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不是,哥们?我咋救了德皇 > 第214章 大意:忠诚!

第214章 大意:忠诚!


“终于摆脱这恶心的防御战了,现在是时候让那些胆敢觊觎帝国领土的意大利杂种见识一下真正的铁血了!全军出击!”

“皇帝陛下万岁!为哈布斯堡荣耀而战!”

1914年6月15日。

这一天,赫岑多夫将军与斯维托扎尔司令官翘首以盼的日子终于到来。在他们的命令下,奥匈帝国军队挥舞着曼利夏步枪、冲锋枪与轻机枪,越过战壕和铁丝网,向意大利军队发起了全面进攻。

如今,奥地利的敌人只剩下意大利一个,为了彻底解决这个宿敌,奥军几乎倾尽可用的全部兵力投入战场。为了证明他们的决心,甚至连原本用于海岸防御的斯柯达420毫米榴弹炮也被拖上了前线,对意大利军队展开了猛烈轰炸。

“塞克特,开始进攻。”

“是,马肯森司令官。”

而且,这次奥匈帝国不再是孤军奋战。

德国军队在此役中一同参战,军队由最近因奥古斯特·威廉王子与次子之间过分亲密的友谊问题而感到不安的马肯森元帅,以及他那永远的搭档,汉斯·冯·塞克特共同指挥。与他们并肩作战的还有保加利亚军队。

“公爵阁下!奥匈军正在从特伦蒂诺方向发动进攻!”

“现在真正的问题不是特伦蒂诺!德国人已经过了伊松佐河!”

不同于此前奥匈军与意军在陡峭的阿尔卑斯山北部与特伦蒂诺一线苦战,德国军队选择了地形较为平缓的伊松佐河流域进攻。

伊松佐河贯穿意大利与斯洛文尼亚的边境地带,该地早已被奥匈帝国要塞化。因北方的特伦蒂诺地区突出于意大利境内,战略意义更重,因此意军在伊松佐方向上始终保持防御态势。

轰!轰隆!!

“是战舰!协约国的战舰正在炮击我们!”

“意大利皇家海军到底在干什么?!”

然而,那样的局势到今天为止便宣告终结了。

在东线对俄国军队大杀四方、战斗经验飙升的德国军队,在海军火力支援下,仿佛也在借此发泄对王子之事的不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无情地碾碎着意军的防线。

而本应前来支援的意大利海军,却因在西西里遭遇协约国舰队的重创,如今连罗马外海都难以守住。

“唉......”

对意大利而言,这是一场历史的重演,卡波雷托战役(第十二次伊松佐战役)的噩梦再临。

而只知让数十万大军“冲锋、再冲锋”,却毫无战果的意大利总司令路易吉·卡多尔纳,面对被敌军压得漆黑一片的战线,只能吐出一声绝望的叹息。

他的思维早已崩溃,双眼空洞到不知在看向何方。

“司令官阁下,特伦蒂诺方向请求支援!奥匈军的兵力太多了!”

“渡过伊松佐河的德军正率先遣坦克部队向乌迪内推进。阿奥斯塔公爵请求增援!”

“请尽快下达命令!”

在接连不断的战报轰炸下,原本沉浸在否认现实中的卡多尔纳终于清醒过来,艰难地张了张口。

此刻,整个意大利王国的命运,都握在他手中。

毕竟就连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的堂兄、王位第二顺位继承人,也是意大利军中屈指可数的名将,不败的元帅,阿奥斯塔公爵埃马努埃莱·菲利贝托亲王,都已在低头求援。

此刻,正该是他为祖国觉醒,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或者释放那被压抑在体内已久的潜力的时刻......但——

“挡住......无论如何都给我挡住!就算把士兵一个个扔上去,也要挡住!”

可惜,卡多尔纳这个废物将军根本不具备这样的能力。

他只会像往常那样,把无辜的士兵一批又一批地往火线上填。

所谓能够拯救意大利的奇谋妙计?在他脑中根本连个影子都没有。

其结果,自然也不出意料。

“撤退!撤退啊啊啊!!”

