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565章 乱世人不如盛世犬,盛世人不如乱世马

第565章 乱世人不如盛世犬,盛世人不如乱世马


“他们在玩一种很新颖的东西,通过控制交换价值,来搜刮掉百姓口碗中最后的一粒米,身上的最后一块布,还让百姓难以反抗。”

“用通俗的话来解释就是,他们在印钱。”

对着毕自严笑了笑,朱由校开口道。

“每年百姓生产出的物资,都是有一个数额的,而南直隶大户们的手中又有着大量的货币。”

“囤积居奇四个字,道明了经济的本质。”

“通过白银,他们可以肆意的玩弄百姓。”

转头看着屋内一个个忙碌的宫女,朱由校声音幽幽的道。

“朕方登基之时,先帝出银两百万,犒赏天下诸军,那个时候,朕就察觉到了某些人,想要和朝廷争夺货币的控制权。”

“但在当时,朕手中无兵,也不知道是谁在背后搞鬼,所以那件事情最终只能以朕令户部在京城扑买物资运至辽东而结束。”

“但毕师走了一趟南直隶,想来也已经知道了那些人是谁。”

“是。”

闻言,毕自严点了点头,表情有些严肃。

这次南直隶抄家的过程中,查抄出的大量现银,有存在银号里的,有放在自家库房中的,还有埋藏在猪圈里的。

此刻听皇帝的话,毕自严就能想到南直隶的那些大户的操作。

在大量白银的驱使下,官吏为之奔走聒噪,百姓仰之鼻息而活,朝廷威严不再。

“平准,均输。”

脸色严肃的看着皇帝,毕自严沉声道。

“这两件事情,一定要尽快推行天下,不能再等了。”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摇了摇头。

“毕师还是没有明白事情的关键在哪里。”

“月港那个向大明流入大量白银的口子不堵上,就算有平准均输两策施行,也是治标不治本。”

“那就堵。”

闻言,毕自严一咬牙,开口道。

“白银不受朝廷控制,银币又难以一时间推行世间,月港的存在害多而利少。”

“堵了月港,没了外来的商人送来白银,南方的百姓必然失业,到时候的江南就又是倭寇四起,一片嘉靖年间的乱像了。”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笑着摇了摇头。

“不过,毕师可以寻人上个奏本。”

眯着双眼看着毕自言,朱由校开口道。

“将这件事情放到称上来称上一称,看看到时候是那头重,那头轻。”

“臣孟浪。”

闻言,毕自严就知道了皇帝的打算,躬身对皇帝行了一礼。

皇帝想要做的是堵和放任两个选项中间的那条。

而他想的也是那个选项。

课税。

摆了摆手,示意毕自严平身,朱由校推开作坊的门,走入了其间。

见到有人进来,除了监督的太监上前见礼,正在纺织的宫女太监们是动都没有动。

这也是皇帝来的次数多了,大伙儿都习惯了。

带着毕自严来到放着成布的地方,从堆起的布中拿起一块布头,朱由校转头看向毕自严问道。

“朕赐给毕师的那件大氅,穿着可暖和?”

“非常暖和。”

点了点头,从皇帝的手中接过布头,用手在上面摸了摸,毕自严当即就感觉到了这块布料的不同。

“陛下,这是?”

看向皇帝,毕自严的双眼中俱是疑惑。

“羊毛织造而成的大氅,穿着虽是暖和,但却不抗造,很是容易破损。”

“并且,还不好用水洗,不然就会缩水。”

想到自己的那件大氅,朱由校就直皱眉。

保暖效果杠杠滴,但穿着骑了一次马后他就发现跳线了。

没办法,羊毛纤维因为中间有个空洞,相比于棉花的植物纤维更脆弱。

而且,羊毛水洗缩水的问题非常严重,还不能捶打,全程都要手搓。

“朕稍微琢磨一下后,就发现可以将羊毛和棉花混合在一起纺织。”

“用五成的羊毛混合上五成的棉花织布,虽然相比于纯羊毛的布会变的有些不保暖,但却要耐造上许多。”

“而若是继续降低羊毛的比例,用三成的羊毛混合上七成的棉花,织出来的布其耐用性相比于棉布也没弱多少,而且还比棉布保暖。”

“这绵羊身上的毛有了可去之处,毕师知道这代表什么吗?”

