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重生朱由检,再造大明巅峰 > 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

第五百零九章 安排


接下来几日,洪承畴并卢象升让麾下录事统计人数绘制成名册,届时便要上报吏部、工部以备刻名,朱由检也听着锦衣卫打探来的城中百姓谈论之言,一点点想着治理关外这些城池之策。
要想让一个地方“活”起来,经济便是首要考虑的事,虽然自己给留了五百万,但经济问题,是离不开人来盘活的。
这也不是短时间就能想明白的,朱由检决定回京后召集内阁一起商议商议才好。
朱由检离开沈阳前,又召了诸将入正殿商议奖惩之事,主要商议的,还是关外这些城镇总兵人选。
首先沈阳这个地方,还没被建奴占去的时候,便是辽东重要的军事据点,称为沈阳中卫,是辽东长城本部防线的中心,也是一王五卫驻防重地。
沈阳就是沈王封地,但沈王在永乐六年就由沈阳搬至山西潞州长治,眼下...朱由检想着,最近一代沈王去年应当是去世了,沈王世子有提交袭藩表,但自己没批。
后来事情太多,这件事就耽搁了下来。
根据历史记载,大明最后一任沈王便是这个世子沈迥洪,他在李自成部下攻陷长治后被俘虏,然后不知所踪。
自然,沈阳这么重要的地方,就算沈迥洪承袭沈王,也不能给他来驻防,朱由检暂且放下此事,看向洪承畴道:“洪总督暂且留在沈阳,总督辽东,攻下的这些城池,也再择选合适之人驻防,不知洪总督可有人选?”
洪承畴闻言,当即便想到了李如桢来,“李成梁之子李如桢,当为一个。”
李如桢?
朱由检知道这个人,李如桢是李成梁的儿子,李成梁这个人,在历史上争议还是挺大的,有人评论他是明朝辽东的屏障,也有人说他是建奴崛起的间接推手。
他的功绩在于以强势手段维持了辽东数十年的稳定,但没有建立可持续的边疆治理体系,加之晚年的腐败和短视,这是他的过失。
黄宗羲曾称,辽事之坏,自李成梁父子始。
朱由检却不想去评论个对错,人都是复杂的,晚明辽东本就治理困难,说他是守卫辽东的铁壁也好,说他弃地养寇也罢,人死政息,现状不可挽回。
“他眼下可在城外大营?”朱由检问道。
“在。”
“让他即刻来见!”朱由检想着这件事还是得在沈阳就给解决得好,同时,他看了几眼洪承畴递上的名册,见还有刘肇基的名字,不由皱眉。
“刘肇基违抗军令,私自出城迎敌,杏山差点让建奴攻破,连累他人,怎么他还能上这名册?”
洪承畴是觉得,刘肇基有过是真,但有功也是真,违抗军令,那便按照违抗军令来处置便好,罚过之后,该有的奖赏还是得有,不然这松锦大战功绩碑上没有他的名字,这不是打击人的积极性吗?
再者说了,眼下收回来这么多城池,总要有人驻守,难不成要卸了刘肇基的职务,再去找个人来?
刘肇基跟随自己这么久,洪承畴惜才,也舍不得就这么就将人给舍了。
洪承畴刚想着要解释一二,抬头就见朱由检蹙着眉头不知在想什么,他朝洛养性看了一眼,洛养性微微摇了摇头,他也只好在殿中等着。
“朕记得...”片刻后,朱由检终于开口道:“前山海关总兵,是叫尤世威吧!”
洪承畴也不知道陛下怎么会从刘肇基的名字想到尤世威的,尤世威已经被解职了有好几年了,陛下难不成是要重新起用他?
不过在洪承畴看来,尤世威此人神勇,是为一悍将,又治兵有道,手下精兵强将颇多,当初要不是因为军中疫病导致同流贼交战失利,也不会被陛下解了职位。
“是,前山海关总兵是尤世威,陛下为何提到他?”洪承畴问道。
朱由检自然是因为刘肇基这个名字从而想到的尤世威,记得史料有写过,当初洪承畴带兵驻扎在信阳打流贼,便是传令尤世威赶赴汝州防备。
尤世威便同刘肇基、罗岱等人拦截流贼,不想当时在军中发生疫病,导致作战失利,朝廷知道后,便命人将尤世威解除了职位。
而后建奴南下,朝廷命尤世威跟卢象升立功自赎,等卢象升战死后,尤世威也自请罢免,回家去了。
直到崇祯十五年,因为朝臣推荐,朝廷再度命尤世威尤世禄兄弟赴京,不过他二人去了京师再度请假回家。
