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第十七章
母女俩等了许久, 才在火龙的尾巴上看见人。
穆继东把背上的水桶放下,毫不在意地擦了擦脸上的汗,“你们回去睡, 我去村里看看。”
“你早点回来, 你不在家, 清清都不敢睡。”林玉很担忧。
穆继东疲倦的脸上露出个笑, “很快,我去看看国柱就回来。”
知道爹回来了,穆清能放心睡了, 打了个哈欠, 往娘亲怀里一靠就睡过去了。
山下村里,穆国柱疼得浑身冒冷汗,赤脚医生找来两块木板, “你忍一忍,必须要把骨头正好,要不然以后跛脚了可别怪我。”
穆国柱咬着毛巾,“你动手吧!”
赤脚医生手上一动, 穆国柱闷哼一声, 后头的事儿就快了,几下包裹好。
“不知道穆二娃那边情况怎么样了?”
“我刚才过去看了,伤了内脏,好在没伤到要害, 养一阵就成了。”
大家都望着天空,清晨的天空有些灰,分辨不清楚是天色还未亮还是乌云。
穆继东跟媳妇儿说,“你先回去,和清清把不该出现的东西都藏起来,我一会儿下山把爹娘他们叫上来,还有国柱,他伤了腿动不了,万一晚上涨水淹上来,他跑都跑不了。”
“那小子是个二愣子,胆子大不听劝, 以为野猪是他盘中肉, 一个没注意就被野猪顶翻了, 要不是穆继军他们哥俩动作快, 只怕他肚子都被挤在树上顶穿了。”
穆清一边听她爹的话把水桶藏起来,一边看着外面的雨势担忧,这样的暴雨连续下上一天,土里短时间吸收不了那么多水,山水汇聚而下,只怕山下小河沟要涨大水了。
他们穆家村的位置相对较高,穆家村都要被淹了,下面的几个村,甚至是六七公里外的县城,只怕更加岌岌可危。
再往上两三米,就要淹到村里的房屋了!
穆解放冒雨带着人去查看,看着下面的一片汪洋愁坏了。
穆继东带着两个孩子回家,外面天黑,两个小的走不了山路,穆继东蹲下`身,“爬我背上,叔背你。”
“呜呜,终于下了!”
等了一个小时,大雨倾盆,雨势不减,大家脸上喜悦的神色藏都藏不住,一群自觉身体强壮的年轻人不怕着凉,端着盆拿着毛巾冲进雨里洗澡,嘻嘻哈哈地打闹。
林玉抱着闺女也上了阁楼,穆清窝在娘亲怀里,居高临下看的清清楚楚,为了县城和下面几个村不被淹,他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赶紧去疏通下游的河道,把水泄出去。
忙活完个人清洁卫生,穆继东又赶紧把家里空着的木桶、脸盆都拿出来接水,都存着以防万一,真是□□怕了。
看到两个孩子林玉也没多问,拿帕子给他们擦脸擦脚,叫他们去床上睡,小石头和丫丫乖乖地挨着清清妹妹睡。
“行!我们就不跟你客气了。天都快亮了,你回去也睡一觉吧。”
小石头拉着妹妹乖乖点头,“小石头去。”
穆清这时候睡的熟,屋里有点声响也影响不了她。直到早晨天色大亮,轰隆隆一声炸雷,穆清眼睛瞬间睁开。
又哭又笑的人双脚跳起来又叫又骂,“老天爷,你怎么不早些下,地里的粮食都没命了,我们可怎么活啊!”
山下的村民们第一时间从屋里冲出去,穆国柱不能下地,眼睛死死地盯着屋外。
林玉去厨房烧水,把小石头和丫丫支过去。
林玉开心地翘起嘴角,希望吧!
穆继东站在一旁没言语,等人都走了,他才说,“叫桂花好好照顾你,石头和丫丫去我家住,你们不用管。还有,明天早饭别做了,我叫林玉做了给你们端下来。”
林玉点点头,“咱们家左右厢房宽敞,要是打地铺挤着住,一间屋子住十几二十个人没问题。”
林玉笑着说,“一会儿煮鸡蛋,你们和清清一人一个。”
“你们乖,帮婶婶烧水,你们继东叔去山下接你们爸妈上来,一会儿肯定身上湿透了,咱们烧好水,好叫他们泡个热水澡。”
几个上了年纪的老人,颤颤巍巍地走了两步,慢慢地伸长了手指头指着天,脖子褶皱下的青筋蹦出,猛然间发出怒吼,“贼老天!打雷不下雨!”
