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人心所向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武昌府城。
穿着一身大清官服的刘墉和纪晓岚,正各自带了几人随从游走于街巷参观,前排是陈兴怀派给他们引路护卫的汉兵。
两位钦差今天没有坐轿子,因为陈兴怀没给专门安排,他们自己倒是有钱租轿夫,可那些轿夫看到他们的官服帽子,死活不愿意做他们生意。
当!
当!
当!
“乡亲们都让一让,这是伪清派过来找我大汉求和的钦差!”
前排引路的汉兵敲着铜锣,十分漫不经心的劝让着围堵在街道两边,嬉笑看热闹的百姓。”
“简直岂有此理!”
纪晓岚走在刘墉身旁,一脸不满道:“汉贼说是允许我们自己出来看看,现在又故意这么大张旗鼓,要我们游街出丑,这是在蔑视我大清天威!”
刘墉倒是还沉得住气:“汉贼是反贼,蔑视我大清很正常,我大清不也蔑称汉贼为贼吗?”
作为主动议和的一方,不被欺辱几乎是不可能的,要不然这差事怎么能轮到他们两个,早被朝中那些满洲大臣抢着去干了。
就这么忍辱负重游街半天,刘墉也有些忍不住了,实在是太过了,街道两旁围观百姓的眼神,真的是如同看猴戏一样,让他如芒在背。
刘墉甚至还亲耳听到一对围观的爷孙在旁若无人的议论他的辫子。
“爷爷,那个老爷爷怎么还像女孩子一样,还留着辫子啊?”
“娃啊!那叫金钱鼠尾辫,是鞑子才留的东西?”
“鞑子是什么东西啊?”
“鞑子……嗯,鞑子好像是那什么……哦对,野猪皮!”
“野猪皮,爷爷你又在骗俺,野猪分明是猪尾巴,怎么是鼠尾巴。”
“对对对,是爷爷记错了,是猪尾巴。”
“……”
爷孙的几句话说的挺大声,完全没有要避人的意思,周围百姓听到也都跟着大声起哄。
“小娃娃说的对,就是猪尾巴!”
“猪尾巴:猪尾巴!”
起哄的人实在太多,饶是刘墉想装没听见都不行,他也不好直接斥责哄笑的百姓,索性停了下来,循着方向找到那对爷孙。
“爷爷,猪尾巴过来了,猪尾巴过来了!”
“狗娃,咱们走,离这些猪尾巴远远的。”
孙子刚发现刘墉过来,爷爷就要抱着孙子扭头离开。
刘墉连忙抬手叫住:“老丈请等等!”
他的语气十分随和,脸上还带着如沐春风的笑意,似乎并没把刚刚的嘲笑放在心上。
“走走走!”
老头没管刘墉,自顾自的要挤出围观人群。
刘墉笑容滞,但很快又恢复,转手在袖口里掏出来一角银子:“老丈先等等,本官就问几个问题,这银子就是你的了。”
有银子,早说啊!
老头马上回来,放下孙子后,接过银子反复擦拭两下,确定应该是真的,才问道:“你这狗官有什么要问的?”
“……”
“老丈,你们难道不知道,你们现在是在跟着反贼一起,反叛朝廷吗?”
刘墉这话问出口,老头立马脸色不善道:“什么反贼?汉王那可是我们的穷人的青天,给我们穷人做主,带我们分田分地,还给我们面中免了徭役赋税,让我的大儿子也脱了奴籍,能回来祖宗祠堂。听说汉王将来还是要当皇上的,什么反贼什么的,小老儿我可听不明白!”
纪晓岚听罢忍不住上前呵斥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你们这些愚民百姓把头发剪成这样,对得起祖宗吗?”
老头没说话,倒是旁边一个围观读书人忽然收起折扇,冷笑道:“原来这位狗官还晓得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啊!那阁下应该明白,这金钱鼠尾辫子,那是伪清鞑子窃夺了我中原华夏神器,方才带来的恶习烂俗,真正咱们汉人的老祖宗,谁会留这腌臜玩意?”
纪晓岚被怼的脸色涨红,看着周围百姓鄙夷眼神,当即喝问道:“你这离经叛道之徒是哪里人?”
那读书人也毫不退让,跟着自报家门:“武昌徐氏,你这狗官也不用恐吓于我,我家世代居于武昌,正好我今日也是准备去武昌府衙门报到,陈巡抚已经受了我的毛遂自荐。”
好嘛!难怪底气这么足,又是一个从贼的读书人。
纪晓岚瞬间不说话了。
刘墉接着问那老头:“老丈,就算这汉贼对你们极好,可造反就是在造反,等汉贼败了,你们这些从贼之人,可都是要连坐杀头的。”
老头一脸无所吊谓:“那咋了!汉王要是不来,小老儿怕是早都被你们这些狗官逼死了。”
刘墉皱着眉,没再继续问下去,转头看向旁边那“仗义直言”怒怼纪晓岚的读书人:“不知阁下姓名?老夫刘墉,这位是纪晓岚纪大人!”
