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带着嫁妆穿六零 >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第四十七章

        父女俩闹了一会儿,  穆继东问,“你妈呢?”

        “我妈买药材去了,过会儿才回来。”

        穆清乖乖地笑,  “霍奶奶给了咱们家好多滋补药材,  我妈中午的时候还在说,  等你回来了炖给你吃。”

        听到这话,  穆继东心里跟喝了蜜似的甜,“药材公司那边是吧,我找你妈去。”

        “爸你别去,  我妈应该快回来了。”

        穆继东边走边说,  “没事儿,我去接她。”

        穆清跑到门口,她爹已经走远了。

        “穆清,  站在这儿看什么呢?”隔壁邻居大娘笑着问。

        “看我爸,我爸刚回来,又跑去接我妈了。”

        “忘不了,等明年夏天我就去考高中文凭。”

        穆清说,“我也觉得我爸要使出吃奶的劲儿才行,他现在这个位置不高不低的,不如努把力成为师长,以后去前线的机会少,安全更有保障。”

        果然,  挂在架子上的腊鱼被扯下来一条。

        “有大事儿要跟你们娘俩说。”

        “你爸呀,已经够努力了,他年后回来升了营长,我看这很好了,后头咱们一般般努力就行了。”

        邻居大娘故意笑着说,“哈哈哈,  你爸妈感情真好,  过几年肯定要给你生个弟弟。”

        不好!听到猫叫声,穆清赶紧往后院跑。

        “汪汪!”

        穆清脸上的笑容淡了,敷衍了两句,转身进屋。

        “汪汪汪!”

        “什么事?”

        “喵~”

        穆继东脸皮厚,不怕笑话,“闺女,你爹我在这儿。”

        父女俩都摇头。

        一巴掌拍猫屁股上,  “叫你闹!”

        她默默把脑袋扭回来,好好守着腊味吧,反正她爹回来了,这两天娘亲应该想不到她这个小棉袄。

        穆清默默地把自己从娘亲小心肝儿的宝座上挪下来,现在这个位置是她爹的。

        林玉愣了一下,想了想,闺女说的太对了!

        穆继东虽然也想建功立业,不过,“师长很难呀!”

        穆继东说,“还是要尽全力,要是十分力气使八分,万一不小心,说不定坑了战友又坑了自己。”

        穆清扭头看了一眼前院,“妈,你回来啦!我爸刚才接你去了。”

        她没猜错,瞧瞧,晚上做了一桌好吃的,全是她爹的口味。

        好久没吃到媳妇儿做的饭菜,穆继东又跟饿了好久似的,埋头苦吃,直到吃到半饱才慢下来。

        “喵~”

        林玉不好意思地瞥了身边的男人一眼,“买一点东西,哪里用得着他接,招人笑话。”

        “进宝,想挨揍是不是?腊鱼上都是辣椒粉,  你能吃吗?”

        林玉回来,还没开门就听到后院猫狗叫的欢畅,她笑道,“清清肯定又在逗招财进宝玩儿了。”

        猫狗吵架,也是有意思的很,一吵起来就没完没了似的。

        林玉看父女俩一眼,“你们说是不是?”

        军功突出的人不少,他能评选上先进个人,多多少少沾了解毒药的光。

        房子阻挡着,穆清没看见她爹,只看到她娘亲有点红的脸。

        幸亏刚扒拉下来,  还没来得及啃,  穆清赶紧把腊鱼拎起来。

        “看军功升职,谁也说不出个错来。当上连长后,我大大小小立了不少功劳,这一次还带人挑了好几个窝点,我自己琢磨着年后有机会的话,应该能升个副营长,没想到是营长。”

        穆清喝了口青菜汤,“爸,继续努力,再接再厉,争取当上团长,再朝师长努力,让我妈有生之年能住上小洋楼。”

        “你才来这里干一年,又给你升职了?”林玉又惊又喜。

        穆继东和林玉夫妻俩都笑了起来。

        穆继东看了闺女一眼,“孙团长说,我能直接升营长,一个是我自己军功没得说,二个就是沾咱们闺女的光。”

