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0章 金城定盟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金城在黄河以南,隔河相望的便是陇右锁钥金城关。
这座关隘的历史,比金城悠久得多。金城关周边有一系列黄河渡口,每个朝代数量不一,但无不是为了出征和防守金城关而设。
金城最初的设立,也是为了在金城关附近谋一个与之相望的犄角,为朝廷提供控制这里的治所,为商贸往来的旅客提供一个落脚点罢了。
在处置完河西的事务之后,方重勇留王难得及他本部人马镇守凉州,并在本地募兵,重建河西的防御体系。
自己则是带着汴州军主力返回了兰州,此刻季节已经从初夏转到了秋收。兰州本地百姓在田间收割,一副忙碌景象,似乎压根没有受到吐蕃人的影响。
方官家带着禁军出征河西,并将其重新收入大唐怀抱,打通了前往西域的道路。边镇百姓恍惚之间,感觉自己好似穿越回了几十年前的开元时代,那个唐军想揍谁就揍谁的光辉岁月。
至于战争的正义性,他们丝毫不关注。唐人的自豪感,让他们不想去深究大唐在周边四处劫掠奴隶有没有合理性。贩奴的隐性好处,让他们对这些事情的黑暗面避而不谈。
当年方重勇在沙州看到有个大娘,十七匹绢就买了个叫“绿珠”的十四岁胡姬。敢起这个名字,想来姿色应该是不错的。
世上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爱恨,在那些家国理想的叙事背后,都是赤裸裸的利益纠葛。
只不过,现在的局势,远远没有边镇百姓想得那般稳固。
斥候来报,吐蕃在鄯州大兴土木,建设了一连串的城寨城堡,花费之巨,以西北这样的生存环境与运输条件来说,殊为不易。
用举国之力来形容亦是不为过。
河湟谷地的面积虽然只占后世青海省面积的百分之八,却贡献了本省百分之九十的粮食产量。方重勇揣摩着,赤松德赞此举,可能并不是为了扩张,而是为了稳固政权。
别看增加的这点粮食好像不起眼,对于吐蕃这个体量的农奴制国家好像关系不大。
但实际上,有时候就是多了这么一点增量,从每年无余粮到有存粮,就能保障一个自然灾害极多的高原国家渡过难关。
他们争夺这块地方的决心是无与伦比的!
这天秋高气爽,是约定与吐蕃会盟的时间。
而会盟的地点,正是金城对岸的金城关外。
选择这里会盟,方重勇心中是有点不舒服的,在他看来,应该在更西面的鄯州城下会盟才对。他就是想签一个“城下之盟”,只可惜被吐蕃方面严词拒绝了。
陇右节度使的原管辖地段多山地,且贫瘠交通不便。拿着精兵去攻,得不偿失,且补给线极长。不攻,兰州与河西交界这块地方,就像是人的咽喉一样,很容易被吐蕃人锁喉。
方重勇权衡再三,不得不放弃了攻打鄯州的计划,一句话,他压根耗不起。拿下了将来也未必守得住。
守住这里,需要一个开元时期的盛唐。如果没有这样的国力,还是不要轻易尝试将力量耗费在无谓的地方。
方重勇身后,一队重甲兵全副武装列阵,不远处还有一队精骑随时准备冲锋。
他们都看到了远处一支队伍缓缓朝这边走来,步伐稳健。
“官家,对面的都是精兵。”
车光倩在方重勇身边低声嘀咕了一句。
“嗯。”
方重勇大马金刀的坐下,左手边便是黄河涛涛,激流在拍打岸边的礁石。他面前摆着一张香案,上面摆着三牲和一个香炉。
与吐蕃“歃血为盟”,其中含义,只能说懂的都懂。
那支队伍靠近,在一箭之地停了下来。一个身材魁梧,穿着唐人锦袍的中年汉子走上前来,用生涩的汉话对方重勇抱拳行礼道:“鄙人尚赞摩,吐蕃大论,拜见方官家。”
这位新任的吐蕃大论,面对方重勇态度十分谦卑恭敬,这让方官家感觉有些奇怪。
大论在吐蕃意味着什么,他心里可是非常明白的。
担任这个官职的人,有实力可以直接掀翻吐蕃赞普!其权势远远高于汉人的宰相。
“赤松德赞呢?会盟为什么是你来,而不是他来呢?”