“武昌徐沐。”徐沐只是拱了拱手。
刘墉也不恼火,跟着问道:“愚夫愚妇也就罢了,阁下既然是读过圣贤书的,难道不晓得历来盛世造反抗拒朝廷者,皆是死路一条吗?”
徐沐嗤笑着也不回答,伸手一指那几个敲锣引路的汉兵,对方很配合的敲了一下铜锣。
当!
“乡亲们散了吧!这是伪清与我大汉求和的钦差,都让一让。”
“……”
场上瞬间冷场了,因为没人说话了。
围观百姓还在哄笑,跟刘墉和纪晓岚的沉默,正好形成了很鲜明的对比。
傍晚,回到驿站。
这驿站是原本武昌城就有的驿站,陈兴怀连改造都没改造,只是换了块牌匾就拿来用了。
刘墉和纪晓岚,两个人一夜无眠。
经过白天的巡街,加上与百姓的几番问话,他们已经深切意识到了这次的招抚议和,怕是十有八九成不了了。
虽然本来就打算,不论汉贼提什么要求,他们都不予答应,可现在的情况明显有些超出他们预料。
汉贼的治下实在太团结了,汉贼太会蛊惑收买民心了,百姓得了分田的好处拥护汉贼也就罢了,连读书人同样也拥护起了汉贼。
要知道,武昌可是才刚被汉贼占下不到几个月,沿路百姓几乎都是统一寸头,那读书人徐沐穿的稍微正常些,是正儿八经的汉服,其他百姓路人普遍还是布衣满服混穿,很是不伦不类。
剪辫易服都还没搞完,他们凭什么这么拥护汉贼,难道就凭汉贼给他们分田减税?
百姓或许是如此,可读书人代表的地主阶级明显不是,回想白天与那徐沐的问答,对方那轻蔑嗤笑的眼神,明显是真的信汉贼能成事了。
翌日。
纪晓岚还在驿站补觉,刘墉找到了陈兴怀,请求能去武昌乡里去看看。
陈兴怀没有拒绝,这些本来就是荆州那边通电知会过,让他尽可能安排对方到地方上多看看、多听听。
聂宇从小看纪晓岚、刘罗锅的电视剧,对这俩印象太深刻了。
哪怕后来明知道这俩人跟电视剧完全就是反过来的,可还是忍不住想看看,他们俩要是看到了大汉地方百姓的生活,再对比伪清治下的百姓,
到底会作何感想?
反正也不用担心被学去了什么,真要是伪清能学会给百姓分田,让百姓能活得下去,那聂宇觉得自己被灭了就被灭了吧!
值了呀!
陈兴怀专门安排了一个来府城述职汇报的镇长,让对方带着刘墉下乡去好好体验看看。
这次好歹是不用走路了,他们是乘坐农户家的牛车回去。
湖广没多少战马,所有马匹都是从伪清手上缴获而来,去掉喂养时水土不服死掉的,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几千匹,还都是绝育阉割过的。
汉军的蓄马场已经建起来了,但马种目前就那么一两匹,还是缴获来自鄂辉这些总督高官。
没办法,商城不是万能的,居然买不了活物,这个发现还是他想搞杂交水稻时发现的。
买了一些稻种,找了块试验田,让农民悉心照料,甚至用上了现代化肥,结果长了一年,杂草长了一茬又茬,秧苗愣是看都没看着。
刘墉跟着那位镇长,先从府城坐车回到镇子上,而后又跟随对方下乡跑了一天。
刘墉本以为这些镇长不比县令的“百里侯”,但“十里伯”也得有了,武昌周边就那么几个直辖镇,四舍五入就算几分之一的县令吧!
然而,等到对方下乡以后,刘墉才发现大错特错,这些镇长官有事情是真上啊!
刘墉亲眼见到乡下有分田官控制不住百姓纠纷,就连农民公会都加入了分田取水引发的斗殴,然后这位镇长官撸起袖子跑的飞快,就这么踩在田埂烂泥,也不管衣服脏不脏,就跑去大声拉架劝阻。
好不容易劝架完了,还接着带对方一块一块的去重新丈量分田,连续在田埂跑了一个多时辰,鞋子都跑掉了一只,才把纠纷给勉强解决了。
刘墉年纪大了,没有跟着下去,就这么傻愣愣站在外头,也没人去招呼他这伪清来的“狗官”。
一直待到了中午,刘墉跟着对方回到镇上吃饭,吃的不说粗茶淡饭,但清淡的也不像个官员该吃的。
刘墉忍不住问道:“阁下如此尽心为民,吃食也是如此清淡廉洁,怎么甘心在此做一小小镇长?”
那镇长拿着一馒头,笑道:“呵呵,在这里与我差不多的镇长多了去了,咱做事只能算这里头中庸的。再说都是为了百姓,百姓许多可是活着都很艰难,咱们还能吃上馒头,已经很不错了。”
刘墉失神呢喃:“是啊!民生多艰!”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52451955/6785217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