自战斗打响以来几乎停滞不前的意大利战线,终于崩溃了。

即便意大利士兵战斗再英勇,他们或许尚能抵挡奥匈军,但面对德意志帝国这架战争机器,根本毫无胜算。

眼看着最担心的局面即将成为现实,意大利的政界也开始变得焦头烂额。

......

“......已经无可挽回了。现在除了投降,别无选择。”

在意大利议会中,有人用疲惫而无力的声音说道。

当然,这话在俄罗斯退出战争之后就被反复提起过,但如今与当初不同的是,没有人再试图反驳,也没有人再去怒斥说话的人。

“奥斯曼已经投降。而现在协约国越过伊松佐河,占领了乌迪内,正朝皮亚韦河方向进军,目的就是彻底终结我们意大利。”

一旦德军突破皮亚韦河,近在咫尺的威尼斯将首当其冲。

“而威尼斯一旦陷落,博洛尼亚、佛罗伦萨,甚至我们所在的罗马,德军都会势如破竹般席卷而来。”

正如同当年摧毁西罗马帝国的阿拉里克那样,二十世纪的意大利,正面临着梦魇般的再临。

“曾在罗马大肆劫掠的兰茨克内西特(Landsknecht)的后裔,如今也已踏上这片土地。在迎来最坏的结局前,我们必须像奥斯曼一样主动谈判,尽力保全国土!”

“可陛下他......至今仍高喊着要抗战到底。”

确实如此。

就像他的祖父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那样,梦想着完成意大利统一的最后一步,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把国家带入战争,并在前线连连失利的情况下,依旧拒绝认输,誓言战斗到底。

他当然明白,一旦投降,王座将不复存在。

最糟糕的情况是,萨伏依王室将步罗曼诺夫的后尘,被逐出国门,不仅失去王位,连国家都将一并失去,成为无根之人。

当然,奥斯曼帝国不久前投降的穆罕默德五世还保住了王位,但他的处境与这个“侏儒国王”天差地别。

穆罕默德五世本就不情愿参战,是在伊斯麦尔·恩维尔的胁迫下(而恩维尔又是因为丘吉尔)才勉强答应的,最终在促成投降中也起了关键作用;可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却是从一开始就积极主战。

而只要他继续坐在王位上,协约国之人,汉斯·冯·乔与弗朗茨·斐迪南皇帝,绝不会心慈手软。

他也可以选择退位,把王位传给儿子,但现在还是1914年,不是二战之后,他的长子翁贝托当时也不过是个十岁的毛头小子,根本无法接班。

所以说,对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三世而言,与协约国谈判让出王位这一选项,自始至终都不存在,留下的答案,唯有一个——战斗。

而那些对连日来的混战和不断崩溃的局势早已感到心力交瘁的意大利政客们,却只想摆脱这场无解的战争,这种现实几乎让人抓狂。

“听说国王甚至准备弃守罗马,南下坚持抗战。”

“萨伏依的国王?与其等着被日耳曼人俘虏,看样子他更想先被那不勒斯人撕成碎片吧。”

“我们的萨兰德拉首相现在又在干什么?”

“还躲在家里闭门不出呢。搞不好正准备跑路,趁协约国抓他之前溜出国境也说不定。萨兰德拉可是那个当初联合法国,把意大利拖进这场狗屎战争的罪魁祸首。”

“唉......早该听焦利蒂首相的话的......”

面对无可理喻的国王,和一个窝在房间不出门的“家里蹲”首相,聚集在议会的议员们纷纷叹息连连。

当然,现在后悔也早已为时已晚。

“最后,我们的选择只有一个——把国王拉下台。”

“你、你说什么?”

终于,有人说出了所有人心底都明白,却无人敢言的事实。

“尼蒂大臣,你疯了吗?你竟敢说要罢黜陛下!”