        穆继东嘿嘿地笑,“孙团长悄悄告诉我,咱们师里面评选先进个人,我今年立功多,就把我给选上了,年后回来有个营长的空缺,不出意外,这个位置是我的。”

        “试试嘛,好好工作是一方面,爸爸你的文凭可别忘了。”

        “招财你也有错,不好好看着进宝。”

        读书读得多还是有好处。在他们师所有的连长里面,他的初中文凭已经算是文化人了,人家提起他,也不会只记得他是没什么见识的农村人。

        “喵喵~”

        一家三口商量着家庭发展大计,说完了这个之后,林玉问起假期,“什么时候能走?”

        “应该还要等五六天,等到开完表彰会才能走。”

        还要五六天,林玉心里就开始计划,“时间够,家里的腊肉腊鱼这些肯定晒干了。”

        “你明天休息吧?”

        穆继东点点头,“有什么事儿?”

        “明天还要出一趟门,张大娘帮我们打听火腿的事情,她说打听到四五家有火腿的,明天带我们去看火腿,合适的话就买下来。”

        “可以呀,我跟你去。”

        穆清眨眨眼,“我去不去?”

        “你就不去了吧,好好跟刘大夫再学几天。”

        穆继东看向闺女,“你跟刘大夫学医了?”

        “嗯,刘大夫有空就指点指点我,算是跟着他打杂,不过也学到了不少东西。”至少她现在会简单地把脉了。

        穆继东连忙说,“家里不用你管,跟着刘大夫好好学,争取把你那响叮当的半瓶水装满一点。”

        医术是个实用的技能,万一碰上什么事儿,来不及送去医院,自己懂一点,说不定还能救自己一条命。

        穆继东早就想明白了,闺女这样聪明的脑子,可别浪费了,能多学点就学一点。他自己就算了,自身条件就这样,把一件事干好就很不错了。

        总之吧,在穆清自己的意愿之下,爹娘的鼓励之下,第二天一早,穆清被她爹送去医院。

        她爹还来了一手人情世故,给刘大夫送了六个大肉包子,说是交的学费。

        把闺女送去医院,穆继东和林玉背着背篼,跟张大娘下乡。

        说是下乡,其实说成上山更实在。因为今天去的是她儿媳木翠香娘家的寨子,爬坡上坎,到寨子里的时候已经快中午了。

        张大娘是个利索人儿,早就和人打了招呼,他们去的时候人家家里都有人等着他们。

        林玉是个节俭又不吝啬的人,该花钱的时候还是非常大方。

        再说,人家也没乱叫价,钱和票算起来差不多就是鲜肉两倍的价格,她连价都没还,直接就买了。

        张大娘打听到的五条火腿,全部都买下来了。林玉给钱实在太爽快,卖家高兴,还送了她一把干菜。

        张大娘笑道,“外人没来过,总觉得穷山恶水出刁民,实际上这里的人还是很朴实。”

        “那可不,多亏了张大娘,要不然我们还找不到这个地方来。”

        火腿买到了,一条农家火腿几十斤,背着这么重的东西下山也是个难事。

        林玉正在发愁呢,穆继东笑道,“这也值得你皱眉?”

        穆继东在部队吃得饱,每天运动量也大,背一百多斤的东西一点不觉得吃力。五条火腿他包了三条,林玉和张大娘一人背一条。

        张大娘好奇,“你家花这么大的价钱买五条火腿是要送人?”

        “对,这不是要回老家了嘛,带给我公婆他们尝尝。”

        “真是孝顺人哟。”

        快过年了,城里菜市场肉铺都热闹起来,城外的集市也一天比一天热闹。现在不止逢三六九才开集,最近每天都开。

        穆继东这几天没啥事儿,有空就骑自行车陪媳妇儿去采购,又买了三条火腿回来。

        另外,红豆、绿豆、黑豆、黄豆等各种杂粮也买了不少,家里囤积的物资又丰富起来。丰富到穆清都要提醒她爹娘的程度。

        “爸妈,我这里只是黄豆都有两三百斤了,大米都快两千斤了,夏天囤的各种菜、菌子、竹笋,我看明年不买菜也够咱们吃一年了,要不,咱们消耗得差不多了再囤?”

