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府江山 > 第127章 生意

第127章 生意


没有贼患,刘道规来这一趟就没什么意义。

    八幢已经走上正轨,幢民们纷纷入山,砍柴、狩猎,储备各种过冬的物资。

    海船从广陵转到了琅琊,刘穆之说到做到,征集了四百多水手,跟着李大目一同出海捕鱼,渔获三七分成。

    吃不了的咸鱼和昆布都会晒干,储备起来。

    曹思霏将八幢的妇人孩童集中起来养蚕织布,规模不大,但能让妇人和孩童们每天吃上两顿饭。

    整体而言,八幢目前还处于自产自足的阶段,勉强养活自己。

    能做到这一步,在这世道已经不容易了。

    忙碌之中,刘穆之带着二十多名随从策马赶来氶城。

    一看他风尘仆仆的样子,刘道规就知道有事,便让刘遵、孟干之守在外面。

    经过上一次戴耆之之事,两边已经非常熟了,相当于一条船上的人,也就免了寒暄客套,直奔主题,“道则可知汉武帝在琅琊设置铁官?”

    “铁官?”刘道规神色一动,知道刘穆之是来干什么的了。

    汉朝将盐铁收归国有,设置铁官,集中经营和生产。

    也就诞生了盐渎的一百多座盐场。

    如今盐渎的盐场已被毁坏,短时间内基本没有修复的可能,江左战云密布,都顾不上盐渎。

    但生意总还是有人要做的,南边不亮北边亮。

    琅琊郡也靠海,其港口直通倭国、百济、高句丽。

    刘穆之道:“我准备恢复盐场,贩盐入中原、河北,不知道则意下如何?”

    刘道规一拍大腿,整天惦记着杀人放火,在军府中与那些牛鬼蛇神们勾心斗角,视野都受到了限制。

    这么大的一笔生意,竟然没有想起来。

    幸亏遇上刘穆之,不然损失就大了……

    “大善,我愿助刘兄一臂之力。”

    越是战乱,对盐的需求就越大。

    北国胡人居多,战马牛羊都要吃盐,琅琊东面靠海,北面西面都是大山,想要将盐运出去,必须经过兰陵。

    兰陵挨着桓公渎,周围是下邳、彭城、沛城等重镇,四通八达,地理位置得天独厚。

    刘穆之道:“所获盐利,琅琊四兰陵六如何?”

    “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对半分。”刘道规更看重他这个人。

    “就知道则是重情重义之人,不过该怎么分还是怎么分,且重建盐场,须投入钱财。”

    弄了半天,刘穆之是来借钱的。

    这也说明他知道盐渎是谁下的手,这种事情瞒不过聪明的有心之人,连袁鹤也一直怀疑自己……

    刘道规心照不宣,“你需多少?”

    这种双赢之事何乐而不为?

    “我这几日粗略估算一番,至少二十五万缗……”刘穆之还真敢开口。

    “刘兄太看的起我了。”刘道规一阵苦笑,二十五万缗……自己所有的家当都算上,再砸锅卖铁也凑不出来……

    果然盐铁这种大生意,不是小人物能玩得转的。

    制盐不是简单的将海水晒干就完了,先要往盐池里面投放草木灰,获得卤水,再经过过滤、熬煮、淋卤提纯等等工艺,复杂繁琐。

    草木灰、柴、卤、人力,制盐所需的各种铁器,每一步都是钱……

    不然这年头的盐也不会这么贵。

    “道则莫急。”刘穆之从怀中掏出一张佐伯纸,上面密密麻麻都是各种数目,原来他早就做好了规划。

    “工期太长,我准备分三年完成,明年先投入七万缗钱,重建九座盐场,出盐后,买了钱,有了收益,再逐步重建其他盐场,使琅琊成为淮水以北最大盐场……”

    刘穆之指着纸上的数目逐条讲解,条理清晰,思路也非常明确。

    七万缗钱,刘道规倒是能凑出来,反正钱堆在青光寨也没什么大用,放长的还容易生锈,还不如投出去。

    这年头最赚钱的生意就是盐、铁、人三项。

    换做别人刘道规还要考虑一二,但如果是刘穆之,根本用不着疑虑,只管投钱便是。

    “给我五天,钱定然送到开阳!”

    一下拿出七万缗钱,基本掏空家当,刘道规还真有些舍不得,思来想去,决定拉大舅子曹霁一同入伙。

    私盐这么大一块肥肉,自己一口吃不下。

    曹刘两家都是自己人……

    “琅琊位于边境,百姓穷困潦倒,盐场若能建成,百姓能吃上一碗热饭,道则功德无量。”刘穆之一脸感慨。

    刘道规肃然起敬,没想到他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琅琊百姓,这年头这种人已经不多了。

    江左官道上,从上到下,哪一个不是拼命的往自己怀里面搂?

    有几人在意下面的人活的怎样?

    “刘兄放心,此事必成!”刘道规削尖了脑袋弄钱,本质上也是为了治下的八幢,平日里的个人花费也不多,对醉生梦死、花天酒地没多大兴趣。

    私盐生意,天时地利人和皆聚,不可能不成功。

    送走刘穆之,去找曹霁商议借钱之事,半路上却被一群北府老卒们拦住了。

    “不知参军何时带我等入山剿贼?”

    去年剿贼赚了不少,食髓知味,今年还想再发一笔横财。

    不过这些人大手大脚,不是拿去赌了,就是花天酒地,弄得干干净净,今年江淮遭灾,田地收成减少,穷的两眼发绿。

    尼丘山中的贼寇已经远遁,除非跑到更远的蒙山和泰山,但那里面的贼寇动辄几千人,掌握天时地利,不是他们这四五百人能对付的。

    “附近山中已无贼寇,此事容我思虑一二如何?”刘道规实话实说。

    为首的老卒傅山子赶紧道:“山中无贼寇,山下遍地都是,兰陵是边境,大不了杀入敌境,他们年年抢我们的,我们就抢不得他们的么?”

    此言一出,老卒们两眼冒光。

    “对,凭什么他们能抢我们,我们不能抢他们的?”

    “天下没这个道理!”

    刘道规一愣,这厮还真他娘的是个人才。

    都是抢,还在乎贼寇与胡人吗?

    胡人更有钱一些,占据汉家土地,奴役北方晋人,牛马成群,妻妾也成群……

    人无横财不富,马无夜草不肥。

    老老实实种了两年田,也就勉强糊口而已。

    傅山子拱手道:“当年随谢都督北伐,我是斥候,到过兖州青州,熟悉路径,只需参军一声令下!”

    “家中妻儿啼饥号寒,还望参军通融一二……”老卒们可怜兮兮的望着刘道规。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25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