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本相权倾朝野,请陛下驾崩! > 第50章 :九品世家

第50章 :九品世家


通往玉京城的官道上,乌央乌央的铁骑正在行军,旌旗招展,长枪如林,甲胄上残留着肃杀之气。
正是班师回朝的士卒。
个个昂首挺胸,目不斜视,其中许多士卒身上还包着纱布。
沿途百姓
夹道欢迎
此次平叛,四营风光无限,大雪山设伏,代城大战,破青州,取并州,攻雁南道。
一场场惨烈的大战让这支才组建几个月不到的军队彻底地脱胎换骨。
当然
顺风局的厮杀还看不出一支军队真正的底蕴和下限。
唯有经历过真正的血腥大战,才能称之为精锐。
纵观整个平叛的过程
除了石豹带领的林字营外正面以少打多,以步卒硬抗魏武麾下的骑兵,打出不俗的战损比外。
其余三营打的都是顺风仗。
不过苏文有信心,不管是风字营,火字营还是山字营,都能打逆风仗。
能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
哪怕敌众我寡,也能死战不退。
四营铁骑的主心骨,都是他提拔起来的,这些将军的本事,他比谁都了解。
如果不是有勋贵和世家压在他们的头上。
像樊虎,石豹,王破阵,马元波这等帝国悍将早就应该飞黄腾达,而不是埋没于各司衙门内,碌碌无为。
就拿王破阵来说,早些年在雁北道边军服役,作战极为勇猛,人送外号破阵王。
就是因为得罪了魏武,被一贬再贬,从千骑将沦为火头军。
这也是为何王破阵仇视魏文通父子的原因。
要是没有苏文,他现如今还在火头营里烧茶煮饭。
巍峨的玉京城映入眼帘,还有玉京城背后高耸的邙山,相距二十里,就有禁军前来传信。
大周女帝李青柳携文武百官,出城十里迎接苏文班师回朝。
按照惯例,边军不能入京,四营虽然不是边军,但也不隶属于玉京城的卫戍力量。
应当安置在骊山大营,听候陛下的召见。
不过此次李青柳却传诏让苏文将四营兵马和虎贲骑拉到玉京城,接受检阅。
她的想法不难猜
无非就是炫耀武力
以此来威慑群臣和天下的有心人,巩固自己的天子之位。
每隔一炷香的时间,就有锦衣卫和禁军的探马往返,将消息传回李青柳的耳朵里。
十万士卒浩浩荡荡地开赴京师。
于玉京城东门外十里接受满朝文武的检阅。
最前头的是山字营的重骑兵,数千具装骑兵狂奔,所造成的震撼唯有真正的目睹,亲耳听到才能切身地体会。
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当山字营的重骑兵正面冲锋而来的时候,黑压压的甲胄和腾空的烟尘让文武百官头晕目眩。
其中胆小的甚至两股颤颤。
“这就是咱们朝廷的悍卒。”
兵部尚书皇甫松捋着胡须,笑眯眯地感叹,因为他看到了自己的独子皇甫明。
山字营主将
身披重甲,手持大刀,一马当先,身后的黑压压的铁骑跟随。
“果然是精锐。”
许多人附和。
龙辇上,身披龙袍的李青柳双手扶着栏杆,只觉得心潮澎湃,高耸的峰峦随着呼吸晃动,极为壮观。
“这就是朕的军队吗?”
