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七章 我许之洐永不认输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不是戏神
野狗骨头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三嫁咸鱼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他放下酒罐的时候脸色煞白,就连方才那诡异的红也不见了。
他那只完好的手撑在陶罐之上,陶罐也支撑着他的身子。
那只十分熟悉的手青筋暴突,微微轻颤,但他依旧扬起头来盯着姜姒。
他强撑的模样全都落进她的眼底,她收起那略带讥讽的笑,肃然望他,“你就要输了。”
他不肯服输。
他又拎起那陶罐来。
陶罐已比方才轻了些许,但他拎起来的时候却吃力许多。
“姜姒,再来!”
万嬷嬷几乎是含泪拦道,“公子不要再饮了,会出人命的!”
姜姒怔然相望。
望着他吃力地举起酒罐往口中倾倒。
她亦是捧起酒罐来仰头饮了下去。
酒入喉间,辛辣烧灼,并不好喝。
她放下了酒罐去看那人,那人脸色煞白,一条殷红的血柱顺着唇角淌了下去,使他看起来格外骇人。
他全靠着那只完好的手臂与酒罐撑着自己。
他的指尖比方才颤得还要厉害。
但他强笑道,“姜姒,我许之洐永不认输。”
姜姒眸中泛起水光,她肃然望他,便见他的胸腔剧烈起伏,继而全身抑制不住地开始发抖。
遽然口中喷血。
血花溅了她一脸。
“公子!”万嬷嬷惊叫着慌忙去扶。
他口中尚还淌着血,颤动的指尖却依旧要去拿那酒罐,他想笑却笑不出来,只是大口地喘着气,提醒着姜姒方才的赌局,他说,“若敢食言......如同此壶!”
他一向是个有血性的人。
他在掖廷受了重刑都不肯向许鹤仪认输,如今又怎会轻易向她认输?
他这个人,终究要死在这一身不值钱的傲骨上。
对一个阶下囚而言,最不值钱的便是傲骨。
傲骨只会令他死得更快罢了。
但她敬重他这一身打不断的傲骨。
她自己没有这样的傲骨,因而一次次委曲求全,一次次苟且偷安。
因而他的血性与傲骨使她眸中聚泪,待眸中再盛不下了,便哗得一下决堤淌了下去。
他尚未擎起酒罐来,姜姒那青葱玉指便已覆住了他轻颤的手。
那人的唇翕动着,“我输了么?”
他这一副病躯,赢了亦是胜之不武。
姜姒喃喃道,“你没有输。”
那人这才笑起来,“赌局......你可还认?”
姜姒望着他满口、下颌、衣襟上的血渍怔然失神,“你没有守过信,孤却是个守信的人。”
那人高声命道,“在场诸人,皆是见证!”
言罢再撑不住,拧紧了眉头捂着腹部倒了下去。
酒罐亦“哗啦”一声砸了个粉碎。
***
待到酉时正,宋瑶急匆匆进了殿,“公主,您要找的人寻到了,就在殿外候着。”
姜姒兀自起了身,“快请她进殿!”
宋瑶应了,忙推开殿门请了那人进来。那人最初十分拘谨,小心地打量着四周,整个人十分憔悴,双手不安地绞在一起。那身宫袍崭新,必是带到平阳宫前才换上的。
曾也是椒房殿掌事宫婢,近身侍奉过中宫皇后的人,如今国破,却也免不了落到今日的地步。
直到看见姜姒的脸,董莺儿才一下子涌出泪来,颤巍巍地跪在地上,嗫喏着却不知该叫什么。
宋瑶低声提醒道,“这是长公主。”
董莺儿含泪道,“长公主。”
姜姒忙将她扶了起来抱在怀里,“莺儿!”
董莺儿哭得不能自抑,“伏娘娘薨了,奴婢一个人苟活到现在......”
姜姒轻轻抚拍着她,“莺儿不哭了,以后你就留在我身边罢。”
董莺儿含泪便要叩拜,“拜谢公主。”
姜姒忙扶了她一把,似从前拉着伏良人一般,拉着董莺儿的手到了窗前软榻上落座,“快来烤烤火,与我说说你和伏姐姐的事。”
提到伏良人,董莺儿又落下泪来,“城破那晚,伏娘娘为免受辱撞柱而亡,血溅了奴婢一身......奴婢想随伏娘娘一起去了,但娘娘说,莺儿啊,你活下去......”
姜姒怅然垂眸。
朝代更迭,又有多少无辜的人受牵连而死。
真似伯嬴说得一般,这连年战祸,天下苍生才是最苦的。
董莺儿抹了泪,继续道,“奴婢是乾朝罪人,当今陛下天恩浩荡,没有赐死。与奴婢一起的前朝宫婢原先也有活下来的,大多在永巷劳役......如今也只剩了奴婢一人......”
永巷那地方,来来往往亦是好多人了。
姜姒记得建始十一年冬长安那一战,苏采女姊妹因父辈参与燕王谋反获罪,被罚至永巷劳役。后来,苏采女去了燕国,有了孩子。再后来做了皇后,孩子也做了太子。许之洐对苏采女厚待,莫不是因了她的父辈是为他奔劳的功臣。
后来苏婵因苏采女的缘故从永巷脱身,转眼间却又因平阳宫一案被拖回了永巷,受尽阉人折辱而死。
后来,她也被罚去了永巷浣衣,在永巷熬了五个月。
后来,伯嬴也跟她去了永巷,在永巷陪了她两个月。
再后来,董莺儿也去了永巷。
永巷关的都是罪人呀。
姜姒正兀自想着,又听董莺儿问起,“听说城破那夜宣德帝没有走,大约还在宫里,公主可知道......他还好吗?”
姜姒点点头,朝素屏后望去,“去看看他罢。”
董莺儿一怔,原来宣德帝就在平阳宫里。她屈膝向姜姒施了礼,便愣怔怔地往素屏后走去。
那厢的举动,隔着素屏能看得清清楚楚。
那人依旧昏迷,董莺儿行至矮榻旁缓缓跪了下来,兀自发了一会儿怔,随即伏在榻上压抑着声音痛哭起来。
许之洐是乾朝君王,董莺儿亦是乾朝子民。他从燕国起家,西伐平了长安,而燕国人董莺儿亦随伏良人一同入了未央宫。
如今的未央宫已是庆朝的天子,是庆朝的君臣,是庆朝的子民。乾朝存活下来的遗民大概也只有许之洐与董莺儿了。
那曾经的天子如今形销骨立,孤零零地一个人卧在榻上昏迷不醒,额上有“囚”,腕上有伤,脚踝有锁。
因而董莺儿伏榻痛哭。
姜姒心中百味杂陈,她原不是心硬如铁的人,见了此状便也潸然泪下。
也许她早就想哭上一哭,但没有理由去哭,便也不愿去哭。
如今,她的故人在哭,她便好似也可以因这位故人好好地哭上一哭。
有了这个由头,别人便不会再说什么了。
因而姜姒滑下泪来。
但她并不知道自己究竟因何而哭。
她只是失神了好半晌,喃喃命道,“送他回去罢。”
而董莺儿不知何时已经跪在了她的面前,那憔悴的人满脸是泪,呜咽求道,“公主开恩,恩准莺儿侍奉旧主罢!”
姜姒缓缓垂下眸来,望着董莺儿。
她想,许之洐到底有什么样的魔力。她巴不得离得远远的人,却无论在什么境地,总有人愿意为他进言,也总有人愿意为他奔劳。
https://vvadz.cc/book/58359045/43735781.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