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冬瓜和胡萝卜
新笔趣阁小说推荐阅读:
我在废土世界扫垃圾
我不是戏神
我在惊悚游戏里封神(无限)
赵刚秦兰
江医生他怀了死对头的崽
我在精神病院学斩神林七夜
三嫁咸鱼
铁血残明
伪装学渣
玄鉴仙族
接下来几天叶父把剩下的十亩田地招租的消息放了出去, 因为他们家的劳动力就那么几个人,伺候自家的地都有些吃力,更不要说再耕种十亩地了。
若不是因为老两口实在不放心, 叶父甚至想把自家的地也租出去一部分,让家里人能少干些活。
这消息传出去后,很快就有人上门想要租地,只是两三天的时间, 十亩地就全都租了出去。
每个租户叶父都仔细打听过,确定其中没有那等爱拖欠租金的, 三户都是老实的农家人。
村里自从知道叶家买了三十亩地后,不知有多少人羡慕, 但嫉恨却是没有的, 还有不少人请了媒婆去叶家提亲,他们大部分冲的是叶海,当然也有人看中了桃花,想将其说给自家孩子。
叶老太和叶大嫂对上门的媒婆只有一句话, 那就是孩子还小,不着急说亲。
大多数人听到这话之后都表示理解, 只有少数几个依旧喋喋不休, 这其中就有叶大嫂的娘家人, 她大哥大嫂一家。
“…我家芬姐儿可不用我多说, 你去村里打听一下就知道了,家里家外把把抓, 勤快能干极了,虽然年纪上比海哥儿大了三岁,但俗话说得好,女大三抱金砖, 两人还是亲上加亲,这难道不是一门极好的亲事?”
叶大嫂本姓赵,这话就是她嫂子说的。
赵舅母扯着闺女的胳膊把她拉到身边,“快跟你姑姑问一声好。”
赵芬低着头,小声说:“姑姑好。”
叶大嫂实在无奈,她嘴都要说干了,海哥儿现在不着急成亲,但她嫂子却始终当作没听见。
“大嫂,我跟你直说了吧,海哥儿的亲事我做不了主,要他爷奶点头才行。”
赵舅母闻言不满道:“你可是他亲娘,咋就把海哥儿亲事交给他爷奶决定了,如果芬姐儿嫁过来,你在叶家不就有帮手了?再等小两口生下孩子,叶家迟早由你当家作主!”
听到这话,旁听的桃花都不由得暗自翻了个白眼。
但不管赵舅母再怎么说,叶大嫂就是不松口,到最后赵舅母也说累了,她眼一转,又盯着桃花说:“既然海哥儿的亲事你没法做主,桃花总行吧,你二侄子和她年岁相仿,把桃花嫁过来我既是她舅母又是她婆婆,多好的事呢。”
叶大嫂还没说话,叶老大就严肃地反驳道:“他们两个哪里都不相配,以后不要再提。”
赵大舅膝下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长子刚出生就被抱到爷奶身边抚养,因此和他们夫妻俩并不算亲近,早已经娶妻生子;小儿子是在他们身边长大的,自幼被宠得不成样子,成天招猫逗狗,是远近闻名的混混。
赵舅母敢跟大姑子叫板,却不敢跟大姑子夫君吵架,只得讪讪闭嘴。
毕竟是家里亲戚,留一顿饭是正常的,然而叶家人都不想做得太丰盛,因此午饭时桌上只有一道肉沫豆腐算是荤菜,其他都是素的。
“你们中午咋就吃这些?一点荤腥都不见,都买了地还不吃点好的。”
赵舅母用筷子在几盘菜上翻来翻去,叶瑜看见她的动作就感觉自己饱了。
他放下手里的筷子,一顿饭下来就吃了小半个馒头。
而赵舅母虽然嘴上挑三拣四,但手却很诚实,筷子只往肉沫豆腐上伸,基本把那道菜都给吃光了,盘子跟被水洗过似的。
吃完饭叶瑜下了桌回屋,他本想着吃几块点心垫垫肚子,刚拿出油纸包就看见叶母悄无声息地端着碗进来。
“别吃点心了,来,你奶特地给你热了个粘豆包,上面洒了糖和豆粉,赶紧趁热吃了,等晚上再吃顿好的。”
香甜软糯的粘豆包口感可比放了许久的点心好多了,叶瑜边吃边被烫得抽气,吃到最后他还舔舔嘴角,把沾上的豆粉也吃掉。
“喝点水缓缓。”叶母把茶杯递过去,里面的水已经晾到半凉,刚好入口。
“晚上想吃什么?还吃面片汤吗?”
