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带着嫁妆穿六零 > 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第六十九章

        “妈妈,  这就是从小长大的地方?”

        “嗯。”

        母女俩站在上海近郊新野的一处老房子门口。

        这一片地方自从认定为有研究价值之后,本地人陆续搬走了。后来又是动乱,搬走的人更是不敢回来,  恨不得和这些象征着封建的老房子划清界限。

        那些所谓搞研究的人,  这几年也不来了。这片地方的房子就这么锁着,  都荒废了。

        林玉掏出好久不用的钥匙,  折腾了好一会儿才打开门。

        “锁芯坏了。”林玉叹息一声。

        穆清挽着娘亲的胳膊,“那咱们走的时候换一把新锁。”

        “好。”

        穆清跟着娘亲在老宅里到处折腾,什么活动的砖墙,能撬开的石板等等,母女俩越找越开心,穆清觉得,自己真是太富了。

        听不懂上海话让穆清一时有些茫然,她娘亲虽然是上海人,几乎从没在家说过上海话。这来了淮国旧,被叽叽喳喳的上海话吵得脑袋嗡嗡的。

        买了一堆东西回去,林玉脑子清醒了,“哎呀,我怎么买这么多碗?开酒店也用不着这么多吧?”

        “不会,锁又不复杂,随便找个开锁的人都能打开。”

        她上辈子带来的嫁妆,这辈子从林家继承的宝贝,还有容爷爷给她的好东西。想想自己拥有的,穆清觉得满足极了。

        被大家这般吹捧,林玉摸摸自己的脸颊,真的还年轻?别是恭维她吧。

        走了一段路,林玉回头看大门,“咱们换了锁,他们进不去,会不会砸门?”

        这就是祖上阔过的好处,后辈子孙只要不是败家子,靠着祖荫都能快活一辈子。

        除了一个大库房之外,在一些隐秘的角落还藏着一些小库房,甚至地道,这里面的宝贝,只有真正的林家人才知道。

        售货员还笑她们,这姐俩看着挺有意思。

        在这个时候,只要兜里有钱,都想过来转转,捡漏和淘宝贝。

        “那时候我还小,  不明白,  后来长大后才慢慢明白,  你外婆也不是非要在花园种菜,  就是讨厌你外公在这些花花草草上面花了太多时间。”

        平日里母女俩在家闲着没事儿,除了吃吃喝喝,穆清最喜欢折腾各种美容养颜的方子,家里又爱炖汤,各种汤汤水水养着,平日里又无烦心事,怎么不年轻?

        再说,娘亲三十多岁,本来就不老。

        说到这儿,林玉忍不住落下眼泪。

        林玉今天高兴,看上什么买什么。

        众人惊呆了,纷纷夸林玉保养的真好。

        这下,林家老宅真的只剩下一座空房子了。

        林玉擦干眼泪,叹息一声,“走,我带你去寻宝。”

        母女俩在屋里玩了一天,走的时候不仅带走了私藏的好东西,家里的古董家具也一并带走。

        穆清笑了起来,“这才多少,我这里还有。”

        “还别说,从南广去东北后,这辆自行车好多年没骑了。”

        林玉高兴得很,拉着闺女往里面挤,这个玩意儿看着不错,那个东西看着也好,哎呀,这还是个美国货嘞!

        林玉眼睛铮亮,一个劲儿地买买买,穆清也不管,就跟在后头给钱。

        林玉抱着娘亲,“以后咱们家有了花园,你和我爸不用为种花还是种菜吵架,反正他什么都听你的。”

        从近郊去市区,距离还挺远,穆清把自行车拿出来,林玉骑车带着闺女回去。

        所以说,以前查抄贪官的府宅,把家里搬空是不够的,还要掘地三尺,才能保证没有其他宝物被私藏。

        林玉笑了一声,“我记得我小的时候,你外婆说要在花园里种菜,你外公不许,  说是花园里就该种花,想种菜自己去后院找块地去。”

        走的时候,穆清找了一个外表看起来比较旧的锁,锁上门母女俩才走。

        只要娘亲开心,穆清也乐意,娘亲问她意见,她都说好。

        穿过正房两边的游廊去到后院,开阔的后院鳞次栉比的建着漂亮的亭台房屋,长满了青苔的内湖,还有茂盛的花草树木,  长的密的地方,  甚至不能过人。

        没人再来更好,就让房子这么放着吧,要是知道自己家的老宅被其他人住了,心里肯定不好受。

        林玉哭着哭着又笑了起来,“你爸也就这点好。”

        “有自行车才好,咱们能在上海多逛一逛。”