有人忍不住,呜呜咽咽地哭起来。
树上的蝉都不叫了,村里迎来片刻宁静。
“嗯。”小石头揉了揉眼睛,回头看了眼屋里的爸妈,听话地趴上去。
两年了!
穆继东和林玉也赶快烧水洗了澡,还把闺女抱出来也洗了,一坐进热水盆,穆清舒服得直哼哼,自从山上断了的水,她好久都没泡过澡了。
事实上,不用一天,下午三四点钟,倾盆大雨从早上下到现在,雨势一点都没有减弱的意思。芒山上干涸的水潭、溪谷,都已经蓄满了水,一条条小溪奔涌而下,到山脚下已然汇聚成万钧之势。
穆家村下面的小河沟,最深处不过两三米,根本装不下也挡不住这些山水,水多的来不及流向下游,积在河里,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上涨,这时候已经快超过穆家村的危险警戒线了。
“哈哈哈哈,下了,下了!”
伸长了脖子等,等啊,等啊,时间过的极快又慢。
林玉和穆继东在院子里望着天,脖子都僵了,又是旱雷吗?
似乎是回应一般,轰隆一声巨响,闪电发出亮眼的光,劈开了天地一般,从劈开的缝隙里,暴雨倾盆倒下,毫无征兆地浇了所有人一个透心凉。
“老婆子瞎说的,老天爷您可别记恨,现在下也行,多下点啊!”
轰隆隆~又是一声,声音大得就像是在耳边炸响似的。
穆继东背上背着小石头,怀里抱着丫丫。上山的路啊,黑夜中显得那样难走,小兄妹俩听到继东叔喘粗气,闻着他身上的汗味儿,跟他们爸爸一样,真安心。
“叫爹娘和大哥、国柱他们两家住清清那间偏房。”
穆继东叹气,“没什么用,雨势太大了,从咱们这里拦不住。”
山坡上,穆继东摸了把脸上的雨水,嘿嘿傻笑,“真好啊,这么大的雨,旱灾要过去了。”
穆清洗完,林玉重新烧水,叫小石头和丫丫也过来洗头洗澡,有一个算一个,都赶紧洗,别浪费了水。
山脚下响起了汽车的声音,雨幕中,几个人从车上下来浑身就已湿透,穆继东看见他们在察看河流,一路往山上走。
小石头不好意思扭了扭身子,伸出小指头,“只要一个,我和丫丫一起吃。”
林玉哄着两个小的去厨房,她抱起闺女进屋,右边卧室,左边卧室,中间堂屋,还有左右厢房都转悠了一遍,才放下心来。
过了一个多小时,锅里的水都煮沸好久了,林玉才看到有人上来,她把闺女放屋里,赶紧去帮忙。
一行三十多个人,除了公婆和大哥大嫂一家,被抬上来的穆国柱,还有另外三四户人家。他们家的房子地势太矮太危险,穆解放叫他们先撤上来。
“爹娘大哥大嫂和穆国柱,你们先住左偏房,你们几家自己商量,东厢房和西厢房都能住。”穆继东安排好地方后,先帮着把国柱抬进屋里。
上来的几家人都把家里的贵重物品带上来了,粮食和棉被都在,有这两样,空屋子里打个地铺就能躺,有吃有喝有地避雨。
看他们身上湿透,手指头都冷成紫色,林玉赶紧拿来一张干帕子给他们擦头发。还没到热天,这个季节淋了雨着实不好受。
“干帕子你们先拿着,我在后头厨房烧了水,你们洗个热水澡再说。”
