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 我的客户李云龙 > 第218章 银元的刀锋!

第218章 银元的刀锋!


“为什么··”

        “部队里,是五边币兑换一银元?”

        成顺看着手里的边币,神色疑惑。

        加入八路军之后,他原本职位被撤消,如今是一位普通战士,加入新兵营,参加军事训练,文化知识培训,和纪律教育。

        但那位罗团长也告诉他,等培训训练结束后,他依旧能担任营长。

        带领自己的老部下和鬼子作战。

        来到沿安之后,经过几天训练,和政治教育,成顺确定,这支部队,就是他想要的部队。

        本着坚定跟随的心态,第一时间将手里的一些大洋兑换成了根据地自己发行的边币。

        其实他是想捐献的。

        但财物处告诉他,部队不接受士兵和军官的捐款,

        即便他说出想支持部队,支持根据地的理由,也依旧拒绝。

        不过,财物处的人还是提醒他,如果想支持根据地,那就把边币花出去,购买根据地生产的,自己需要的产品。

        这样才是真正支持根据地。

        此时,正是他走出财物办公室的时候。

        看着踊跃前来兑换银元,或者兑换边币的战士,成顺心里浮现浓浓的疑惑。

        市场上明明是十边币兑换一银元,为何部队突然将边币兑换银元的价格变成五兑换一?

        给战士们谋取福利?

        但这也给了一些人投机的人机会。

        身为营长,在果脯部队中待了好几年,成顺深知一旦有机会钻空子,而且有利可图,必然会有人去钻。

        严格纪律只能减少,不可能避免。

        还要及时修补规则漏洞。

        而作为二一八团营长,他有机会看过八路军部队的条令,其中关于部队经济的制度非常合理,而且极其合适。

        极好的解决了部队的很多痛点。

        很显然,八路军部队内部有经济大师。

        世界顶尖的那种。

        不可能看不出来,这项规定带来的麻烦。

        那么,他们是怎么打算的?

        “不管了!”

        摇了摇头,成顺决定不想了。

        今天休假,他走出军营,来到市场,购买了一些根据地自己生产的香烟——成顺是香烟不离手。

        ···

        冀南根据地。

        泽县。

        “他们粮食到底还有多少粮食?”

        苏家,贾家等,冀南根据地的一众大地主齐聚一堂,商量局势。

        如今已经是九月份。

        距离八路军开始向冀南地区市场投放高粱,已经过去一个月了。

        这一个月来,他们抵押房屋,甚至抵押仓库中的粮食,拼命收购粮食,以高于市场价的价格收购粮食,以平抑粮食价格。

        如今各家仓库里已经堆满了粮食。

        但八路军依旧每天向市场投放一千吨高粱,虽然没有增加,但也是一斤都没有减少。

        而他们的资金,已经快消耗殆尽了。

        “枝子山大桥,查清楚了么?”

        贾老头看向苏大地主。

        “八路军依旧封锁着,不让任何人靠近。”

        “也没有发现白天有运输队通过。”

        “不过··”

        “晚上有汽车通过的声音,还在公路上发现巨大的轮胎痕迹。”

        苏大地主说道。

        毕竟是地头蛇,虽然部队严加保密,但公路太长,人多眼杂,加上地形复杂,一个月的时间,还是找到了一些蛛丝马迹。

        “巨大轮胎?”

        众人对视一眼,再次陷入沉默。

        都是一群老狐狸。

        事情发展到现在,大家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八路军下了一个套,把他们兜进去了。

        枝子山大桥是假的,粮食不够也是假的,

        每天向市场投入一千吨粮食,不是因为只有这么多,只能投入这么多,而是因为,这是市场的极限,再多就会造成粮食价格的迅速回落。

        也是他们的极限。

        再多,他们就吃不下了。

        一切的一切,都是一个局,为了吞掉他们的土地,他们以抵押出去的土地。

        八路军一直想分了他们的土地,然后分给那群土哈哈。

        “八路军!”