第二年,李自成打下西安,榆林布政使召集人马抵御李自成,赋闲在家的尤世威尤世禄兄弟,他们堂弟尤翟文、以及王世钦王世国兄弟、侯世禄侯拱极父子,王学书以及原延绥总兵李昌龄便一起守城。
可此时的李自成已成气候,他们榆林这边又没有足够兵马守城,城破后苦苦巷战,力争战至最后一刻,以身殉国。
说起来,尤世威曾是山海关总兵,他弟弟尤世禄也曾做过宁夏总兵,尤翟文曾为靖边营副将,侯世禄也官至固原总兵,其子侯拱极也做过山海总兵,王世钦也为山海左部总兵官...
可这些忠于大明的将领,有的被朝廷卸了职,有的却是对朝廷失望而自请去职。
谁说明末没有将才的,这些不都是吗?放着不用可惜至极!
“尤世威尤世禄、王世钦王世国、侯世禄侯拱极,以及王学书、尤翟文、李昌龄这几人,朕会命他们赶赴沈阳,届时他们职位,便由洪总督你来定便可!”朱由检说道。
洪承畴没想到皇帝除了要用尤世威兄弟,更是要将这些榆林边将都用起来,这可是太好了!
他本来就在愁人选,这么一来,还有什么好担心的!
“陛下,李如桢到了!”洛养性接受到殿门口锦衣卫的请示,朝朱由检禀报道。
“让他进来吧!”
洪承畴退到一边朝外看去,李如桢没有穿正经的官袍,战事中他也不会带着那累赘衣裳,此刻一身青色常服走入殿中,朝朱由检行礼道:“臣,参见陛下!”
“免礼!”朱由检摆了摆手,看向眼前这个中年男子。
因常年在军中的缘故,整个人看上去很是黝黑粗糙,胸背微微躬着,饶是如此,朱由检也能感觉到他作为武将的威势。
或许是刚经历了一场大战吧,这股凌厉还没来得及收起,或许也不懂如何收起。
朱由检这么想着瞟了一眼洪承畴,洪承畴接到皇帝的眼神,还以为是要自己说话,忙拱了手重新站出来道:“陛下,李如桢此次为拿下皮岛立下大功,臣以为,可为杏山副总兵!”
杏山副总兵战死,总要再补上一个的,洪承畴这话也是说给朱由检听,刘肇基罚归罚,总兵这职位还得他先担着。
李如桢皱了皱眉头,他这次面见陛下,升官这件事倒不是紧要的,主要还是要向陛下说明此前自己拥兵不救的事,以及他们李家的冤屈。
“陛下,臣有话要说!”李如桢拱手道。
洪承畴听到这话,心里还是叹了一声,他在李如桢说这话的意思,也是让他知道,他凭这次功绩,是能升任副总兵这位置的,攒些功绩再做总兵也不是没有机会。
只要他别再固执去同陛下解释以往旧事。
若是将陛下惹恼了,别说升职了,怕不是又要打回原籍去,连做个守备都是不能了!
唉,洪承畴因为尤世威几人起复的愉悦心情顿时散了个干净,他摇了摇头退了回去,想着以如今陛下的脾气,总不至于要了李如桢的命,其他的,就看他自个儿的运气吧!
“若要说你父亲之事,便算了吧,”朱由检缓声开口,“人已故去,功过不论。”
李如桢听了这话,心中到底有些不忿,不过还是忍了下来,既然已经故去的人不论,说自己这个还没故去的总没问题了吧。
“陛下,此前铁岭之战,臣并未拥兵不救——”
朱由检摆了摆手,“朕不管是何缘由,但此战败于努尔哈赤之手,你的确难辞其咎,你李家宗祠在铁岭,熊廷弼当初调你去辽东,本就是想以你李家之人守铁岭,不想...”
李如桢咬紧了牙,是夜不收报错了消息,说还有一股建奴兵马等着援军前去,建奴游牧民族,最是会围点打援,听闻这消息,自是要探查清楚重新布兵,难道上赶着给建奴打吗?
可之后他被论罪,传消息的斥候没有找到,也没人听他的解释,本是该处死的,最后朝廷看在李家面上,免死充军。
不过也是,年轻时候顶着李家的名号在京师形如纨绔,谁会来信自己的话?
这么些年过来,其实也是后悔过,当初就早该在边军中历练,而不是恩荫锦衣卫指挥之职,若是如此,当初铁岭之战,说不定就不会输了。
李如桢苦笑一声,躬身道:“臣...知罪!”
朱由检见李如桢面色灰败,笑了一声,“朕让你来,又不是要治你的罪?再说此前之罪不已罚过?还有何罪之有?”


  https://vvadz.cc/book/47123698/4120242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