王彩霞快步往厨房走,“家里有干姜没有,这么多人淋了雨,得喝姜水。”
“家里还有。”
小半筐晒干的生姜找出来,拿菜刀啪啪拍碎,装进煮饭的大锅熬煮起来。
阁楼上抱下来一捆捆干木材,一根根塞进灶台里烧,大火熊熊燃起来,桂花蹲在灶台边只觉得浑身都暖和起来了。
湿透的头发一缕缕垂在脸颊,她嘴唇有些白,感激地对林玉说,“幸好昨晚继东把小石头和丫丫带到你家来了,要不然他们淋雨就要生病了。”
“咱们之间,不说这些。水热了,你快去洗澡,你带衣裳上来没,没带我给你找一身我的旧衣裳。”
“带了,我这就去洗。”桂花摸摸儿子女儿的小脑袋,“在这儿等着妈。”
“嗯。”小石头乖,拉着妹妹守在灶台前。
大家忙活着擦洗,厨房里烧热水的大锅就没停下来过,大家伙儿都笑着说,等天晴了,到时候给他们家送些柴火来。
洗漱完到晚饭时间了,不用林玉动手,几家人上来的时候都带了粮食,这会儿你出红薯我出米,商量着做饭。
“林玉呀,你家泡菜坛子在哪儿?吃稀饭没有泡菜可不行。”
“哎,我来找。”
林玉赶紧回屋找闺女,那会儿太急了,她一慌,把放在墙角的泡菜坛子都叫闺女藏了。
“闺女,快把泡菜坛子拿出来。”穆清一进卧室,压低声音催促。
穆清想了好一会儿,才找到泡菜坛子。
外面又催了,林玉赶紧抱着泡菜坛子出去。
“你们两口子真有意思,泡菜坛子不放厨房,放睡屋里。”
“不是,泡菜坛子原来放在厢房,之前不是把厢房腾出来给你们落脚么,就把零碎东西都搬到卧室去了。”
那位说话的婶娘感动得眼睛都红了,“水快淹上来的时候我就想啊,幸好你家住坡上,要不我们几家都没处去。”
“婶娘,当初家里修房子,您也来帮过忙,让你们住几天有什么要紧。”
大家都乐了,扭头跟王彩霞说,“你这小儿媳原来不喜欢凑堆,我们都不知道她这么会说话。”
王彩霞笑着点点头,“她呀,心里有数,就是不乐意说,配继东那个急性子,刚好。”
穆继东扛着柴火进来,“我又听见我娘念叨我了。”
王彩霞瞪了他一眼,“刚才找泡菜坛子没见到你人,上哪儿去了。”
“还能上哪儿去,去阁楼上抱些柴火下来。咱们家好几十号人,一锅饭肯定不够吃,我这不是先把柴火准备上嘛。”
厨房里人多闹哄哄的,这会儿穿的暖还有饭吃,大家都有心情说笑了。
山下的众人没有这么好的心情,特别是住在相对低矮的地方,不停地跑去看水位,生怕水淹上来了。
张兰花在屋里收拾东西,一边收拾一边说,“穆继兵你再去看看,要是水淹到穆国柱家,咱们就往山上搬。”
“你想搬哪儿去?”
“还能去哪儿?去穆继东家。虽说分家了,我们也是他二哥二嫂,他连外人都能接到家里去住,我们难道不能去?”
穆继兵有些不耐烦,“不用搬,村里派人去县城下面疏通河道去了,只要河道一通,水位肯定下降。”
张兰花把手里东西一扔,双手叉腰怒骂道,“穆继兵你什么意思?要我带着儿子跟你在这儿等死?我跟你说,你想都别想!”