        母女俩到上海已经两天了,安顿下来后休息了一天,今天来新野看林家的老宅,明天就准备去逛街花钱。

        林玉哈哈大笑,用上海话说这是我女儿。

        林家的老宅名义上还是林家的,只是现在,林家人也不能住进来。

        这个是林家的老宅,几代人传下来的老宅,里面的门道多着呢。

        手一挥,桌上出现好几摞碗,花花绿绿的,什么样儿的都有。

        早上起来,母女俩先去逛淮国旧,淮国旧全称是淮海路国营旧货商店,据说全市抄家物资都在这里找得到,最多的就是各种上好的家具和钢琴,还有就是名表等贵货。

        可惜,她现在有再多好东西,都没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

        推开大门进去,前院栽培的观赏树木早就疯长开来,  看不出形状。地上的青石板缝隙里,  生长出一丛丛青草。前院正对着的正房,门窗和走廊上的实木雕花还是那般精美,只是无人精心打扫,  灰尘铺的很厚。

        穆清嘴角微微翘起,“妈,你年轻着呢。”

        她们买的太多了,出了淮国旧后,花了五毛钱请人搬回来,搬回来的还只是一小部分。穆清偷偷藏空间里的才是大头。

        林玉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真买了这么多?”

        她又努力解释,“我就是听售货员说这个是什么欧洲的碗,还有,你看这个大盘子,又大又圆,用来装牛排多好。”

        穆清忍住笑,“妈,我又没说什么,你想买就买吧。买了装牛排的盘子,还没有刀叉,是不是还要去买?”

        林玉连忙点头,“还是你想的周到哦,那咱们还要去买煎牛排的锅。”

        林玉对淮国旧的热情持续了三天,第四天就不爱去了。不买旧的,换其他地方买新的,什么百货大楼都去逛一逛,给家里补充了非常多的布料和各种日用品。

        香皂,只是香皂这些日子陆陆续续买了几箱,不知道一家三口要用到什么时候。

        林玉逛百货大楼还记得给闺女买新的雨靴,在南广买的雨靴早就短了,不能穿了。

        这次买要买合脚的鞋子,闺女这个年纪,脚应该不会怎么长了。

        林玉挥挥手,就给闺女准备了五六双,好几种颜色。除了黑色,其他带颜色的都很贵,最贵的是一双进口的外国货,买这一双雨靴,都够买五六双普通的雨靴了。

        “你看看,大红色的雨靴,这个颜色多正呀,你瞧瞧,太阳底下还有光泽感,不像咱们国产的雨靴,灰扑扑的。”

        “雨靴都是下雨天穿,在泥水里踩着,都差不多。”

        林玉语塞,“那也比其他雨靴好看。”

        好吧,你是我娘亲,你说的都对。

        买完日用品,娘俩这才开始买蔬菜瓜果、米面粮油和各种副食品。原本打算在上海停留一周,结果停留了十天,母女俩骑着自行车,把城里和城郊的各种市场逛了个遍。

        离开上海去杭州的时候,林玉还说,“咱们路上再补充一些蔬菜瓜果,这个消耗的快,在东北又不好弄。”

        “嗯,这个季节水果多,桃子、李子、杏子、西瓜什么的都多。”

        “西瓜多买点,我种了几年西瓜都没长好,我看青松岭就不适合种西瓜。”

        母女俩在江浙一带转了一圈,原本打算买的黄酒,买了一大批,还有白酒买的也不少,当地特产,茶叶、火腿、白菊、红糖、粽子等等,每一样都买了不少。

        这些日子,真是花钱如流水。

        <div  class="contentadv">        不知不觉,母女俩出门都快二十天了,出门的兴奋期也过了,每次去新地方坐车也累,母女俩都有些疲倦。

        林玉跟闺女商量,“咱们准备回去?”

        “行吧,不去其他地方了,咱们现在北上,下一个地方天津。”

        林玉摸摸闺女的头发,“你也大了,我和你爸也不用那么担心。我看外面挺安稳,咱们明年再出来。”

        穆清干脆地点头,真是可喜可贺,总算是体会到一点长大的好处了。

        这时候,出去执行任务的穆继东刚回到家,要吃中午饭了,他正在考虑吃什么,秦副师长的勤务兵叫他去秦家一趟。

        穆继东跟着勤务兵出门,“秦副师长叫我做什么?”

        “领导没说。”

        “哦,那我自己去问问。你也别送我了,快去食堂吃饭吧。”

        “穆团长那我走了?”

        穆继东摆摆手。

        到了秦家,秦家刚做好午饭,穆继东一进门就笑,“领导这是请我吃午饭?”