她喃喃自语。
“没错。”
苏文:“这就是陛下的军队。”
重骑兵之后,是身披步人甲,只漏出两个眼窟窿,手持长柄斩马刀的重步卒。
迈着整齐的步伐,列战阵从文武百官眼前走过。
然后是林字营,火字营以及山字营和最后的虎贲骑。
谁敢信?四营士卒在几个月前,还是一群耕田种地的百姓。
黑压压的铁骑一字排开,绵延数里,一眼望不到头,皆面朝龙辇,骑兵下马,步卒单膝跪地。
“参见陛下。”
十万人齐齐大喝,声势之浩大,传遍整个玉京城。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如潮水拍案,让六部官员心惊肉跳。
“好一支骁勇劲骑。”
从巴蜀回来的大理寺卿李贲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李贲朝李青柳道:“陛下,将士们奋勇杀敌,平叛有功,为帝国中流砥柱,当重赏。”
“该赏。”
她含笑点头,目光看向老神自在的宰相苏文,抿嘴道:“相爷也得重赏。”
“数月功夫,调教出这么一支悍卒出来,必然呕心沥血,夙兴夜寐。”
苏文摇头:“微臣不敢窃天之功,此番平叛,全仗将士们上阵杀敌。”
“相爷谦虚了。”
“没错。”
“相爷应该是头功。”
官员们争相开口,拍着他的马屁。
他没有理会,双手拢在袖袍里,似乎在打着瞌睡。
李青柳转身,朝士卒道:“将士们辛苦了。”
“都起来吧。”
“谢陛下。”
“骊山大营内,已经备好接风洗尘的酒宴。”
她的声音不大,却能让每个士卒都听得清楚。
“琼浆任饮,牛羊任食。”
“陛下万岁。”
“陛下万岁。”
十万士卒振臂高呼,气势如虹,万岁之声一浪高过一浪。
龙辇上,李青柳被宽大龙袍包裹的娇躯颤抖,一股子酥麻的感觉涌上心头。
被十万将士高呼万岁,和居于朝堂,整日里面对那些古板的文武官员不同。
让她有种莫名的心安。
百官随时都可能会背叛自己,甚至对自己的命令阳奉阴违。
而这十万将士却不会。
这些将士的高呼,让她作为帝王的虚荣心得到极大的满足。
接受完检阅之后,虎贲骑和四营士卒在各自主将的带领下,前往骊山大营安顿。
身为此番平叛的最大功臣,苏文被李青柳邀请上龙辇,君臣同乘一车,从朱雀门进入玉京城。
沿途人山人海,全都是前来瞻仰苏文和四营大军的百姓,若非城皇司马安排的人手足够多,恐怕都拦不住这些热情的百姓。
禁军大统领照完霜披着甲胄,策马走在龙辇前面,四周还有诸多禁军士卒组成人墙。
“师傅,辛苦了。”
轻纱帐内
李青柳盈盈一笑:“大战前夕,我整宿整宿的睡不着,还是收到八百里加急的捷报后,才睡了个安稳觉。”
“北境平叛之所以能如此顺利。”
苏文轻捋胡须:“陛下颁发的圣旨功不可没。”
“宽恕叛军十余万,既保留了雁南四道的青壮劳力,也向天下人展示了陛下的宽广胸怀。”
不杀
堪称此番平叛的神来之笔
直接瓦解叛军的斗志和士气
历朝历代,老百姓只要能安心种田,谁吃饱了撑的跟着别人造反。
换句话说,被逼的走投无路的只有魏氏父子以及那些勋贵世家,而不是雁南道,青州,并州以及肃州的老百姓。
人家种地种得好好的,甚至新帝登基之后,还减免了三成赋税,眼看着好日子在朝自己招手。
你魏文通突然就把我们强征来跟着造反,要推翻新帝,要回到以前的苦日子。
这些叛军士卒本就心有怨恨。
再加上不杀之策
叛军们没有当场翻脸,就算魏文通厉害的了。
“这就是师傅说的民心吗?”
她托着下巴,眨了眨眼睛,笑嘻嘻地看着苏文。
“没错。”
苏文点头:“民心不以出身高低贵贱,不以王侯寒门,不以勋贵布衣而论。”
“这世上,有一人,就有一颗民心。”
李青柳:“按照师傅的意思,民心不分贵贱,只分多少。”
“那天下的世家大族,多如牛毛,天下声势,世家占据十之八九。”
“他们能代表民心吗?”
她的问题很尖锐,也很现实。
倘若有人能得世家青睐,须臾之间就能名动天下,有世家相助,亦能平步青云,官运亨通。
而世家想要毁掉一个人,也很简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让其臭名远扬。
“能。”
苏文点头:“但并不全能。”
“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天下的世家并非铁板一块,有的自持高洁,有的藏污纳垢。”
“那么世家大族的存在,对朝廷来说究竟是好还是不好?”
李青柳继续问道。
世上自有皇朝开始的那一日,就有世家的存在,甚至世家延续的时间往往比皇朝更久。
三百年的皇朝
千年的世家
就拿五姓七望中的陇西李氏来说,历经五朝而屹立不倒,族中出过的达官显贵不计其数。
单单前朝李唐时,陇西李士就出过八个宰相,六位尚书,至于其他官官职的更多。
向陇西李氏这样的大族,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庞然大物。
类似的世家大族还有不少,他们的子弟,从小就接受练好的教育,拥有普通人难以想象的资源。
练武有众多高深的武学可以随意挑选,还可以请强大的武者当老师。
学文的话
家中典籍多如牛毛,不管是学诗词歌赋,琴棋书画,还是治国之道,亦或者用兵之法,都有大量的名师。
甚至这些世家本身就拥有释经权。
先贤留下的典籍如何解读,就看他们的一张嘴怎么说。
“大量的世家子从小就拥有良好的教育,对于帝国而言,他们属于精英中的精英。”
苏文的语速并不快。
李青柳正襟危坐,双手捏着衣角,好似乖学生在听老师讲课。
“那么紧张做什么?”