“朝廷就有了驯服鞑靼的手段。”

闻言,毕自严的双眼一亮,当即开口道。

“一旦鞑靼人将草场都用来养了羊,那他们今后就再也不是威胁了。”

能卷成进士,又卷到布政使,毕自严的脑子反应速度在这个世界上都是一流的。

听到皇帝的话,当即在自己的脑中补上了后续一连串的内容。

“朕带你看看这些羊毛和棉花都是怎么处理的。”

带着毕自严走出这间作坊,往后又走了一段路,就来到了后面正在烧水洗毛的大池子边上。

“工人们将收购到的羊毛都拿到这里来之后,丢到热水池子里,再加上碱石,刷洗之后,就会脱去那股腥臭之味。”

“洗干净后,就来到了这里。”

带着毕自严走进一件奇怪的屋子,朱由校指着屋内的情况开口道。

“这里是混合室。”

只见寒冬之中,这屋子中却是有一群太监正卖力的蹬着一个个“动感单车”。

双动活塞式风箱,中国在鼓风技术方面最重要的发明,早在唐宋之时,就已经出现。

前元至元十七年印制的《演禽斗数三世相书》中,刊载着世界上最早的双动式活塞风箱图,而该书的初次刊印是在宋代,据传是李唐李淳风所著。而欧洲,在十六世纪才有了和这个类似的双动往复式水泵。

因为风箱是往复式的,所以稍微改动一下之后,就能利用齿轮来进行驱动。

这边太监们在蹬着踏板的同时,就会带动那边鼓风机上的拉杆进行往复运动。

什么?拉出来后回不去?
能说出这种话的一定连蒸汽机的基本原理都不知道。

往复式运动和圆周运动是最容易互相转换的。

太过复杂的方式且不说,光是在风箱中加一个巨大的钢簧,就可以实现推杆自动回弹。

“将晒干的羊毛和棉花以固定的比例混合后送入这间混合房内,再用强风吹鼓,就可以将两者混合均匀。”

“待吹上七七四千九百次后,工人们再将这混合好的原料拿到这件房中。”

带着毕自严来到自己花了两个月时间弄出来的伟大发明前,指着里面正在转动的五个巨大刺辊,朱由校颇为得意的道。

“朕让人做的这台机器,可以用非常快速的速度对原料进行梳理。”

“走过这前四道刺辊,来到最后一道刺辊上的,就已经是层次分明的粗纱。”

“接下来,织工们就会对这些粗砂分成毛条,然后纺织成线。”

“这一台梳毛机一日所梳羊毛,可比的上一百个熟练的弹棉工人一日的产量。”

“而且,只要做好机器维护,工人轮番更替,这台梳毛机可昼夜不息。”

伸手在眼前机器的架子上拍了拍,朱由校摇头道。

“这一台机器,就花了朕三千两银子。”

“这么贵?”

听到皇帝的话,毕自严的眉头就是一跳。

三千两银子一台机器,这得生产多少棉布才能赚回来。

他刚从南直隶回来,对于那边的物价也是有所了解。

一般的棉布,一匹也就一到两钱银之间,精纺棉布也就二到三钱银。

而这一台机器的价格。。。想到自己在南直隶的见闻,毕自严的脸色就黯淡了下来。

“陛下,这东西,恐怕在南直隶是推广不开的。”

看着兴高采烈,炫耀着自己物件的皇帝,毕自严叹了口气。

“在南直隶,在大江南北,田间地头耕作的,不是牛,不是驴,而是人。”

看着皇帝,毕自严叹了口气,将自己在南直隶的所见所闻说了出来。

街头巷尾,不见牛车马车,俱是轿夫抬人。

有那大户,即便是家中养着北国骏马,出行也不骑,非要人抬轿子,就俩字,显摆。

南直隶那边,秋后大户家的田亩防蝗要翻地,有驴也不用,人来做。

深耕细作这个词,本身是牛该干的活儿,但都是人一点点的去翻,甚至连驴也不用,有牲畜也不用,就是用人。

而原因也很简单,人比驴便宜。

“乡间地头的百姓,且不如士绅大户家的驴。”

“。。。”

听到毕自严的话,朱由校的脸色也跟着阴沉了下来。

沉默了好一会儿后,朱由校才深吸了一口气,看向毕自严问道。

“毕师知道解决问题最简单的办法是什么吗?”

