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9章 孙可望北上救父,李自成占领西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第199章 孙可望北上救父,李自成占领西安(求追订月票)
新年是一年之中最重要的节日,虽然京师内外依然是一片热闹的景象。
不过这个新年朱由检真的是过的闹心。
去年年底襄阳被攻破,襄王朱翊铭被张献忠给当众斩杀了。
论辈分朱翊铭可是同万历一辈,是自己的祖父辈。
也是大明第一个被农民军杀死的藩王。
虽然此前在凤阳有不少朱明皇族成员被杀,不过那些都已经是皇族远支,无法同襄王相提并论。
于是愤怒的崇祯帝下令将刚刚升任湖广总督的熊文灿给押解到京师问罪。
按照《大明律》,失藩者死!
不过熊文灿这个倒霉蛋却不甘心,他在两广任上多年也积攒了不少财富。
于是他的家人挨个的给朝中的重臣“拜年”!
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包括首辅周延儒在内的诸多大佬都收了熊文灿的银子。
不过唯独礼部尚书内阁次辅温体仁拒绝了熊文灿的银子。
温体仁出身于官宦世家,其先祖早在洪武年间就官至兵部尚书。
他很善于揣摩崇祯的心思,知道崇祯皇帝自己非常节俭,最讨厌官员贪污受贿以及结党营私。
所以温体仁的为官之道主要是迎合崇祯,孤立自己不主动结党,保持清廉不贪污受贿。
在党争严重的明末,“不结党”可谓是一股清流!
当然了温体仁不结党,并不代表他在朝中没有任何助力。
相反他很擅长利用各党之间的矛盾,而且由于他背后没有党派,也使得自己不会成为其他党派的主要攻击对象。
崇祯二年,原本入阁的名单中并没有温体仁的名字。
呼声最高的是当初的礼部侍郎东林党人钱谦益。
而向来疑心很重的崇祯皇帝因为钱谦益的呼声太高,怀疑他结党。
正巧当时候内阁之中有钱龙锡同钱象坤两位钱姓阁老,狡猾的温体仁就叫人放风出来,说“三钱辅政”堪比仁宣时期的“三杨内阁”,是本朝的一大幸事。
这么一来别说是崇祯皇帝,就连首辅周延儒也感受到了钱谦益的威胁。
钱谦益是苏州常熟人,钱龙锡是浙江嘉善人,钱象坤是浙江绍兴人,虽然距离不远,其实三人根本就没有亲属关系。
当然你要硬要扯到700年前,三人的确同是吴越王钱鏐的后裔。
温体仁很巧妙的利用了周延儒阻止了钱谦益入阁。
同时崇祯又提拔了不结党且为官廉洁的温体仁入阁。
崇祯对温体仁的印象非常好,不但将他提拔成礼部尚书,还将他提拔到了内阁次辅的位置。
其实温体仁早就对周延儒的内阁首辅之位虎视眈眈。
不过周延儒还是比较受宠的,加上又有冯铨在内阁之中为其助力,所以温体仁也只能隐忍,他在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
但是崇祯朝的兵部尚书可不是这么好当的,孙承宗身为首辅都难以做的长久,何况是一个纸上谈兵的冯铨。
温体仁敏锐的察觉到这次熊文灿事件很可能是一次扳倒冯铨甚至是周延儒的千载良机。
于是当众臣皆为熊文灿开脱之时,唯有温体仁三缄其口!
不过很快就传来了张献忠在襄阳称帝,李自成逼近洛阳的消息。
如今就是傻子都知道熊文灿这回是死定了!
死了一个藩王大伙还能替你开脱下,说你是刚刚上任,不了解情况,这个锅不能全由伱来背。
结果如今搞了一个皇帝出来,谁敢替你开脱?
很快熊文灿就被判了秋决。
之前为他求情的众臣,纷纷上表请罪。
但目前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平叛!
登莱的海寇尚未解决,此前好不容易平息的流寇又趁机作乱了。
而且据说流寇采用了分田等手段收买人心,短短数月之内就拉起了数十万人马,河南湖广两地更是风起云涌。
这让崇祯皇帝对周延儒这个内阁首辅以及冯铨这位兵部尚书非常不满。
在温体仁的挑唆下,不少大臣纷纷弹劾首辅周延儒同兵部尚书冯铨,认为他们应该对此事负责。
去年凤阳被攻破的时候,崇祯可是已经下过一次罪己诏替周延儒扛了一回了。
自己总不能三天两头的下罪己诏。
周延儒此时也看清了温体仁的真面目,这个平时看似从不参与党争的“孤臣”,此刻正在趁机向自己发难。
周延儒思虑再三之后,决定丢卒保帅。
竟然也指使起自己的党羽弹劾冯铨这个兵部尚书,认为冯铨也应该为此事负责。
按理说朝廷剿匪接二连三的失利,冯铨这个兵部尚书难辞其咎。
不过首辅周延儒此时这么做,却没有人认为他这是在大义灭亲。
因为他同冯铨不仅是儿女亲家,还是牢固的政治同盟,满朝皆知。
连崇祯的觉得周延儒这人的人品有些问题。
再加上周延儒此前多次提醒崇祯要警惕魏忠贤的阉党之乱,让他不要过于宠幸王承恩。
王承恩此时自然也对周延儒没啥好感。
他趁机说道:“周首辅也过于没有担当了,不但没有替陛下分忧,反倒老是指望着别人替自己诿过!”
