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带着嫁妆穿六零 >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第五十一章

        五月,  几场雨后,南广县又热又闷,山下的人不好受,  山上的蘑菇,  地里的蔬菜水果长得特别好。

        去年种下的果树今年都开花结果了,  前院的荔枝、脆李、桃子等等都慢慢进入了丰果期,  除了经常要去训练霍容时,这段时间,张钦、陈静和沈园经常去穆家玩儿。

        不为别的,  就为了享受看中哪个摘哪个的快乐。

        穆清也不是护食的人,  如果张钦他们没来,下午去补课的时候还会端去霍家,和大家一起分享。

        张钦一边吃荔枝一边说,  “干脆我家院子里也种些果树算了,反正我爸说这几年不会走。”

        陈静也想种,扭头问穆清,“你家果树从哪儿买的?”

        “我们家邻居张奶奶家的儿子当初帮我们找的,  都是长成了的果树,  去年移栽养了一年,今年缓过来,就开花结果了。”

        穆清说,“夏天移栽果树恐怕不好活,  你们要想移栽,最好问问他行不行。”“等我回家跟我爸妈商量后再说。”

        霍老师走进来,  “吃完了吗?吃完了洗洗手,  准备上课了。”

        穆清摇了摇头,不能说错,她只是觉得,在逆境的时候,这句话特别的提气。

        “怎么了?”

        “进宝好重!”

        “还有些,不过用的差不多了。”

        望着满天的星宿,林玉自言自语了一句,“不知道你爸现在在干什么。”

        如若长期如此,恐怕几百年上千年以后,上辈子强大的中央之国,恐怕也会在相对衰弱的时候被入侵。

        “要是真跟你说的一样就好了。”

        山林里面,蛇虫鼠蚁不断,这几天雨水多天气又热,长时间在林子里面趴着能好受?

        穆清叫了一声妈。

        上午去学校混日子,  下午来霍老师家补课,  几个人洗洗手准备学习。

        “明天我去买些回来,夏天要囤的新鲜蔬菜水果多,咱们再买五十个竹筐吧。”

        “这个点能干什么,不是吃饭就是准备睡觉呗。”

        林玉轻笑一声,坐起的身子又躺了回去,“咱们家伙食好,不止进宝长得胖,你看看招财,整个县城就找不到比他胖的狗。”

        “笑什么?你觉得我说错了?”

        外面天色将黑未黑,母女俩端了两把躺椅并排放在前院,听着夜风拂过树叶的声音,闭上眼乘凉。

        菌子洗干净,拿了一块火腿切成丁,和野生菌一起红烧,配蒸的白米饭,穆清这样颇有自制力的人都吃撑了。

        “您看着办。”

        说实在话,林玉生怕招财出门转悠,被人捉去吃了。

        招财进宝两个,一个在腿边转悠,一个直接跳到怀里,穆清发出一声闷哼。

        rua了一把狗头,“你不会的是不是?”

        穆清面露笑意,对这句话笑而不语。

        等以后有机会的时候,一定要去全世界走一走。

        张钦、陈静和沈园先是由霍奶奶上语文课,穆清去另外一边,霍老师给她单独上英语课。

        学一门语言,不只是学一门语言,从霍老师的课上,穆清开阔了眼界。

        穆清顺手撸了一把招财,威武高大的狼狗呜呜一声,讨好地把脑袋往她手心里蹭。

        “妈,下次我们进山,把招财带去,让它多去山上跑一跑。”

        以前她只知道,海的那边都是贫穷的番邦,朝堂之上的大人们从不把这些番邦放在眼里。

        如果你愿意相信的话!

        补完课,穆清回家,只见娘亲在后院忙活。

        竹筐、竹篮大都装着粮食、蔬菜、水果这些,上次去篾匠家买了五十个,快不够用了。

        “汪汪汪!”

        “你不怕它在山上跑丢,你就带着吧。”

        从霍老师的英语课上,穆清才知道世界如此之大,在地球的另外一边,有那么多富强的国家。

        “好的。”

        “捡的不多,够咱们娘俩吃一顿。你不去,我捡多了也不好拿回来,菌子放在背篼里都被压坏了。”

        “咱们国家现在想出国很难,以后……以后的事情也说不准,但是咱们要相信,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

        “你那里各种竹筐竹篮还多吗?”

