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诸朝陪我刷短视频 > 第三百二十八章 继岳飞之后的又一狠人

第三百二十八章 继岳飞之后的又一狠人


  然而,重师道还在以现有的最大能力为国献策。他主张调拨大量兵力屯于黄河沿岸,以防止金军重返。
  结果,宋钦宗害怕浪费钱财,又一次拒绝了他的提议。重师道因此感叹金军定为国患。果不其然,金人撤军后不到一年就再次兵临开封城下。
  这一次比之前围城更为严峻,精锐之师大都溃败,直接把大宋推向了崩溃的边缘。
  此时已经病重体弱的重师道成了抗金主帅的唯一人选。于是,他强忍病痛坚决领命,并向宋钦宗提了最后一条建议:迁都至陕西,以避开金军的锋芒,同时把守卫开封城的兵权全部授予将帅。
  然而,争取兵权之事被宋钦宗看成了不臣之举,便以其胆怯为由第三次否定了重师道的建议。重师道最终死于悲愤之中。
  最后,宋钦宗禁用主和派的意见,派使者出城求和,又不用主战派的意见坚守京城。结果金军并不接受讲和,还毫不费力地攻破了开封城门。
  他这才后悔没有听从重师道的谏言,最终与宋徽宗一同被接入金营。
  【继岳飞之后的又一狠人,灭大金,挫蒙古,只可惜当朝皇帝太完犊子了#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他是南宋后期不可多得的骁勇战将,继岳飞之后扛起了灭金战旗。他三次预判了金国大军的入侵策略,最终消灭了压制南宋上百年的大金帝国。
  同时,他还数次挫败了勇猛善战的蒙古军队。本期视频,我们就来了解南宋名将孟珙的传奇事迹。
  自岳飞死后,南宋对北方金国俯首称臣,直到南宋后期孟珙的出现,金宋之间的恩怨才终于有了了断。孟珙出生于1195年,是湖北枣阳人。
  他的曾祖父和祖父曾经都是岳飞的部将,作战十分骁勇。他的父亲孟宗正也在南宋宁宗时期北伐战争中大显身手。孟宗正曾让4个儿子随他出征磨练,作为老三的孟珙在军中不仅练就了一身出色的武艺,同时也让他对战场局势有了敏锐的观察能力。
  宋宁宗赵扩在位时,漠北草原又新兴了一个非常彪悍的国家,就是由铁木真建立的大蒙古国。蒙古势力为了对外扩张,开始向军力逐渐衰弱的金国发起攻势。
  金国被打得接连败退,皇帝金宣宗被迫迁都至河南开封。此时早已不愿向金国纳贡的南宋终于抓住机会,开始以各种理由拒绝进攻。被蒙古军追着到处跑的金宣宗原本就很气愤,便决定再一次拿捏南宋这颗软柿子,把蒙古军对金国所造成的损失全在南宋身上找补回来。
  于是,他不顾蒙古方面的威胁,又发动了一场大规模的侵宋战争。孟珙和他的父亲在这场抗金战中成为主要将领,并且连破金营18寨,金军被迫撤退。
  南宋在战后开始休养生息,直到1232年,北方形势发生了非常巨大的变化。蒙古国对金国发动了一场重大战役——三峰山之战,蒙古军大败金军,金国主力至此崩溃。金国皇帝金哀宗随即南迁至蔡州(今河南汝州)。
  有一位叫武仙的金国名将在此战中逃过了蒙古军的屠杀,并且在短短几个月内又召集了10余万兵卒。
  此时的金哀宗认为蔡州也并非是坚守之地,便决定让武仙去南宋的四川。1233年,武仙号称以20万人向南宋进军,孟珙奉命迎击。
  首战便斩杀了5000多名金军精兵。孟珙之后料定武仙的主力部队会行进襄阳东北,于是以8000兵马在险要之处设下埋伏。
  武仙的进攻路线果然被孟珙猜中,主力部队遭遇伏击,死伤惨重,3万多人被俘。
  同年7月,武仙手下的一员大将向宋军投降,并向孟珙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军事情报。
  结果金军又被宋军击败,武仙因为损兵严重,最终决定带领剩余的士兵逃至虎山,想占据高点来抵御宋军追击。然而孟珙再一次预判了他的想法,让人埋伏到了湖山脚下。