于是崇祯很快就做出了罢免首辅周延儒的决定,提拔次辅温体仁担任首辅。
冯铨一看温体仁上台了,自己在京师肯定也混不下去了,干脆主动向崇祯辞去了兵部尚书以及内阁大学士的职务。
不过他并不认为自己提出的“四正六隅十面网”有问题,只是征讨海寇放松了对流寇的扫荡,才导致流寇死灰复燃!
他承认这是自己的失职,没有提醒朝廷及时任免新的追剿总督继续对付流寇。
并表示愿意去前线剿灭张献忠替陛下分忧!
冯铨这么一番主动承认过失,并辞去职务,倒让崇祯心里有些过意不去了!
毕竟当初将洪承畴从大别山调回京师的人是自己。
冯铨替朝廷效力的心还是好的,不过他不可能让冯铨去追剿张献忠,于是决定让冯铨去南京做兵部尚书,也好为朝廷继续出力。
冯铨此时巴不得离开京城这个是非之地,于是赶紧谢恩!
温体仁知道接下来他的活可不轻松。
当务之急肯定是先要解决掉张献忠同李自成这两个祸害。
温体仁同新任的兵部尚书张凤翼一商量,还是决定让此前任命的五省剿匪总理陈奇瑜率领边军南下剿灭张献忠。
不过此时陈奇瑜手上能调动的人马也就几万人,虽然其中不乏边军精锐,但是毕竟兵力不足。
最终决定让袁崇焕从山东战场上抽调2万人去湖广组成东路大军,配合陈奇瑜的西路大军一起夹击张献忠。
尽管山东海寇的压力也很大,不过考虑到襄王被杀,张献忠已经称帝了,袁崇焕还是派曹文诏率领和1万羽林营以及1万南直隶明军前去武昌,同3万湖广兵组成东路军。
而陈奇瑜也从宣大,太原、榆林、宁夏各镇,以及陕西各地征调了6万大军,组成了西路军。
其实按照陈奇瑜自己的意见,他觉得应该率军先出潼关,解决掉河南李自成部,然后再从河南南下攻取襄阳,干掉张献忠!
毕竟李自成已经逼近了洛阳,如果他先南下攻打张献忠,很可能李自成会趁机攻打洛阳,甚至是杀回陕西!
不过崇祯同温体仁勒令其务必先剿灭已经称帝的张献忠。
万般无奈之下,陈奇瑜只得留了1万人马在潼关,防止李自成杀回关中断了他的后路。
其实朝廷本次征讨张献忠准备的十万人马已经不少了,其中还不乏羽林营同九边精锐。
不过由于分成东西两路,所以协同作战上还是很难的。
陈奇瑜也只能给东路军的曹文诏下达大致的进兵方略。
由于东边的道路相对好走一些,所以他决定让曹文诏先行进攻,将张献忠的主力吸引到东边;然后他才率军出其不意出武关,直入湖广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
二月初十,曹文诏的东路军率先发难,从武昌出兵攻入张献忠的德安府。
说实话,官军的这一招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张献忠一直觉得有李自成挡在自己的北面,朝廷起码应该拿下了汝宁或者南阳后才会威胁到自己。
却没想到,他们居然直接从武昌出兵了。
不过此刻他可是手握25万大军的大西皇帝张献忠,还能怕了朝廷不成?
更何况德安有自己的义子镇东侯张可望率军8万驻守。
原本张献忠是准备开了春之后再大举出兵,为大西开疆拓土,没想到朝廷这么快就打来了。
于是他传令张可望,必须拒敌于国门之外。
不过这位大西皇帝很显然是高看了自己这支临时拼凑起来的大西军。
羽林营毕竟也是大明倾举国之力打造出来的精锐之师,虽然只有1万人,但也绝对是吊打流寇。
曹文诏的侄子曹变蛟亲自担任先锋,五天之内连破孝感、云梦、应城三县,杀得大西军是丢盔弃甲。
张可望只得退守德安的首府安陆,并向父皇张献忠求援!
