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4章 走登基流程

第4章 走登基流程


第4章  走登基流程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一,乙亥日,三点四十分。

        此时,宫门刚刚打开不久,随着一阵急促的丧钟。

        “皇上驾崩了!”

        从乾清宫响起的第一声哀嚎,向外扩散。

        登基仅29天的泰昌皇帝正式下线。

        在内阁首辅方从哲的带领下,三辅臣、五尚书在一团火把的簇拥下走进乾清宫,在瞻仰或者说亲眼见到了已经嗝屁的泰昌皇帝后,来到乾清宫东暖阁外,跪下道。

        “臣等请见皇长子殿下。”

        “臣等请见皇长子殿下。”

        “臣等请见皇长子殿下。”

        而东林呢,此时也有些麻,这投资了二三十年的皇帝,这才一个月,人就把自己给玩没了,成本都没收回来好嘛?

        令旨谕兵部、卫官军戒严中外。

        这群没节操的大臣,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做急智。

        方从哲让李可灼给泰昌献药,这明摆着是讨好皇帝,在朝中东林渐盛的情况下,先别说再继续待在首辅位置上,能保证自己安稳退休就行了。

        先后两代英国公亲自抬轿,在一众朝廷大员的簇拥下,向着文华殿而去。

        然后就是什么在位不足一年,用半年补上之类的,这些全部通过。

        先是礼部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告诉上面的人,人间天子又换了。

        礼部、鸿胪寺、教坊司、锦衣卫都已经做好准备。

        上午九点,一道道令旨开始下发。

        上午十点,少傅兼太子太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二进表,朱由校推之不受。

        明末三大案中,移宫案是最诡异的一个,也是发生的最仓促的一个。

        李选侍被朱由校分析了一波利益得失,得到了心心念念的贵妃封号,此刻李选侍也没整幺蛾子,很是上道的带人下拜,而后便连乾清宫都未再进,带人往咸安宫而去。

        看的出来,这英国公不是个抬轿子的好人选,一点儿都不稳。

        泰昌皇帝朱常洛,谥崇天契道英睿恭纯宪文景武渊仁懿孝贞皇帝,定庙号光宗。

        上午八点,礼部尚书孙如游上书,考孝宗皇帝崩于五月辛卯武宗皇帝即位于次日壬辰之例,乞速登宝位,以定天下以安人心。

        至于将要登基的太孙儿,谁认识啊。

        文武官员则是穿着朝服在文华门内外等着。

        当然,李选侍也可能是被王安的“自缢”给吓到的,生怕自己也来个“自缢”。

        然后,就是穿着衮冕服疯狂祭拜。

        万历四十八年,九月初二,丙子日。

        朱由校端坐上方,下面的朝臣开始商议。

        一个满打满算15岁的孩子,在皇帝健在,天天看太子不顺眼的情况下,谁闲的慌么,去烧太孙儿的冷灶。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眇躬,嗣登大宝,夙夜祗惧,罔敢宁居,于凡用人,行政遵明,皇考遗命,力疾举行,哀劳交萃。某,奄至弥留,定数末移,考终河憾,但念朕,绍承洪绪,茕疚方新,志业未就,所期缵述,当属后贤。皇长子茂质英资,克荷神器,宜蚤嗣皇帝位,其恪守祖宗彝宪,亲贤勤学,立政安民,朝讲一遵,典制冠婚,择吉蚤行,出入起居,倍宜兢慎左右,侍御务近,端良内外,文武执臣,尚怀隐痛,同心协赞,永保基图。钦此。”

        这次,朱由校表示,遗命在躬,不敢固逊,勉从所请。

        朱由校准其所奏。

        跟在朱由校身边的方从哲等人闻言,面面相觑。

        哪想到,李可灼的药直接把泰昌皇帝给吃死了,这种情况下,方从哲此时已经是麻的不能再麻了。

        现在泰昌皇帝遗诏已经颁布,而李选侍也已经离开,没有历史上移宫案的那一堆幺蛾子。

        冷哼哼了一声,朱由校连平身都没说,只是示意张维贤继续走,别停下。

        “颁大行皇帝遗诏。”

        这是怎么了?

        大行皇帝驾崩,臣子来的早了还有错了?