“臣不知。”

闻言,毕自严摇了摇头。

对于南直隶的问题,他想了几个月,一路想回到了京城,也拿不出一个好的办法来处理。

这一刻,他只觉得自己是连一个裱糊匠都做不好。

“让人变少了,问题他自然就解决了。”

从袖中拿出自己的烟斗点上,深吸了一口后,突出一长串的烟雾,朱由校幽幽的道。

“毕师回去就开始准备吧。”

“今年五月,出兵北伐,收复大宁。”

“臣遵旨。”

闻言,毕自严脸色沉重的对皇帝躬身行了一礼,转身离开了西苑。

看着毕自严离开的方向,朱由校叹了口气。

“乱世人不如盛世犬。”

“盛世人不如乱世马。”

“皇爷,毕懋康和孙元化去了虎贲卫营中,说是火炮有了新的进展,让士卒们瞧瞧,皇爷要不去看看?”

看到了皇帝面色不好看,刘时敏的眼珠子一转,上前小声的道。

“哦?”

听到刘时敏的话,朱由校的眉头就是一挑。

“火炮?那就去看看。”

跟在刘时敏的身后,朱由校很快就进了虎贲卫在西苑的驻地。

虽然曹文诏离开了,但虎贲卫还留下了最后一营兵卒护在朱由校这个皇帝的身边。

“这是?”

看着眼前展示出来的火炮,朱由校就忍不住摸起了自己的下巴。

“启奏陛下,拉火管臣做出来了。”

一见到皇帝,孙元化和毕懋康两个火器专家就迫不及待的迎了上来。

“拉火管做出来了,那炮呢?”

听到两人的话,朱由校的眉头就是一挑。

“臣等根据陛下改良火铳的图纸,在大小将军炮上也做了改良。”

闻言,两人带着朱由校来到了校场之上,只见一门火炮已经被架了起来,对准了堆放在一起的杂物。

“臣先给陛下开一炮看看。”

将皇帝带到远处的掩体后,孙元化一拉手中的绳子,架好的火炮当即就发出一声怒吼。

“非常好。”

看着被发射出去的炮弹,朱由校不由的出声音夸奖了一句。

“这就是拉火管,臣等试验了上千种材料,最终才定下了这拉火管的材料。”

适时的将一根铜管呈给皇帝,毕懋康开口解释道。

拉火管,说来简单。

就是在一根装填火药的铜管里塞进一根弯曲成波状的铜丝,在铜丝上用胶水粘满琉璃粉末来磨擦生火。

但如何保证这拉火管不会莫名其妙的炸了,可就是个技术活了。

毕懋康和孙元化两人,带着一队不务正业的人试了足足有半年,才算是找到了合适黏在铜丝上摩擦点火的东西——玻璃粉。

铁屑不行,因为铁屑稍微一摩擦就可能会撞出火花,点燃拉火管。

而拉火管这东西,虽然和火药是分开存放的,但也不能放任这么烧不是么。

“你们还真把后膛炮做出来了。”

双手捅在袖中,来到这门炮的周围,仔细的打量了一番后,朱由校不由的惊叹一声。

大明的诸多火炮中,是有后膛炮的——子母炮。

这种炮的优点是射速高,但由于气密性差,所以射成相比于后膛炮要差上老多了。

示意几个小太监将炮口移动向下,朱由校终于是明白了孙元化和毕懋康是怎么做的了。

这两人弄出了楔式炮闩!

不用人教,朱由校就一把拉开了这门火炮的炮闩。

没有看到弹壳。

因为现在火炮装药虽然是定量装药,但却是用布来包裹。

“你们再放一炮给朕看看。”

“臣遵旨。”

见到皇帝这般样子,孙元化和毕懋康的脸上当即就露出了喜色,连忙上前开始倒腾。

先换掉拉火管,然后拉开炮闩,用一根长长的,头上有棉布的杆子炮火身中捅上一捅,清理掉刚才发射过后的残留。

然后将一枚新的铁弹塞入炮膛之中,再塞入火药包,而后合上炮门。

这样,一次新的发射就已经准备好了。

待皇帝再次到了掩体后,这次是毕懋康拉响了手中的绳子。

只听又是一声炮响,弹丸再次被发射了出去。

“赏!大赏!”(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40885904/8488412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