这是大西开国后的第一仗,张献忠自然是不能打败了。
尽管张定国等人劝其不可轻动,最终他还是决定御驾亲征!
二月二十日张献忠亲自率领6万主力进至随州。
曹文诏一看张献忠上当了,顺势收兵撤退至孝感。
大西军一看官军败走,瞬间士气高昂。
张献忠同张渴望合兵之后,一路南下追击,不仅收复了之前丢失的孝感等三县,更是攻克了武昌的门户汉川。
<div class="contentadv"> 三月初一更是打到了长江边上,遥望武昌城。
曹文诏同陈奇瑜约定的时间就是三月初一。
这一天陈奇瑜派出手下的大将猛如虎同虎大威二人兵分两路从汉中杀入湖广的郧阳府。
三天后两人在合兵攻克了郧阳的府城郧县。
然后陈奇瑜命令大军沿汉水南下,一路攻占均州、谷城,直逼襄阳城下。
当张献忠得到消息的时候,已经是三月十三日了,他得到消息后赶紧退兵。
曹文诏等的就是这个时候。
他亲自率领五千骑兵一路掩杀,张献忠老营的三千骑抵挡不住羽林营的骑兵。
而后十万大军更是被曹文诏一路掩杀。
退到安陆的时候自剩下三万多人了。
这时张渴望说道:“父皇,襄阳被围已经是十天前的事情了,此时即便我们能够赶回去,恐怕也解不了襄阳之围。”
看着张可望那着急的样子,张献忠若有所思。
他毕竟是一代枭雄,没有啥放不下的。
不久后,他说道:“可望,父皇现在需要有人替自己吸引官军!”
张可望双手抱拳,说道:“父皇放心,孩儿定会守住安陆,不让官军追上父皇!”
张献忠摇了摇头,说道:“曹文诏不是普通的庸将,他绝对不会在安陆城下浪费时间的。”
张献忠同曹文诏可不是第一次打交道,他知道曹文诏向来对义军是穷追不舍的。
所以他让张可望率领数千人马建议向襄阳回援,自己则是趁机向西进入承天府。
湖广他已经呆不下去了,此前“曹操”罗汝才曾对他说过,明军在四川的兵力不多,那里很适合作为自己的根基。
襄阳原本就有陈奇瑜的大军围城,张可望如果再将曹文诏的大军给引过去,那么自己必然是死路一条。
不过他并没有犹豫,自己当初已经快要饿死了,是义父张献忠救了自己一命,并将自己收做义子,如今是自己回报父皇的时候了。
他说道:“父皇放心,孩儿定然会杀回襄阳救出二弟他们。”
张可望留下了两千人,并在安陆城上广布旗帜,让百姓守城以迷惑曹文诏!
自己则是率领三千人马赶往随州。
同随州的五千守军汇合后。
他并没有按照张献忠说的向襄阳进军。
去襄阳其实也耽误不了官军多久,自己则是死路一条。
他选择北上直接由桐柏山进入河南。
曹文诏听闻贼寇没有去襄阳而是北上河南之后,就预感到情况不妙。
张献忠实在是太狡猾了,此时居然想祸水北引,让自己北上去打李自成。
桐柏山位置十分险要,李自成不可能不派重兵把守,自己此时也不过只有几千骑兵,即便是去了也追不上张献忠的。
算了稳妥起见,还是先占领安陆、随州等地收复德安府,然后同陈奇瑜一起合攻襄阳吧。
若是收复了襄阳三府也是大功一件,虽然跑了大西皇帝张献忠,好歹也算是灭了大西国。
张可望进入河南后发现曹文诏并没有追来,就知道官军没有上当。
他明白此时仅凭手中的八千人马根本就解不了襄阳之围。
除非闯王李自成肯率大军南下相助。
也只有李自成的三十万大军南下才有可能解襄阳之围。
正当他准备说服李自成的时候,却听说闯军已经攻克了陕州、偃师、登封等地。
张可望顿感大事不妙,如今洛阳周边的重镇尽皆失守,李自成不可能放着洛阳不攻,却南下去救襄阳。
但此时他已经没有其他办法了,只得去撞一撞运气了。
张可望所料不差,当他见到李自成的时候,他正率领20万闯军围攻洛阳。
张可望跪在李自成的帐下说道:“五省总理陈奇瑜,以及曹文诏部明军十万人正在围攻襄阳,还请闯王看在义军同气连枝的份上,发兵已解襄阳之围!”
李自成则是亲自扶起了跪在地上的张可望,他说道:“本王岂能不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如今我军已经将洛阳围成了铁桶一般,只要攻破了洛阳,本王立刻发兵南下!”
张可望也知道,此时想要叫李自成放弃洛阳,南下襄阳的确是有些强人所难,他说道:“不知闯王几日可破洛阳城?”