“你拉不下来脸我拉得下,穆继兵我告诉你,到时候水上来了,走不走随便你,我张兰花肯定要走!你要淹死了,我回头就给我儿子找个能干的后爹。”
穆继兵也不是什么好性儿的人,张兰花一吼,两口子抬杠似的骂起来,要不是外面雨声太大,隔壁邻居只怕要上门劝架了。
吵了一架,穆继兵心里那股气出了,戴上雨披出门察看情况,在台阶那儿碰上好些人。
“雨势没有减小,不过水位从一个小时前开始没有上涨,说明县城下面的河道口应该拓宽了,不出意外,咱们这里淹不到了。”
“唉,房子虽然安全了,地里全完了。下午我出来看,水田全被淹了。”
“正常,水田只比河道高了一米多,水都涨到坎下了,水田不被淹才怪。”
“别心疼,反正田里油菜也没有收成。”
“大家都别在这儿站着了,春天的雨淋身上还挺冷,回屋躺着吧。”
说着说着大家都散了,晚上偶尔有担心的人过来查看警戒线,好歹没有继续上涨。这一场大暴雨,结结实实地下了一天一夜。
暴雨过后,空气里飘荡的都是泥土的气息,前两天燥热的温度也降到春天该有的温度。
后面几天,公社和县里的人都来查看灾情,穆家村因为在上游算是受灾比较轻的。
房屋这方面,村里几户茅草房,还有老旧的泥瓦房被暴雨冲垮了,其他人家的房子都挺好。至于粮食方面,夏收别想了,水田旱地都没有收成。
穆解放去公社开会,公社的意思,县里出粮种,叫他们趁早赶紧种一茬,最好种红薯这样生长期短又高产的粮食。
另外,家家户户的自留地必须好好整,粮食不够蔬菜来凑,大家一起努力,撑到秋收日子就好过了。
有其他受灾比较严重的大队问救济粮,开会的领导说,芒山县算是受灾比较轻的县了,大家要有大局观,争取有问题自己解决,实在解决不了再上报。
听到这儿,后头的话都不用听了,老农民虽然实诚,这话还是听得明白,就是没有嘛!
穆解放懒得听上头叨逼叨,心里想着村里的一百多户人的吃饭问题,还有耕种的事情。他还在考虑,身边的人推了他一下。
“穆队长,问你话。”
穆解放愣了一下,然后站起来,大喊一声,“坚决支持工作!”
“对嘛,看来穆队长才是咱们屋里最有大局观的人。”
得了,什么都不必说了,散会后穆解放赶紧往村里赶,把村里说得上话的人都叫来,先说头一个事儿,他知道村里家家户户都囤了粮食,他也不管,叫他们自己好好打算,家里这点粮食要吃到秋收后。
穆解放目光扫过他们,“上头说,撑到秋收后就有粮食,我看着话说的太绝对。现在天灾过没过去还不知道,形势还是很严峻,大家做好勒紧裤腰带的准备吧。”
说完吃的事情,再说种地的事情,粮种县里出一部分,不过他估计肯定不够,家里囤了红薯的,可以和村里换粮食。
用粗粮换细粮,要换以前大家肯定乐意,现在嘛,愿意换的人不多。粗粮虽然味道不咋地,胜在量多,吃的久。
为了秋收能多些收成,他们势必要在田地的边边角角都种上红薯,穆解放努力动员大家伙儿。
“我穆解放把话撂这儿,只要你们愿意换,等红薯藤长起来了,想吃红薯尖自己去地里掐,这不比山里挖的野菜好吃?”
村里动员大会开完,下午家家户户都打开地窖,把粮食翻出来晒一晒,家里有红薯的,也送了一些去村里保管室。
<div class="contentadv"> 穆继东家也有红薯,他选了一筐出来背过去,他到的时候,保管室都放了好几筐了。他把红薯倒出来,跟会计穆大河说,“叔,做种粮这些红薯够了吧,一个红薯要长好多藤呢。”
“做粮种确实够了,除了育种外多出来的红薯,到时候要分给村里那些吃不上饭的人。”
水田种水稻,旱地种红薯。等到育好种后,全村人都动了起来。
林玉也要每天下地干活,穆清一个小孩儿没人带,徐桂花找林玉说,“我家国柱伤了腿现在还在家养着,他也没法子下地,你要放心,把孩子交给国柱带。”