        “喵呜~”

        穆清端了张小板凳坐过去帮娘亲干活,“那等我周末休息咱们一起去,上午去挖竹笋,等下午山上水汽干了,就去捡菌子。”

        “汪!”

        “妈,又去捡菌子了?”

        上俄语课的时候,讲到俄国的历史文化还比较简单,毕竟是单一的民族。说到讲英语的国家,那就多了。

        “怎么了?”

        “别想我爸了,想想咱们暑假怎么过吧。”

        “你想出去玩儿?别想了,你爸肯定不会同意,今年外面也不太平,老实在家里待着吧。”

        “咱们不去外面,去山里玩儿也行。”

        “去抓鱼?”

        穆清嘿嘿一笑,“去寨子里玩儿,木阿姨娘家,不是在寨子里面嘛。”

        “那里啊,我跟你爸买火腿的时候去过一趟,他们那里修了好多梯田,从上面往下看,风景还挺好。”

        “那咱们去那里吧。”

        林玉有些犹豫,木家寨离九山县边境很近,恐怕不太安全。

        “放心嘛,寨子离九山县还隔了两三座山,寨子里住了那么多人,我爸他们巡逻还会去,怎么会不安全?”

        “你又知道?”

        “哼,九山县山那边的国家在跟洋人打仗,我怎么不知道。”

        西南边境的地形错综复杂,附近几个邻近的国家摩攃不断,最西南的那边打个不歇气,从最西南往西北方向的其他小国家就趁乱搞小动作。

        严格来说,南广这边守卫的边境线不是最危险的,最危险的是最西南的边境上,每天都是真刀真枪地干,据说还有飞机轰炸。

        “到时候再看吧,反正你暑假还早。”

        “好嘛。”

        “时间不早了,洗洗回屋睡觉吧。”

        母女俩闲聊时间结束,睡吧,明天还有明天的事儿。

        第二天,林玉去篾匠家买竹筐,买的太多,她搬不走,篾匠家的人亲自给送来。

        邻居看了之后问,“你家又不种地,后院那点菜需要这么多竹筐来装?”

        林玉无所谓道,“反正竹筐便宜,多买点放着慢慢用。”

        老太太被噎了一下,心里嘀咕,小媳妇儿身边没个长辈看着真不行,用钱大手大脚的,多少钱也不够这样花呀。

        竹筐买回来了,等到穆清周日休息那一天,林玉骑自行车带着闺女去竹林。

        一上午工夫,挖了十几筐竹笋。

        中午也不想回去,母女俩从竹林后头进山,走到去年避雨去过的小木屋,在木屋里吃完饭,铺好床睡了一觉才起来。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林玉道,“闺女,竹篮拿出来,咱们去捡菌子。”

        “哎!”

        昨天没下雨,新长出来的菌子都不大,林玉最喜欢鲜嫩的菌子,一点都不嫌弃菌子小。

        穆清拿着她的弓箭,在林子里转悠,收获颇丰。

        “你还说我喜欢囤东西,你难道不喜欢?过年回来后,你和你爸打的野鸡野兔子还没吃完,这会儿你又打了这么多。”

        “我闲着也是闲着。”

        穆清提起一篮菌子装好,又拿了一个空的出来,等空的这个装满了,林玉直起腰。

        “够了,时间不早了,咱们先回去,下次再来。”

        “好。”

        五月份,除了去山里采集菌子、野果和打猎,林玉骑着自行车去了好多趟集市,各种蔬菜水果买了不少。

        至于买了多少,反正她心里没数,这个月至少用了一百块钱。

        穆清算了算,她娘亲这样不节制地花钱,一个月才花了不到一百块钱。

        啧,这钱,真经用!

        六月初,乡下地里的油菜都收完了,大部分晒干送去粮站,小部分留下社员们分。

        夏粮收拾完毕,集市上卖菜籽油、小麦面粉的人就多了。

        母女俩跑了几趟,家里又多囤了一百多斤菜籽油,五十斤小麦,六十多斤面粉。

        “妈,买小麦干什么?还不如直接买面粉,方便。”

        “你懂什么,小麦发芽可以做麦芽糖。”

        做麦芽糖不是想做就能做的,还要等麦子发芽,要好几天。林玉计算着时间,等到下周再做。

        第二天穆清去上学,汪露来找林玉去百货大楼。

        “想买什么,这么着急?”

