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北府江山 > 第80章 问题

第80章 问题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刘家背后没什么大靠山,最多也就跟王谧有些许私交,但王谧在主相之争中,并没有冲在前面,所以刘道规这种小人物也牵扯不到其中。

    他们这么斗来斗去也好,注意力盯着上面。

    六月转眼既至,京口与广陵一样,任何事都磨磨蹭蹭的,后部司马一直没下来。

    刘道规清点人马,正准备北上,刘钟和刘镇回来了。

    带来了一件母亲萧文寿缝制的布鞋,以及一件羊裘。

    上面的一针一线,无不透着一股熟悉的感觉。

    刘钟道:“家中甚好,兄长无需多虑,大兄在广陵那边也不错,孙将军颇为照顾。”

    刘裕性情豪爽,在哪都吃得开,孙无终在北府军中人缘不错。

    “孙将军没去彭城?”

    “未曾,一直留镇京口。”

    刘道规暗暗可惜,如果孙无终所部北上,凭兄长刘裕的武艺,说不定就能立下战功。

    好事多磨,急也没有什么用。

    随着天下形势的变化,机会总会有的。

    刘镇从怀中掏出一封信,“这是萧侍郎的亲笔信。”

    刘道规拆开,信上面写了很多。

    主要是眼下两边斗的正激烈,谁胜谁负还很难说,出头太早不见得是什么好事。

    让刘道规不要轻易涉足两派争斗,风险太大,不是刘家这种无权无势的寒门能参与其中的。

    叮嘱刘道规多读书,多做实事,积累人脉和部曲,低调行事。

    另外就是袁鹤的底细。

    袁鹤是袁悦之从侄,而袁悦之是司马道子心腹,为其出谋划策,多次劝司马道子专揽朝政,引起王恭的不满,禀明皇帝,皇帝寻了个罪名将其处死……

    果然不出刘道规所料,袁鹤是司马道子的人,难怪他跟刘毅如此亲近。

    桓氏、司马道子、王恭,三股势力互相角力,征虏将军府以后就热闹了。

    刘道规本来就想过巴结别人,这么多年朝堂上斗来斗去,不少士族从上品滑落成中品,寒门一个个消失……

    趁着南风大起,刘道规领着后部的四百多人和自己部曲乘船北上。

    走水路又快又舒服,晃晃悠悠四五天赶到兰陵。

    才一个多月,麓水陂已经大变样。

    被分成了十一块,每一块田头都立着一杆旗帜,大热天的,幢民依旧在田里面清除杂草、除虫。

    这年头干什么都靠一双手,异常辛苦。

    不过辛苦归辛苦,好歹有一碗饭吃,幢民们精气神不错。

    田垄上还堆放弓刀,远处还有骑兵放哨。

    这年头种田也要带着刀,防备野兽和贼寇。

    尼丘山上有青光寨,但贼寇真有心报仇,可以从东面沛郡那边绕过氶城。

    氶城里面虽有曹家,不过曹腾云这个人心思太多,不太牢靠,若是遇上贼高来袭,谁也不知道他会安什么心思。

    “拜见参军!”第四幢幢主刘赤从田地里爬起,晒的黝黑,一腿的泥,浑如一个老农夫般。

    “你身为幢主也下田?”

    “这年头有田种不容易,闲着也是闲着。”

    “甚好。”刘道规赞了一句。

    这些幢主和屯长,不是部曲就是刘家宗族,一辈子劳碌命,闲不下来,为了刘道规也是劳心劳力,不辞辛苦。

    不过这样也好,没有征虏将军府的那些毛病。

    刘道规自己都下田耕种,更不用说他们。

    巡视了一圈,发现麓水陂似乎扩大了,田里的庄稼长势甚好,绿浪层层叠叠,一眼望不到尽头。

    东面、北面的很多空地都被幢民们种上了桑麻,改成了菜圃,还盖上了茅草屋,氶城虽大,跟曹家人挤在一起终究有些不方便。

    而且这些幢民们似乎也不太喜欢曹家……

    唯一让刘道规不满意的是那十一面旌旗,破破烂烂的,立在田间地头儿像是招魂幡一样。

    而且叫法也有些问题,第一幢、第二幢、第三幢……

    当初时间紧迫,随口这么一叫,现在看来实在有些上不了档次,也不好区分。

    大多数人连字都认不清楚,更不会数数,只会区分颜色和图形。

    刘道规思索了一阵,觉得最好改动一番,天底下任何事都注重一个仪式感,有了仪式感就不是草台班子,弄得体面一些,既凝聚人心,也唬一唬外人。

    幢主和屯长们争相过来拜见,也抱怨旗号的问题。

    “参军回返广陵期间,各幢又召入了不少流民,人一多就杂了,很多人都认不全旗号,今日在一幢,明日去了十幢……”

    “主要是幢民聚族而居,只听宗族,不听我等。”

    “参军是不知道,这些流民中也有不少耍心思的,五幢的地肥一些,又好种,就都拖家带口投奔五幢去了……”

    趋利避害,人之本性。

    人一多管理的难度就上来了。

    刘道规给左部和后部立下了规矩,现在也该给麓水陂立个规矩,这一次回来本就是要解决这些琐事。

    根基立起来了,条条框框也要跟上。

    刘道规就在田间地头儿上,与所有幢主和屯长议事。

    最主要的问题还是集中在宗族,很多幢民都是同一个宗族,喧宾夺主,顶撞幢主之事常有发生。

    甚至为了争水,两个宗族之间还会大打出手,公然在田间地头械斗,如果不是刘广之带着骑兵赶来镇住了众人,只怕械斗会发展成一场厮杀……

    兰陵郡本就民风剽悍,流民们更是好勇斗狠。

    在宗族与刘道规之间,他们当然相信自己的宗族。

    一家两兄弟之间,尚且有各种鸡毛蒜皮的纠纷,更不用说四五千人聚居在一起。

    “属下无能。”赵元一脸惭愧。

    这事怪不到他头上,刘道规安慰,“与你无关,万事开头难,出了问题,咱们一个个解决便是。”

    刘遵冷哼一声,“我看还是吃饱了撑的,找几只出头鸟,砍了脑袋,插在田头上,看谁还敢闹腾!”

    刘道规斜了他一眼,他这办法过于粗糙,这些流民也不是吓大的,还有宗族撑腰,弄不好适得其反,激起流民的反抗。

    刀能解决大部分问题,但解决不了所有问题。

    杀了人之后,矛盾依旧存在,日积月累,终有一日还是会爆发。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39121448/6785229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