        秦老太太笑道,“快过来端菜。你媳妇儿闺女不在,你在家一个人吃饭也不方便,这两天就来家里吃吧。”

        “那怎么好意思。”

        嘴巴上说着不好意思,脚步一点都没迟疑地去厨房端菜。

        秦璞正在洗手,穆继东过去叫了人,也跟着洗手。

        饭桌上,秦璞一句话没说,都是秦老太太在和穆继东说话。穆继东看了一眼秦副师长,就猜到这老头可能有话跟他说。

        饭后,秦老太太回房休息,秦璞指使穆继东去泡茶。

        “泡什么茶?”穆继东看着一排茶叶罐子不知道选哪个。

        “右边第一罐,你闺女折腾的野茶。”

        穆继东拿起野茶,“您也喜欢喝这个?”

        “味道还行吧。”

        穆继东轻笑一声。

        茶叶泡好,两人坐下,秦璞这才说正事儿。

        “你当团长也好多年了吧,就没有其他想法?”

        “什么想法?当师长?那肯定想过,我闺女还指望着我能当上师长,带着她们娘俩住小洋楼。”

        秦璞白了他一眼,“就这点出息?”

        穆继东笑了起来,端起茶杯,吹开面上的茶沫子。

        “领导,您有话就直说吧。”

        秦璞轻哼一声,把他和云家的打算说出来。

        “我们两个老家伙看好你,不过到我们这个位置,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是青松岭撤了,你自己能找到合适的坑不?”

        “白水县没有坑?”

        “有嘛肯定是有,就是你这个外地萝卜,种下去活不活的了,这得两说。”

        穆继东摸了摸下巴,闺女的打算还真准,来青松岭的时候就说秦副师长的位置可以指望指望,没想到这个好事儿真落到他头上了,他居然还觉得有点理所应当。

        毕竟,闺女念叨好多次了。

        “你有什么想法?”

        穆继东盯着桌上的茶杯,认真想了想才说,“我回南广怎么样?”

        “南广有坑给你?”

        “问问嘛。”

        如果他真被拉扯上来了,可不能只是个吉祥物,要有实权,还是要去南广,他在部队的人脉都在南广。

        白水县这边,他攀的上关系的就是云家和秦家,这两家都要退,他一个南方的留在这里也难搞。

        秦璞和云家商量过这个可能,穆继东提出来,他也不意外。

        “你跟南边联系联系,咱们再商量。”

        穆继东脑子飞速转动,考虑完之后才笑着说,“您也有女婿在部队吧,您这么拉拔我,他们能乐意?”

        “哼,这么多年都没拉拔起来,自己不争气,怪谁?”

        穆继东思索着秦璞和云家的想法,想到他们家里不上不下的小辈,还有秦云两个当家人的年龄,穆继东忍不住乐了,还真让他捡漏了。

        秦璞看他不顺眼,“傻笑什么,还不快去联系南广。”

        “得嘞,下午我就去。”

        青松岭这里也有电话,穆继东不方便用,下午借了车跑了一趟县城邮电局,联系张家。

        东北这边的内部消息张玉才不清楚,从穆继东这里得到消息后,他觉得还真行。不过,这些年他在北方的人亲朋故旧联系的少,要使劲儿估计能量有限。

        穆继东那边要是自己能上去,把他弄过来他还是可以做到。更别提南广这边的霍家和陈家,和穆家关系本来就不错。

        没从张玉才这里得到准话,穆继东依然乐的很,看张司令的态度,希望还是大大的有。

        穆继东在县城住了一晚上,第二天早上接到张家的电话,穆继东就知道妥了。

        秦家和云家也在密切地注意着内部动静,还要做其他安排,特别是云家。

        如果事情成了,云立心准备让外孙和外孙女跟着穆继东去南广。

        在南广有穆继东照顾,离云台市还算近,家里也能伸的上手。不说别的,一年回去一趟肯定没问题。

        云立心通知了闺女和女婿,刑定北的人脉不在部队,有些拐弯抹角的关系,也开始联系起来。

        云苓特别高兴,“这下咱们全家就近了。”

        刑定北笑着应了一声,“现在还说不准,不过应该希望很大。”

        穆继东在家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一个天大的馅饼砸中他,闺女和媳妇儿不在家,他都没人分享。

        晚上睡不着,穆继东翻身坐起来,朱杰他们几个,还要跟他们谈一谈。

        休息了三天,穆继东全副武装又去出任务了,林玉娘俩这时候才到天津。

        “要不要去首都逛一逛?爬长城?”

        “爬不动了,咱们下回再来吧。”

        林玉笑道,“闹着要出门是你,现在闹着要回去的还是你。”

        穆清趴在娘亲肩膀上撒娇,“坐车太累了,让我坐飞机就好了。”

        “你就做梦吧,梦里什么都有。”


  https://vvadz.cc/book/53199452/8511318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