        对此,只有刘一燝的眼睛中闪过一丝不安,但官场,在帮别人之前要先保证自身,在这个多事之秋的时候,还是自扫门前雪吧。

        而听到皇帝的那声来的挺早啊,左光斗和杨涟两人到是没什么,但惠世扬等人明显就是心中有鬼,心里咯噔一下。

        “臣等遵旨。”

        待走到半路,突然,路边窜出来几个人,行礼道。

        见到众人都跪好,魏进忠拿出了已经写好的遗诏念到。

        于是,仓促之下,这群人就和王安定下了移宫案的剧本,手动给在宫内搓一个敌人出来——李选侍。

        祭拜完后,朱由校当场换上衮冕。

        到大行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祭拜。

        最后到昭肃恭和章懿王才人灵位前行四拜礼祭拜。

        祭拜完后,继续穿着衮冕服在文华殿后等着。

        因为孝端显皇后、孝靖皇后的尊谥尚未举行,所以先只是草草的封太子妃郭氏、皇帝生母王才人为皇后。

        “父皇驾崩,内阁及六部尚书,商讨先帝大丧,及新帝登基一应事宜。”

        同时,为了表彰内阁首辅三人和五部尚书、张维贤等人准备登基事宜辛苦,赐几人银币若干。

        到神宗皇帝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祭拜。

        到孝靖皇太后神主前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祭拜。

        少傅兼太子少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一进表,朱由校推之不受。

        王安呢?

        一群人跪在地上,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还是杨涟这个二愣子出声问道。

        而后,又穿衮冕服去奉先殿祭拜,告诉老祖宗,朱由校当皇帝了。

        随着三声呼喊,在张维贤的陪同下,缓缓走出东暖阁,来到东暖阁外,已经穿着一身孝服的朱由校在众臣的前方跪下。

        朱由校的年号定为天启。

        剧本上不是说李选侍扣留嗣君,他们前来营救吗?

        <div  class="contentadv">        这怎么人质自己跑出来了?

        但现在这情况,这个剧情是不是不对?

        “来的挺早啊。”

        谕命妇免哭临祀。

        到孝端显皇后几筵前行五拜三叩头大礼祭拜。

        待到都准备好之后,各部执事奏请升殿,然后朱由校坐上龙椅。锦衣卫鸣鞭,百官进内,行五拜三叩首大礼。

        一路上,摇摇晃晃,朱由校都快要被摇吐了。

        “臣等遵旨。”

        而另外一边,在一众重臣的簇拥下来到文华殿,接下来,就是走皇帝登基流程了。

        上午十一点,少傅兼太子太傅英国公张惟贤携公侯、驸马、伯、文武百官、军民耆老等人上三进表。

        现在神宗的三月孝期未过,乾清宫前殿有挂着万历皇帝的牌位,坤宁宫又挂着孝端皇后的牌位,泰昌皇帝的梓宫(棺材)只能放在仁智殿。

        一番祭拜下来,拜的朱由校是头晕眼花,他是真的苦,今年一年,先后死了一个皇后和两个皇帝。

        谕报讣于诸藩。

        朱由校准其所奏。

        “臣杨涟\左光斗参见殿下。”

        同时,内阁首辅方从哲、阁臣刘一燝、韩爌上书,大行皇帝宾天,遗体存放位置要挑个地方。

        而后朱由校先穿着孝服在大行皇帝几案前设酒果祭拜。

        同时,内阁上奏,令张鼐等八人将大行皇帝的遗诏带着前往各省开读。就是告诉天下人又换皇帝了。

        对于这些,朱由校满心的吐槽,这段剧情很拖沓的好嘛,就不能跳剧情么。

        从地上站起,接过魏进忠手中的圣旨交给方从哲,朱由校出声到。

        同时,已经知道了皇帝驾崩消息的李选侍与后宫嫔妃、皇子皇女、宫女太监跪下接旨。

        “你们不是说宫内有奸人作祟,扣留储君吗?奸人呢?”

        “儿臣遵旨。”

        “奉先皇遗诏,加李选侍为贵妃,迁往咸安宫居住。郑贵妃为皇祖嫔妃,迁往仁寿宫。”

        至于郑贵妃?来都没让来。

        “臣妾遵旨。”

        “去文华殿吧。”

        到恭静端懿温惠郭元妃神主前行四拜礼祭拜。

        “臣等遵旨。”

        杨涟、左光斗等一众人本来还在从文华殿去乾清宫的路上,哪想到半路就撞上了抬着朱由校过来的轿子。

        然后百官再出去,到承天门(现天安门)外等候。

        接着翰林院官给诏书盖印,讫序班举着诏书在殿中转一圈,然后鸿胪寺请命,让颁诏翰林官将诏书交给礼部官,礼部官受诏书置于案上云盘内,从殿左门出。

        而后,礼部官捧诏到承天门上开读,读完之后,将诏书迎至礼部颁行天下。


  https://vvadz.cc/book/40885904/85550989.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