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扶明 > 第668章择主而事

第668章择主而事


严起恒闻语又道“那鲁王殿下呢”
        堵胤锡皱起眉头,不过还是道“殿下英武,知兵善战,乃当世贤王,确为储君最佳人选,只可惜”
        严起恒继续道“吴越王,赵博安如何”
        堵胤锡喝了口茶,半响回道“赵博安本来当世英雄,可观其近来行径,他日必为汉贼”
        严起恒闻语,不再说话,堵胤锡目光扫视他一眼,也不再言。
        主战派在何腾蛟上位后,遭受巨大打击,堵胤锡被迫隐居君山,而另一位大佬江西总督万元吉,则死于流放广西途中,令不少人都寒了心。
        堵胤锡见严起恒接连发问,已经察觉到严起恒的心思,不过他并没有劝说严起恒,人各有志,主战派摊上他这么个大佬,立下赫赫战功,却遭受不公平的待遇,他没有脸面要求,他们还像以前一样,保持一颗赤子之心。
        堵胤锡已经明白,严起恒过来,其实是想劝他,重新选择可以辅佐的明主,但是他不可能这么做,
        堵胤锡站起身来,叹了口气,“吃口饭再走吧”
        当下,堵胤锡与严起恒,在草堂用饭,接下来两人不了政事,只话了些家常,谈起一些熟人,而每提起一些亡故的同袍,两人都是一阵叹息。
        “恩相如今天下变幻莫测,谁主沉浮,尚未可知。为自身计,恩相应早做打算”严起恒站在岸边,躬身道别。
        堵胤锡却道“荆州之事,老夫虽料定,孙可望必不会扩大事态,但处理不好,还是会让北边渔利。江浙事变,朝廷已经伤了元气,令满清占去数府之地。荆州之事,你务必处理妥当,不能再让满清渔利。若是又让满清借机占据数城,此消彼长之下,对天下乃大不利”
        严起恒闻堵胤锡之语,知道老上司,虽说被罢官,遭受不公,但心中依旧向着朝廷,不会给自己留后路,于是摇了摇头,登上船头,然后一拱手,转身入仓。
        小船儿上,堵钟麟荡起船橹,离开君山,往岳州而去。
        严起恒在君山拜见了堵胤锡后,遂即与随从,前往荆州,去处理西川兵哗变一事。
        在前往荆州的官道上,严起恒领着数旗,纵马奔行。
        这时,副使张家玉,追上严起恒,两马齐头并进,不禁问道“就要到荆州了先前在君山,大人为何不将想法告知阁老”
        严起恒目光注视前方,一边夹紧马腹,一边随口回道“阁老为人,我十分清楚,他不会同意我们的想法,况且”
        张家玉抽了一鞭子在马臀上,冷笑接过话头道“况且,就算让阁老选,阁老也不会选择孙可望”
        严起恒奔驰中。回头看了张家玉一眼,见他神情颇为不屑,沉声道“看来你也不想选孙可望。”
        张家玉没有回答,严起恒见此,呼出一口长气,“那就先看看孙可望的虚实吧”
        语毕,严起恒忽然一扯马缰绳,冲上了一座山丘,驻马远眺荆州城,身后骑兵,立时跟着冲上来,勒停了马缰。
        这时,严起恒向西眺望,发现荆州城外,大营蔓延,不禁心头一惊,皱眉道“朝廷的情报有误”
        张家玉脸色也沉了下来,“看架势,至少有十几万人啊”说完,他不禁愠怒道“荆州来了这么多西川兵,怎么没一个人通知我们,难道傅上瑞的人都是瞎子、聋子吗”
        严起恒扯动马缰,控制着被西军连营气势所骇,有些不听话的战马,舔了舔嘴唇道“他是何腾蛟的人,不可能帮本官”
        张家玉道“难道他们想将荆州的事情闹大,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严起恒摇了摇头,讽刺道“何阁老的想法清奇,常常会有损人不利己之举,本官现在也不知晓,他们有什么想法。”
        说完,众人沉默着注视,成片的军营,张家玉打破沉默道“看着架势,莫非孙可望到了荆州”
        “他来了更好,免得本官入川”严起恒语毕,便一拔马缰,便冲下了山坡,满是豪情的朗声大喝,“随本官去会会这个西南枭雄”
        张家玉等人连忙拔马,紧随于后,众人绝尘奔向荆州。
        荆州城,已经集结了十五万西川兵,不过孙可望确实没有轻举妄动。
        如今这局势,天下任何一方势力,想要破局,都很艰难,而对于南明内部的各方势力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隆武朝想削藩,可削得不好,引发叛乱,清军立时插手,孙可望想出川,一旦与隆武朝交战,清军肯定也会横插一杠子。
        总之,各方相互牵制,又有满清虎视眈眈,只要明朝内部一乱,清军必然乘机渔利,着实让明朝内部,有心壮大实力的各方势力,十分被动,不敢轻举妄动。
        在这些势力之中,各方想要壮大自身势力,就得损害同一阵营内,其他的势力的利益,而满清又会趁机渔利,让任何一个想要夺取明朝统治权的势力,都举步维艰,难以打破局面。
        隆武朝廷想通过消藩,来统一内部,结果便是惨重的失败,现在孙可望要出川,占据荆州,便是损害了同一阵营中,隆武朝廷的利益,一旦两方发生大战,清军必然渔利。
        孙可望作为一方霸主,多少有些大局观,他能在明朝最危机的时刻,率兵出云贵,入川抗击清军,为明朝分担压力,便是因为他知道,唇亡齿寒,不能让满清一家独大的道理。
        因此,孙可望到了荆州后,虽对湖广垂涎欲滴,却也不敢妄动。
        毕竟有隆武朝廷的例子在前,孙可望只能在行宫内,苦思破局的对策。
        在大明内部几大势力之中,赵铭已经有了他的破局之策,就是在南洋扩张,找到了新的增量力量,清军对此无机可乘。而隆武朝进行削藩的破局之策,已经破产。朱以海、孙可望则还没有打破局面,发展自身势力的策略。
        这时,孙可望正站在书房内,面对着地图出神,部将冯双礼,走进来抱拳行礼,“大王,朝廷使者到驿馆了”
        孙可望思绪被拉回来,眉头一挑,“终于来了”
        。


  https://vvadz.cc/book/4013/290711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