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6章 援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燕军在泗水一线上布置了七八万兵马,还多是骑兵。
后勤压力极大,现在是春天,他们没有耕种的迹象,全靠从兖州诸地输送粮食,能撑多久还不一定。
刘道规当即下令屯田,就在东岸上种上豆菽、莼菜、粟等生长周期短的作物,摆出一副长期对垒的架势。
还让曹霁去琅琊、下邳、广陵等地购买粮食。
淮南之地,自古便是粮仓,即便朝廷不怎么打理,也比战火滔天的北国强上许多。
而且土地人口掌握在士族豪强手中,从未断过耕种,手上捏着大量粮食。
曹霁也算兰陵地头蛇,这两年更是风生水起,在淮水两岸有些名声,士族也许看不上他,但豪强一定会给些面子。
还有琅琊郡,这两年在刘穆之治理下早就恢复了生机,成了淮北的粮仓。
所以短期内,刘道规根本不用为粮食发愁。
而只要拖到对面粮草不济,就是反攻之时,到时候刘道规要的不仅仅一个高平郡……
两岸就这么一天天的耗着。
一时片刻打不起来,刘道规干脆巡查了周围春耕。
田间地头插着旗幢,男女老少齐心协力,一起在田间地头上忙碌。
与前两年什么都靠一双手相比,今年多了耕牛、骡车,农具也都是铁坊新打造出来的,效率提高了不少。
重活累活都是青壮干,老弱播种、施肥、修渠、引水。
八幢能让众人齐心协力,有规划的耕种。
尤其是那些屯长、什长、伍长,原本就是负伤退下来的低层军官,精明强干,指挥有方。
泗水之东连绵的水田里面,很快就长满了青苗。
田垄和水田连成一片,如同排兵布阵一般互相递进,中间的小路只容一车通过,弯弯绕绕,与旱地上桑林相连,桑林又与水塘相连。
若是不知路径,进去了很难绕出来。
对敌军有一定的克制作用,骑兵的马蹄踩进水田中,很难拔出,速度优势也就没了,只能成为步卒的靶子。
“这是何人所为?”刘道规大为惊叹。
一个屯长连忙回应:“刘县尉!”
刘广之、毛德祖、王元德、王仲德、刘钟身上还挂着从九品的浊官。
刘道规心中一喜,刘钟这几年成长飞快,已经能独挡一面了,尤其擅长治理。
兰陵、鲁郡的庶务基本是他与王元德操持。
有了这些田地,刘道规心中有底了,己方已经立于不败之地。
只要不出错,这场大战的胜负应该没有什么悬念。
泗桥那边有王元德、檀道济在,慕容隆一直都是龟缩状态,短期内不会出什么问题,刘道规遂下令奴隶和青壮返回平阳城待命。
既然正面战场上无法突破,那就拼内力拼粮草,拼内部的动员能力和动员效率。
这种节奏反而更适合刘道规一些。
正面决战,即便燕军大不如前,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伤亡必然小不了。
刘道规积累这些家当不容易。
北伐路上的敌人,绝不止对面的慕容隆慕容绍,还有来自身后的明枪暗箭,南渡的这八十年来,只要是北伐之人都没有什么好下场,必须做长远的打算。
眼下形势,还是以保存实力为上,然后再以最小代价赢得胜利……
刚回平阳城,徐长命就带着人前来禀报,“参军,高校尉回来!”
“哦?现在何处?”
高珣去年年底派去吴兴招募水军,都已经快五个月了。
“已至氶城!”
“来的正是时候,我们去见他!”刘道规从不拖泥带水。
风风火火赶到氶城,高珣率九百余众出城迎接。
都是二十左右的青壮,龙精虎猛。
刘道规还认出几张熟悉的面孔,是当初驾驶火筏冲向妖贼楼船的勇士,“你能来的正好,可助我破贼!”
“我等性命皆参军所救,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一二十五六的汉子满脸激动之色。
其他人也跟着道:“参军在吴兴开垦出来的田地,养活了不知多吴兴百姓,我等奉家乡父老之命,前来助参军一臂之力!”
“诸位有心了!”刘道规心中一暖。
自己只是做了该做的事情,这些人就慷慨相助,不惜以死相报。
比起士族高门的背信弃义和各种尔虞我诈,这些来自底层的人,才是华夏真正的希望。
唯一有些失望的是这九百人马有些少,只够装一艘楼船,远远不够水军的规模。
“道则恕罪,这九百三吴子弟,是我精挑细选而来,都上过阵,杀过妖贼的,上山下水,无所不能,且都是受过你恩惠之人,无一人强迫。”高珣脸都瘦变了形,不过也更有精神了,
“高兄辛苦了,有水军之助,此战必胜!”刘道规心中的那一丝失望尽去,这年头忠心比什么都重要。
这些吴兴子弟差不多是自己的部曲。
“愿为参军死战!”
