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124章 洞房花烛

第124章 洞房花烛


(水一章)

    一晃半个多月,聂宇的婚期也到了。

    作为汉军大将军,聂宇的结婚礼仪自然不可能再按满清的婚俗去搞,这也是出于政治需求考虑,礼学司前后耗费一个多月,专门参照前明的婚俗礼仪忙活筹备。

    三书六礼,这属于明清都遵循的婚俗礼仪,倒是不用去变。

    三书就是聘书、礼书、迎书,六礼则为纳采(提亲)、问名、纳吉、纳征(送聘礼)、请期、亲迎(迎亲)。

    前面的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已经提前一个月,由礼学司安排官员准备,女方家也暂时没有住在大将军府,而是专门安置在了一处城东闲置院落作为临时的娘家居所。

    聂宇的准岳丈和准岳母,还有他的老爹,都专程坐船来到岳州城,作为大婚的长辈主持。

    到了婚礼当天,聂宇穿好新服,老爹聂杰人也穿上礼服,来到正屋坐好。

    正屋摆上了一块聂家祖宗牌位,用于焚香祭拜。

    礼学司执掌官顾景临时客串赞者(司仪),先手上前祈福燃香,祭祀喜神,接着告知聂宇入堂屋,敬香聂氏列祖(司仪为外人,不能祭新人列祖,许多人会搞错)。

    焚香祭祀完列祖,相当于打完了报备,聂杰人坐在正堂等着儿子过来作揖。

    这里面的礼仪已经简化很多,因为明制婚俗本来就可以视情况简化不必要流程,只有清朝开始趋于严肃化和刻板僵硬。

    按照简化流程,父子二人说了几句话,多是老父亲的叮嘱,接者再拜退出,才准备正式带人去“女方家”迎亲。

    迎亲队伍人很多,包括前排开路的媒人和赞者,后头吹奏鼓乐的乐队,抬喜轿的轿夫,抬聘礼、大雁的力夫,另有前往祝贺的官员宾客。

    队伍吉时出发,穿越城区的街市,迎亲乐队吹奏喜庆音乐。

    沿路都是凑热闹的围观百姓,又有汉军部队出动,负责维持秩序。

    “爷爷,那些人怎么都挑着鸭子啊?”

    “对哦,昨还有送鸭子的,大将军要娶的婆娘喜欢吃鸭子?”

    “哈哈,老丈,那可不是鸭子,那叫大雁,是用来送给女方家的礼物,代表了成婚双方的忠贞不渝。”

    “哦!原来如此,那这大将军还挺按地气,居然用这叫大雁的鸭子做聘礼,俺们这些老百姓的好日子,应该也能过的久点了。”

    “额……老丈,这大雁真不是鸭子,也算不上聘礼,聘礼是后面力夫挑的那些。不过您老说的也没错,大将军这聘礼着实简朴的很,显然是故意为之。这是在与前段时日的新法对应,以身为表率,鼓励民间嫁娶都能不搞天价聘礼呢!”

    “这样吗?那挺好。”

    “……”

    大将军府的纳征聘礼确实给的不多,与那读书人说的一样,非是舍不得花钱,左手倒右手有什么舍不得的,纯粹只是做给百姓们看。

    既然已经制定新法,规定民间不得搞天价聘礼的恶性竞争,那他作为大将军肯定更得以身作则。

    迎亲队伍到达女方家门,顾景上前拱手道明来意:“大将军特来贵府迎亲!”

    力夫们跟着在随行媒人指示下,送上聘礼、大雁等礼物。

    顾景被女方家人迎进内屋,接着陈老家主同样也要焚香告祭陈家祖宗。

    一应流程跟男方家的差不多,新娘的嫂娌会为新娘梳头,没有嫂娌的也可以是其他请来的熟悉已婚妇人。

    之后,顾景作为司仪指引聂宇进门与准岳丈见面,而后是新娘出来,与父母行礼辞别,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

    陈老家主按礼仪,赠送给女儿压箱钱,陈母则赠送新衣,同时叮嘱女儿要孝顺公婆,与丈夫和睦相处。

    至此,迎亲流程才算走完,新娘上轿,跟着一道来的小舅子陈兴业作为送亲代表,跟随护送新娘(姐姐)去男方家中,连带还有一大票的送亲队伍。

    嫁妆、聘礼都是礼学司在安排,所以看着都不是很多。

    陈惠兰坐上花轿,虽然头上蒙着红盖头,但听着轿子外面吹吹打打,仍旧觉得晕乎乎、如梦似幻。

    下了花轿,用满清婚俗的话,还要跨火盆驱邪,但这是明制婚俗,倒是没这么多要求。

    新人惯例的三拜,高堂可以登台,也可以不登台,明制婚俗也有不少省却,这里干脆全部略过。

    接着新娘拜见公婆,这里只有公公一人,新娘需行礼敬茶。

    “公公请喝茶!”