        “棉布供应的标准有变化了。”

        “什么变化?说是煤电供应不足,纺织生产跟不上需求,城乡居民补助用布标准都要下调。下调还是好的,听说农垦军团那边,补助用布直接给取消了。”

        “啊?补助用布取消,每年分的三尺布哪够一家人用?”

        “就是说,以后用布越来越紧张,趁现在政策还没下来,咱们赶紧抓紧时间囤一些。”

        “坏了,家里的布票都在清清那儿放着,我要问问她放哪儿,你在家等着我。”

        林玉转身往外跑,班上刚要开始上课,穆清就被娘亲叫出去。

        “妈,什么事儿?”

        “大事!”

        林玉小声嘀咕了几句,穆清点点头,从衣兜里掏出厚厚一叠票,“咱们家的布票都在这里了。”

        “不管了,有多少买多少。”

        上次买布还是去年买棉花的时候一起买的,十来个月囤了不少票。

        “你进去上课,我先走了。”

        “妈,钱够不够?”

        “够够够!”

        林玉回到家,去后院拿了两个大背篼,和汪露一人一个,“买的多了不好拿,还是背着好走。”

        “赶紧吧!”

        汪露得到的是内部消息,百货大楼那边还没什么反应,她们去的时候,布料都还很齐全。

        可着手里的布票买,都花了!

        半个小时后,两人背着各种颜色的布料回去,售货员们还摸不着头脑。

        虽说一年四季布料都很紧俏,但是相对而言,还是秋冬买布料棉花的人多。

        夏天天气热,随便穿两件旧衣裳糊弄过去就算了,家里的年纪小的孩子甚至只穿一个裤衩子就度过整个夏天的也不少。

        这两位财大气粗的人官夫人,大夏天的,一次性买这么多布回去干什么?

        “他们的布票要过期了?”

        “没有,日期都还新鲜着呢。”

        “那倒是奇怪了。”

        汪露的消息灵通,军区大院其他家差一点,但是也比南广县本地的人还是要提前一点知道消息。

        后头几天,军区大院的妇女们都跑进百货大楼买布,售货员们觉得有蹊跷,赶紧动员身边的亲戚朋友也买起来。

        等到六月中旬,报纸上发布了《关于1968年城乡居民棉布定量的通知》,围观抢布的人才明白了真相。

        从此之后,汪露和林玉这两个官夫人被百货大楼的售货员们记得牢牢的,只要见她们俩来百货大楼囤东西,售货员们也赶紧跟着买。

        前头的人把百货大楼的布抢的差不多了,后头的人冲进去没买到,百货大楼的负责人赶紧去工厂进布。

        好么,直接叫他排队等着,可能下个月能拿到吧。

        能拿到多少?按照他送上来单子上数量的一半。从今天开始,以后都按照这个数量给货。

        天气越来越热,林玉给闺女做了一身青色的裙子。裙子的颜色太素,林玉就在裙摆和袖口的位置绣上不起眼的小花,淡青色的裙子特别搭。

        穆清穿着新裙子去上学,女同学们一脸羡慕,“你家还有布料给你做新裙子呀?”

        “嘿,一看穆清家就是不缺布料的人,要不然哪里舍得用那么多布料给做大裙摆。”

        陈静盯着她的袖口看,“红黄橙蓝各种颜色的小花精致又好看。”

        穆清轻笑一声,“我妈做的,你要喜欢,去跟我妈学学?”

        陈静遗憾地摇摇头,“我奶奶也会绣花,以前还想教会我,我学了一阵,真是坚持不了。”

        沈园也喜欢绣花,但是让她动手学,还是算了,她还是穿素净一些吧。

        给闺女做了裙子,林玉也不能厚此薄彼,给孩子他爸也做了一身衣裳。

        汪露端着针线篓子去穆家,“林玉快帮我看看,我给张钦做衬衣,肩膀上总是不太好看。”

        “拿给我看看。”

        两人聊着做衣裳的事情,聊着聊着就说到了布料,军服。

        “我听后勤部的人说,今年要做的军服比去年多,不知道咱们这里是不是要来人了。”

        林玉反应过来,“要招兵?”

        “可能是吧。”汪露看事情很有远见,“我自己猜的,你听听就算了,别跟外人说。”

        “我什么性子你还不清楚,我肯定不会跟外面的人说。”

        汪露小声说,“咱们来南广县也有一年半了,分到这里来的新兵也历练出来了,我猜测,咱们这里的人说不定会调一批去九山县那边。”

        <div  class="contentadv">        林玉心头一跳,结结巴巴道,“九山县就是最西南那边?”

