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府江山 > 第194章 分

第194章 分


“卫将军有军令,我所部人马留下,与高内史一同镇守会稽。”

    高珣成了广陵郡司马后,自然就跟刘道规不是一路人了,跟着高雅之和谢琰更有前途。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天下无不散之宴席。

    “这是好事,以后高兄定能步步高升。”刘道规真心为他高兴,这么多年总算寻到了门道。

    “什么高不高升的,卫将军的性子你也不是不知道,太难伺候了,我不出错便不错了,这场大战你兄弟二人声望大增,前途不可限量,潜龙勿用,终有飞龙在天之日,不可妄自菲薄。”

    高珣反过来安慰刘道规。

    不过他有句话倒没有说错,这场大战,刘道规和刘裕收获巨大。

    在北府军中地位上升,成了年轻一代中的翘楚。

    甚至有人为刘裕和刘道规打抱不平,去找刘牢之抱怨。

    刘牢之连刘敬宣都送出去建康了,自然管不到刘道规兄弟二人。

    有声望,便会有人追随。

    北府军自成体系,现在看不出来,一旦到了关键时候,用处极大。

    “高兄言重了。”

    “就此别过,天下动荡,说不定你我还有再聚之时。”

    高衡一拱手。

    刘道规还了一礼,目送他带着人马离去。

    这时身后一人道:“参军,我方才也收到卫将军调令,镇守吴兴。”

    刘道规回头,却是檀祇,不禁心中一动。

    征虏军府本就这么点人马,谢琰先调走高珣,再弄走檀祇,将近去了三分之一,看来他是冲着自己来的,意在分化手上的实力。

    这些人都是百战精锐,征虏军府被削弱不少。

    不过这种手段有些上不了台面,征虏将军是桓弘,又不是自己。

    而且左右两部是高珣和檀祇的部曲。

    刘道规实际掌控的后部不受影响,高珣和檀祇调走,反而方便刘道规另起炉灶,重新招兵,增强控制力。

    “恭喜恭喜!”

    “这是我小弟檀道济,今后托付给参军,随意驱使。”

    檀祇身后站出一人,冲刘道规拱手:“见过参军。”

    檀凭之与兄长刘裕十分要好,两家关系不错。

    “檀家子弟果然非比寻常。”刘道规望着面前站着的年轻人。

    肩宽体阔,满脸英气,一看就是才俊。

    檀家其他子弟也多文武双全,在北府军中同样声名鹊起。

    檀凭之当年还是司马道子掾吏,如果司马家扶持檀家,对刘牢之威胁反而更大一些,但渤海高氏门第高,是士族,檀氏是寒门,自然也就入不了司马元显的眼……

    “参军谬赞,叔父说过,檀刘是一家,今后两家一体,同进同退。”檀祇将檀道济托付给刘道规,进一步加深了两家的关系。

    而檀凭之更是一个聪明人。

    这年头寒门只有互相抱团,才能走得长远。

    刘牢之、司马元显、谢琰这些人目光短浅,却不料下面的人竟然看的更远一些。

    大乱将至,刘道规和刘裕这种寒门并不缺机会。

    得到檀家的全力支持,刘道规实力不减反增。

    寒暄了一阵,檀祇退下了。

    谢琰也就这两下子,调走高珣和檀祇后,没了下文。

    妖贼退走,逃散的百姓陆续返回,但谢琰却不知安抚,对他们不管不顾,也不训练新兵,整天不知道不是结交投奔而来的名士,就是派人请回之前逃走的太守、县令,官复原职……

    刘道规在会稽完全没什么存在感,每天跟北府将领喝酒,倒是认识了不少人,都是京口乡邻,聊上几句,便混熟了。

    各军补充粮草后,依次退回本镇。

    刘道规离开的那一天,刘裕带着百多名军吏前来送行,热闹非凡。

    连谢琰都惊动了,带着部曲前来,生怕出了什么乱子。

    “京口和广陵就隔着一条江,以后咱们兄弟多聚聚!”

    “若有什么鸟人欺负你,尽管来找我们,咱北府军一条心。”

    几个年纪大的将领故意大声嚷嚷。

    弄得谢琰脸色难看起来。

    谢家原本在北府军中声望超然,这一战,谢琰高高在上,从不与将领亲近,也不抚恤其他诸部士卒,还暗中对付刘道规,人心尽失。

    “多谢诸位,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就此别过,后会有期。”刘道规一拱手,在众人的目光中,缓缓北去。

    刘裕似乎有话要说,一直送出山阴城五里,周围没有外人,方才开口:“都督只图门户计,无甚大志,你日后不必在他身上下心思。”

    司马元显征召刘敬宣入建康,明显不怀好意。

    以刘牢之如今的实力,完全可以置之不理,但他还是将唯一的儿子送出去了。

    如此一来,等于向朝廷示弱,主动暴露自己的弱点,伸长脖子,等着别人的刀落下。

    当年谢玄放弃兵权,连上十余道奏疏,请求司马道子网开一面,最终还是死的不明不白。

    到了刘牢之这种位置,根本容不得后退,他向司马元显妥协,只会在狼群面前,暴露出自己的软弱。

    无法想象,纵横天下十余载的一代猛将,竟然如此幼稚。

    刘道规恨铁不成钢,“此番平叛,朝廷已经开始在打压他,难道不知?”

    “他这是在赌朝廷用得着他,不会赶尽杀绝,你好生经营鲁郡和兰陵,他日若有不测,你我兄弟还能有个落脚之地。”

    “兄长放心。”

    刘裕笑道:“都督不愿提携,咱们没有根基,爬的太高不是什么好事,唯有兵权和人望,才是你我最大的倚仗,天师道迟早还会再来,谢琰膏腴子弟,无真才实学,非其敌手,到时候还有用武之地,如今三吴八郡糜烂,朝廷根基已断,撑不了几年。”

    刘道规一愣,若是以前他绝不会说这种话。

    似乎那一日向刘牢之进谏后,他有些变了。

    “彭城刘氏兴衰,不在刘牢之身上,而在你我兄弟身上,如此乱世,正是出头之日,你我兄弟当共勉之。”

    刘裕扬起马缰,战马人立而起,仰天长嘶,然后向东奔去。

    秋风徐来,横扫万里江山。

    一瞬间,刘道规斗志高昂起来。

    这年头任何人都靠不住,只能靠自己。

    这场大戏才刚刚开始而已,自王恭举兵以来,江东越来越乱,东面有天师道,西面有桓氏。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18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