    “好好好!”

    聂杰人很高兴,连说三声好,又把礼钱赠上。

    拜完了公公,下一步是挑新娘红盖头。

    挑盖头的是喜娘,虽然常规认知下,都是洞房花烛由新郎挑盖头,但也有相当部分是喜娘或男方家的女眷来挑盖头。

    这里,聂宇默认由喜娘来挑盖头,不挑盖头的话,新娘没法吃东西喝水,这饿肚子的感觉可不好受。

    挑了盖头,新娘相貌被聂宇看到,没有画中那般绝色艳丽,但也秀雅端庄,尤其盖头挑完,更是杏眼低垂,脸蛋羞红,平添三分惹人怜爱。

    “新郎、新娘三揖三让!”顾景高喊。

    三揖三让属于周礼中的大礼,新郎、新娘需要互相作揖回礼三次,以示尊重谦让之意。

    聂宇当先拱手行礼:“娘子。”

    “夫君!”陈蕙兰跟着屈身还礼。

    顾景再喊:“行沃盥之礼!”

    这沃盥礼就是洗手的意思,也是后续礼俗的重要前缀仪式,有侍者端来水盆,象征性相互洗手完毕。

    “共牢而食!”

    共牢就是在祭祀的案儿上摆三品菜,分别为黍、稷和荤菜,还有酱汁、肉汁等配料,新郎、新娘各有一份。

    聂宇、陈蕙兰先是拜祭先祖,接着侍者为二人夹菜品尝,直到三品菜当着宾客面全部尝完,共牢礼就算完成了。

    后续礼仪就很简单了,跟后世的婚俗差不多,都是新人夫妇端着酒杯,跟公公一道去敬酒招呼宾客吃饭,宾客都是汉军的官员以及城中的一些士绅大户。

    招呼一圈,时间差不多了,聂宇带着陈葸兰入洞房。

    洞房里头,还有结发、配绶(换信物)、合卺(交杯酒)礼,这些都属古礼,可有可不有,全看新人家庭情况。

    到底是头一回成婚,还是娶的正妻,所以有不少好事的进屋,来说吉利话、互动做游戏,闹了片刻洞房,方才笑着散去。

    外面宾客官员还在推杯换盏,洞房里面红烛摇曳,佳人在床。

    聂宇忙活半天,光喝酒了,没吃多少东西,也就共牢礼吃了几口,味道还不咋地。这时正好腹中饥饿难耐,来到洞房屋子的小桌前,就着酒菜大口吃了起来。

    “一起吃点吧!饿着可没力气。”聂宇笑着招手。

    陈惠兰似乎没听懂深层含义,只用筷子夹了一口素菜,细嚼慢咽起来。

    聂宇说道:“不用这么拘谨,这里没别人,放松些,饿坏了可不好。”

    说着,还把头顶的新郎官帽子给脱下,他已经留起了古人长发,现在戴着帽子跑前跑后,闷得那是真难受。

    帽子脱下来,觉得还不爽利,就把身上喜服也解开,敞着果然舒服许多。

    “算了,我来帮你。”

    陈惠兰本来还有些犹豫纠结,一看聂宇就要上手,忙自己解开外衣衣襟,就这么穿着里衣,拿着筷子就吃起菜来。

    这一吃就停不下来,毕竞在家里就没怎么吃,来了以后,也就象征性吃了三口共牢菜,早就饿的两眼发昏。

    “嗯,这就对了嘛!”

    聂宇笑道:“喝东西吗?”

    “夫君要喝酒?”陈葸兰咽下一口菜,就要起身给聂宇倒酒。

    聂宇却是如同变戏法,拿出一个小绿瓶,上面写着简体字“雪碧”,给倒了一杯。

    陈惠兰有些好奇,这是什么酒?还冒着气泡。

    端起杯子微抿一口,顿觉舌头刺激,刚想吐掉,就已经咽下,喉咙接着一阵回甘。

    好甜,好喝。

    聂宇同样也给自己倒了一杯,抬手摆出交杯酒的动作。

    陈葸兰见此,也终于不复拘谨,完全放开,他这个大将军的夫君,不仅没有想象中那样凶神恶煞,还是个俊秀有趣之人。

    用雪碧做交杯酒,一起大口吃菜,这就是二人的洞房花烛。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52451955/67852253.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