        汪露点点头,“我自己猜的,也做不得准。”

        在林玉心里,汪露不是随便说瞎话的人,她既然能这么多,肯定她是通过一些确实的消息推测出来的。

        林玉在心里祈祷,继东可千万别被指派到那边去。

        穆清放学回家,见娘亲脸色不好,“怎么啦?”

        “唉,上午你汪露阿姨过来,说你爸他们有可能被调到九山县去。”

        “汪露阿姨怎么说的?”穆清表情一下严肃起来。

        看到闺女,林玉就跟找到主心骨一般,赶紧把弯路跟她说的话重复一遍,“我看你汪露阿姨说的很真。”

        穆清考虑半晌,“估计一半一半吧。”

        散落在九山县附近几个驻军地点,南广县这边最近,成熟的军人最多,如果那边缺人手,从南广县调人的可能性很大。

        林玉慌了,“那你爸不是去的可能性很大?”

        “妈你别急,咱们国家不缺兵,不一定从南广县这边调人。南广县这边也很需要人手。”

        “阿弥陀佛,你爸这次出去也一个多月了,怎么还不回来。”

        林玉等呀,盼呀,六月下旬,穆继东终于回来了。

        林玉高兴的快哭了,“我还以为你去九山县了。”

        穆继东笑道,“我去那边干什么。”

        “这次回来休息几天?”

        “这次休整一个月,要在军营休整一段时间,还有就是参加高中期末考试。”

        林玉急的拍了他胸口一下,“你还知道回来,一走就是快两个月,我在家都担心死了。”

        穆继东抱着媳妇儿哄,“别急,这不是好好的嘛。”

        “别哭了,闺女呢?”

        “这会儿在霍家补课,再有一个多小时就该回来了。”

        穆继东一把抱起媳妇儿,“咱们抓紧时间。”

        林的脸唰地一下红了,这个不要脸的男人,青天白日的,不知道含蓄点。

        穆继东回来了,家里的伙食水平好了几天,顿顿都有肉,几天之后,才回归正常水平。

        天天在家吃好吃的,穆清也不去补课了,跟霍老师请假。

        问她请假干什么,当然是和娘亲一起,给她爸爸补习数学。

        媳妇儿和闺女都比自己聪明,穆继东一点都不觉得丢脸,去训练的时候还跟人炫耀。

        “我一个人学习,媳妇儿闺女都给我辅导,你们谁有我厉害?”

        “老话说得好,娶对了媳妇儿,受益三代人,你们看看,我以前过的什么日子,现在过的什么日子?”

        孙承恩嫌弃地瞥他一眼,“你先别得瑟,要得瑟好歹拿到文凭再说。”

        穆继东觉得自己没问题,“我现在的水平别胡说通过考试,就是给你们当老师都够了。”

        自从去年开始提倡搞学习后,愿意拿个文凭的人不少,不管学的好不好,至少人家态度很端正。你穆继东要炫耀是吧,来,是骡子是马拉出来瞧瞧。

        “穆营长,这个数学题给咱们讲一讲。”

        穆继东一瞧,哟呵,这不是闺女给自己讲了四五遍那道题嘛,别说讲,他闭眼都能背出来。

        “这道题,你们先注意审题,别拿着半截题就在那儿算,我跟你们说……”

        孙承恩和副团长马大壮对视一眼,穆继东这小子还真有点东西。

        慕强是人的本性,本来想为难一下穆营长,没想到他还真会,来来来,我这里还有一道为难的题,一起给讲讲呗。

        穆继东也不是什么题都会做,不会的直接说不会,人家要走他还不让。

        “题目让我抄一下,回去问问我媳妇儿和闺女。”

        众人顿时牙酸,好家伙,就你能干,娶到好老婆,生了好闺女了是吧?