众人望向刘道规的眼神中带着尊崇。
江东子弟,当年在孙武、项羽、孙坚、孙策手上,纵横天下。
南渡之初,吴兴周玘带着吴兴子弟三定江南,稳住了司马家江山。
三十年前,沈劲率五百吴兴子弟协防洛阳,多次以少胜多,击退慕容恪的进攻,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军情况下,坚守两年之久!
兵贵精而不贵多,有这九百吴兴子弟,便能掌控泗水。
泗水贯穿兖徐二州,加上其他水系,水军大有用武之地,能极大抵消燕国骑兵的优势。
还有一项优势,那就是燕军不知道这九百水军的到来!
这就像一把藏在鞘中的利剑,关键时候能发挥出意想不到的作用。
唯一的不足之处在于泗水、桓公渎、颍水等运河多年没有疏浚,很多地方泥沙淤堵,河道变窄变浅,走不了楼船。
不过,小一些漕船、中翼、小翼斗舰可以畅通无阻。
刘道规当即派人联络李大目,让他率水军至下邳集结。
下邳坐落在泗水下游,溯流而上,直通高平、任城、山阳诸郡。
刘道规当即升刘钟为水军督护,让他带着吴兴子弟赶去适应船只。
军情紧急,没时间给他们操练,刘道贵一向的原则是以战养战,以战练兵,妖贼肆虐三吴八郡,吴兴子弟早就经过了兵火的淬炼。
这年头能活下来的,没有一个是懦弱之人。
众人散去,正事安排妥当,高珣找上刘道规:“还有一事。”
“何事?”
“南方妖贼卷土重来,连续攻打句章、海盐、沪渎、浃口诸地,吴郡太守袁崧力战阵亡。”
“袁太守阵亡了?”刘道规惋惜不已。
当初在钱塘江与妖贼对垒,袁崧积极筹备粮草,让北府军无后顾之忧,是个忠厚长者,没想到下场凄惨。
如今看来,妖贼除了自己兄弟二人手上吃过亏,基本战无不胜。
“袁太守阵亡,岂不是吴郡要失守?”刘道规很快就意识到形势的严重性。
会稽失守,妖贼最多也就割据一方而已。
但吴郡连接晋陵郡,往东跨一脚就是京口和广陵……
不过高珣眼神却怪异起来,“吴郡没有失守,你兄长刘寄奴先是在句章以区区几百人挡住了数万妖贼的进攻,尔后在海盐屡次击败孙恩。”
妖贼并非乌合之众,这一点从他们的战绩就能看出来。
刘裕以区区数百人挡住了数万妖贼的进攻,简直如有神助,不过这事也不算太出奇,当初在吴郡,他一人追砍千余众……
“你兄弟二人现在了不得,一南一北,名震江左,连朝廷都开始重视你们了。”
“这似乎……不是什么好事吧……”刘道规苦笑。
闷声才能发大财,一介寒门被朝廷盯上,以士族高门的德性,还不知道以后会有多少明刀暗箭。
前两月,王愉一封又一封调令送来,让自己率军回去,明摆着是要对付自己。
高珣道:“那就要看形势如何发展,朝廷扶持高雅之,不堪重用,迟早会扶持你兄弟二人。”
刘道规反问:“难道朝廷就不怕我们彭城刘氏崛起?刘都督声势更大?”
高珣望着刘道规,“朝廷现在还管得了这些么?桓玄在荆州厉兵秣马,三番五次索要扬州刺史之位,如果妖贼不能快速平定,便是东西夹击建康的格局。”
扬州涵盖广陵、京口,以及三吴八郡。
桓玄这不是要扬州刺史,而是逼司马家交出命根子,是变相的逼司马家退位……
他当了扬州刺史,京口、广陵就在他的治下。
此前的扬州刺史不是王导、王敦、庾冰,便是桓温、桓冲、谢安,都是独领一代风骚的人物。
扬州刺史可以说是权臣的最后一步,谢安主动交出权柄后,扬州刺史由司马道子兼任。
刘牢之虽是北府都督,但只有都督北府诸军的军事权,而无治权。
桓玄拿到扬州刺史,以桓家的地位权势,刘牢之必然靠边站。
离开广陵的这三个月,南面形势越发恶劣了。
妖贼和桓玄互为奥援,不管他们有没有暗中结盟,在战略上却是互相配合,司马家还不知能挺多长时间。
“朝廷要怎么弄,那是朝廷的事,眼下我只管打赢这一战!”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14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