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5章 放开漕运限制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野狗骨头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既然被人认出来了,朱由校也就没了继续装的兴趣。
三两句给兴于世吩咐了从民间收粮的事儿,就带着锦衣卫离去。
临走之时,朱由校还给陪在身侧的太监吩咐了一句。
“那个漕运总督赵于逵还没离京吧,让他明天来见朕。”
赵于逵的确还没离京,他在忙着向度支司讨要银子。
“臣赵于逵恭请圣安。”
次日一早,赵玉奎就被太监带着进了西苑,一进御书房,赵于奎恭恭敬敬的行了一个大礼。
没有第一时间让他站起来,朱由校从椅子上站起来,绕着这个赵于逵转了起来。
眼珠转动,赵于逵明显察觉到了皇帝在打量自己。
“朕安,平身吧。”
转了一圈后,朱由校满意的在椅子上做了下来。
皮肤晒的黝黑,身形消瘦,是个务实的官。
“臣谢陛下隆恩。”
听到了皇帝的话,赵于逵松了口气,站了起来。
“这是你的奏本,给朕说说漕运的事儿。”
将赵于逵前些日子上的奏本丢给他,朱由校看着赵于逵道。
“从漕运最基础的地方说。”
“臣遵旨。”
闻言,赵于逵一躬身,就说了起来。
大明最初的漕运,是粮长制,每个区域的税粮要运输的目的地不同,由当地田亩最多的人负责征收和运送。
永乐十二年,迁都之后,北京粮食供给开始困难,漕运就改为了漕军运送,令北京、山东、山西、河南、中都、直隶所属卫所,不分屯守,各选军土,以指挥、千百户率领,都指挥总管,入漕运粮。
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
支运法,由还在的粮长和漕军共同承担运粮责任,粮长四成,漕军六成。
第二阶段为兑运法,粮长就近交粮和运费给卫所,然后由漕军运输。
第三阶段为长运法,官府征粮,漕军直接下江南取粮,粮长连运到卫所都不用了。
现在,大明使用的就是长运法。
听完了大明漕运的发展,朱由校沉默了一会儿后,缓声问道。
“漕运的船呢?”
“回陛下,漕运所用之船,多由松木、楠木、杉木所制,分为浅船和遮洋船两种,浅船底长五丈二尺,头长九尺五寸。遮洋船底长六丈,头长一丈ー尺。”
“漕船沿运河而行,每府都有码头,供漕船进行维修。”
“你前番上奏,讨要银两,说有人公器私用,这个私,是谁啊?”
停下敲动的手指,朱由校看向赵于逵,幽幽的到。
“是。。。”
听到皇帝如此问自己,赵于逵扑通一声贵了下来。
好一会儿,御书房内都是一阵沉默。
忍受不住这个寂静,赵于逵抬起头看了眼皇帝,发现皇帝还在看着自己,连忙低下了头。
“呵呵呵。”
看着赵于逵这个样子,朱由校冷笑两声。
“让朕猜猜,你说的,是前任漕运总督,李三才吧。”
“回陛下。”
听到皇帝说出的那个名字,赵于逵瞬间睁大了眼睛。
胆大的抬起头看了眼皇帝,赵于逵心一横,补充道。
“回陛下,还有河道总督王佐、户部右侍郎总督漕运兼凤阳巡抚王纪。”
名字已经报出来了,赵于逵也不再藏着掖着,将他在漕运上看到的乱像都说了出来。
“此三人狼狈为奸,贪污河道修缮银,变卖漕粮,强迫漕军为其服役。”
随着赵于逵的叙述,一个庞大的,牵扯到南北两景晨的庞大公器私用网络在皇帝的面前缓缓铺开。
工部、户部、漕运总督衙门、河运总督衙门、各地巡抚衙门、各地漕军卫所都被牵扯其中。
贪污都是小事儿。
最大的问题在于,本该给朝廷运输漕粮的漕军,被这些人调遣去做了生意,给人运输布匹、茶叶等物。
砰砰砰。
待赵于逵说到最后,朱由校被气的用手在桌子上敲了几下。
虽然早就预料到了漕运中存在着庞大的问题,但没想到牵扯到这么多。
“好好好,我大明真是遍地忠臣。”
赵于逵说了一半,御书房内的太监和宫女都已经跪了下去。
看到皇帝离谱的夸起了这些人是忠臣,刘时敏感觉有些懵逼,抬头看向皇帝。
“皇爷息怒。”
“提督河道漕运的太监呢?回京没有。”
“回,回皇爷。”
抬起头有些懵逼的看了眼皇帝,刘时敏勾下头。
“神庙未设河道太监。”
“。。。”
看着跪在地上的刘时敏,朱由校感觉到一阵无语。
万历你个完犊子玩意儿。
捞钱找不到地方。
该下手的地方不去,不该下手的地方下狠手是吧。
朱由校让万历的搞事给气的不轻,在原地踱起了步。
“赵于逵。”
“臣在。”
闻言,赵于逵连忙出声应道。
“朕记得你是个军籍吧?”
“回陛下,臣确实是军籍。”
赵于逵抬起头看着皇帝,不知皇帝想做什么。
“会做生意吗?”
“做生意?”
听到皇帝的话,赵于逵就是一个意外,头摇的和泼浪鼓一样。
“臣不会。”
问文官会不会做生意,你这不侮辱人么。
“你且起来吧。”
示意赵于逵起身,朱由校看着对方道。
“漕运的问题,不能用衙门的方式解决,要用商人的方式解决。”
“你所说的,李三才、王佐、王纪这些人,公器私用,让朝廷的漕军,替商人运输货物,这是为什么?”
“是因为那些商人发现,通过朝廷的漕军运输货物北上,其成本比自己运输北上要低。”
“常言道,堵不如疏,既然漕军在负责运输漕粮之外,还负责运输货物,哪就让他们运吧。”
朱由校接下来的话,超出了在场众人的想象,包括赵于逵。
“可是陛下,若是许运商货,则京城漕粮恐难以维系啊。”
听到了皇帝的话,赵于逵立马就出声道。
“扩大运量,允许民间商户参与其中。”
挥手示意赵于逵冷静,朱由校看着对方道。
“稍后,朕给你一份条陈,你按照朕的条陈给朕上份奏章,改漕运。”
“至于你说的李三才、王纪、王佐等人,上道奏章,朕让人去查。”
“臣跪谢陛下大恩。”
听到皇帝终于决定对漕运进行改变,赵于逵连忙跪地谢恩道。
“臣万不敢有负陛下。”(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40885904/8488443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