        说好的来训练,因为穆继东吹牛吹的太好,一上午都没从学习室出去,尽给人讲数学题了。

        下午他们还在一个劲儿沉迷学习,孙承恩也不赶他们去训练,反而叫老师过来给他们辅导。

        希望这些小崽子争口气,不说考到高中文凭,至少考个初中文凭吧。

        孙承恩自己非常明白,这个时候的考试,比前些年简单多了,她们要是不抓紧时间赶紧考个文凭,以后时局变了,想再考可就没那么容易了。

        傍晚,穆继东要回去,和他关系好的人拉住他,“穆营长,既然嫂子这么厉害,明天带来给咱们帮帮忙呗。”

        “对嘛,你闺女就是我闺女,把咱们闺女一起带来看看。”

        “又会学医又会学习的天才小姑娘,咱们都还没见过。”

        穆继东笑着摇摇头,“你们别想了,一个个抠脚大汉,自己玩儿去吧。走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穆清觉得她爹很不对劲,哪有去部队训练回来,身上干干净净的,连汗臭味儿都没有。

        高高兴兴地回来,心情特别愉快,这是什么训练这么好?她都想去试试。

        晚饭后,穆清在前院溜达消食,绕到后院去,正好听到她爹在跟她娘亲炫耀,她无声地笑了。

        切,真幼稚!

        第二天上午,穆继东把自己不会的题目拿出来,学会了之后还叫媳妇儿给他出了类似的题目重新做。

        等他真的都学会之后,下午乐颠颠地跑去找兄弟们炫耀。

        渴望拿文凭的人被穆继东刺激的动力十足,原来觉得自己没什么希望通过考试拿文凭的人也来了兴致,试试呗,试试又不要钱。

        等到期末考试那一天,父女俩把笔揣兜里,空手去考试。

        一个去高中,一个去小学,在学校门口分手。

        “爸爸加油呀!”

        “闺女也要加油呀!”

        五年级的同学:“……”这父女俩在干什么?

        路过的霍容时微微翘起嘴角。

        穆清小学升初中肯定没有问题,考完试她等在学校门口。

        张钦叫她,“还不走?”

        “等我爸来接我。”

        张钦哈哈大笑,“下学期你就是初中生了,还要你爸爸接你放学?”

        哼,她乐意!

        张钦干脆不走了,蹲在校门口,“我陪你一起等。”

        沈园和陈静也乐了,“你蹲这儿干什么,等你妈来接你呀?要不我们回去帮你说一声?”

        张钦翻了个白眼,“我是那么幼稚的人吗?”

        “哟,闺女,考的怎么样呀?”

        “爸爸!”

        穆继东笑着走过来,“你们几个都在,你们都是爱学习的好孩子,升初中肯定没问题。”

        张钦站起来,“穆叔叔好。”

        沈园故意推了他一下,“是不是等清清爸爸拉你一起走?”

        穆继东回头,“你们说,拉什么?”

        “手拉手,一起走!”

        穆继东牵着闺女,“不合适,张钦你是男娃,跟女娃手牵手不像样,自己走吧。”

        沈园和陈静笑到肚子疼,走走走,赶紧走,再不走,张钦脸红的跟猴子屁股似的。

        张钦僵硬地转身,坚决不走穆家父女俩背后,转身走对面那条马路。沈园和陈静嘻嘻哈哈地跟在他背后跑。

        吴桂英叫了田甜一声,“别发愣,走吧!”

        “嗯。”

        考试考完了,今年暑假没有出什么幺蛾子,大家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穆继东在家歇了几天,没等到考试成绩出来,一个紧急通知把他叫回去,当天晚上他们全副武装跳上卡车出发。

        穆继东心里一沉,没想到真叫媳妇儿说中了,他们要去九山县。

        上车后孙承恩靠着他小声说,“九山县那边跟咱们这里的形势不一样,不搞那些小动作,人家直接出动飞机轰炸,你自己要心里有数。”

        “团长放心,我们肯定尽全力救援,也尽全力保护咱们的有生力量。”

        “你小子聪明,多的话我就不说了。你只要记得,带着你的人活着回来。”

        军营里一下走了那么多人,没过两天,军区大院的人都知道了消息。

        听说车队是往西南方向走的,大家心里就有数了。

        林玉着急,“听说那边经常搞轰炸,死了不少人,你爸她们去多危险呀。”

        “妈,别急。”穆清抱着娘亲。

        汪露急忙跑来,“先别慌,你家穆继东也不是新兵蛋子,你要对他有信心,出不了事。”

        林玉捂住胸口,故作镇定,“我不慌,我等着他回来。”

        “对,你还要清清要照顾,千万别慌,有消息我第一时间通知你。”

        林玉勉强地笑了,“这个时候,没有消息才是好消息不是?”