  在金军刚要爬山时就被打了个措手不及,金军溃败。武仙决定带领剩余人马逃往商州抵抗,而孟珙也是紧追不舍。
  终于和武仙展开了一场决战,最终大破敌军,武仙只好抛弃剩下的7万人马,趁乱逃跑。结果在逃窜时被蒙古军杀死,夺取四川的计划至此失败。
  在武仙入侵南宋期间,蒙古军来到蔡州城下,准备一举灭掉金国。可是尽管金军屡遭重创,但作战实力依然凶猛,他们居然在城前大败了蒙古军队。
  蒙古军只能向大宋发起联合灭金的邀请,宋廷这次没有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派遣孟珙等人带兵2万以及大量的粮草前往支援。1234年正月,孟珙率先领兵攻破蔡州城,并封锁了西门外的联军,然后在城北展开了激烈的巷战。
  金哀宗自缢而死,仅上位一个时辰的完颜承麟随后被杀,压制了大宋近百年的金国终于在孟珙的猛烈攻击下宣告灭亡。
  当然,南宋后期的金国并不能与前期同日而语,而且蒙古军在灭金战役中也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尽管孟珙做到了岳飞没有完成的事情,但也有很多人不在意他的灭金之功。然而,真正凸显孟珙作战能力的并不是与金国的战争,而是昔日的盟友蒙古帝国。
  我们都知道蒙古军是一支非常强悍的军队,在与金国开战的同时,蒙古国的西征大军已经占领了莫斯科以及匈牙利等国。
  就是这样的军队,却在侵略南宋的战役中屡遭孟珙挫败。
  就在金国覆灭的第二年,蒙古帝国突然举兵南下,一举占领了南宋的襄阳城,随后开始广造船只,目标直指江陵。孟珙随即临危受命抵抗蒙古军。
  他瞅准时机,在江陵之战上连续攻破了敌军的24座营寨,并烧毁了蒙古军的渡江船只,成功遏制了他们进攻的步伐,同时还收回了2万多名被俘的百姓。
  之后,孟珙又连续收复了襄阳和荆门等失地,并储蓄粮草,筑建防御工事,为收复中原各地做起了准备。
  1241年,蒙古大汗病逝,内部大乱。孟珙则抓住时机,多次攻打蒙古在河南的军事要地,蒙古军囤积的大量粮草被其烧毁。
  就在孟珙屡次获胜、形势一度好转的同时,之前想与蒙古军联合的镇北军将领也在暗中向他提出了归顺。
  孟珙对此非常高兴,但宋理宗却是心生忌惮,认为湘军的归顺是在助长孟珙的势力。孟珙只能感叹:中原的人如今已不能伸展志向,自此一病不起,主动辞官。而宋理宗却是毫无挽留之意,立刻批准。孟珙最终于1246年10月病逝,终年52岁。
  【这才是真正镇压方腊起义的历史人物,号称万人敌的南宋名将#历史#小知识#历史人物】
  他原本是招人讨厌的街头混混,却凭借出色的作战能力成为了南宋屈指可数的一代名将。他以8000人围堵金军10万人马,为风雨飘摇的南宋政权埋下了一根定海神针。
  本期视频,我们就来了解有着“万人敌”美誉的一代名将韩世忠。
  韩世忠于1090年出生在陕西绥德的一个贫穷农家。在那个时代,贫穷家庭的孩子想要出人头地,习武投军成了他们最快的途径。
  所以韩世忠自小就练就了一身好武艺,但他还没投军就成了当地一个有名的“刺头”。曾经有一个算命的对他说以后能够位列三公,结果韩世忠把他当成骗子给狠揍了一顿。
  在北宋皇帝宋徽宗在位时的1105年,绥德百姓终于迎来了天大的好消息:不满20岁的韩世忠总算是应召入伍,即将去往前线抵御西夏。
  韩世忠离开这天简直是锣鼓喧天,人畜共舞,每个人都希望他永远不要回到这片土地。韩世忠虽然经常欺负乡人,但在打击外敌的战争中却是一点也不含糊。一向争强好斗的他,在入伍之后终于可以名正言顺地与人“干架”,并且因为在战斗中的突出表现当上了一名小队长。
  他在攻打银州的战斗中直击守城敌将,取其首级。宋军士气大振,蜂拥而上,最终拿下了久攻不下的银州城池。