面对众人的惊愕与怒斥,说出这番话的正是意大利王国自由党出身、如今却受到俄国革命启发与影响,观念发生转变的现任农业与商业大臣的弗朗切斯科·萨韦里奥·尼蒂(Francesco  Saverio  Nitti),他不屑地哼了一声。

“哼,别装忠臣了。你们谁心里没想过?既然国王执意固执己见,不如学奥斯曼对待恩维尔那样,直接把他踢下去,反倒能为国家争得一线生机。”

面对尼蒂一针见血的发言,政客们一时语塞。

因为他说的......没错。

“若想让意大利至少得以延续,就必须赶紧把这位侏儒国王,还有那个完全放弃责任的废物首相统统赶下台。这是最现实、也是唯一的出路。个人而言,我当然希望借此机会建立共和制,但这恐怕很难做到,只能从王室里找个稍微像样点的人代替。”

的确,虽然美国已经参战,但主导协约国的三大强权——德国、英国、奥匈帝国,全都是君主制国家,对于“共和国”压根没兴趣。

“我也赞同尼蒂大臣的意见。虽然作为意大利王国的臣子,这样的行为确实不够忠诚,但现在能拯救局势的方法,唯有让国王退位。”

“奥尔兰多大臣......”

连曾在原本历史中担任意大利首相、并作为“协约国四巨头”之一出席巴黎和会的司法部长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奥尔兰多(Vittorio  Emanuele  Orlando)也点头赞同尼蒂的意见,动摇了不少原本还在犹豫的议员。

虽然奥尔兰多也曾和萨兰德拉一样支持战争(说到底,在场的大多数政客当初都支持),但至少他看得清现实。而此刻的意大利,需要和平。

也需要一个能代替众人,背负“战争罪人”之名,成为牺牲品的人。

“那么,接下来你们打算怎么办?”

尼蒂催促着众人尽快决定,但议员们依旧踌躇不前,迟迟无法下定决心。

“砰!”

“出、出大事了!驻守西西里的莱托-福尔贝克与德属非洲军团已经渡过墨西拿海峡,在雷焦卡拉布里亚登陆了!”

“!!!”

可他们原本就没有太多时间可以犹豫。

因为,意大利的灭亡,已近在眼前。

......

砰!砰砰!!

“哇哈哈哈哈!!都跟我冲啊!!”

“......那家伙又来了。”

“喂!别磨磨蹭蹭的,快跟上!把卡拉布里亚那地方一口气拿下来,一定要比马肯森那老头更早成为罗马的征服者!”

“是是,知道了,中尉阁下,隆美尔中尉。”

在德意志海军、皇家海军和希腊海军猛烈的炮击下,雷焦卡拉布里亚已沦为一片火海。而看着隆美尔一如既往地率先发起疯狂冲锋,紧跟在他身后的德国士兵和阿斯卡里士兵们只能无奈地摇头。

不论是在北非还是在这里,这家伙对命一点儿都不在意,真是始终如一。

更搞笑的是,他每次这么疯冲,战功还都能拿得手软。

就像在渡过墨西拿海之前,隆美尔才刚刚在莱托福贝克司令官的推荐下,获得了“蓝马克斯勋章”。

而现在,隆美尔和他那支部队也正趁着联军大规模突袭登陆、把意大利军吓得四散奔逃之际,一路踩着他们的尸体,把整整一个师给打得溃不成军。

真不知道这家伙是该让人放心,还是让人感叹上司疯得像个神经病,却又狡猾得像只狐狸。

——呜!!

“Go!  Go!  Go!”

“要是在加里波利战役那时候也这么顺利,该有多好啊!”

就在隆美尔部队像往常一样横冲直撞、碾碎前方一切障碍的同时,英国军队和其他后续部队也纷纷登陆雷焦卡拉布里亚,甚至还有人因为这次的登陆太过轻松而感到遗憾。

“中队长,我们现在怎么办?”

“我们?我们啥也做不了,下士。去,把白旗找出来吧。”

而此时此刻,大部分兵力早就被调去意大利北部战线的意大利军,就算想战,也根本没人能上场。他们甚至连与协约联军交战的念头都提不起,只能叹着气,举起了双手。

他们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


  https://vvadz.cc/book/39165576/3982170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