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第八十六章
又过了一周, 八月下旬,霍容时准备出发去北京,走的时候把两大坛蘑菇酱带走了。
“等冬天的时候, 给你寄冻疮膏。”
霍容时点点头, “过年再见。”
张钦双手揣兜里, 懒洋洋的, “我和沈园专门来送你,你不对我们俩说声再见?”
霍容时轻笑一声,“难得你们两个处对象的人, 还有空惦记送我。”
沈园脸红, 张钦哈哈大笑,“羡慕了吧。”
霍容时笑着摇摇头,“不耽误你们俩时间了, 我先走了。”
他爸的勤务兵特意借了车送他,车子启动,一会儿就消失在街头。
张钦主动拉沈园的手,说话有些急, “那啥, 穆清你快回去吧,我们也先走了。”
“谁说的?你看看彭家, 田甜那姑娘从小到大闲话不断,有多少是彭丰年的妈搞的鬼?也就是田家人能忍,换成我,谁家要这么对我姑娘,看我不田甜上门叫骂去!”
“再说了,田甜要是大张旗鼓和其他男人在一起,张小玲也不见得高兴。”
林玉现在对南广周边的乡镇熟悉着呢,这个时候又是水果蔬菜丰收的时候,林玉骑车带闺女到处转,看到好的蔬菜水果都买一些。
沈园有话要说,还没说完就被拉走了。
穆清对田家的事情不感兴趣,“妈,等秋收忙完了,咱们去买些粮食囤着吧。”
林玉听穆清说完,惊讶不已,“这是要找新对象了?还是军区大院的?那田甜不被唾沫星子淹死?”
“哎……”
“他一家人能分到这么多菜籽?”
前些天做蘑菇肉酱把家里存的菜籽油用了不少,确实需要多补一补库存了。
“你不懂,姑娘家名声重要,如果田甜和其他男人处对象结婚了,那些碎嘴子没事儿不得拿出来说一遍?”
“什么叫找新对象,她和彭丰年应该没有正式处吧。”
“我看行。”说起屯粮林玉来劲儿了,“我以前经常买菜籽油那一家,上次在集市上碰见了,听他说今年忙,没时间,夏收分的菜籽还没榨油,等到秋收忙完了才弄,我让他给咱们家留一百斤。”
穆继东这些天也忙,但是他最近发现,媳妇儿和闺女比自己还忙,傍晚下班回家,除了招财和进宝迎接他,媳妇儿和闺女都不在。
穆清明白,张小玲心里会不痛快,觉得田甜凭什么抛弃她儿子,即使是她看不上田甜,她也不会乐意。
林玉也看到了,笑着跟闺女说, “前些日子你汪露阿姨找我炖汤,还说起他们俩, 看来是乐见其成。”
穆清想起在山上碰到田甜和其他男人处对象的事情,田甜也不是真傻,也不是就等着彭丰年为了她和他妈对抗。
林玉叹了口气,“我看田家人最好离开南广,去其他地方最好。”
“你懂什么,除了他们自己家的,还有大队上其他人家的,卖了之后都等着分钱呢。”
得,他一个上班回家只管吃饭的人没资格说媳妇儿闺女。家里没人,他就自觉撸起袖子做饭,等媳妇儿和闺女回家。
“沈园本来人就不错, 又是汪露阿姨看着长大的, 没什么可挑剔的。”
装东西的筐子不够,母女俩又买了一些留着装东西。
林玉经常带着闺女下乡采购,可让孟晓得了好,买到新鲜的蔬菜瓜果,都会给她送一些去。
孟妈妈周末有空,经常会去军区大院看看女儿,去了几次后,她也不带东西上门了。
这一天,孟妈妈去闺女家,“你三娘这两天给你送什么来了?”
孟晓笑眯眯的,咬了一口大梨子,“秋梨,三娘说秋天干燥,叫我多吃点梨。”
孟妈妈笑道,“秋梨要炖冰糖,要不熬成秋梨膏,你这么单吃有什么意思?”
又是咔嚓一口,孟晓一脸满足,“好吃呗,妈你快尝尝,不知道三娘去哪儿买的品种,这个梨皮薄汁水多,还甜的很,简直太好吃了。”
孟妈妈尝了一个,“还真挺好吃的。”
“是吧!”孟晓高兴得很,招呼亲妈赶紧坐。
“你婆母虽然不在,我看你这三娘比一般亲婆婆做的还好,你也是享福。”
“快别说亲婆婆了,就说您,您对大嫂二嫂他们有三娘对我好?”
孟妈妈瞪眼,“有你这么说话的吗?”
孟晓哈哈一笑,“咱们亲娘俩,有啥说话。说实话,其实我婆婆不来也挺好,不说别的,至少我过的自在。”
“我瞧着你婆婆人应该不错,你婆婆来了你要好好和人相处。穆副师长家,你要记得人家的情,以后有机会要还。”
“还,有机会我肯定还,只是我家这样,三爹和三娘家又是那样,估计我家也没什么机会还他们人情。”
“他们家确实是运道旺。”
孟晓吃了梨子,站起身,慢悠悠地去洗手,“我和红旗商量,等清清结婚的时候,我们给包个大红包。”
“想包多大?你结婚你大哥二哥都给的是二十块钱。”
“二十?我们想的是至少给二百。”
二百?孟妈妈深吸一口气,“我看你是钱多烧得慌!”
