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196章 收州

第196章 收州


“呵呵,都督府这次给出的方案不错,灭一个杀尽王,换来了两块新地。”聂宇拿出一份电报译文笑呵呵说道。

    电报译文依次递给内阁诸部的文武官员们传阅。

    刘骏看过后,跟着面带笑容说道:“郴州本来就跟那贼寇杀尽王相邻,西面此前面临的又是桂阳义军,属于是被两面夹击,就算要降也不知道该降谁。现在桂阳义军南下,桂阳归入我大汉疆域,茶陵州也被陈将军扫平,就是走脱了杀尽王。作为一方知州,自然是时候该做出抉择了。”

    能活着,谁也不想白白送命不是。

    郴州知州潘伯庸看得很明白,杀尽王他还能勉强靠地利挡住,可汉军太厉害了,挡是挡不住的。

    而且,在清廷和乾隆的眼里,郴州、沅州这些湖南仅剩的州府,应该早就被反贼拿下了才是。

    怎么还能一直存在这么久的?

    莫不是这几个州府的知州、知府们都从贼了,这才能在反贼包围下苟延残喘,没被吞并灭掉?

    不管别人怎么样,反正潘伯庸是扛不住了,杀尽王残暴好杀,投了也没活路,所以他还能号召地主百姓拼命抵抗。

    可汉军来了,那就不必了。

    汉军不胡乱杀人,很守规矩,尊重读书人,在这么多反贼里头,几乎都能算得上是异类了。

    潘伯庸甚至还听说,最近汉军的大将军,还登基称王,定王号为汉,正式建制确立了法度。

    这就是羽翼丰满,成了气候了,也就值得他们这些清廷的大官伸手去下注了。

    “郴州知州潘伯庸请降,可以许他虚官高位,但不予以实权。”吏部尚书吕志宏忽然说道。

    这个建言没什么毛病,郴州知州有献州大功,算是带上了郴州州城在内,所辖诸县一起随从投降,这功劳可是不小的。

    再加上郴州知州一直被两路义军夹在中间,动弹不得,所以贪污作恶的机会不多,光是忙着挡住义军夹攻之势,就已经快要耗尽心力。

    将功折罪绰绰有余,再给个虚官高位,但不给他实权。

    对外宣传上就能给清廷官员潜移默化的施加影响,未来某天被汉军兵临城下了,只要不守城抵抗,乖乖献城投降了,就能免罪,还能得到官位封赏。

    既然如此,那还辛苦守什么城,直接降了还有荣华富贵。

    千金买马骨嘛!

    能内部分化就内部分化,卑鄙是卑鄙了点,但这可是在造反,汉军不去危害百姓,还给百姓分地减税,保障百姓生息,已经算是大大的仁慈义军了。

    聂宇想了想,点头道:“就这么办吧!”

    兵部尚书王若愚忽然递上一封信书,说道:“大王,数日前伪清的永州知府丁云锦派遣信使,给我们送来求援信书,请求我大汉出兵援救永州。”

    说到这永州知府丁云锦,聂宇印象还是比较深刻,因为这家伙早在一年前,就跟自己求救过一次。

    但,说是求救,字里行间却都是牛气的很,仿佛不是他在求汉军,反而是汉军在求他施舍。

    大概意思就是,只要汉军解围永州,他就可以帮汉军上奏朝廷,请功美言几句,帮汉军争取一个招安封官。

    聂宇看到信书,反正是被气笑了,而后就回了两个字:“没空!”

    到现在,一年快过去了,这位永州知府又腆着脸,来找汉军求救了,信书也给的规整了很多,送信的据说还是丁云锦的亲儿子(妾生子)。

    聂宇接过信书,来回扫看几眼,顿时呵呵一笑:“时隔一年,这位丁知府文墨倒是长进不少,这溜须拍马熟练了许多嘛!”

    众官闻言,心里想笑,面上又绷着脸,不敢笑。

    聂宇接着道:“瑶部怎么说?”

    这里的瑶部统指永州、宝庆两府的瑶人义军。

    王若愚说道:“永州瑶部首领赵余年,对我们不抵触,但也不甚敬畏。我们的劝降信送是送进去了,可完全石沉大海,对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复。倒是宝庆瑶部首领蓝金龙,这厮给出了明确回复,他可以自去王号,也愿意尊奉汉王,但不许我们派遣流官、军队入驻宝庆府。”

    聂宇没说话,倒是刘骏忍不住说道:“不可能,宝庆、永州二府要拿下,怎么可能不派流官和军队入驻?若是什么都不派,那不是与之前没什么两样?”

    礼部尚书顾景也跟着说:“大王,要下宝庆和永州两府之地,那瑶王蓝金龙的条件就不能答应。但瑶王是瑶王,瑶部是瑶部,瑶王不能完全代表瑶部,便如永州瑶部不受宝庆瑶王辖制,完全可以对其加以分化。”

    “如何分化?”聂宇问道。

    顾景回答:“先遣一大将,领军进驻两府,威逼两府瑶部,不得轻举妄动。再遣几支村子的农民公会分批前往当地,这两府瑶部说是瑶部,但实际上已经与汉人无异,能说汉话,有汉人姓名,还跟汉人混居。只是伪清不拿他们当汉人,对他们盘剥虐害,这才让瑶部百姓同仇敌忾,反清起事。”

    这话说的没错,差不多从雍正开始,西南地方的各种少民起义,包括苗民、瑶民等等,都是官逼民反,那些地方官压根不拿苗民、瑶民在内的少民当人看。

    这也是雍正为整个满清王朝制定的改土归流国策,通过地方官盘剥虐害,逼少民起事,再趁机派兵平叛,消灭地方土司,把少民全部改土归流。

    粗暴是粗暴了点,可胜在效果拔群,雍正十三年下来,改土归流的土目多的都数不过来,全是先把土目少民逼反了,再进行暴力镇压。

    可以说,清朝的少民那么闹腾,真不怪人家闹腾,真就是硬逼着他们造反,不反就得等死。

    顾景给出的策略,实际也是根据汉军起事以来,一直在做的事情搞得变种。

    既然瑶部上层土目瑶王搞不定,那就在下面入手,从底层瑶民包围上层土目,在瑶民那里组建农民公会,让瑶民把瑶王给掀翻过来,带着瑶部归顺大汉。

    好家伙,农村包围城市……咳咳。

    聂宇微微点头:“这个办法可以,让徐元让领军过去吧!再从当地调遣一批分田官,让他们去帮着两府瑶部,去组建农民公会,去分瑶部首领寨主的田。”

    徐元让就是徐三郎了,这家伙做了将军以后,觉得自己的名字有些过于土气,就找军中书记官给自己改了个名字。

    那书记官文墨也不多,干脆取用了三国里头的夏侯惇,夏侯惇知进退,能战善战,正好跟他挺相配的。

    为了体现对部将的尊重,聂宇这位汉王专门在文书批阅里,给徐三郎改成了徐元让,公开场合也是称呼其为元让。

    郴州举州归附,宝庆、永州让徐三郎领军去慢慢征讨消化,而沅州府和靖州暂时还没投降,但也差不了太多。

    沅州、靖州可是真的被四面夹击,沅州知府已经完全摆烂,靖州知州同样也是得过且过。

    估摸等宝庆府被汉军拿下,靖州就该有人着急,要献城投降了。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52451955/6785218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