        “有这么多了吗?”

        林玉没计算数量,基本上看到好东西都买回来放着,反正闺女那里放不坏。

        穆清肯定地点点头,“真的很多了。”

        “我感觉没花多少钱,就买了这么多东西了?”

        “现在的钱值钱,要是物价一直能保持住,咱们家现在的存款都够过一辈子了。”

        “行吧,先不买了,等年后回来咱们再买。”

        穆清笑了起来,看来娘亲还真喜欢囤东西,囤东西有瘾。

        林玉转身去后院,“明天你爸参加完表彰会回来,咱们下午就出发,腊月二十八早上就能到家。”

        今天下午有空,林玉把虫草找出来,找闺女拿了三只处理好的野鸡,准备炖虫草滋补汤。

        鸡汤炖到一半,灶台里放好柴火,林玉去屋里整理东西。

        他们回去过年,来回差不多要十来天,值钱的东西都要收起来。

        “清清呀,你记得把你书房的东西都收起来。”

        “哎!”

        穆清转身进屋,等她从书房出来,屋里只有空空荡荡的家具,笔墨纸砚围棋古琴等等,都收走了。

        床铺今晚上还要睡,等明天早上起来再整理。

        “对了,还有个事儿,招财和进宝怎么办?要不要带回去?”

        穆继东觉得不行,“带他们不好出门,也不知道能不能带上火车。”

        林玉肯定道,“能带上火车,我还在火车上看到过猪崽儿。猫儿狗儿肯定能带。”

        穆清笑了起来,“妈,咱们还是别带回家了。张钦他们家不回老家过年,请汪露阿姨帮我们养几天就好了。”

        “行吧,回去也住不了两天,就别折腾它们了。”

        等到傍晚,虫草鸡汤炖好了。

        “清清呀,你过来帮帮忙。”

        “哎。”穆清跑去后院。

        “咱们提前要走,先把年礼送了。”

        给霍家和张家每家一锅滋补的鸡汤,还有一只腊鸡,一条腊鱼。

        “沈家和陈家怎么送?”

        “腊味送一样的吧,鸡汤肯定就没有了。”沈家和陈家算是一般关系,比不得张家和霍家。

        “那一会儿你去送,我和你爸就不去了。”

        “好。”

        一家三口去送年礼,穆清去沈家和陈家,送完之后去找她爹娘,这时候爹娘还在霍家。

        “你们明天就走?”

        “对,明天下午走。”

        “什么时候回来呀?”

        “初六回来。”

        霍老太太笑着点点头,“回家路上注意安全呀,把穆清看紧一点。”

        “谢谢您关心。”林玉温柔地笑道,“晚上睡觉我都抱着她,保准安安全全地回去。”

        霍容时问穆清,“你家的招财和进宝也带回去?”

        “不带,叫张钦养几天。”

        霍容时轻哼一声,“你倒是放心他,怎么不放在我家?”

        “你家?”穆清还真没想过,“不好吧,你家人多,我家招财进宝闹人,吵到霍老师就不好了。”

        穆清补了一句,“你有空的时候,可以帮我去张钦家看看招财进宝吗?”

        霍容时的嘴角翘出愉悦的弧度,“嗯,我会去看。”

        “谢谢!”

        他们还要回家吃饭,林玉和霍老太太寒暄了几句他们就先回去了。

        路过张家,张钦在窗口喊了一声,“明天把招财和进宝送过来!”

        “知道了!”