“二百真不多,有些人想多送还没送的门道呢。”
孟晓是个单纯的人,人家对她好,她就对人家好。三爹三娘家这样的,既对她好,又是一条大粗腿,怎么抱紧都不为过。
<div class="contentadv"> 母女俩闲聊了半天,孟妈妈给闺女做好午饭,歇了歇,等闺女去睡午觉她才慢慢回家。
回家的路上碰到一些学生家长叫她,她都温温柔柔地和人家说话。
她这一辈子,儿女都成家了,都过得好,她还有自己的事情做,以后肯定是个有晚福的老太太。
秋收过后,穆清收到霍容时寄来的信,说是看到合适的院子了,还给她寄来了两套院子的图纸,穆清一下就看中了一套四进的院子,这套规整的四进院子东边还有一个大花园,太合她心意了。
这套院子好是好,就是被拆分成两半,不同的单位在用,要想全部收拢过来,不是简单的事情。
霍容时说,如果她看得上,她再想办法。
穆清笑着给霍容时回信,好话说了一箩筐,还给他寄了冻疮膏。
哎呀,这个时节,在南广都还没觉得冷,穆清没想起给他寄冻疮膏,这次一起给寄去。
穆清才说还不觉得冷,信寄出去没几天,连绵下了几天雨,温度慢慢降下来,短袖和裙子都不穿了,换上了长袖和长裤。
穆清也赶在彻底冷下来之前,去了一趟水潭,捞了几网鱼,又打了不少野鸡野兔子回来。
在山上耽误得久了,穆清下山已经是傍晚了,孟晓他们都下班了,穆清刚好在路上碰到她,跟她一起回去。
孟晓拉着她说,“我妈来了,她一来就去菜市场买菜做饭,中午还给我送饭。”
“你妈?”
“哦,不是我亲妈,我说的是你大娘。”
“这么早就过来了?”
“可不,肯定是忙完秋收就准备出发了,真是辛苦她老人家了。”
穆清笑道,“那你以后不用操心做饭做家务了。”
“那可不。”
两人正说着话,王春玲来了,“哎呀,想来接你的,看来我出来晚了。”
孟晓连忙说,“我走路稳当着呢,不用妈来接。”
“大娘好。”秦牧乖乖问好。
“清清呀,你今天上山去了?”
“嗯,去山上走一走。”
穆清背篼里装着不少野鸡野兔子,穆清抓了两只给她。
王春玲笑着道谢,“大娘就不跟你客气了。”
大娘来了,穆清瞬间觉得家里热闹起来。
堂哥经常出任务,出去一趟好多天才回来,孟晓也要上班,王春玲除了给儿媳买菜做饭之外,其他空闲时间就经常来穆清家。
快入冬了嘛,反正闲着也是闲着,家里有票,她就去买了几斤毛线回来,跟林玉学着织毛衣。
入冬后,第一件红色的毛衣就穿到了孟晓身上。
孟晓怀孕,肚子大了,王春玲就在毛衣两边留了分叉,孟晓穿起来很方便。
孟妈妈也说王春玲真会想,“以后生了孩,再把两边开叉的地方缝上一样好看。”
王春玲高兴笑道,“我开始还没想到,还是林玉给出的主意。”
“你们妯娌关系好,带着下一代关系也好,红旗和孟晓多个长辈疼爱,以后日子也过得顺畅些。”
王春玲不傻,听得清楚亲家母是什么意思,她自己其实也在心里嘀咕,自家儿子当营长也好长时间了吧。
穆红旗知道他娘的想法后,笑了一声,“您都知道的事情,我三爹不知道?要是有位置,他会不帮我?”
“我一个乡下人哪里懂这些,我就是白说一句,你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你三爹两口子有良心又愿意帮扶子侄,我现在还记得,你大哥当初能进药材公司,也是你三娘家帮的忙。”
“我记得是叫容爷爷吧。”
“是啊,这么多年了,都没听说过他的消息。”
穆家人惦记容文博,容文博也惦记穆家。
他只惦记林玉一家,最惦记的就是穆清。
这么多年过去了,当年聪慧无双的小丫头也十六七了,不知道现在长成什么样了。
他鬓角已经花白,慢悠悠地去书房。
宅子里的下人们见了,不用老爷说,都知道他要去书房观赏字画。
容家的少爷小姐们,齐刷刷撇嘴,多少年了?
他们兄妹几个,正经靠自己考上了大学,大哥还是去英国留学回来的,谁见了不得夸一句年少有为?
但是在家里,每次说起他们的学业,就要被骂不学无术,转头就说穆家那个小丫头最聪明,一点点大就能画那么好的画。
这么优秀的他们,和穆清那个小丫头一比,他们兄妹几个,似乎没一个能拿得出手的。
用长辈的话说,人家那叫琴棋书画样样精通。他们嘛,就是会读两页书罢了。
算了,这么多年了,他们也累了。
被嫌弃就被嫌弃吧!
https://vvadz.cc/book/53199452/8511316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