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快穿之农宝记事 > 第117章 东璧伤兵食欲不振

第117章 东璧伤兵食欲不振


朝廷议和属实。

        赔款三千万两,并绫罗绸缎茶无数,还许东璧伤兵在蜀川府城免费养伤。

        战火暂时烧不到清水镇,消息传来,逃亡队伍很快细了不少,清水镇渐渐恢复往日的平和。

        苏家第一次集体逃亡用时不到一天。

        岁岁越发觉得这就是一次家庭野炊,顺便搬回老家。

        苏长槐的考虑比岁岁多,相比清水镇,小虫村又偏远又小,不那么引人注意,就算战火再次燃烧,也有清水镇、小虎村、小鸡村挡在前面做缓冲。

        而且他们没有可投奔的亲戚,姩姩也的确需要好好歇息。

        所以他们一家回村来当大爷了。

        往日小虫村还有些热闹,这回人影寥落,大片大片农田荒芜着。

        牛车缓缓行驶在村道上,一群又瘦又扁的黄狗路过,干巴巴地叫唤几声,丝毫震慑不了人。

        几个老汉跟在苏家的牛车后,一时增添了很多感叹。

        苏老大家的大牛似乎比从前更强壮了,从前像座小山,如今像座大山。拉的牛车多稳,哪怕牛车上坐了苏家六口人、一笼兔子、堆成小山似的粮食和腊肉,以及一头母牛和小牛。

        三年了,母牛长大了,身材没变,还是棍状。就是肚子鼓鼓囊囊,似乎又怀上了小牛。

        最吸引他们注意的是牛车上的粮食和肉,饿久了,不知道饱是什么感觉。

        再看苏老大一家人饱满、漂亮的面孔和身材,一看便知从未挨饿。

        果然是回村来当大爷的。

        还是一家人完完整整回村当大爷。

        在这世道,一家人完完整整太难了。朝廷要钱,他们没有,朝廷要人,他们还能不交么?所以家中有好几个儿子的,好点的还能剩一个,原先家中只有一个儿子的,眼下一个也没有了。

        尚有儿子的还得将儿子好好藏着,以免被不知哪里蹿出来的军爷以各种理由拉去参军。

        “苏先生回来啦!”

        “苏先生回来啦!”

        大汉们欢快地跑来,帮着推牛车。

        先前在苏家会客屋上学的娃娃们长高了不少,围着牛车七嘴八舌喊人。

        对苏家人,他们很感激。感激苏家人教他们的娃娃念书识字,感谢苏家人在他们走投无路时施以援手,否则他们现在和村里原住民一样可怜,亲人生离,生死未卜,毫无音讯,家不成家。

        他们更感谢苏家人回来了。

        他们的希望便也回来了。

        最先发现苏家牛车的老汉们被边缘化,眼巴巴地瞧着苏家人和大汉们亲亲热热的模样。

        苏老大一家和大汉们住村尾,彼此都很能干,还愁日子不好?

        该愁的倒是他们。

        他们什么都没有。

        他们想到之前村长从清水镇回来时的无可奈何:“人心一旦凉了再热起来不容易,这是我们的报应。”

        大汉们以及大汉媳妇、娃娃们帮着将苏家小院打扫出来,老头老妇无力搬搬扛扛,便在端来自己蒸的窝窝头、自己晒的蕨菜干、自己酿的柿子酒给苏家人接风洗尘。

        甚至还特意给岁岁蒸了嫩颤颤的鸡蛋羹。“岁姐儿长大啦,不晓得还喜欢不喜欢鸡蛋羹?”

        “这鸡蛋你们都舍不得吃,何必”沈碧玉知道他们的日子不好过。

        老妇笑出一脸褶子:“给岁姐儿吃比我们自己吃了还高兴哩!”

        <div  class="contentadv">        相比镇上自家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的淡漠,沈碧玉还是更喜欢这里和谐温暖的邻里关系。

        姣姣也很开心,她有许多朋友在这里呢,这里离山近,山里的好吃的多着呢。

        萧千袭也很开心,镇上的茅房是个虚架子,流不出去就臭了,每天清晨有专人收粪,不如乡下的茅房自在,以后他想拉多少回屎就能拉多少回屎啦!

        大牛一家也很开心,在镇上吃草真不方便,还是这里自在。尤其这三年没打理的后院长满荒草,它们一家张嘴就能吃到最新鲜的草。

        长夜漫漫,星河璀璨。

        日子很有盼头。

        蜀川府城被破,知府誓死不投降,死在东璧刀下。

        巴县县令弃县逃亡,半路听到议和的消息赶去府城,好向巴县人交代:本县令没有私逃,去最危险的府城给朝廷排忧解难了。

        总之,不给巴县人戳他脊梁骨的机会。

        没想到知府死了,朝廷派来的程大人指了他任知府。

        他升官了,如今是高知府。

        来不及庆祝升官,甚至在巴县的家人们都不知他在府城,程大人匆匆走了,留给他一大堆烂摊子。

        战争洗礼后的府城,破破烂烂。

        东璧伤兵要治要吃要喝,浪费麻烦。

        总之百废待兴,又要他周旋好东璧伤兵,不要影响了东璧与南越的关系。

        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他是一个不怕挑战的人,上天让他升了知府那么他就有这个能力。

        他欣然接受挑战,喜滋滋打开府衙库房。

        有句话说得好:有钱能使鬼推磨。

        只要有钱,百废待兴、周旋东璧,简单!如果不简单,一定是钱砸得不够多!

        没想到库房很干净,比他的脸还干净,一个钱也没有。

        冬去春天。

        寒来暑往。

        高知府已经适应了知府的身份和生活,百姓很乖,家人们也搬来了,唯有一点不舒服。

        “就是死了投胎也生出来了,东璧那些人的伤还没好么?”

        养了一年半了,好吃好喝伺候着,一个个膘肥体壮赖着不走了。

        养他们要花很多钱的好吧!

        虽然花的不是他的钱。

        但流水一般的银子砸进去,连个响儿也没听见着实让人不舒服,他很不舒服。

        那些银子取之于民,却没有用在民身上,民更不舒服。

        “东璧人和我们南越人不一样?纸糊的,伤不得,伤了就好不了啦?”

        罗通判等高知府发完牢骚,才认真道:“禀知府大人,东璧人说夏日过于炎热,食欲不振,伤好不了,急需每日两顿酸辣无骨凤爪下粥。”

        “请知府大人速寻来。”

        罗通判添了至关重要的一句:“对了,东璧人点名要小龙村的苏记酸辣无骨凤爪。”


  https://vvadz.cc/book/54033824/85176797.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