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生七零,商途逆袭人生 > 第141章 考察团

第141章 考察团


很快,第二次讲座也开始了。纪凌打算这次讲语文,上了课,她“唰唰”几笔,在黑板上写下了几个大字:《我在这战斗的一年里》。

“纪老师,这是我们今天要写的作文吗?”

“对,你们可以不必急于下笔,可以先想想自己的思路,你们作文的中心立意。”

过了两三分钟,有人举手,纪凌示意他回答,“纪老师,我认为题目中的战斗奠定了紧张激烈、全力以赴的基调,意味着需要努力拼搏。而这一年,肯定是因为这一年非常特殊。”

“可是,我觉得我说的这些,这作文写起来好像比较空虚,只能从小事方面来写。”

“对啊,作文题目中我这个字,强调的是个人经历,必须要能够让读者真切感受到我们的情感与成长历程。”

“经历很多,却不知道从何写起。”

“而且,我们觉得这样的内容,感觉不是很高级。”

纪凌看着底下的同学热烈讨论着,又“唰唰”在旁边的版块写了《路》。纪凌放下笔,又问,“那这个呢?”

同学们又沉默了,这时,忽然有人站起来说道:“纪老师,我觉得我们可以写祖国统一的路,同胞们心中回归国家怀抱的路。”

纪凌点点头,赞许地看着他,“很棒,这条回归之路虽然漫长,但它是连接着同胞们心灵的纽带,是充满希望的路。从这个角度去写,文章就会有更深刻的内涵和更广阔的视野。所以,我们的眼界儿可以再放宽一点儿。”

“啪啪啪,啪啪啪。”教室里顿时响起了热烈的响声。

“纪老师,我忽然有了灵感,我们可以从个人延伸到对社会发展和国家建设的责任感。”

“非常好。”纪凌示意同学坐下,继续道,“第一篇文章,我们开篇可以采用倒叙的手法,引出大家对个人事件的回忆,中心事件可以是生产队劳作的场景,可以是村里大喇叭每天播报着农事安排。”

“事件中充满了困难,最后阐述思维的转变,坚定信念,回扣开头,抒发感慨。”

“简单点儿来讲,就是征程、发展、展望。”

纪凌的构思给了众人下笔的灵感,不论是第一篇还是第二篇,大家都是下笔如有神,第一次发现写作文原来也可以挖掘出这么深刻的内涵。

等作文写完后,又有同学举手提问,“老师,作文我现在会了,那文言文呢?”

“比如,《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这篇文言文,要怎么给它加标点啊?”

“给文言文加标点,首先要先理解文章的意思,可以先通读全文,根据上下文的语境来判断句子的停顿和语气…”纪凌一边讲解着,一边在黑板上示范。

不知不觉,又到了下课的时间了,这次大家比上一节更加听得认真,也更加遗憾,一节课这么短暂。

“大家也听了我两节课了,大家现在觉得我们应该上哪一节课好呢?”

同学们左右看看,尤其是女生,还是觉得数学更加具有挑战性,讨论过后纷纷表示还是上数学吧。

“老师,那您能不能也像我们上次说的那个红宝典也自己出资料啊?比如阅读、文言文、作文这些,您出,我们一定买。”

“当然可以。”纪凌跟大家告辞,收拾了自己的东西,却在门口遇到了汤正。

“汤校长。”纪凌笑着打招呼。

“小凌老师,这是你这两次讲座的报酬。”说着话,汤正递给纪凌一个信封。

纪凌赶忙拒绝,“汤校长,我和同学们在一起讨论学识很开心,说实话,我上了这两节课,也给了我很多思路,所以这钱我不能要。”

“那可不行,那天我在夏家就跟老连说好了的,我也不能让你白干的。”汤正不依。

“既然这样,那这钱我收下。不过,我们羊场也想资助夜校一批羊肉。”纪凌拒绝不了,便提出自己的条件,“汤校长,我知道你们夜校不给学生提供晚饭的,但是大家白天工作干活的,晚上还要学习,实在是需要补充体力,所以,也请汤校长不要拒绝。”

汤正有些无奈,“好,那就按你说的办。”

离开的时候,夜色正浓。

“纪厂长,纪厂长,李支书有事儿找。”王强一见到纪凌就赶紧跑了上来。

“怎么了?什么事这么急?”纪凌迅速跟着王强去铺子里打电话,“有没有说什么事儿?”

“听说是京城有考察团要去村里。”

纪凌脚步一顿,又迅速往前。纪凌到了铺子里的时候,电话铃正好又响了起来,纪凌赶紧接起。

“小凌啊,你可回来了。”李支书语气急切,看样子是一直守在电话旁。

“叔儿,到底怎么回事儿?”

“我也是听从安丫头讲的,今天妇联里有人找她玩,然后偷偷地告诉她,说过两天从京城有考察团的人来,怕是因为你之前做的那些事情,想要让你加入党组织。还有之前被公社昧下的劳动模范称号,估计这次公社要被狠狠打脸了。”说到最后两句,李支书又乐了。

龇了两下大牙,李支书又严肃起来,“小凌啊,你不回来,我们这心里没底,这次还不像之前公社来人,还有啊,我们要不要再像上次那样准备起来啊?”

李支书抬头看了下正站在他旁边的花村长和纪父,沈从安,大家都关心着,毕竟进入组织一事很重要。

“从安和思兰可以找连教授弄点颜料,把我们之前的图再上点色,村里其他的方面,也就是面貌了。”

“好,就按你说的来,卫生你放心,我食品部也都是严格按照要求来的,要求他们穿统一服装,戴帽子时把头发塞进去,戴口罩。”

“那,其他活动呢?上次排的戏还要再演吗?”李支书又问。

“考察团的话,又从京市来的,怎么着也得三两天,活动可以,不过,内容得换,我们这次可以转成英雄人物的故事,国家的成长之路,这事儿,叔儿你让向红负责,她之前做过有经验。”


  https://vvadz.cc/book/43578851/6785223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