他笑了笑。
“老师讲课,弟子当然要端庄些。”
她眼底闪过些许狡黠之色:“而且师傅说的这些东西,都是旁人想不到,或者根本不敢说的。”
“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弟子可不得听仔细了。”
“要是漏听错听,回去非得翻来覆去地睡不着。”
苏文停下来,朝她抛出一个问题。
“青柳,你知道天下最大的世家在哪里吗?”
她思索片刻道:“陇西李氏?”
“非也。”
苏文摇头。
“安南杨氏?”
“非也。”
“淮南济氏。”
“非也。”
一连几个答案都被苏文摇头否则,李青柳眉梢蹙起,脱口而出:“玉京李氏。”
“孺子可教。”
苏文含笑。
“没错。”
“现如今,天下最大的世家就是玉京李氏。”
也就是大周皇室
“历朝历代,皇室都是天下世家之首。”
“为了打下江山,势必会给这些世家许诺极大的好处和权势。”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皇室和天下的世家勋贵属于盟友的关系。”
“世家大族依靠他们根深蒂固的影响力,来帮助皇室统治天下的百姓,稳固皇权。”
“皇室则给予世家他们想要的东西。”
“比如官身不纳税。”
“天下十九道的官员,有半数都出自世家大族,最直接的后果就是这些官员背后的家族依靠官身不纳税,大量兼并田地,圈养家奴。”
“其中豪族,名下动辄几十万亩良田,稍小些的门庭,也有个几千亩,几万亩。”
“甚至兼并百万田亩者,亦有之。”
“替这些世家大族耕种田地的百姓,究竟是他们的家奴,还是我大周的子民?”
“他们是听陛下的,还是听这些世家大族的?”
听罢
李青柳只觉得毛骨悚然。
她道:“自然是听这些世家大族的。”
“而这些世家大族兼并的田地越来越多,自然也就有越来越多的百姓无田可种。”
“他们会做什么?”
“很简单”
“造反。”
“造谁的反?”
“自然是朝廷的反。”
“你听说过什么时候老百姓造反,是造世家的反吗?”
苏文悠悠道:“皇族表面上看和天下的世家大族是联盟,共同治理天下。”
“但从深层次来看,这种盟友关系很短暂,待到皇朝稳定之后,皇权和世家就转变为敌对关系。”
“因为天子需要对天下的百姓负责。”
“这时候,世家大族就成为帝国这个庞然大物身上的蛆虫,不停地啃食着巨人的身体。”
“对上窃取属于天子的权柄,然后用窃取来的权柄,压榨百姓,赚取属于自己的利益。”
“最后好处进入他们的腰包,骂名则是天子背负。”
“这也是为什么先帝在位时,会大肆打压世家勋贵。”
长生帝君虽然不是什么好东西,却也不是蠢货,他在位时就已经看清那些勋贵世家的面孔。
否则也轮不到苏文上位。
“多谢师傅教导。”
李青柳起身,对着苏文恭恭敬敬地行礼。
“原本我想着的是等平叛之后,兵锋正盛时,直接取消官身不纳税。”
苏文苦笑:“不过我还是小看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
“这法子暂时还不能推行。”
“那怎么办?”
她轻叹口气。
虽然当皇帝的时间不久,可李青柳还是真切体会到了那些世家大族的力量。
“暂时保留官身不纳税的特权。”
苏文嘴角扬起:“然后推行九品世家制。”
“九品世家?”
李青柳疑惑。
“没错。”
他点头:“所谓的九品世家,就是将天下的世家划分等级,从一品最差,九品最高。”
“每一品世家划定一条线。”
“就拿最高的九品世家来说,由朝廷来规定九品世家可以圈养多少家奴,名下可以拥有多少免税的土地。”
“八品则次一等。”
“七品更少。”
“九品世家一年有多少个举荐做官的名额,经过朝廷的考核,就可以候补官职。”
“逐品递减。”
“至于他们手里多出来的土地,由朝廷以市价买回来,再租给当地的百姓。”
“一亩地租期为三年,每年上缴朝廷一部分收成。”
“等到租期满期之后,这块地就归这个租赁者。”
“打一棒子,再给一颗甜枣,能最大地减少世家的阻力。”
“这得多少银子啊。”
李青柳耷拉着脸:“师傅,您就惦记我手里的钱。”
苏文:“。。。。”
“谁说真要给他们钱了?”
他撇嘴:“就说国库空虚,让他们体谅体谅朝廷的不容易,给他们打个借条就是。”
“借条不也得还吗?”
