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祖业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伪装学渣
铁血残明
玄鉴仙族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有大腿抱的感觉真好。
介绍 了关勇和李祥认识后,杨智带着叶佳荣去高家大院收房。
“这个……”
想象中的应该是脏乱差,毕竟搬家的人心不甘情不愿,什么脏的臭的都会留下来。
但是都没有。
整整齐齐干干净净,空空的大院显出了沧桑感。
“应该是李祥安排人收拾好的。”
不要指望那些人搬走后还会来打扫,他们不会恩感戴德高老爷子对他们这些年白送给他们住。
只会记得老爷子突然间让他们搬走。
“这个李祥倒是来事儿。”
叶佳荣就喜欢这种眼里有活的人。
要是留给他们两口子收拾,至少得搞上两三天。
要不然老爷子回来看到的将是满屋的狼藉了。
“要不,我们将这个院子打理一下。”
叶佳荣觉得这么宽宽大大的一个大院啊,一家子住在里面多好。
这个高家大院承载着高家人的荣辱兴衰,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
是了,那边一条老街,这边一个大院,按照未来的发展方向完全可以搞个开发。
叶佳荣想到这儿的时候心“呯呯 ”跳了一下,秀兰娘是要发财的节奏。
这可是继承了家产的暴发户。
“行,你说怎么搞,我来动手。”
杨智脱下厚重的棉袄:“还栽花栽草?”
“可以,这院子的四周种点小斑竹。”
都说宁可食无肉不能居无竹,她是想在自家院子里也种一些的,但是院子实在太小的怕它们长不好。
“好,我去挖土。”
转悠了一圈,居然没看到锄头。
“去找村里人借。”
“谁肯借给我们啊,他们现在恨我们入骨。”
“余大姐家啊。”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不懂感恩,余大姐的爹娘就表示支持老爷子收回房子。
村东头余大姐的娘家,叶佳荣说明了来意。
“大门背后,有大锄头小锄头,你看看你要哪一种。”
“大小都借。”杨智问:“余大叔,请问哪儿可以找到小斑竹,我们花钱买。”
“买什么买,我们屋后就有,要多少挖多少,不值钱。”
叶佳荣对余家人感谢不已。
然后顺便又在他家门口挖了两棵美人蕉,摘了几根月月红。
“要是有花种子卖就好了。”
现在撒下去,过段时间就能发新芽。
“不急,慢慢来,等我们家的花结了种子再带来撒上。”
那得等猴年马月了。
“对了,葡萄也给它种上。”叶佳荣道:“你看种前院还是后院?”
“前院向阳一点,后院容易招长虫。”
后院太偏了,到时侯一个老人住被长虫吓住了就不是炖龙凤汤这么简单的事儿了。
两口子在高家大院足足干了三天,然后才有了一个像样的院子。
这其中,朱三娘和陈大娘文康康之流就不停的进来打探消息。
“你们是收了高老头的钱帮他打理的?”
“高老头儿中了什么邪了,为什么要将我们撵出去,将一个院子种上花花草草,哪有种蒜苗青菜萝卜好?”
叶佳荣不想说话。
住了别人的房子撵你出去还有理由了。
“你们是高老头儿的亲戚?”
最后还是朱三娘聪明一点:“这个房子收回来了就是为了给你们住?”
“屁的亲戚。”陈大娘冷哼一声:“高家早就断子绝孙了,就一个高老头。都说穷不过三代富不过三代,果然是这样的。以前河边那条老街,一大半都是高家的产业。就连酒厂都是高家的。结果后来如何?全都被充公了,活该……”
叶佳荣懒得听她幸灾乐祸。
只不过有一条信息没放过。
酒厂和那条街半条街都是高家的。
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气,以前的高家到底有多辉煌?
之后为什么又败落得这么快?
这一个家族到底都承受了些什么。
“老婆,你瞎想什么?”
回去路上,叶佳荣说了自己的疑惑,杨智不以为然:“解放前打地主土豪不都是这样吗?所有的房子土地都充公。祖祖能将房子要回来都不错了,未必还能要酒厂和老街上的铺面?”
“不是,我总觉得……”
算了,和杨智这个榆木疙瘩说不清楚。
叶佳荣想要查一些东西也不是没有办法。
她直接去了找李祥。
“你说想要看看庆阳县的县志?”
“对啊,我对历史感兴趣,想了解一下庆阳县。”
“行,我给你找找。”
李祥一个电话打到了档案馆,那边回答可以去翻一些资料,但是资料太贵重了不能带走。
叶佳荣只是了解了解,当然不用带走。
李祥就开了车亲自将人给送到了县档案馆。
“谢谢李队长了。”
这家伙原来还是一个大队长,叶佳荣觉得很荣幸和他们打交道。
“没事儿,下午要不要我来接你?”
“不用,我自己回去就行,谢谢了哈。”
“叶姑娘,这是我们的县志,你看吧。”接待她的是珍上中年妇人,叶佳荣问了姓潘。
“谢谢潘老师。”
管档案的人,一般都是有些文化的,叶佳荣就叫她老师了。
“不客气。”对这个称呼,潘老师显然是习惯的:“你慢慢的看,我就不打扰你了。”
叶佳荣倒不是慢慢看,安阳的发展和她关系不大。
有关系的是高家。
果然,很快就找到了高家的发展史。
安阳县数一数二的高家酒厂,是高家的支柱产业。
酿的酒卖到了邻近的县份上,那条古街一大半也是高家的产业。
从粮行酒坊到布庄药铺当铺和钱庄,高家都有涉足。
叶佳荣看到这里的时候很是震撼,多么辉煌的高家啊。
一页页的翻下去,看到一个重要的信息:1948年,高家的产业除高家大院外由高家后代子孙高新生无偿捐赠给了苏维埃政府。
叶佳荣愣住了!
这个高新生是?
脑子里迅速的闪过一些片段,然后很快抓住了重点:就是高六爷。
那个年代的年轻人冲出封建社会的家门都会给自己取一个象征性的名字,新生,就是他们对未来新生活的向往。
老爷子之所以留下了高家大院,毕竟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只不过让人想不到的是,待他功成名就退回大院时才发现,大院已经被分给了别人住。
好在,他还是守住了一点祖业。
https://vvadz.cc/book/57909485/60304260.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