叶瑜想了想,提议道:“要不吃面条吧,清汤面就可以。”
叶母收好碗正准备离开,听到他的话便应了一声。
“那你乖乖在屋里待会,要是无聊就去旁边找河哥儿他们玩。”
赵舅母实在是个奇葩,一见到叶瑜就是一顿说教,说他身体不好的原因就是不作工,要是天天劳作,咋可能一直生病。
这话一出就叫叶父一阵怼,但她依旧振振有词,还用她们村里一个跛脚的人举例,气得叶老太差点插腰骂人。
因此叶母索性就不让叶瑜出去了。
叶瑜也不想出去,他在屋里翻两页书都比听赵舅母说话有意义。
现在的文字并不算太复杂,跟简体字有相像的地方,几本启蒙书上的字他基本都认识。
就在叶瑜拿过《三字经》,翻到上次看的位置继续看的时候,赵舅妈终于待不住准备离开了,她走之前还特地把桌上的点心包起来放进筐里,一点都没剩下。
出了门之后她拉着叶大嫂躲到一边,小声说:“你再考虑一下芬姐儿,她嫁过来多好啊,就过来这么一趟,我算是看出来了,亲家偏心小儿子小孙子,要是娶了芬姐儿,她定是站在你这边的。”
叶大嫂强行把胳膊从她手里抽出来,一句话都没说,转身就走了。
赵舅母一拍大腿,叫了好几声都不见她回头,只得骂道:“这什么人啊,我难道不是为她着想?”
她往外走的时候又冲着赵芬发脾气,“之前叫你多在你大姑面前讨巧卖乖,你是一点都没放在心上。”
赵芬低着头听她训斥,她知道只有让她娘骂痛快了才会停下来。
另一边叶大嫂气鼓鼓地回家,喝了一杯水才把怒气压下去,“我大嫂真是越来越不成样子了。”
叶老太听到她的话后叹一口气,“还好你大侄子是亲家公母养大的,是个本分人。”
赵家老两口自从知道儿子儿媳的德性后,就把大孙子抱过来抚养,好歹没让他被养歪。
叶大嫂想到诚恳老实的大侄子终于消了点气,她看见叶老太在拔鸡毛,便撸撸袖子问道:“娘您这是要做什么?”
“宝哥儿晚上想吃面条,正好家里养的公鸡也不长肉了,杀了炖汤挺好,咱们晚上吃鸡汤面。”
叶老太把手里的活交给叶大嫂,站起身捶捶腰,又说:“我去地窖里拿一个冬瓜过来。”
冬瓜不管做汤还是炒菜都好吃,而且能够在地窖里储存三四个月。
叶老太挎着菜篮走到地窖口,用木棍支起窖门,等里面有空气流通之后,才顺着梯子爬下去,就着窖口透过来的光,她的视线从摆放整齐的白菜萝卜身上一一划过,最后停在了青绿色的冬瓜上。
方圆型的冬瓜足足有十几个,表皮都附着淡淡的白霜。
她挑了个中等大小的冬瓜放进菜篮里,想了想,又拿了一颗白菜和两根胡萝卜,这才离开。
此时叶大嫂已经把鸡给剁好了,叶二嫂和叶母正在灶间里烧水揉面。
焯过水的鸡下锅开煮,在锅里依次放入切成小块的冬瓜胡萝卜片和晒干的菌菇,紧接着就可以下面条了,等到出锅之前再把白菜放进去烫一下,只需要洒一点盐,一锅香浓美味的鸡汤面就做好了。
面条用的不是细白面,而是连皮带粒一起磨的小麦面粉,颜色偏土,带着十分浓重的麦香气。
一人一大碗面条,每个人都没工夫说话,一个个吃得额角带汗。
几个孩子的碗里还额外放有一个鸡蛋,叶瑜夹起一根足有小拇指那么粗的面条放进嘴里,全麦的面条口感劲道,不易碎断不易粘糊。
冬瓜自身味道一般,但只要在汤里煮上一会,就会吸收鸡汤的鲜美,在嘴里稍微嚼两下就化成一道暖流从喉咙流入胃里。
而胡萝卜口感偏硬,更是十分解腻。
要是不够吃,食篓里还放有好几个馒头,将它们掰碎了往汤里一泡,又是一碗美味的鸡汤泡馍。
叶瑜珍惜的把冬瓜咽下去,在心里感叹,真是由奢入俭难啊,今年之前他们天天吃大碴子粥和窝窝头也没人抱怨,只是短短几个月胃口就被养刁了。
叶瑜吃到最后碗里还剩下一个鸡蛋,他想了想,用筷子将其分成两半放进他爹娘的碗里。
“爹娘我吃饱了。”
叶父听到他这么说便三两口吃完鸡蛋。
他将鸡蛋咽下去之后开口道:“我明天带着宝哥儿去县城找吴大夫复诊。”
叶老太点点头,“正好铺子也该打扫一下,等到初八的时候正式开门。”
说到这儿,她又提出,“你们三兄弟一起去,一个人打扫总比不过三个人速度快。”
“成。”
他们短短几句话就敲定了明天的事。
第二天上午,等到太阳出来,温度略微升高的时候,叶家兄弟就带着叶瑜出发。
这一路上叶瑜根本没有自己走,始终趴在叶父的背上,被他一路背到县城。
几个人在县城门口分别,叶老大和叶老二拿着钥匙先去叶氏卤味,而叶父则是带着叶瑜朝回春堂走去。
如今回春堂的药童基本都认识他们父子俩,见他们进门,便笑着打招呼,“过年好。”
叶父笑道:“过年好,今日吴大夫可有出诊?”