她嘀咕。
“谁说要还的。”
苏文诧异:“陛下坐拥四营兵马,外加虎贲骑,飞渔军,还有渔阳三镇十一万精锐边军。”
“拢共二十三万精锐。”
“这还没算上神武卫,禁军,天字营以及北江水师。”
“以及天下之民心。”
“没兵没马的时候,他们敢朝陛下伸手要钱也就算了,现在兵强马壮,他们还敢来要钱。”
“那陛下不是白养这二三十万铁骑了吗?”
李青柳被逗得捧腹大笑,脸上的愁容立时消散。
“那要是遇到头铁的怎么办?”
她打趣。
“锦衣卫,督查司是吃干饭的吗?”
苏文没好气:“我就不信这些世家大族真的干干净净,只要肯查,就能查到他们的证据。”
“要钱还是要命。”
“二选一。”
“随便找个借口就能让他们把欠条交出来。”
天下的世家大族,谁还没点肮脏事。
只不过平时朝廷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面子上过得去就行。
倘若真要较真,按照大周律令严办,该斩首的人恐怕得从玉京城排到渔阳镇。
“届时陛下先下一道圣旨,让各地的世家大族将名下的田亩家奴人数报给朝廷。”
苏文自信:“依我对他们的了解,能上报个十之一二就算极为不错的。”
“然后陛下再下第二道圣旨。”
“让各地州府郡县核实。”
“最后下第三道圣旨,核实完之后,他们肯定会补一部分数额。”
“但补出来的数额和他们真正掌握的田亩家奴相差依旧极大。”
“正所谓事不过三。”
“陛下这三道圣旨一下,给足了天下世家大族的脸面。”
“咱们就按照最后核实填补之后的数额来算。”
“至于多出来的田地属于无人认领,自然应当归属朝廷,再由朝廷重新分配给百姓,自然是理所应当的事情。”
“这样我们只需要付出很少的银子,就能将他们手下多出来的田地收购回来。”
“按照师傅的说法。”
李青柳道:“九品制度,就是一座笼子。”
“先将天下的世家全部关进笼子里,斩断他们的手脚,再慢慢地收拾他们。”
“聪明。”
苏文:“没有大量的田地和家奴,世家大族的影响力将会被巨大地削弱。”
“同时以九品制度来划线。”
“只要他们越过这条线,陛下就能名正言顺地对他们动刀子。”
“还有一个好处。”
“评选世家品级的时候。”
“要一高一低。”
“两个本就不对付的世家,一个是七品,一个是六品。”
“六品的怎么想?你我差不多,凭什么你能压我一头。”
“这时候,都不用陛下开口,六品的世家自然就会倒向朝廷。”
他侃侃而谈。
“等过些年头,彻底消除世家大族的影响力之后,想怎么拿捏他们就怎么拿捏。”
九品世家制度只是第一步。
对于他们,既不能彻底斩尽杀绝,又不能太过放纵。
需要掌握一个合理的度。
“什么时候推行?”
李青柳跃跃欲试。
“不急。”
苏文:“等将魏氏父子斩首示众之后。”
“而且想要推行九品世家制度,还需要一个人。”
“一个拥有足够威望的领头羊。”
“谁?”
她好奇。
“不可说。”
“不可说。”
苏文摇头晃脑。
龙辇并没有直接去皇宫,而是在禁军的护卫下,拐到长乐坊苏府门前停下。
李青柳下车入带着照晚霜跟在苏文身后进府。
这位大周女帝左顾右盼:“朕还是第一次踏入相府。”
“霜儿。”
“你带陛下四处转转。”
“我去后面沐浴更衣。”
说罢,苏文径直去往后院。
李青柳这里看看,那儿转转,除了照晚霜之外,还有老山头和梵空这两尊大宗师高手在旁护卫。
转了会许是走累了,她来到大堂内坐下。
“晚霜。”
“朕听说师傅麾下有风林火山四大宗师。”
李青柳端着茶杯,饶有兴趣地问道:“快刀崔山,追风神剑烟波客,烈火神掌火屠,以及玉面修罗玉玲珑。”
“都在府中吗?”
“我只见过其中烟波客,崔山和火屠。”
照晚霜瞥了眼怀中抱刀的老山头,淡淡道:“至于玉面修罗玉玲珑,并没有碰过面。”
“你见过吗?”
李青柳也看向老山头。
后者摇头:“这世上,只有相爷自己才知道玉面修罗在哪里。”
“如此神秘。”
她嘀咕:“改天得向师傅打听打听。”
些许时候
苏文走出,换上官袍,洗去满身的尘味,更显精气神。
“走吧。”
他开口。
龙辇从万寿门进入宫,最后在摘星殿前停下。
许多宫女太监早早在殿外等候。
“参见相爷。”
他们齐齐跪下。


  https://vvadz.cc/book/42626373/3839297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