冠,遂以慕容为姓。

    其中真伪,人云亦云。

    不过慕容氏汉化极深,汉魏用兵辽东,慕容鲜卑总是冲在前面,慕容廆在归附晋朝时,明确表示“吾先公以来世奉中国”。

    慕容廆崛和慕容皝在位期间“教以农桑,法制同于上国”,沿袭汉制,使者侨郡侨县,安置投奔的河北流民。

    还设置官学,广开儒学,选拔儒学名士系统教授经学。

    慕容恪、慕容翰等均以儒学闻名。

    刘道规与慕容通相处的还算融洽,最主要的是这人极有自知之明,只求保全家室,两个儿子全家死在了中山。

    身边只剩下一个孙儿慕容都,不让他从军入仕。

    带来的部曲大多遣散了。

    刘道规不禁佩服起他拿得起放得下。

    慕容家到了这种地步,不是考虑怎么复国,而是生存。

    慕容垂留下的所有隐患,几乎全爆发了。

    子嗣们自相残杀,实力不断被削弱,内部蠢蠢欲动,外部虎视眈眈。

    慕容兰贞也继承了慕容家的优点,身材高大,皮肤白皙,容貌俊美。

    因此慕容鲜卑也被苻坚称为白胡或者白虏,不过刘道规见过的胡族女人,大多又矮又黑又丑,皮肤粗糙,身上还有一股怪味,与慕容家的女人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也就刘遵来者不拒……

    慕容通归降,泰山郡其他城池也只能投降。

    刘广之兵不血刃占据泰山郡,郡内之民,无论晋胡,全部转为奴户。

    太容易的得到的东西,不会珍惜。

    这么多年的经验,刘道规总结出来一个规律,越是对胡人好,胡人越是认为你软弱可欺。

    厚待慕容通,不等于要厚待他们。

    给他们奴隶身份,其实也是服从性测试,那些居心叵测桀骜不驯的人现在跳出来,正好一并解决了,以免像苻坚和慕容垂那般,埋下各种隐患。

    为了以防不测,刘道规还派遣刘遵、王仲德领着萧承之、刘怀敬、刘怀默沈庆之、曹云等人,领着鲁郡、兰陵二折冲府的府兵进入泰山郡。

    顺便检验一番折冲府的动员能力,以及锻炼这些亲信。

    还别说,真有三股杂胡跳了出来,不满成为奴隶,四处劫掠,杀人放火。

    但刘遵的四千府兵和刘广之两千中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果断出击。

    其中萧承之最为出色,率两百府军,突袭柴县,攻打声势最大闹得最凶的段干达部,追杀至冠石山,取段干达首级而归,刘广之在公牒上称赞不已,认为他是首功。

    萧承之是舅父萧源之大力举荐的,果然非同凡响。

    段干达被灭,其他两支杂胡更掀不起风浪,被一一剿灭。

    所有参与叛乱的人,全家诛灭。

    一场刀兵,砍了四千多颗人头,在泗水之南堆了两座京观。

    女人和牲畜全都成了府兵们战利品……

    刘道规暗暗咋舌,有些后悔派刘遵这个杀才过去,整个泰山郡才多少人?他这一刀下去,就杀了四千多人……

    不过转念一想,心不狠站不稳,若不快刀斩乱麻,其他人也会跟着造反。

    这年头无论胡人晋人,只认刀不认人。

    当初石虎穷凶极恶,在北方杀的人头滚滚,赵国却越发稳定,苻洪、姚弋仲、翟斌全都老老实实,任劳任怨,屁都不敢放一个。

    这一番杀戮,其他人立即老实了,没人再抱怨。

    刘道规遂下令将奴户迁往泗水之西的济阴郡屯垦。

    济阴那边也是肥沃之地,是中原的水陆枢纽,下辖九县。

    慕容隆三年前坚壁清野,人迁徙走了,但田地屋舍还在,就这么荒废了实在可惜。

    泰山郡的两万人口,正好填充进来。

    有人口才守得住地盘,只靠建威中军,很难控制这么大的一块肥沃土地。

    而那一千骑兵,刘道规从其中挑选了六百骁勇忠厚人,加入建威军府。

    顺手将麾下骑兵扩充到两千规模,一人双马,四成披铁甲,作为精骑,其他人披皮甲,作为轻骑。

    刘道规感觉自己也算兵强马壮了。

    土地滋养人口,人口供养士卒,打造精兵,精兵攻陷更多的城池土地,获得更多人口,形成一个正向循环。

    处于这个循环中的人,上至刘道规下至军户、民户都能获利,连奴户也能因为战功而获得土地和提升机会。

    每个阶层都受益,自然就有很多人支持。

    刘道规实力不断壮大,只是一直没有大规模流民南下。

    派出斥候查探,才知道慕容德放弃了邺城,率部驻扎在黎阳,阻断了流民南下的路径。

    而西面,形势也不容乐观。

    姚兴也在这个时候出兵凑热闹,想要分一杯羹,派姚崇和杨佛嵩率七万步骑,屯兵河东,也不知道他是想进攻上党,还是南下弘农,亦或是北取晋阳。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11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