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脑域强化:从重生高三到大国院士 > 第521章 公司现状

第521章 公司现状


“一个是负责钻地的,我对钻头的要求很高,需要钻地达到五万米的深度,穿透莫霍界面!

另一个是负责入海的,我对这个要求同样也很高,需要能够抵达海洋最深处的同时,成本还低,并且能够开发海底的大量资源。”

郭浩笑了笑,朝着一旁的周铭说到。

周铭眼神之中露出一丝丝茫然。

他不清楚,为什么郭教授会突然提出这么两个奇怪的需求。

钻地?还要钻到地下五万米?

入海?需要抵达海洋最深处的时候,成本还需要最低,并且需要能够开发海底的大量资源?

怎么看怎么觉得怪异!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人类钻地达到的最深处也不过一万两千多米,要把这个数字提升四倍以上。

想想都觉得怪异。

因为到了一万米以下的钻孔,每一米的增长,都会带来大量的不确定性,很多时候,都根本无法继续了!

往下每一米,成本都非常非常高,还有太多太多的不确定性。

更关键的是,没有收益。

可以说是一点点收益都没有,毕竟钻这么深一个坑,肯定不可能很大。

基本上只能容纳一个钻头的大小,在这样情况下,无论是钻到了什么,基本上都不会有收益,因为根本收获不了!

在这样的情况下,除了当年某大国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将坑洞钻到了一万米以下以外。

基本上没有哪个国家再去做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了。

实在是没什么意义!

这件事也就算了,还有海底探索,这个倒确实有些前景,也的确是有部分的收益空间。

但是吧……潜艇的成本怎么可能不高呢?

还要开发海底的材料,这怎么可能!

在这么高的成本之下,数千米之下的海底,任何东西往上运输,都需要耗费这些材料获取成本的数倍!

所以,目前人类除了海底采油以外,基本上根本没有开发海底任何其他材料!

没办法,成本实在是太高了!

那些潜艇为了抵抗水压,不得不设计成十分狭窄的样子,一般只能容纳一两个人,这样才能够潜入七八千米,乃至上万米的深海之中。

开发深海?

郭教授到底在想什么?

“老板,您这……”

周铭面露难色。

“怎么?账面上没钱?”

郭浩平淡的朝着周铭问道。

“钱倒是有,就是……”

“有钱就去办!招成熟的团队,专门做这方面的,同时做材料的也一起招。

让他们合作,我会在团队里面挂名!”

郭浩干脆利落的朝着周铭说到。

他开公司的目的是为了帮助自己做事,不是为了让他们来阻碍自己做事!

周铭的迟疑,郭浩当然是看出来了,但是他不在乎。

做这些能花多少钱?

了不起几十上百亿,跟自己赚的钱比起来,九牛一毛!

为了完成系统任务做的准备,一点都不亏!

“是……”

周铭微微有些无奈。

他本来是想劝说一下郭教授的,但奈何,自己家老板的主见非常牛逼。

自己根本没有办法说服。

只能同意!

“行,去办吧!预算不设上限!”

郭浩直接说到。

“明白,老板。”

周铭无奈的点了点头,这种事情,终究不是自己这么一个小员工能够干涉的。

老板定下来的事情,自己只能执行。

郭浩又大概问了一下这段时间以来,公司的经营情况。

情况远比自己想的要好。

固态电池自从面世以来,迅速的打开了几乎所有市场,产能严重不足的同时。

凭借这项独有技术,几乎逼疯了市面上所有电池巨头,包括宁王时代在内,所有的电池巨头。

都纷纷开始转型,开始做一些电池配套相关的产业,包括新能源电车,或者是一些高耗能的家电之类的东西。

还有超级快充之类的超级平台。

要么就凭借自己手里的锂矿石之类的产业,开始跟深空科技进行合作。

还有一些厂子,想要跟深空科技进行深度融合,想成为深空科技的代工厂!

没办法!

如果只是比目前市面上电池强一点,其实大家都能接受,大不了增加电池开发的投入,没什么大不了的!

该竞争还是竞争。

但是2000wh/kg,这种数据,光能量密度已经是市面上所有电池的十倍以上。

更别说,安全性能更是逆天,在电池上市之后,测试过的人很多,发现这种固态电池。

无论是穿刺还是火烧,亦或者是其他的外部撞击,都没有办法让其燃烧!

稳定性简直可怕!

甚至被刺入电池内部,电池甚至还能够正常运转。

更要命的是,两千块钱一公斤,这个售价可以说是非常非常便宜了!

要知道,同等重量下,一块磷酸铁锂电池也要将近两千块!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

传统电池厂商,瞬间绝望。

这尼玛还做个毛线生意,差距也太大了!

而比亚的官方,在确定了和深空科技的合作之后,也是果断的关闭了自己的电池厂子。

已经没有意义了!

全世界所有资本都找到了深空科技,想要拿到专利授权,想要购买技术。

但是全都被周铭拒绝了!

怎么可能!

固态电池技术,不可能有丝毫泄露的!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深空科技账面上的钱,此时已经到了轻松千亿,乃至更多的程度!

当然,对郭浩来说,意义不大。

钱到他这个份上了,再多也不过是个数字罢了。

大概了解了一下公司的财政情况之后,郭浩便离开了公司。

而此时,黎曼猜想也顺势在《星火》期刊上刊登。

眼下那些来龙国参加关于黎曼猜想报告会议的数学家们,也基本都回到了自己的国家。

网上的舆论再起来了一波,很多看不懂中文的数学系学生,纷纷在陶哲轩社交账号下留言。

“嘿,那个郭浩,真的解决了黎曼猜想吗?”

“那本《星火》期刊,不会是郭教授在自娱自乐吧?”

“是啊!这种级别的期刊,审稿人是谁?总不会是郭浩他自己吧!”


  https://vvadz.cc/book/53459254/39786618.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