小石头举起小手保证,“我会给清清冲奶。”
丫丫甜甜地笑,“我陪清清妹妹玩儿。”
林玉笑着道,“交给国柱有什么不放心的,你家两个都带到这么大了,不也好好的。”
两家说好后,穆国柱就成了临时看娃的。每天穆继东夫妻俩吃了早饭,就把穆清送到小石头家,等穆清睡醒了,穆国柱单脚跳来跳去给她冲奶。
但是把尿这个事儿穆清不乐意叫穆国柱帮忙,小孩儿憋不了,头一天就尿湿了,穆清气的哇哇地哭,小脸哭的通红。穆国柱想抱她,穆清死活不要。
小石头跑去地里把林玉叫回来,林玉一看就知道怎么回事。
叫穆国柱带娃的事儿行不通,林玉一咬牙,把闺女睡觉的竹篮带去地里,她就近看着。怕她干活儿没听到,林玉以每天一颗糖的价格,请小石头和丫丫帮她在旁边守着,清清哼哼了就叫她。
一边忙着春种,家里的活儿还不能耽误,小青菜、番茄、黄瓜、豇豆、西红柿,每一样都种点。除了蔬菜,每家每户的自留地里还种了红薯,大家都默认这个高产。
这一个春天,穆清亲眼目睹了爹娘种地的辛苦,她想着等她长大了,还是要想法子,让一家人过轻松些的日子。
这一天周末,刑莉和邢昭姐弟俩来了,主要是来看看穆清,知道她喜欢吃里脊肉,他们买了两条给她送来。
刑莉见到林玉连忙叫人,“我妈让我问问林姨,清清的奶粉还够不够,不够跟她说,我妈托人再寄一些过来。”
“还有一些,应该能吃到夏天,如果方便的话麻烦你妈妈帮我买一些,需要多少钱你说,你帮我带回去,不过奶粉票我这儿没有。”
“我妈说您要奶粉,给钱就行了,不用票。”
“那就谢谢你妈妈了。”
两姐弟也是有眼色的人,见他们忙,就没留下蹭饭,陪着穆清在地边玩了一会儿,打了声招呼就回去了。
王彩霞过来问林玉,“我刚才远远看着,那是刑家的孩子吧?”
“是,估计是来县里看他们爷爷奶奶,顺便过来瞧瞧清清。”
“没啥事儿?”
林玉左右看了看没人,小声说,“刑莉她妈问我清清的奶粉吃完没有,吃完了她再给弄点,不要票。”
“人家高门大户的,还记得住清清奶粉要吃完了?”王彩霞有些不信。
林玉微微一笑,“娘,你要相信世上还是好人多。”
王彩霞撇撇嘴走了,说什么好人多,这一看就是没有经过事儿的。
刑家人来只是个小插曲,该干的活儿还得用心干。穆清都记不得过了多久,有一天她娘给地里浇完水,那天之后她就闲下来了。
听她爹娘说话穆清才知道,播种完,各种苗还未长成的这段日子能勉强休息一段时间。
林玉这几日在家忙着洗洗晒晒,把换下来的被套床单都洗了收起来,天气热起来,该用薄一些的。
穆清躺竹篮里陪妈妈干活,她眼睛盯着院子里桃子、樱桃这些果树,看起来枝叶茂盛,生机勃勃,可惜了,没有结果子。
“林玉在家吗?”
“在呢。”林玉擦了擦手去开门,“哟,你们这是刚从山上回来。”
“对,山里现在不缺水,野菜、菌子什么的都长得好,今天捡了很多菌子,给你送些来。”
“还有这一筐柴火,我给你放院子里,都是干柴,你提去厨房就能烧。”
林玉笑道,“一句话你们记到现在啊,这一个多月你们给我家送几回柴火了?我都不好意思要。”
“哈哈哈,咱们可是说话算数,用了你家的柴,肯定给你补上。我家里还有事儿,就不跟你说了,咱们回头聊。”
“好嘞,我送你们出去。”
粮食紧张,地里的菜没长起来之前,这段日子村里人都靠山上的野菜和蘑菇过日子。至于上山打猎,现在地里农活忙,大家没那个心思。
还有就是前段时间一群人上山找水,穆国柱他们好几个人受伤,让往日那些叫嚣着上山打肉的小年轻歇气了。
这两天稍微得点闲,穆继东其实有点想上山,林玉不准,理由就是他往日上山都跟周凯和穆国柱一起,现在他一个人上山,在山上出点什么事儿没人帮把手,家里人只能干着急帮不上忙。
