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0章 全资收购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野狗骨头
向应北愣住了,“赵老师的意思是飞来电子全资收购了万运通讯?不是合作或其它模式?”
陈总是不太重视万运通讯。
因为他骨子里认为无论投多少钱,在技术上也只能对欧美企业依赖。
超越他们,是不可能的事。
万运公司做做代理、贸易就可以了。
没必要劳心劳力,最后都打了水票。
但是,把万运通讯卖掉的可能性也不太大。
陈总是个很念旧的人。
这个念旧也包括他创建的公司。
陈总的公司中,有不少项目早就应该裁撤掉,可他一直想尽办法维持,觉得自己付出了,感情上有些舍不得。
他怎么会把万运通讯卖掉。
严格意义上,陈总也并不欠易飞人情。
欠易飞人情的是陈乐宁。
但内地陈家也能力还上这个人情,陈总没必要牺牲自己的利益。
万运通讯无论如何,一直是盈利的。
史朝东和李万军也愣住了。
飞来电子收购了万运通讯。
怎么来帮个忙,回去连公司都没有了。
不过。
万运以后归飞来电子公司也行,他们能看出,飞来电子公司更有前途。
他们做为技术研发人员,当然更希望在老板重视技术公司发展。
赵丽丽说道:“全资收购,以后万运通讯将不存在,合并到飞来电子港城公司,我说句实话,在电子行业,飞来电子不会和万运通讯公司合作,因为陈总和易飞的经营理念不同,陈总没有创新的动力,而易飞在电子行业就是创新、创新、再创新。这牵涉到公司发展的方向,双方谁也不会让步,这就没办法合作。”
不是陈江运一人。
港城对在电子行业中大力投资并不热衷。
甚至远远低于内地的商人。
易飞和他合作的可能性基本上没有。
就算勉强合作,最后也会分道扬镳。
易飞比谁都清楚创新的重要性,知识产权的重要性。
再说了。
飞来电子公司不需要和任何公司合作。
因为公司不缺乏技术和资金。
没有万运通讯,飞来电子公司也会在电讯行业未来一飞冲天。
最多晚一点而已。
易飞回来的那个世界。
华夏的大部分电讯设备公司最早都和港资有关。
可就没有一个合作到最后的。
港商希望能赚一笔是一笔,希望把赚到的钱都分了。
而内地的电讯公司却希望尽量把钱投入到研发中,这就是理念的不同,只能分手。
二十多年后。
华夏出现数家在国际上都有竞争力的电讯厂商。
港城?
她不记港城有什么出名的电讯设备厂商。
向应北有些哭笑不得,“这么说,我们三个也是飞来电子公司的员工了?”
他能说什么呢。
公司都易主了,他这个副总经理还一无所知。
陈总是从没有把自己当回事,还是刻意把自己推向飞来电子公司。
易飞说道:“如果三位愿意的话,这么说是没错的。”
公司是收购了,但人员还得看人家的个人意思。
他当然希望他们三人能留下来。
他们都有极强的研发能力。
“愿意,我肯定是愿意的,我想他们两个也愿意。”
向应北说道:“我有一个问题,小易总,我听说港城新注册个和硕通讯公司,也是您名下的公司,为什么不是和硕通讯公司收购,而是飞来电子公司收购。”
他能看得出来。
飞来电子公司是个综和性的公司,主攻目标应该是电子产品而不是通讯产品。
当然,通讯产品也是一种电子产品。
既然有专门的通讯公司,为什么还多些一举呢。
哪个公司收购还不一样。
飞来电子的通讯设备部门难道不和和硕通讯公司产品相冲突吗?
其实无所谓。
他愿意加入飞来电子公司。
杨安贵、李余新、李文江都在,他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只是心中有这么一点疑问。
易飞说道:“通讯设备产品未来几年,我们主攻的是国内市场,虽然港城的企业在内地有相当多和大的优惠政策,但是有些产品和技术我想是华夏地地道道的本土研发,所以通讯设备这块选的是飞来电子,和硕通讯公司主要承担其它技术研究,有关无线通讯技术。”
飞来电子公司现在合资企业都不是。
妈妈在飞来电子没有股份。
属于易飞独资的公司。
等时机成熟了,还要收购和硕通讯公司。
他要打造一个完全国内的电子集团公司。
如果不是为未来手机的研发打下基础,就不成立和硕通讯公司了。
向应北说道:“小易总,赵老师,能说说飞来电子公司明年在通讯这块的发展方向吗?是接着代理还是生产?”
万运归属哪个公司不重要。
他在临东将近四个月,每天和易飞、赵丽丽打交道。
知道这两个人具有极强的民族情节。
虽然港城也属于华夏。
但连官方都把港资算外资。
尤其是易飞。
他一直给大家灌输,华夏人一点也不比西方人差,甚至比他们要强得多,华夏在不久的将来就会重新站在世界各国的前列。
而且他说起来外企的时候,丝毫也没有把那些公司放在眼中。
这和港城大家的普遍思维是不一样的。
在港城。
大家认为连紧紧跟随西方人都做不到。
无论如何,大家同为华夏人,还是听得热血沸腾。
而且易飞和赵丽丽真的做到了。
锂电池和cmos图像传感器都是还没有的新产品。
也不是没有人在研究这两个东西。
图像传感器不知道,但锂电池却有不少人在研究,如今看来飞来电子公司要领先了。
量产的工厂都建好了。
生产的设备也正陆续运到。
芯片架构和EDA软件,和国外已有的一点也差,甚至更加优越。
寻呼机的集成芯片,至少他目前还不知道有哪家的做的更好。
通讯设备,就说那个寻呼台设备。
那个东西就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被赵丽丽和周安将电路部分优化完毕,张琳娜重新写了服务软件,目前样机已经生产出来,软硬件都在临东电信部门进行测试。
从近一个月的测试效果看,绝不比万运代理的那家国外公司的产品差。
稳定性、可靠性均优于一些进口产品。
过了年,不知道易飞还想生产什么通讯设备。
易飞说道:“过了年,有关通讯设备这块主要是研发数字电话和程控交换机。”
现在装一部电话要几千块钱,还要排队等候。
并不是运营商就那么黑。
而是国内没有大容量的程控交换机,安装电话的成本就非常高。
目前国外的交换机大约几百美金每线,而生产成本也就几十块人民币每线。
可以说设备厂商和运营商都有极高的利润。
万运代理的产品就有国外的程控交换机。
向应北来技术共享。
就包括程控交换机的技术。
万运自己也生产小型数字交换交换机。
当然,国外不可能把核心技术教给万运。
可现在那点核心技术,对易飞有些难。
对赵丽丽来说,似乎并不算什么。
覃玉铃可是拿过通讯专业博士的,而且是在十多年后学的。
博士嘛。
学的时候总是把该技术从头到尾学个遍。
虽然不能说赵丽丽马上就能造出大容量的程控交换机,但她知道未来技术的思路和解决方案,如果再找一些懂行的助手,解决起来并不是难事。
向应北说到程控交换机的时候。
易飞和赵丽丽就确定做程控交换机了。
国内市场完全被国外的公司占领,素有七国八制之说。
国外有人称,就是到本世纪结束,华夏也搞不出自己的大容量程控交换机,那就搞出来让他们瞧瞧。
西方人就是这么自大。
哪怕没有易飞和丽丽,国内过几年也有自己的程控交换机。
按易飞的记忆,两年多后就有国产万门数字程控交换机。
三十多年后。
华夏在各个领域都逐一击败西方人。
除了极个别的领域。
五千年的连续文明发展是他们能比的?
https://vvadz.cc/book/46335593/6038940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