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00章 议和

第200章 议和


嘉庆二年,十月底。

    湖广的详细战况终于是送到了北京城圆明园。

    之所以是送到圆明园,而不是送到紫禁城。在于差不多半个月前,因为紫禁城太监管理不善,导致内廷走水失火,直接烧毁了乾清宫和交泰殿。

    屋漏偏逢连夜雨啊!

    嘉庆二年的大清真就是诸事不顺,先是嘉庆的皇后因病去世,接着军机处首席大臣、老将军阿桂病逝,而后又是现在乾清宫突然走水被烧。

    如此种种,仿佛都喻示着某些不祥之兆。

    得亏乾隆在位六十年,积威已久,光是被文字狱坑死的官员,数都数不过来。

    要不然,换个稍微仁德软弱些的皇帝,这时候就该有大臣试探性的上奏,要乾隆下一道罪己诏了。

    讲个笑话,崇祯在位十七年,连续下了六道罪己诏,平均两三年一道,堪称历朝之最。

    却说送到圆明园的湖广详细战报,里面已经不光在说武昌、汉阳丢失,连着还有安陆府、荆门也没了,德安、宜昌二府的部分县城,同样也在被反贼流寇持续侵扰。

    湖广总督鄂辉已经战死沙场,数万清军被击溃,三千满洲护军营骑兵全灭。

    湖广提督明亮在襄阳独木难支,请求朝廷尽快派兵增援,否则襄阳重镇难保。

    一连串的战报坏消息,反而京城里的满汉文武大臣,并没有觉得多么惊诧意外。

    没办法,实在是坏消息太多了,也不差这么几条了。

    先是湖北几十万白莲教肆虐,看得满汉文武权贵都触目惊心,接着又是湖湘的汉军称霸,让乾隆都为之大震。

    川楚白莲教合流,大败陕甘总督宜绵。

    云贵仲苗发动叛乱,兵逼贵阳,云贵总督勒保难以镇压。

    两广瑶民遭到湖湘瑶民煽动,跟着杀官造反起事,两广总督吉庆艰难镇压,暂时还在僵持,还上报了一员汉人勇将杨遇春。

    西安急报辖境发现大股白莲教贼寇,请求朝廷发兵镇压驱逐。

    河南爆发白莲教起义,之前逃走的白莲教匪首刘之协,趁机煽动河南教众起事,目前正在围攻汝州,河南绿营难以收拾。

    ……

    只看这些战报,就算是寻常百姓,都该看出来不同寻常了。

    波及的范围太广了,几乎赶得上康熙年间的三藩之乱,直接波及南北九省之地,给乾隆看得差点以为自己的大清迎来乱世了。

    实际上确实也差不多了,半壁江山都在闹反贼,这还不是乱世,到底什么才叫乱世?

    乾隆甚至还不知道的是,就连江西也在闹反贼,只不过消息都被江西地方官联手压下。

    江西的地位太过重要,不光是战略地位,还有政治地位。这里培养了太多的读书人,文脉汇集之所不是随便说说,甚至后来晚清修铁路,为了防止江西变得太强,专门把三条铁路都绕开了江西,不让江西经济发展太快,威胁到清廷的统治。

    俗话说得好,虱子多了不痒。

    放到现在的清廷也差不多,反贼太多了,闹得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难收拾,汉军的动静真算起来,反而没有白莲教闹得动静大。

    不过,在战场上搞死了一个总督,还前后连续灭掉了十多万清军,乾隆也不能再假装看不见了。

    圆明园。

    “和珅,你怎么看?”乾隆把折子放下问道。

    和珅听闻也是非常头疼,他是八月底才被抬为军机处首席大臣,还是因为前首席大臣阿桂死了,他才被乾隆拎上来补了缺。

    跟后世演义里的不同,真实的乾隆晚年可没有老年痴呆、口齿不清的记载,也不存在和珅靠给乾隆当嘴替,而独揽朝政大权的操作。

    之所以有这么多类似演义,更多是有人在给乾隆擦屁股,都是乾隆老年痴呆了,才让和珅蒙蔽而让国家腐败动乱成这样。

    万方有罪,罪在和珅啊!

    乾隆还是十全老人,有过是有过,但也是老年痴呆,身不由己啊!

    和珅认真思量了片刻,方才跪在地上伏低着头说道:“万岁爷,奴才以为湖广汉贼之势大,已到了不得不剿的地步。”

    “嗯。”乾隆微微点头,没有说话。

    和珅心领神会,又接着说道:“可要想剿贼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湖广汉贼能击败朝廷十数万大军,纵使再有侥幸、地方绿营战力糜烂,那也不能再继续等闲视之。”

    “应该怎么办?”乾隆问道。

    和珅说道:“汉贼已战死一员朝廷总督,肯定是不能姑息放过,可就算现在朝廷再从速下派一员总督,也还是没法解湖广的燃眉之急。要想剿贼,唯有先操练新军,那些地方汉人的绿营已然糜烂不堪大用,此事在陕甘总督、湖广提督、云贵总督、两广总督的奏折中都有提到。”

    乾隆点头:“确实是要操练新军,正好宜绵那狗奴才递上来一封剿贼折子,是什么坚壁清野法和寨堡团练法,你也拿去看看吧!”