李自成同李岩对视了一眼,他赶紧心领神会的说道:“不知道襄阳城中如今兵力几何,粮草多少?”
张可望说道:“父皇南下之时带走大部分老营主力,不过襄阳城中仍然有6万兵马;至于粮食我大西的军粮多囤于襄阳足有40万石。”
好家伙,看来襄王够肥的,张献忠称帝也有好几个月了,他手下25万大军吃了这么久,居然还有40万石粮食。
李岩说到:“这洛阳城中官军不足2万,我20万大军一月之内定可攻破洛阳。”
听到一个月之久,张可望心顿时凉了半截,他说道:“襄阳城下可有十万官军主力,一个月后恐怕襄阳早就丢了。”
李岩笑着说道:“大西皇帝张献忠在襄阳分地、免税甚得民心,襄樊自古就是坚城,兵力众多,粮草充足,守上三五个月不成问题,少将军不用过于担心!”
“明廷不得人心,洛阳未必能够久守,一个月只是我们保守的估计,没准过不了几天就拿下了也未可知!”
张可望此时毕竟年轻,加上救父心切,于是说道:“末将麾下八千兵马愿为洛阳先登,助闯王攻破洛阳!”
李自成同李岩相视一笑,他等的就是张可望这句话。
于是他说道:“传令下去给西军的兄弟门加餐,必须要有酒肉!”
张可望走后,李自成感叹道:“没想到张献忠的25万大军,仅仅一个月就被官军打的只剩一座襄阳城了。我们若是南下同官军交战能有几成胜算?”
李岩摇了摇头说道:“我军除了比张献忠多一些火器,双方的战力基本相当,南下同十万官军正面较量毫无胜算!”
李自成显然有些慌了,他说道:“那刚才李先生还答应张可望解襄阳之围,本王可不是那种言而无信之人!”
李岩笑道:“要救襄阳又不是非得南下同官军死磕,闯王不妨想一想,若是我们打下了洛阳,杀了福王。崇祯皇帝还能否坐的住?”
“我就不信他们不从襄阳撤兵。”
李自成说道:“到底还是李先生神机妙算,这样的话我们就要在河南同官军决战了。”
李岩摇了摇头说道:“河南无险可守,并不是我们的根基所在。种军师同刘将军的人马已经在潼关外面埋伏好了,就等着官军出潼关救援洛阳了!”
李岩很清楚他们的目标只是洛阳城里福王的钱粮,洛阳这个地方暂时还不适合坚守,他心目中的根基之地乃是关中。
但是他并不清楚,种光道为何如此有把握潼关的明军会出关支援洛阳。
种光道的信心当然是来源于情报司。
崇祯这次出手很快,李献忠自然不能坐视不管,他一面令毛文龙出兵青州,占领了安丘县。
牵制住袁崇焕的主力。
另一方面则是安排了崇祯下令救援福王。
因为福王的生母郑太皇太后目前仍然在宫中。
很快情报司的太监就将这个消息告诉了郑太皇太后,郑太皇太后救子心切。
但是她知道自己不受崇祯的待见,于是只能去求太后张嫣。
福王毕竟也是崇祯的亲叔叔,于情于理都不能不救,很快张嫣就向崇祯说情了。
崇祯对张嫣这位皇嫂还是很尊敬的,毕竟洛阳同福王关系到大明的脸面,当年郑贵妃同泰昌帝那点往事,他也没有经历过。
可此时陈奇瑜的主力正在围攻襄阳,他不能功亏一篑。
而海寇此时杀入了青州,袁崇焕的人马又被拖在了山东。
开封等地的人马都被贼寇挡在了荥阳一带。
思来想去只有陕西的人马出潼关最近。
陈奇瑜应该还是留了一万精锐在潼关,在加上关中各地的兵马凑个3万人应该没有问题。
于是崇祯勒令陕西巡抚乔应甲出潼关增援洛阳。
万历四年四月初四,乔应甲率领3万大军东出潼关,大军在行至灵宝附近遭遇了近十万闯军的埋伏。
一时间箭如雨下,火铳声四起。
总兵王振宇在乱军中被闯军大将刘宗敏斩杀,乔应甲抛下士兵慌忙撤退。
而李过、刘宗敏等人率领大军很快就围歼了3万明军主力。
此时整个关中地区几乎已经没有了可用之兵,一天后义军攻克潼关。
闯军大将刘宗敏更是连克华阴、华州、渭南、临潼等地。
崇祯四年四月初九,百姓们高喊着:“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将李自成的大军迎入了西安!
感谢各位书友月票、推荐票、追订支持!
感谢书友“相遇的可能”、“2022051062954320”、“文子_AB”、的月票支持
https://vvadz.cc/book/53381474/8521795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