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惜矣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野狗骨头
伪装学渣
就这一句话,吴伸对宋平倾囊相授。
这世间聪明人无数,最后能出人头地者,寥寥无几,为什么?
因为都仗着聪明,不肯脚踏实地地往前走。
慢慢来,才是最快的路。
其实到了第三年春,吴伸就没什么东西可教宋平的了。
这孩子太过聪明,不仅一点就通,还能举一反三,吴伸只有教他练字。
宋平的一笔字,已经练得极好,开封府里能比他写得好的,寥寥无几。
但吴伸教,宋平就练,每天雷打不动的两个时辰。
就这样,又三年寒来暑往,秋闱揭榜,宋平高中解元。
去宋家道喜的人络绎不绝,家里都没地方坐,宋平便躲到吴伸这里来读书。
吴伸劝他可以稍稍放松一下。
他却说松不得,这口气得一直憋到金榜题名时。
也正是因为宋平的谦虚努力,吴伸思来想去,终是厚着脸皮给徐征写了一封推荐信。
徐征收到这封信后,本来没什么想法。
自打他调入礼部后,这样的推荐信,春闱前夕不知道要收多少封,都是托他暗中帮衬的。
他能帮衬什么呢?
春闱试卷不是他出的,他也不是阅卷的人,最多在考场上替考生安排一个离粪桶远一些的号舍。
第二日去衙门,正好地方上把秋闱中举的卷子送过来,由礼部复阅。
鬼使神差的,徐征在几千份卷子中,找到宋平的那一份。
这一看,徐征惊住了。
这笔字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说不出的夺人眼珠。
再看文章。
徐征倒吸一口凉气,文章做得实在太好,怪不得能中解元。
从那天开始,他就对这个还没有进京的考生,格外留意起来。
只要不出意外,以徐征的经险,这小子一定是前十的料。
……
那年的春闱,安排在二月初九。
徐征暗中帮宋平安排了一个气味干净,出行方便,安静的号舍。
初九那天,他忙了一上午,刚要坐下喝口茶,下属就把这次缺考的名单递来。
这个名单年年都有,都是一些五花八门的原因。
他不经意地扫一眼,嘴里的热茶直接喷出来。
这名单上,赫然写着“宋平”二字。
他赶紧暗中派人去打听,才知道宋平昨夜拉了一夜的肚子,连床都下不来。
这孩子怎么会倒霉成这样?
徐征半夜回到家,想来想去,还是给吴伸写了封信。
之后两个月,殿试,钦定名次,传胪大典,三甲游街……他忙得脚不沾地。
等所有事情忙完,他才想到宋平这人,忙派人去打听,发现这人进了贺府做教书先生。
徐征心说也是好事,他可以一边温书,一边赚些生活银两,减轻家中负担。
于是,徐征又写了封信给吴伸,信上只说一句:三年蛰伏,必中三甲。
……
一晃三年又过。
这一次,吴伸依旧写了信。
徐征也还是像上一回那样,把一个极好的位置,偷偷安排给了宋平。
哪曾想到,这人又没能进得了考场,听说是睡过了头。
徐征心头那个气啊,立刻写信给吴伸,信里大骂宋平这小子不靠谱。
吴伸回信来,只写了十二个字——
吾愧对卿,乃吾之过,望卿海涵。
徐征看着这十二个字,心里百般不是滋味,自己倒没什么,只可惜吴兄这一腔心血,错付了。
不行,得找那小子问问,好端端的怎么就睡过了头,脑子是怎么长的?
找一圈,才得知宋平偷偷溜回了开封。
徐征气得又给吴伸写了一封信,让他好好管教这个学生,最好是能把他打得皮开肉绽,长长记性。
吴伸这回的信,写得洋洋洒洒。
信里详细说了第二次春闱睡过头的原因,用四个字总结便是:小人作祟。
又讲了宋平的近况,爹娘先后去世,他一边读书,一边守孝。
信的末尾,吴伸感叹了一句——
小惑易方,大惑易性,此子惜矣。
“爹,这话什么意思?”
她爹愣了愣,心说我能依葫芦画瓢说出来,就是天大的了不起。
还问我什么意思?
我哪知道是什么意思?
“小的迷惑、诱惑会改变方向;大的迷惑,诱惑会丧失本性。”
宁方生:“说得直白一些,是一个人的初心是会随着时间、环境而变化的,也就是人生充满了变数。”
所有人的目光都落在宁方生身上。
一个看因果病的诡医,为什么这也都知道,那也知道?
有没有他不知道的?
宁方生无视众人目光:“吴伸写这八个字给徐征,可见宋平这人发生了一些变化,泽中,你接着往下说。”
其实也没有什么可说的。
徐征收到这封信后,就把宋平这人置之脑后了。
三年后春闱,考生中又有一个来自开封的宋平。
这一回,宋平总算是走进了考场,然而却榜上无名。
春闱过后,有一天徐征闲来无事,突然想到这个人,就调出了他的试卷。
一看,不仅文章写得大不如从前,就是字也难看了许多。
徐征看半天,也只能和吴伸一样,感叹一句:此子惜矣。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宁方生脸上露出一抹惋惜:“宋平的心态发生了巨大变化。”
“不变化才怪呢。”
卫东君忍不住为宋平辩解:“这种事情落到谁身上,谁能受得了?更何况,他后来还父母双亡了。”
陈器反应极快:“什么事落在宋平身上,快说说?”
卫东君刚要说话,见宁方生朝她看过来,忙改口道:“等我爹先把宋平的事情都说完。”
吴伸给徐征的书信里,宋平是一个谦虚,低调,孝顺,且有些敏感、胆小的人。
可第三次春闱失败后的宋平,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他不仅和一帮激进的书生打得火热,还经常参加一些聚会、集会,变得愤世嫉俗起来。
徐征冷眼旁观,心说这这小子还真应那句话:泯然众人矣。
后来有一天,吴伸因病过世的消息传到徐征耳中。
徐征想着老友一身傲骨,从不肯向任何人低头折腰,却因为这小子,连给他写了两封跌软祈求的信,冲动之下,他便去找了宋平。
他想问问宋平,还想不想读书了,要不要功名了,对得起辛苦培养他的恩师吗?
https://vvadz.cc/book/43318595/678522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