    说罢,扔下去一本奏折,和珅跪爬着把奏折捡起来,还没翻看几页,就发现了问题所在。

    怪不得万岁爷要说宜绵那狗奴才,原来是狗在了这里,这个宜绵自己蠢就罢了,居然还敢把折子递上来给万岁爷去看。

    和珅几乎不用组织语言,就跪伏下去说道:“奴才以为万万不可。”

    “有何不可?”乾隆问道。

    和珅回答:“剿灭贼寇,此乃朝廷和官府分内之责,哪轮得到百姓去操心。这坚壁清野法可行,但寨堡团练却是万万不可行。若是连剿灭贼寇,都需要百姓去操心出力,那大清的威严何在?万岁爷您的武功又何在?”

    这话说完,算是给了乾隆名正言顺批驳的理由,他确实对白莲教和汉军感到焦虑,但这些焦虑同样也是对于汉人敢大规模反清起义的焦虑。

    现在,陕甘总督宜绵为了剿贼,居然提出寨堡团练,要求允许汉人地主修筑坞堡、组织团练,去抵抗白莲教的流寇乱军。

    这个办法不是不好,而是太好了,好到满清朝廷都没了用武之地,只靠这些汉人寨堡团练,就可以把白莲教困死。

    那我大清该怎么办?

    寨堡团练法看似能帮满清解决白莲教,可同样这也是一剂猛药,用过了只能解一时的燃眉之急,反而会留下更深层次的后患。

    汉人地主得到了实权,满清贵族难以压制地方。而后清廷收不上来钱粮赋税,清廷变得愈发虚弱,地方叛乱再爆发以后只会更加难以收拾,只能越来越倚重汉人地主去解决。

    这就是一波恶性循环!

    乾隆想没想到这么多不知道,但他对汉人有可能掌权一向很警惕。

    乾隆沉声道:“这话说的很好,剿贼是朝廷的事,与百姓有何干系?这道折子就批驳了吧!让宜绵以后莫要再这么大放厥词,至于里面的坚壁清野法,既然可用就先暂且一试。”

    “奴才遵旨。”

    和珅连忙跪受笔录。

    乾隆接着问道:“那操练新军一事,该怎么来?”

    和珅显然已经想好,说道:“此前诸多对汉贼战报中都有提到,汉贼之所以如此势大难治,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其火器之犀利,已经远超我大清寻常地方绿营。因而若要操练新军,那就必重火器之利,否则就算到了战场,我们的火器不如汉贼,怕是也难讨得了便宜。”

    乾隆摇头:“火器打造不容易啊!银子哪里来?时间哪里来?”

    和珅微笑说道:“万岁爷,火器打造确实不易,可我们也不是完全需要自己打造。这英吉利人不是正好与我大清通商,奴才听闻他们的火器也是颇为利害,可派人与他们相接触,向他们采购火器。”

    “如此,既省却了打造火器的时间,还能体现我大清与英吉利的友好通商关系,让英吉利人对我大清感恩戴德。”

    好吧!全是屁话。

    乾隆都有些失笑:“呵呵,你这狗奴才,让英吉利感恩戴德是假,怕不是想从中渔利为真。”

    和珅谄笑道:“奴才哪敢啊!奴才就算是从中渔利,那也是为万岁爷而得利,再说英吉利不过一海外小国,万岁爷与之开放广州通商,已经是天大的恩典,他们岂敢不感恩戴德啊!”

    这一通彩虹屁拍的乾隆相当舒服,当下也不去计较和珅那点小心思,摆了摆手说道:“既然如此,这事情就交给你去做了,和珅。”

    乾隆又问:“那湖广汉贼该怎么处置?新的湖广总督还派不派了?”

    和珅想了想说道:“湖广汉贼如今确实势大难治,不是一朝一夕就可平定。万岁爷可派一位总督,令其守住当下一亩三分之地,同时再遣使者过江,与那汉贼邀约谈和……”

    “嗯?”

    话没说完,乾隆老脸有些怒容,惊得和珅连忙趴在地上,大气都用不敢多喘几下,麻溜说道:“谈和是假,稳住汉贼是真。诸如白莲教等贼寇,皆是大胜了一场,便肆虐扩张,而这汉贼却是非常克制,并未长驱直入攻略襄阳,反而悉心经略周围几府,显然志不在小。”

    “所以,完全可以先行议和,汉贼要什么封赏,给他们便是,就算裂土封王,也无不可。还能趁机拉拢分化汉贼部众,许诺倒戈归顺就给高官厚禄。”

    “待到川陕、云贵、两广的乱子平定,届时几省大军合围,便是将湖广打成白地,也必要尽灭汉贼!”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52451955/6785217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