他们运气不错,吴大夫刚好出诊,药童指着里面说:“我就不带你们过去了,还是原先的屋子。”
叶父道过谢就牵着叶瑜的手走到到屋子前抬手敲门,听到请进两个字之后才推开门。
吴大夫看见他们写字的手便停了下来,“快过来坐。”
待叶瑜坐到凳子上,他笑眯眯地说:“你们运气好,陈大夫今日也出诊,他先前特地嘱咐我,宝哥儿过来复诊就告诉他一声。”
说完他就出了门,再回来的时候胡子头发花白的陈大夫也过来了。
陈大夫一见叶瑜就笑起来,逗他道:“之前送你的梅子果脯味道如何?喜欢吃吗?”
叶瑜一本正经地点头,“好吃,酸酸甜甜的很开胃。”
那一包梅子果脯用的是杨梅,甚至比现代很多冰糖杨梅都好吃,叶瑜断断续续吃了半个月,就算每天只吃两粒也全都吃完了。
“既然喜欢就多吃点,我那儿还有一包,一会给你拿过来。”
紧接着陈大夫就伸出手放在叶瑜手腕上开始给他诊脉,凝神静听,收回手后笑着说:“不错,比上次来的时候要好转不少。”
他很是欣慰地站起身,把位置让给吴大夫。
吴大夫诊脉后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两人商量着又开出一副新的方子。
“这副方子先吃上半个月,主要是调理身体的,要是家里有条件,每天睡前可以煮一杯红枣姜茶喝。”
红枣和姜都是极常见的,大部分人家都买得起。
叶父将其记在心里,然后拿着药方出去抓药,而叶瑜则是留了下来,他乖巧地坐在凳子上等人。
过了一会,陈大夫拿来一个瓷罐,有点像是装丹药瓷瓶的放大版,瓶口被牢牢堵住,还绑了一根红色的丝带。
放在桌上的时候叶瑜才发现这个瓷罐大小竟然跟成年人手掌差不多大。
“梅子果脯,你带回去吃。”
这一罐要是拿出去卖的话价格并不便宜,遇到喜欢吃的甚至还会涨价。
叶瑜本想推辞,但陈大夫根本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直接将瓷罐塞进他手里,他的手被重量坠得一沉。
于是等叶父带着包好的药包回来之后,就看见自家儿子手足无措地拿着一个棕褐色瓷罐。用求救的眼神望向他。
他一看就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倒也没拒绝收下,只是在离开的时候特意多给了些诊费,陈大夫和吴大夫两个人的。
他俩从回春堂出来就去了叶氏卤味,此时铺子门大敞着,叶老大和叶老二正在热火朝天的干活,一人拿扫帚,一人拿抹布。
叶父把叶瑜安置在屋里,很快自己也加入了打扫的队伍。
叶瑜实在无聊,他拔开瓷罐上的塞口,将一粒梅子放进嘴里,仔细品味了一会,发现这一罐比之前吃得还要好吃,甜味会更重一点。
https://vvadz.cc/book/61250306/61446536.html
请记住本书首发域名:vvadz.cc。顶点小说网手机版阅读网址:m.vvadz.cc