        回到家,虫草鸡汤端出来,先一人喝一碗,品尝了会儿,穆继东说,“这味道不错,比起养生汤浓郁的香味,这个清爽一些。”

        林玉也觉得挺好喝,“清清给的这个方子不错。”

        “妈,带回去分一些给婆婆爷爷,让他们也炖汤喝。”

        “那你到时候记得提醒我。”

        吃完晚饭,一家人洗洗睡,第二天早上起来还有事情要忙。

        穆继东要去参加表彰会,林玉收拾家里,穆清去张家送招财进宝。

        汪露拿了两罐麦乳精,两袋奶粉还有两包大白兔,“这是给你家的年礼,东西有点多,叫张钦送你回家。”

        “谢谢汪露阿姨。”

        汪露笑道,“不用谢,早些回来。”

        霍家、沈家和陈家也送了年礼,都是叫家里小辈送过来的,送了东西也不走,在穆家玩到中午才离开。

        穆继东拿了个奖状回来,咧嘴笑,“我升职的事情定下来了,年后回来就上任。”

        林玉和穆清都笑了起来,“那可太好了。”

        “闺女,赶紧拿些吃的出来,咱们吃了午饭准备去火车站。”

        “好。”

        吃完午饭,家里的门窗都关好,跟邻居打了声招呼就背着大包小包走了。

        重的东西都叫穆清收着,夫妻俩拿的东西看着挺大包,实际上很轻巧。

        上火车后,卧铺车厢里只有他们一家三口,穆继东伸手把行李塞在上铺。

        林玉拉着闺女,“你睡午觉的时间都过了,困不困?”

        穆清打了个哈欠,“一会儿我就睡,反正在车上也没什么事做。”

        “睡吧,不过别睡太久,免得晚上睡不着。”

        卧铺给的被子有些薄,穆清拿了两床家里的被子,一床给她爹,一床是她和娘亲的。

        开动的火车吵闹,闭眼养神,随着有节奏的声响,慢慢睡着了。

        走了已经快一年了,不知道穆家村现在怎么样了。

        在火车上的日子就是吃吃睡睡,偶尔给她爹讲题。碰到车厢里其他旅客,还有人笑道,第一次看到闺女给当爸的辅导功课。

        <div  class="contentadv">        穆继东得意地炫耀,闺女太优秀了,他这个当爹的有福气。

        搞得看热闹的人觉得挺没意思,扭头走了。

        “爸,还有多久到?”

        “估计下午就到了。”

        按照原本计划,今天早上就该到,不知道怎么了,这次回来的火车速度慢,都中午了还没到。

        林玉端着热水过来,“你们父女俩来喝口水。”

        “给闺女,我不渴。”

        林玉把热水给闺女,一边说,“刚才我去接热水的时候听列车员说,咱们下午三点多钟能到云台市,咱们是转火车回芒山县还是坐汽车?”

        “汽车吧,汽车快一点,坐火车咱们怕是半夜才能到。”

        “那就坐汽车吧。”林玉叹气,“你说,既然咱们芒山县通火车,怎么不和其他地方修通呢,搞得每次坐火车只能坐到市里,去其他地方还要转车,太麻烦了。”

        穆继东笑道,“还能坐火车就不错了,当初要不是为了运送伤员去芒山县休养,咱们那儿别说火车,汽车都没有。”

        穆继东到现在都觉得,他还小的时候,跟着村里的大孩子跑去县城围观修铁路。

        穆清觉得,芒山县通不通火车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他们家没有小汽车,有小汽车去哪里都方便。

        “以前你外公外婆还在的时候,我们家也有汽车。你容爷爷家也有汽车,好几辆。”

        “容爷爷走了他家的车怎么办?”

        “不知道,应该也带走了吧,现在私人没有开小汽车的,小汽车都是公家的。”

        穆清看向她爹,“爸,以后咱们家有没有小汽车坐,就看你了。”

        “别东想西想,家里有自行车就不错了。车是公家的,就算我级别到了,我能随便当自家的车开吗?”

        穆清到现在都记得,她还小的时候,被爹娘抱着去市里照相,第一次看到小汽车的感受。

        那时候她就想要一辆小汽车,现在更想要了。

        “爸爸,什么时候私人能买小汽车呀?”