这件事上穆清站她娘,小手一挥,往桌子上甩了一块肉,正在争执的两人都笑了起来,穆国柱捡起肉,“媳妇儿,走吧,去厨房炒一盘回锅肉。”
中午吃饭的时候,林玉给他夹了一块肉,“明天你别出门,在家带清清,我和桂花去山上挖野菜。”
穆继东不乐意了,“你不让我去山上,你倒是自己去了。”
“哼,我和你去的是一个地方吗?你去的是深山,我就在小芒山转转。”林玉又说,“这几天刚忙完地里的活儿,我听桂花说,有好几户的房子都要扒了重新建,你去帮帮忙。”
“我带着孩子能帮什么忙?都是体力活儿。”
“也对,那你把清清放娘那儿,请娘帮忙带一带。”
“那还是算了,我没见过我娘照顾小姑娘。”
听他大哥说他以前有个姐姐,他那时候还没出生,想象不到他娘怎么照顾小姑娘,他们家姑娘养的精细,放他娘那儿他不放心。
想起他小的时候,他娘最多管他吃管他穿衣吃饭,其他的都不管,那可是真放养。他白白嫩嫩的闺女,不能叫他娘给带成野孩子。
“有本事你把这话去你娘跟前说。”
穆继东很无所谓,“说了也没啥,我本来说的就是实话。”
“那你自己看着办。”林玉一句话结尾,不想再听他歪缠。
林玉第二天一早和桂花上山,穆继东抱着闺女在院子里转悠,转悠来转悠去,走到后院停下了脚步。
“闺女啊,你看我们家后墙根下,右边放鸡窝,左边空荡荡的,你说咱们修个水池子如何?去河里捞鱼回来养着,想吃随时都有。”
穆清流口水呢,仰起头半天不见她爹给她擦嘴,捏着小拳头哼哼一声,穆继东才反应过来,“哎呀,你都多大了?再有两个来月你就满一岁了知道不,还不会自己擦嘴?”
穆清想生气,忍住了,不会说话的小人儿生气只会自己气自己。
她爹继续自说自话,穆清听了半天他修池子的计划,直到敲门声打断了他。
穆继东打开门,一看,老熟人啊,“这箱子看着眼熟,我闺女的奶粉?”
“对,还有两箱,在下面车里。”
“我跟你一起下去搬。”
“不用,你抱着孩子不方便,我嫂子和媳妇儿也来了,她们马上上来了。”
云苓来过穆家村,蒋涵喝了人家两回鸡汤,这还是头一回来。
抱着一箱奶粉爬山坡,爬到坡上向下看,山坡下面散落的房屋,流淌的小河,还有小河对面成片的稻田。蒋涵累的喘了口气,“这个地儿不错。”
云苓笑道,“就是爬坡累了点。”
蒋涵看了一眼房子的位置,“也还好,不算高。”
家里来客人了,穆继东给他们烧水泡茶,茶叶当然是穆清提供的。干活抱着她不方便,云苓伸手接了过来。
蒋涵凑过来,“哟,嫩黄色的小碎花,这不是嫂子给的布吗?”
“对,林玉手艺好,这衣裳做得挺好看。”
不是现在人喜欢穿的翻领衬衣的样式,而是做成没有领的和尚衣,纽扣也不是塑料扣,而是用碎布扭成的盘扣子。
蒋涵摸了摸扣子,“这盘扣看着跟花儿一样,挺见功底。当年我奶奶还在的时候,她老人家就有这个手艺。”到她这儿,什么都不剩了,能缝个扣子就不错了。不提也罢。
刑定南去厨房找穆继东,“嫂子呢?”
“上山捡菌子去了,你们今天来巧了,能吃上新鲜的。”
“嘿嘿,啥时候弄点鸡汤喝喝?”
“那个不是单纯的鸡汤,我媳妇儿说那是药膳,经常吃也不好。”
“天地良心啊,哪里是经常吃,距离上次吃都好几个月了,我馋啊。哥,你帮忙做,我提供鸡,药材我也给,不用你家珍藏的好东西。”
穆继东犹豫了一下,“这个你要问我媳妇儿,我做不了主。”
给客人泡好茶,坐下说了会儿话,林玉回来了,云苓笑着问,“拣到什么好东西了。”
“没什么,就是一些常见的山货。”林玉笑着问,“这位是?”
“这是我弟媳,名字叫蒋涵,刑定南的媳妇儿,也在县人民医院上班。”
林玉笑着问好,“听我家穆继东说,您是个中医?”