方重勇微微皱眉询问道。
赤松德赞议和的诚意是有的,稳固吐蕃国内的政局,更是非常急切,他不至于在这种事情上玩什么“欲擒故纵”。
尚赞摩面露惊讶之色,随即抱拳说道:
“官家,您在大唐国内,地位与吐蕃大论无二。您在金城关摆好了香炉与祭品,那么由鄙人这个吐蕃大论与您签订盟约,乃是兵对兵将对将,并无不妥。
若是赞普来此,那么大唐亦是要天子来签,这是天经地义之事呀,又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呢?”
呃,听到这话,方重勇一时间竟然无言以对。
你说尚赞摩说的没道理吧,人家说得头头是道,逻辑上毫无破绽。
但你要是听了他的鬼话,那就是中了赤松德赞的奸计了!
将来换一个大论,赤松德赞就能立刻翻脸不认人:你和大论签的盟约,跟我这个赞普有什么关系?那位大论都下狱了,他出卖吐蕃利益巴拉巴拉。
方重勇都能想到将来可能会发生什么事。
吐蕃国内换大论可是换得很勤快的,也就比基哥换宰相稍稍缓和一点点而已。
“赤松德赞不来,我看这盟约不定也罢!”
方重勇站起身,一把将面前的桌案掀翻!
方重勇身后丘八全都搭弓上弦,用箭矢瞄着尚赞摩。
这位吐蕃赞普身后的亲兵,亦是举起弓箭瞄准方重勇,一时间本来还相当轻松的气氛,顿时紧张到要爆炸。
“官家,您这是什么意思?”
尚赞摩面色不悦问道。
“哼,赤松德赞若是有诚意签订盟约,他就亲自来此。要不然,那就继续用刀剑说话吧。”
方重勇冷哼一声,轻轻摆手。
身后亲兵放下弓箭,只是列成盾墙,让开了中间的一条道。方重勇带着身边几个亲信,转身便走,不作丝毫停留。
尚赞摩脸上浮现出一丝无奈的笑容,叹了口气,也命令身边亲兵将弓弩放下,别再丢人现眼了。
“这点小聪明果然是瞒不过方清。只是,他当年那般痴愚,如今却狡诈如狐,是何道理?”
尚赞摩小声嘀咕了几句,他非常确信,这位自己曾经见过无数次的“孩童”,已然忘却了当年的事情。
方清压根就没有认出他来!
一天之后,尚赞摩回到了湟水城,城外正在大兴土木,建造一座佛寺。
见他回来,正在观摩寺庙建造的赤松德赞询问道:“会盟没有完成么?你回来得有点早了。”
他的声音还是那样平静,甚至带着一股女性特有的柔弱。不过赤松德赞无论怎么看,都是男子无疑。
这位赞普的性格,可以说是以柔克刚的类型,政治手腕非常成熟。
不动则已,动则必杀!
尚赞摩内心对这位赞普是非常敬畏的。
畏惧多于敬仰。
“回赞普,方清得知您不去签订盟约,立刻掀桌子走了。”
尚赞摩将他与方清在金城关外见面的场景都说了一遍。
“哎呀哎呀,兄长是生我的气了呀。”
赤松德赞砸吧砸吧嘴笑了一下,却没有多说什么。这让一旁的尚赞摩心中直打鼓的。
二人就这样一声不吭的看着农奴们哼哧哼哧的搬运建造寺庙的木料。
“我打算派遣僧侣去中土寺庙修习佛法,你觉得去哪里比较好呢?”
很久之后,赤松德赞突然问了一个与当前局势完全无关的问题。
“回大论,还是去洛阳比较好,那边佛寺也多。”
尚赞摩小心翼翼的说道。
“嗯,如此也好,那就派遣一百名僧人,去洛阳地方各寺庙修习佛法吧。”
赤松德赞点点头道,面带微笑似乎心情不错,并未因为方重勇掀桌子而感觉恼怒。
“赞普,天竺僧人在逻些城已经有很多了,为什么还要去中土修习佛法呢?”