        “等着吧,等国家工业发达起来了,以后就有小汽车了。”

        林玉不相信,“你怎么知道?”

        “我怎么不知道?我听张司令说的,张司令说咱们国家缺钢铁,要是钢铁生产能力上来了,汽车肯定满大街跑。”

        张司令说,外国的大街上好多汽车,城里人想买汽车很容易。等他们国家富强了,有钱了,他们也能随便买小汽车。

        一家三口说闲话,不知不觉就到站了。

        没有小汽车,只能靠自己把被子和行李全部装好背出去。

        找了个没人的地方,穆清才把大件的行李收起来。

        都已经来这里了,一家三口去了趟油壶巷,买了不少肉和菜籽油。家里不缺粮食,油盐酱醋这些还是有点缺。

        穆继东拎着两斤猪肉,“这个给你婆婆爷爷。”

        “两斤肉肯定不够,张家和霍家他们送的麦乳精,拿两罐给爹娘吧。”

        “听你的。”

        从油壶巷出去,时间不早了,一家三口赶紧去汽车站,坐车去县里。

        到县里的时候,机关单位的人都下班了。邢定南还在医院,没有走。

        “哟,你们一家三口回来啦!稀客呀!”看到他们,邢定南高兴地迎出来。

        “定南叔叔好。”

        “一年不见,清清又长高了。”

        穆继东拍拍他肩膀,“厉害呀,当上副院长了。”

        邢定南哈哈大笑,“还是托了你家的福。”

        见他们带着东西,邢定南连忙道,“你们等会儿,我去借一辆自行车。”

        邢定南的自行车驮着行李,穆继东骑车带着媳妇儿和闺女。

        邢定南情绪高涨,“这都腊月二十八了,我还以为你们不回来。昨天贵叔还问我,有没有你家的消息。”

        “我其实腊月二十差不多就休假了,这不是等着表彰会嘛,要不早回来了。”

        “你小子受表彰了?”

        穆继东得意地笑,“那可不,要不然我等着表彰会干什么?提前告诉你,年后回去我就是营长了。”

        邢定南惊了,一分心自行车没把稳,差点摔了。

        “你小子战神附体吗?这才去一年,就从小兵升到营长了?”

        穆继东被夸的心花怒放,“靠本事挣军功,能力在那儿,没办法!”

        “你牛!早知道你这么有天赋,该早点去当兵,说不定都当上师长了。”

        穆继东哈哈地笑,不敢接话。没有容叔教他射箭,没有闺女给他帮忙,早点去当兵他肯定也当不上军官。

        两人一路上聊的热火朝天,到了穆家村,邢定南大吼一声,“穆继东回来了。”

        “什么,穆继东回来了?”

        “王婶家的小儿子?”

        “真的假的?”

        听到动静就跑出来的人,看到他们一家三口,激动的一拍大腿,“哎哟,咱们穆家村当官的回来啦!”

        好家伙,这会儿也不忙着做晚饭的,都跑出来看热闹。

        穆国柱跑得最快,大声笑道,“哟,穆连长回来了!”

        “愣着干什么,快去通知王婶和贵叔呀。”

        “你个傻小子,快帮忙搬行李。”

        穆继东连忙道,“谢谢大家伙儿,东西不多,我自己来就行。”

        周凯也来了,故意道,“乡里乡亲的,客气啥呀!我们来!”

        穆继东笑着推了他一把,“你是我兄弟还是乡里乡亲?”

        周凯攀着他肩膀,咧嘴笑,“那必须是兄弟!”

        抢不过热情的众人,就连自行车也有人抢着帮忙扛上山,大家笑闹吵嚷着,王彩霞和穆贵跑来了。

        “爹娘,我回来了!”

        王彩霞激动地跑了几步,又停下,凶巴巴道,“你还知道回来,一走就是一年,要回来也不知道给个信儿,我和你爹等了这么多天,还以为你不回来了。”

        林玉连忙道,“娘,我们写了信,你们没收到吗?”