        汪露笑着点点头,“你说的对。”

        这几天,林玉无心顾及其他,穆清承担起照顾娘亲的责任,学校那边考试成绩已经出来了,穆清也无心关注。

        张钦专门来家里告诉她,“你考上初中了,穆叔叔通过高中结业考试了。”

        “谢谢你专门来告诉我。”

        “顺路的事情。”

        爸爸去了九山县,穆清也无心学习,跟霍老师请了假,在家照顾娘亲。

        陈静和沈园的爸爸也去九山县,这段时间两人也慌得很。但是她们还是经常和张钦过来陪她说说话。

        陈静笑着说,“我妈说,她和我爸刚结婚的时候,我爸还是个团长,那时候还在打仗,她每天都担心他有去无回。好不容易盼到战争结束,以为能安安稳稳到老,没想到还有边境上的麻烦要解决。”

        “你妈这么多年担心受怕,怎么过来的?”

        “我妈说,习惯了呗,碰上这事儿了,有什么办法。”

        林玉淡淡道,“你妈说的对,知道他在外面冒险,我永远都会担心,只有慢慢习惯这一个办法。”

        霍容时进山回来,会给她们带一只野鸡野兔子,穆清收下,道了声谢。

        霍容时看了一眼后院,“要不你带林阿姨去看电影?换一换心情?”

        “看电影?现在的电影大都是打打杀杀,我妈看了更加担心。”

        “那出去走走,散散心?”

        穆清想到了一个地方,跑去后院,“妈,咱们去穆阿姨娘家玩几天好不好?”

        “你木阿姨娘家?木家寨?”

        “对,你不是说那里挺有意思嘛,咱们去住几天。”

        林玉迟疑了一下,“也行。”

        木家寨至少离继东近一点。

        原本计划她们母女俩去,最后没想到,霍容时、张钦、陈静和沈园都要去。

        “那边临近边境,不太安全,你们还是别去了吧。”

        “哪里有绝对安全的,你都敢去难道我张钦不敢去?”

        “你要对你爸爸他们有信心,有他们在,那些洋鬼子肯定不会越过边境。”

        林玉觉得这样不妥,专程去找几家的大人,没想到大人们都同意。

        汪露直接说,“你就是太担心了,木家寨离边境还有几座山,边境上都是咱们的人,除非他们能变成蚊子飞过来。”

        霍家、陈家和沈家都是一个意思,不能因噎废食,该干嘛干嘛。

        于是乎,他们这队旅游小分队就正式成立了,他们要走的当天早上,彭丰年带着十几个军区大院的半大小子来了。

        “你们能去,我们也能去,别以为我们是胆小鬼。”

        穆清简直无语,又没有跟他们说什么挑衅的话,怎么就变成比勇气大赛了?

        张大娘有些犹豫,“这么多人,去了恐怕住不下。”

        彭丰年拍拍身后的大包裹,“我们带了帐篷,可以在你家院子里搭帐篷吗?”

        “那倒是可以。”木翠香没意见。

        “我们还带了粮食,到时候接你家锅一用,我们自己做饭。”

        木翠香笑了起来,“家里锅灶多的是,你们随便拿去用。”

        穆清他们也带了粮食,看来他们想到一处去了。

        木翠香娘家所在的寨子,在半山腰上,山上山下都是梯田,对于很少走山路的人来说,走一趟还是挺累人的。

        他们一早出发,中午到了木家寨,放好行李后,连饭都来不及做,一群人呼啦啦跑到山顶上。

        山顶上都是大树,为了看对面的情况,几个男娃利索地爬到树梢上。

        穆清仰头看,只见彭丰年从腰后捆着的大包里掏出一个望眼镜。

        “嘿,我爸这个望远镜真不错,前头那座山看的清清楚楚,我看到一只鸟飞过来了。”

        树下的人躁动起来,“你下来,让我看看。”

        “有没有看到敌人?”

        “看得到个屁,隔这么远,能看到轰炸机就不错了。”

        打望半天,啥也没看到,彭丰年从树上下来,换其他人上去。

        穆清在犹豫,她要不要爬树?

        两辈子都没爬过树,她爬树会不会不太雅观?

        沈园激动地推开一个男生,“让开,下一个轮到我了。”

        穆清心里的天平往她爸爸那边偏了一点,要不,爬上去看看?


  https://vvadz.cc/book/53199452/85113222.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