蒋涵实话实说,“确实学过中医,不过我对药材研究的多一点,开方子看诊很一般,我这种应该叫中西医结合。”
“你两样都学,真是够厉害的。”
林玉放下背篼去后院洗手回来,穆继东赶紧端上一杯温热的茶,刚好适口。喝完茶林玉抱着闺女和云苓妯娌俩说话。
这次来,他们一是来送奶粉,二是想跟她打听一点事情,他们想知道林玉是不是也学过中医,是否还特别擅长做药膳。
林玉想了想才说,“我对中医了解的不深,不过是知道一些养生方子,会炖汤罢了。”
这个回答和蒋涵预料的差不多,“那你想不想去县城工作?你也知道我公婆住在疗养院,那次定南端了一锅鸡汤回去叫疗养院其他人闻到味儿了,尝了一口后喜欢得不行,一直跟我爹娘打听你。”
云苓接过话茬,“我们的意思,你要愿意的话,就凭借你炖汤的独门功夫,去疗养院食堂上班肯定没问题。你要不愿意,你就当我们没跟你说过这话。”
穆清拉拉娘亲的袖子,林玉捏着闺女的小手,“别闹。”
云苓继续说,“你家其实离县城挺近的,买个自行车,就算每天下班回家也没问题。”
林玉其实很心动,抱着怀里软乎乎的闺女,林玉还是拒绝了。
林玉怕他们多想,又说,“我当然很想有个稳定挣钱的营生,但是让我一天忙着工作见不到闺女,我肯定不愿意。你们家买了我家的崹人参,你们清楚,那些钱够我们一家过好多年好日子。”
蒋涵看向嫂子,示意她赶紧说话呀。
云苓想了想道,“其实还有一个法子。你不去疗养院上班,单纯卖鸡汤,你们卖,我们付钱买。”
蒋涵一拍大腿,“这法子挺好,其实你那个鸡汤天天喝我也有些心疼东西,我看一个月喝一两次就挺好。”
林玉有些迟疑,“可是现在不允许私人……”
“放心,你这不算违反规矩。那些想喝鸡汤的人,自己就会帮你办好,不会给你带来麻烦。”
能在家就把钱挣了,林玉其实很心动,她还是没有马上答应她们,等找了个空档,她跟穆继东商量后,穆继东觉得如果安全的话,这个生意做得。
夫妻俩意见统一,林玉就去跟她们商量,“我只卖给你们鸡汤,不卖给你们方子。”
“当然。”如果他们要方子,也不会这样跟她谈。
“还有,我这里没有那么多好药材,药材要你们提供,我只负责加工。”
“没问题。”他们默契的没提人参的事儿。
云苓是个行动力很强的人,她先问清楚林玉现在能做哪几种药膳,林玉斟酌着说了三种,一种是他们喝过的养生汤,这是适应最广的。另外两种。一种是对风湿关节痛有效果的,名叫暖身汤。一种是美容养颜的养颜汤。
这三种养生汤她做得最多,养颜汤她煮给自己喝过,觉得效果不错。至于暖身汤,前段时间因为春种太累了,公婆说身上不舒坦,找赤脚医生看了说是风湿关节病,她熬了汤送去,公婆都觉得不错。
云苓说,“其他两种汤先不提,明天叫刑定南给你们送些药材过来,你先炖一锅鸡汤,到时候叫他们去我公婆家尝尝。这一份算我花钱买。”
林玉摇摇头,“你出食材和药材,我出力,这一份算是探路石,不要钱。”
云苓也没有和她争,“听你的。”
穆清听他们说话,偶尔看看云苓,真是时代不一样了,女人也能像男人一样行事。
林玉留他们吃午饭,中午吃红烧野生菌,野生菌的味道本就鲜美,林玉的手艺做出来还能有不好吃的?
就是吧,穆清又没吃成,她娘不允许她吃重口味的饭菜,哎,小人家没人权。
等刑家人走后,撕掉稳重大方的面具,夫妻俩关上门激动得不行。
林玉欣喜万分,“顺利的话,以后咱们家就有稳定的收入了。”
穆继东来了一句,“总算不用啃闺女过日子了。”
“说什么呢,养生方子还是闺女给的。要不要我把单子拿出来,你看看用了闺女多少东西,你又什么时候补上?”
穆继东试图傻笑混过去,“不急,闺女一岁不到,等她结婚还有好多年,能补上,能补上!”
穆清好好的一个淑女,现在只想学她婆婆王彩霞翻白眼。可真是亲爹!尽坑闺女!
https://vvadz.cc/book/53199452/8511327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