        “没收到!”

        大家帮忙劝道,“王婶别生气,可能是信寄掉了,都是常见的事。”

        “就是,快过年了,人回来团团圆圆就好了。”

        穆清牵着娘亲,往前走了一步,叫了婆婆爷爷。

        穆贵笑着应了一声,“清清像是大姑娘了。”

        王彩霞看了孙女一眼,天天喝奶长大的就是不一样,这才七岁多,看身高像是村里十岁的娃。

        比起身高,看看她穿的衣裳,新崭崭的,连个补丁也没有,城里姑娘穿的这么体面的都难找。

        王彩霞说,“天都快黑了,别在这儿站着了,先回家吃饭。”

        邢定南推着自行车跟穆继东说,“你快去吃饭吧,你的行李我们给你拿回家。”

        “对,你快去,有我们呢。”

        穆继东笑着道,“谢谢大家伙儿了。”

        林玉打开一个袋子,把给老宅的肉和麦乳精拿出来,穆继东伸手接过。

        王春玲原本正在家做饭,米刚下锅,就听到外头喊穆继东回来了,爹娘都跑出去,她也想去看热闹来着。

        自家男人说不用去,反正一会儿要回来,赶紧做饭是正经。

        想到公婆肯定会留三弟一家吃饭,王春玲赶紧往锅里多放了一碗米,还去屋里切了半块腊肉,炒一锅腊肉土豆片。

        一个菜有些寒酸,另外炝炒了两盘莲花白,又准备炒半盆冬瓜片。

        饭还没做好,人就到了。

        见公婆和丈夫有话要说,林玉转身进厨房帮忙。

        “大嫂,有什么活儿我可以做?”

        王春玲笑道,“你坐下歇歇,厨房里有我就成了。”

        “没事儿,我不累。”

        “不累的话帮我烧火吧,陪我说说话。”

        “行呀。”

        厨房里的灯不太亮堂,林玉坐到灶台前,灶台里的火光映照着,她一张脸白嫩又有光泽,伸出的一双手也干干净净的。

        王春玲笑着问,“南广县那边怎么样?”

        “还挺好,就是夏天的时候雨水比咱们这里多一些。那里山林也多,感觉跟咱们穆家村差不多了,清清也很习惯那儿。”

        “看你说的,我们一个小村,怎么比得上县城。”

        林玉笑道,“大嫂,我们就住在城边,出门走几步就出城了。除了买东西方便点,其他还真跟村里差不多。”

        “清清读书方便不?”

        “方便,军区大院不远就有三所学校,小学、初中、高中都有。”

        “那还挺好,穆清聪明,她读书你可省心了。”

        “也不省心。”

        “怎么了?清清成绩不好?”王春玲一脸好奇。

        “不是成绩不好,是成绩太好了。那丫头去上学第一天,就嫌弃老师讲的差,天天想跳级,恨不得马上去考试拿到高中文凭。”

        “哦,原来是这样。”

        林玉拿着铁钳捅灶台里的灰,“我不准她那么快拿到文凭,找了个老师给她补课,让她多学点其他东西也好。大嫂,家里过的怎么样?”

        “家里,还行吧,风调雨顺的,还不都是那样,农忙干活,农闲休息。”

        王春玲想起一件新鲜事,“对了,今年又来了两批知青,我们村现在有十多个知青了,那边院子都快住不下了。”

        林玉有些唏嘘,“你说,都是爹妈的心头肉,来乡下干活受苦,家里爹娘不知道多心疼。”

        今年暑假张钦他们下乡干活儿,回来都晒成那样了,要是她闺女她肯定舍不得她受这样的苦。

        “有什么办法呢,城里找不到工作,不下乡都不行。”

        说到这儿,王春玲想起自己小儿子的工作还没着落,明年夏天就高中毕业了,要是找不到活儿,也要回家里干农活。

        王春玲冲林玉笑,“还是继东有本事,说当兵就当兵了,说当领导就当领导了,咱们家要是能再出一个这样的人,可就发达了。”

        林玉不傻,听出了王春玲的意思,笑了敷衍过去。

        堂屋里,穆继东跟爹娘和大哥说话,他们问他在南广县过的怎么样?