  随后,他又转攻首级,没过多久,西夏兵马再度侵袭。韩世忠得知对方的监军是西夏驸马,于是骑马破阵,将其一击斩杀。夏军瞬间慌乱逃散。韩世忠在短时间内斩杀了敌方的两名主将,所有人都为之惊叹。
  就连主管编撰的官员都以为此事纯属瞎扯。以他对自家军队的内部情况的了解,一定是哪位权贵子弟在换取战功。所以韩世忠仅仅提升了1级。
  在之后的12个年头里,韩世忠依然是奋勇作战,跟随名将刘延庆等人作战,凭借战功接连晋升,完成了人生的重大转变。
  1120年,北宋发生了两件大事:先是与金国达成海上之盟,准备共同打击辽国;后有方腊起义的爆发,以凶猛的攻势连破北宋城池,其军队没多久便壮大到了近百万人。宋徽宗于1121年下令征讨。
  在与方腊的战斗中,韩世忠又立大功,以伏兵之计击破了众多叛军,从而获得“万人敌”的称号。
  随后,他穷追方腊主力,直抵对方大营,斩杀数十人后将方腊生擒。
  1122年,宋军在攻打辽国的战场上全线溃败。
  韩世忠所带领的几十骑兵在撤退途中突遇2000辽军,遭遇围堵。结果他独自带领几人冲入敌阵拼战,剩余人马则趁辽兵混乱之际呐喊冲杀,辽军迅速撤离。韩世忠随即追击,斩杀数人,方才回军。
  他又在之后的三年里奉命剿匪,屡立奇功,进阶七品武将。
  1125年,金国灭掉辽国以后开始南下。靖康之耻爆发,开封失陷,徽宗和钦宗被掳至北方。韩世忠便与众臣拥立康王赵构为帝,是为宋高宗,南宋建立。1127年,金军向河南发起进攻。韩世忠时任傅延部副总管,奉命抗金,但最终以失败告终。
  高宗于次年决定逃迁。到达钱塘后,苗傅和刘正二人因为对朝廷不满突然兵变,即苗刘之变。韩世忠也因此成了高宗的救命恩人,成功平灭了苗刘二人。他至此确立了在南宋将领中的地位,官职升至一品。
  同年,金帅完颜兀术再次率领10万大军南侵,并接连攻下了建康和临安等地。韩世忠避开锋芒,退守江阴。高宗再次迁都。
  金军大肆掠夺后陆续退去。韩世忠知道对方不善水战,便在金军渡江时以8000人挫败金兵,并活捉了完颜兀术的女婿。完颜兀术因为对地形不熟而退至死路——黄天荡。近10万精兵被韩世忠围堵其中。
  完颜兀术只能采用以重金与宋军讲和的策略,但被拒绝。就在韩世忠准备把金军一举歼灭时,军中却出现了汉奸,向完颜兀术提出了火烧船帆的计策。结果宋军的多艘船只被烧,金军趁机冲出黄天荡,撤回了黄河以北地区。
  此战虽然有些可惜,但韩世忠以8000人马将10万金军围困了40天之久,其事迹传遍了大江南北。
  随着韩世忠和岳飞等人的成长,抗金形势也开始逐渐扭转。完颜兀术无论是面对岳飞还是韩世忠都多次碰壁,更是在大仪镇之战上被韩世忠狠狠地教训了一顿。
  很多人都拿岳飞与韩世忠做比较。其实如果说岳飞和岳家军是南宋北伐反击的旗帜,那么韩世忠就是南宋建立以来的定海神针。
  随着抗击金军的形势越来越好,韩世忠也终于对南宋的未来看到了希望,盼望有一天能够天下太平,还乡看望一下那些曾经恨他入骨的老乡。
  然而,大奸臣秦桧的崛起却破碎了所有人的美梦。以秦桧为首的主和派企图偏安一隅,不停地煽动高宗与金国议和,并主张剥夺韩世忠和岳飞等人的兵权。
  于是几位大将被打发到了枢密院养老喝茶。其实韩世忠在岳飞出事之前就险些遭其毒手,幸亏有岳飞通风报信,再加上他曾经救过高宗,这才得以幸免。
  韩世忠在岳飞出事之后也曾为其求情,但却受到了高宗的冷漠对待。他至此对整个朝廷心灰意冷,便主动辞去职务,闭门谢客,专心在家研究佛学,还给自己起了一个“清凉居士”的名字,最终于1151年9月病逝,终年63岁。


  https://vvadz.cc/book/47064849/39326625.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