        苏老头叹了一口气。

        而他们其实明知道是套,但利润实在是太大,即便知道,也依旧钻了进去。

        被银元蒙蔽的视线。

        甚至自己骗自己。

        “我奉劝各位一句。”

        苏老狐狸再次叹了一口气之后,继续说道:

        “放弃吧。”

        “人家明着来,只用经济手段,没追根究底,说明对方不想赶尽杀绝。”

        苏老狐狸此时看清楚了。

        是八路军不知道,他们密谋打通运输通道,向鬼子地盘运输粮食?

        他们收买的那些人,根据地行政人员,可都是被抓了。

        但他们这些受贿者,一个没被爆出来?

        可能么?

        但人家没有深入调查,就说明不想彻底撕破脸皮,说明,人家八路军说的是真的,作为规则的制定者,坚定的遵守规则。

        “现在放弃,还能剩下一些棺材本。”

        苏老狐狸语气沮丧。

        现在放弃,就是抛售粮食。

        损失会很大,

        大部分土地都收回不来。

        但不至于倾家荡产。

        如果继续,那就真的要么粮食价格暴涨,从而暴富,要么粮食价格稳定下跌,然后一无所有,甚至背上一辈子都还不清的贷款。

        “不能退。”

        贾老头一杵拐杖,语气狠厉而癫狂:

        “只要粮食在,就还有希望。”

        “今年豫省那边,发生了大灾荒,比去年更严重,单单灾民就多达几百万人。”

        “我已经让人向那边传递消息。”

        “冀南根据地这边,粮食充足,粮价稳定,而且八路军还收容灾民,为灾民提供粮食,药品,还有大量的活计。”

        “日本人也在赶这些地方的灾民”

        “我就不信。”

        “这么多人涌进来,他们扛得住。”

        “嘶··”

        听到这里,苏老狐狸倒吸一口冷气。

        这是疯了?

        真以为,八路军是好好先生?

        好说话?

        是傻子?

        人家可是拿着枪的!

        而且,能和日本人斗这么久,有来有回,最近把泽县附近的鬼子都赶跑了,甚至鬼子连池县都让给八路军了。

        是的,

        得益于百团大战的突然且强大攻势,切断了冀南地区的几条鬼子控制的公路,以及正太线,导致池县的河泽联队失去补给,成为孤军,不得不放弃池县。

        冀南根据地控制范围增加一个县城。

        “哼。”

        苏老狐狸冷哼一声,杵着拐着离开了。

        如果之前,也就是最近大反攻之前,他也会赌一把。

        但现在··

        鬼知道八路军背后还藏着多大的阴谋?

        耗费如此多粮食,资金,谋划的计策,会没有后手?

        ···

        “怎么样?”

        泽县。

        冀南根据地,指挥部内。

        总部过来的,经济战负责人问道。

        <div  class="contentadv">        “情况很好。”

        参谋部内,一位老参谋下意识回答:

        “非常好。”

        “比我们预期的好太多。”

        “鬼子基本上全部放弃了池县,两千多鬼子全部撤退了,连司令部旁边的水泥碉堡都放弃了。”

        “六八九团没费一枪一弹,就拿下了池县。”

        “目前政工干部已经进入池县,开始推广新政策,还调集了两千吨粮食,由运输队运输到池县,稳定粮食价格。”

        “池县可是有一条通向豫省的通道。”

        参谋以为,经济战负责人是问的池县情况。

        说着说着,他愈发兴奋,激动:

        “这样一来,我们就可以向豫发展,救援那边的灾民了。”

        “好。”

        经济战负责人也拍手称快。

        八路军是一支老百姓的部队。

        如今老百姓有困难,自然会尽心尽力的救援老百姓。

        而且如今的部队也有能力。

        根据总部那边的消息,

        李云龙那边传来消息,过一段时间,就能将粮食提升到每个月一百万吨。

        其中高粱,小米等,粗粮五十万吨。

        大米,白面,玉米面等,细粮也是五十万吨。

        每个月一百万吨粮食。

        一年就是一千两百万。

        而且都是主粮。

        要知道,去年全国粮食产量加起来,以主粮产量计算,最多最多,也只有一亿五千万吨左右。

        差不多十分二分之一了。

        足以保证,供应根据地的消耗之后,还能救援豫的灾民老百姓。

        “你们马上制定出一个可行的计划出来。”

        经济负责人称热打铁,对着参谋部的人说道:

        “包括粮食运输路线,根据地发展计划给我。”

        “我们接下来,要将新冀南币,推广到长江以南,以及华北平原沿海地区。”

        “是!”