        那当然是过得好,媳妇儿和闺女都在身边,有假期就能回家住两天,比其他战友幸福多了。

        对自己亲弟弟,穆继军是个不会拐弯抹角的人,直接问他,“你看我家红旗能当兵吗?”

        穆红旗眼睛铮亮,连忙道,“三爹,我明年高中毕业,长的又高又壮,当兵没问题吧。”

        “高中毕业长的又高又壮的人也不少,不是人人都能去当兵,主要看有没有名额。”

        穆红旗一下蔫了。

        穆继东看他一眼,“没有名额,谁也当不了兵。不过有名额的话,你的机会还是很大。”

        “真的?”

        “真的,看在我们和刑家的关系上,只要没人把你挤下去,公平地去报名参加选拔,你机会还是很大。”

        穆清提醒一句,“爸爸,现在需要的是能在丛林里打仗的人。”

        穆继东拍拍桌子,“清清说对,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升职那么快吗?”“为什么?因为我在丛林里如鱼得水,还会射箭。”

        “会这两样就行了?”

        “这只是基础,还要看你脑子够不够灵活。”

        穆清对堂哥说,“我认识军区大院一个师长家的儿子,为了进部队,只要有空就拿着他的箭去山林里训练。”

        穆红旗明白堂妹的意思,“我会努力去练。”

        等他们说完后,穆贵才说,“咱们这么麻烦刑家,是不是不太好?”

        “不用找刑家打招呼,在县里选拔,你当谁不知道我和刑家的关系?”

        穆家人点点头,也对,当初林玉的事情闹的也不小,事情过去还没两年呢。

        饭做好了,一家人坐下吃晚饭,吃了饭穆继东带着媳妇儿闺女回家。

        “爹娘,我们明天再来。”

        “回吧,老大,拿手电筒送他们回去。”

        “好。”

        坡上屋里的灯亮着,穆继东送三弟一家上去,“继东,红旗的事情麻烦你操心了。”

        “哥,别这么说,我也帮不上什么忙,还要看红旗自己。”

        “我知道。”

        他两个儿子,老大靠的是三弟妹的关系,老二要靠三弟的关系,他这个当爸爸的,真是有些没脸。

        为了儿子有个好前程,没脸就没脸吧。

        “哥,我们到了,回去吧。”

        “哎!”

        院子的大门敞开,蒋涵笑道,“回来了?”

        穆清笑着喊蒋涵阿姨,蒋涵摸摸她的小脑袋,“真乖,聪明的小脑袋真好摸。”

        大家都笑了起来,刑老太太笑着说,“快过来,让我也摸摸,沾沾咱们清清的聪明劲儿。”

        悦悦扑到奶奶怀里,“这是谁?”

        “这是你清清姐姐呀,一年没见就不认得了。”

        林玉看着小悦悦道,“我们走的时候说话还不利索,现在什么都能说了?”

        “什么都会说,今天早上还说她爸爸不喜欢她,不给她糖吃。这小丫头跟清清一样,最喜欢大白兔了。”

        邢定南一把抱起闺女,“天不早了,你们坐车也累了,厨房里烧了热水,你们洗洗早点睡。”

        “谢了!”

        “客气啥!明天我开始休息,我大哥和大嫂他们后天来,咱们有的是时间好好聊天。”

        虽然不知道他们是不是会回来,房间依然打扫的很干净,床铺都是阳光的味道。

        蒋涵抱了两床新棉被,“秋天的时候来了一批知青,他们人多,住房紧张,吵着要住进社员家里,有人看上了你家空屋子,被王婶给骂回去了。”

        穆清抱着枕头站在一边,幸好蒋涵阿姨他们住在他们家,要不然,主人家走了,留下一栋空房子,只怕那些人找各种借口也要住进来。


  https://vvadz.cc/book/53199452/8511323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