尚赞摩感觉很困惑,当然了,他以前是信奉苯教的,对于佛教的理解,约等于没有。
“中土地大物博,定然有出众之处。既然要签订盟约,倒不如趁此机会,派人去学习那边的佛法,为我所用。”
赤松德赞面色淡然说道。
你说他睿智吧,他宗教迷信到了极致,走到哪里就要把庙修到哪里。
可你要说他愚昧吧,他还知道“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道理。
“赞普英明,说的太好了。”
尚赞摩随口敷衍的恭维了一句,就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了。
大概是看农奴修建佛寺看累了,赤松德赞转身对尚赞摩吩咐道:“派人去兰州,就说之前是我大病初愈,不方便行走。现在我的病已经痊愈,可以在金城关外签订盟约,并且立碑为证。”
呃,您这变化也太快了吧?
尚赞摩腹诽了一句,却是不敢多言,直接行礼告退。
之前耍一耍小聪明,不过是试探对手的智慧罢了。既然已经试探出来了,该签的盟约还是要签的。
大唐需要休生养息,吐蕃自然也需要。
对于赤松德赞来说,收拾苯教势力,将佛教在吐蕃国内普及开来,才是头等大事。
至于跟大唐之间的战争,既然现在可以停,那将来也可以开,没有什么是一成不变的。
就算不侵略大唐,吐蕃也可以把触角延伸到西亚那边,一点都不妨碍他们扩张。
没有必要在一棵树上吊死。
忽然,赤松德赞像是想起什么,叫住了已经往回走的尚赞摩。
“你与方清相见,他有没有认出你来?”
赤松德赞疑惑问道。
尚赞摩,当年就是金城公主所居住封地的卫队长,自然是跟当时年少的方清多有接触。
“没有认出来,应该说完全不认识了。”
尚赞摩叹息说道。
“嗯,知道了,你去办事吧。”
赤松德赞摆了摆手,没有多说什么。
……
几天之后,还是金城关外,还是同一个地方,还是黄河岸边涛声依旧,甚至还是那张桌案那个香炉。
方重勇看着坐在桌案对面的赤松德赞,只觉得这个人看起来……完全没什么印象!
“兄长当年对我特别好,虽然那个时候我是金城公主的养子,但是她对我视如己出。
我叫你一声兄长并无不可。”
赤松德赞面带感怀说道。
国家之事,与个人情感完全无关。即便是方重勇当了吐蕃赞普,即便是他知道自己的父母都是汉人,母亲还是大唐的宗室,他也会完全站在吐蕃人这边!
当一个真正的吐蕃赞普!
换句话说,无论赤松德赞当年与那个“少年方清”的关系有多好,他现在都会以吐蕃权贵的整体利益着想。
其他的,都要靠后。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方重勇叹了口气,说出了一句很多语境都能使用的经典七言。
“记下来,翻译成吐蕃语,刻在我寝宫的入口处。”
赤松德赞对身边的一名译格巴(官名,吐蕃大官身边的掌书记)吩咐道。
“你看看有没有问题。”
方重勇将桌案上的盟约拿起来,递给身旁的论惟贞道。
后者一字一句的看完,凑过来对方重勇小声说道:“并无问题,与汉文翻译一致。”
他脸上的表情很是纠结,或者说刻意的隐忍。
这份盟约文字上是没有问题的,只是论惟贞实在是不想大唐与吐蕃签订盟约。
他想报仇。
若是换一个昏庸之主,论惟贞或许真会玩点花样,但方清并不是普通人。
他只能压住内心的愤恨不快。
“立一座石碑,正面刻上汉文,反面刻上吐蕃文,就这样吧。”
方重勇站起身,也懒得跟赤松德赞喝血酒了。
“兄长,盟约尚未完成,还要歃血为盟。”
赤松德赞也站起身,轻声提点了一句。
“盟誓都是在心中的。
心中有佛,则佛祖自在。
心中无佛,即便是整日念经,修建万千佛寺,那也不过是在掩耳盗铃罢了。
大唐与吐蕃之间有没有盟约,你我心中都有数。喝不喝那杯血酒,区别大么?”
方重勇反问道,他也不等赤松德赞回答,就直接转身离去,留下了一个潇洒的背影。
(本章完)
https://vvadz.cc/book/52456828/8455000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