        参谋们顿时热火朝天的去忙。

        一切安静后,一位干事开始向负责人汇报:

        “最近苏家开始接触我们。”

        “要求以平价向我们出售粮食。”

        “其余的,都还在大力收购粮食。”

        “平价!”

        经济负责人眉头一挑。

        所谓平价,就是部队向市场投放的粮食最低价。

        他骂了一句:

        “这个老狐狸。”

        在冀南根据地的一群老地主中,只有这个苏家,他尚未掌握证据,和鬼子合作的证据,

        要么,隐藏的很深。

        要么,是间接间接合作。

        其余的地主,其实他都可以直接抓捕,甚至枪毙。

        但考虑到稳定冀南地区经济形象,推广新执行的经济法治规则,促进根据地经济发展,他打算用经济的手段和力量。

        毕竟!

        相比于直接杀了那群老地主,汉奸。

        想来,让他们彻底破产,体验身无分文的感觉,更适合。

        虽然这个苏家也钻了进来,但幅度最小,根据财物估计,如今如果彻底清算,苏家还会有不少剩余。

        但这里的剩余,是以当前市场价计算粮食。

        平价向市场售卖粮食,这点剩余就没有了。

        “答应他们。”

        负责人摇了摇头,说道:

        “难得有一个有点眼界的地主。”

        “另外,苏家还要求,提前放弃抵押的土地,祖宅,进口粮食等等,然后贷一笔款子,而且只要新冀南币,不要银元。”

        当参谋说道这里,负责人顿时眉头一挑:

        “有意思!”

        除非苏家知道,接下来,根据地要大幅度贬值银元,促进银元流出,避免堆积。

        毕竟,

        独立团的消息,九月,根据地能获得的银元,将达到三千万银元,而下个月,甚至可能有五千万,甚至更多。

        都是现银。

        如从庞大的银元,必须想办法流出去,否则会造成银元贬值,反过来迫使新冀南币贬值。

        所以苏家这一手,明显是投名状了。

        “答应他们。”

        “看看他们想干嘛?~”

        思索片刻,负责人点了点头。

        “另外。”

        深吸一口气,负责人突然说道:

        “通知下去从明天开始。”

        “新冀南币兑换银元,从十比一,换成九比一。”

        ···

        “爹?”

        “为什么,我们要把仓库里的粮食,都平价卖给八路军?”

        “这不是亏大了?”

        苏家,

        苏家几个儿子女儿不太懂,纷纷表达不满。

        高价,两倍,甚至三倍,买来的粮食,结果原价出售给八路军,这样一来,苏家真的就破产了。

        唯有苏家二儿子,在国外留过学的苏墨,沉默不语。

        “为什么?”

        看了一眼自己的二儿子,苏老太爷语气平静,但带着不容置疑:

        “为了保命!”

        “那咱们贷款还是要银元啊!”

        有人继续劝说。

        苏老太爷已经放下话来,不再租借土地,而是准备在冀南根据地办厂,先是兴办一个火柴厂,一个肥皂厂。

        这批资金,就是用来购买设备的。

        火柴厂和肥皂厂需要设备,冀南地区都能买到,其中甚至是日本人出售的。

        家族里,老太爷说一不二,他们也只能从其他角度劝说。

        “老二。”

        苏老太爷懒得啰嗦,直接看向他的二儿子:

        “你来负责。”

        “一定要记住。”

        “粮食,八路的价格是多少,我们就是多少,不管是八路军收购,还是普通人购买。”

        “贷款办厂的资金,只要冀南币。”

        “从今往后,苏家一切资金,都换成冀南币,一块银元也不留。”

        “是!”

        苏墨点头应是。

        ···

        翌日。

        既九月十二号。

        后来,十几年后,这一天,也被定为,彻底摧毁西方建设数百年的金融体系,将各过列强货币变成废纸的金银红潮的初始日。

        这天,

        泽县。

        根据地银行门口。

        一条消息挂在了黑板上。

        一位银行干事大声说道:

        “从今日起。”

        “一百冀南币,可兑换十一银元。”


  https://vvadz.cc/book/61059923/84792154.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